公共管理的論文代發
公共管理根源於人的勞動生存中必然發生的利益關係的內在需要,起源於氏族社會組織的政治實踐活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公共危機管理與新聞媒體的互動及運用
當今時代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突發事件頻頻發生,社會變化迅速而猛烈,一系列突發性的公共危機每天都在上演,日漸成為一種社會常態。2003年“非典”事件之前,中國危機管理研究主要停留在國際危機層面。2003年爆發的“非典”危機是我國危機管理髮展的“分水嶺”,是中國21世紀初最顯著的公共事件。隨後,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汙染事件、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級大地震事件、2011年溫州高鐵事件、2015年3月廣州火車站砍人事件等一系列公共危機不斷挑戰著國家、政府處理危機的能力。“非典”危機爆發以後,公共危機才真正地進入政府和公眾的視野,中國的危機管理步入發展的快車道。政府的各級管理部門逐步制定了掌握輿論主動權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機制和管理辦法,相關的新聞宣傳管理部門也提高了對媒體在危機事件中的預警和服務功能的重視程度。
1 公共危機管理與新聞媒體之間的互動關係
隨著現代法治社會的發展,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離不開新聞媒體的宣傳與推動,新聞記者也獲得了“無冕之王”的稱號。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傳播技術的廣泛應用,新聞媒體的作用更是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1 新聞媒體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
當公共危機爆發時,不僅需要政府第一時間充分介入與處理,還需要新聞媒體這股無形的力量進行宣傳與推動,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1.1.1 充分發揮“喉舌”作用,闢除謠言,傳播真相
媒介是黨的“喉舌”,在公共危機面前,新聞媒體也是政府面向廣大群眾傳播資訊的有效途徑。每當公共危機爆發時,社會上總會有一些居心叵測的不良分子大肆傳播不利於政府解決危機的謠言,在群眾中危言聳聽,造成社會的不良影響。例如“非典”危機爆發時,一些不良商家趁機誇大宣傳“板藍根”、白醋,雙氧水等商品的防毒消菌效果,聲稱可以“消滅非典病毒”,一夜間,廣大群眾對“板藍根”、白醋等商品進行大量購買囤貨,甚至出現一包“板藍根”賣到上百元的現象,嚴重擾亂市場經營秩序。新聞媒體及時對這一現象進行報導,向公眾澄清普通藥品並不具備消滅“非典”病毒功效這一真相,呼籲老百姓不要輕信謠言,並傳達了相關政府部門對肆意抬高商品價格的商家的處罰,對廣大群眾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也為政府解決公共危機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1.1.2 通過輿情關注預知危機先兆,有效預防危機爆發
政府相關管理部門通過新聞媒體每天傳播的社會輿情資訊,瞭解民生百態,能夠從中捕捉到社會現象所反映出的危機先兆,從而拉響預警訊號,介入調查處理。
1.2 政府和媒體之間要建立良性互動的合作關係
政府和媒體之間要建立良性互動的合作關係,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對政府而言,應該清晰地認識到新聞媒體輔助的重要性,尊重新聞媒體行業人員,尊重事實真相,對新聞媒體真實、客觀的新聞報導予以支援和正確引導,不對新聞媒體提倡“報喜不報憂”,切實把媒體監督作為提高自身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
第二、對媒體而言,應該堅持報導真實客觀事實的立場,積極為政府贏得良好的輿論支援,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嚴禁為博取公眾眼球而做出違反新聞道德的不實報導,始終站在大局角度觀察事件發展,客觀分析危機問題,正確引導公眾,杜絕譁眾取寵。
2 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在公共危機管理中作用的對策
2.1 強化新聞媒體的權利和責任意識
在資訊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今時代,新聞媒體已然成為社會公器,是民意表達、政府資訊傳播的重要利器,政府資訊傳播離不開媒體,公眾的民意訴求更與新聞媒體息息相關。正因為如此,新聞媒體應該進一步清晰認識到自身的責任與權利,真正做到為民所求,將人民利益作為工作出發點,拒絕商業炒作博取利潤、違背新聞道德。
2.2 政府應積極轉變思維與方法,主動為新聞媒體創造良好的傳播環境
以往,政府機關都呈現出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牴觸媒體,拒絕向媒體透露政府工作資訊,甚至流傳著“防火防盜防記者”的說法,這使得新聞從業者在進行政府工作新聞報導時顯得十分被動,新聞工作難以開展,只能釋出千篇一律的新聞通稿。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和資訊科技行業的發展,新聞媒體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日趨重要的作用,政府也逐漸轉變觀念與方法。政府要為媒體主動搭建資訊平臺,確保新聞媒體能夠第一時間獲取政府資訊並加以傳播,營造更寬鬆的媒體環境,明確媒體所享有的權力、責任和義務,賦予媒體更多的自主權,激發媒體的創作活力。
3 結語
公共危機事件具備突發性、不確定性和蔓延性,極大地挑戰著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和執政能力,在危機處理過程中,新聞媒體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應與新聞媒體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利用新聞時效性強、傳播速度快等特性將事件進展的最新資訊及時向公眾傳達,安撫社會緊張情緒,進一步妥善地解決危機。
>>>下頁帶來更多的
公共政策類本科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