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進行改革
實習是將書本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基本技能訓練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社會對環保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但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仍然就業壓力大、應用能力不強,這不僅因為社會就業環境的問題,還因為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缺乏實際的工程經驗。生產實習是環境工程本科教學的一門重要實踐課,通過該教學環節不僅能使學生掌握環境工程專業設計、施工、組織管理的基本技能,還能使學生了解環保治理設施、裝置的執行管理知識。
本文分析了我校生產實習環節的現狀和生產實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生產實習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生產實習教學可加深學生對汙染控制、治理裝置工藝原理的理解,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增強他們對環保專業的興趣和信心,培養他們建立工程意識。筆者認為目前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專業課教學與生產實習教學時間和內容安排不合理
我校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時間安排在第7學期初,學時為2 周。而專業課教學大部分集中在這個學期,實習期間,有的專業課教學計劃還沒完成,甚至有的課程還沒開始授課,許多基本的理論知識還沒有講授,學生對環保治理設施工藝原理還不瞭解,使得生產實習這個教學環節的效率不能達到最佳狀態,達不到理論聯絡實際的目的。雖然實習指導教師在實習動員時會對一些基本的概念提前進行講解,但這樣做效率低,好多知識學生似懂非懂。最佳的生產實習時間應該安排在專業課學習計劃結束後,此時學生對環境工程專業理論知識有了完整的認識和理解,並且學生渴望通過實際工藝裝置實習來鞏固和豐富自己所學的知識。
另外,許多學校安排生產實習的內容和課堂理論教學內容不符。安排實習單位時沒有事先溝通,學生對實習內容事先沒有接觸過,實習帶隊教師不能深入給學生講解,甚至有的帶隊教師並未講授過環境主要專業課知識,學生實習不能達到提高理論知識的目的。
二實習基地不穩定
實習基地是保證實習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學校選擇實習基地是根據實習基地是否滿足實習要求、交通是否便利、費用是否適中等因素來考慮的。目前我校校外實習基地有已籤協議和未籤協議兩種,基本能滿足實習要求,與生產實習內容一致。我校生產實習基地大部分是實習帶隊教師通過個人關係聯絡的,目前未籤協議的實習基地佔大多數。由於實習帶隊教師與校外企業聯絡不多,還有實習經費問題,使得我校能提供學生長期穩定實習的基地不多。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協議,兩者之間並無硬性約束,實習單位的例行檢修情況與學生實習時間有所衝突,且其他不確定因素較多,比如根據教學安排每年實習帶隊教師不固定,實習單位領導更換,造成帶隊教師聯絡實習單位存在困難,穩定的實習基地難以確定。另外,由於擴招,實習人數增多,安排生產實習環節計劃時實習小組人數增多,但實習基地的現場講解人員以及指導教師人數不變,造成部分學生實習效果不理想。[2]
三實習經費不充足,實習內容難以保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價上漲,但我校多年來實習經費仍按學生數每人100元下撥。實習經費包括租車費、實習聯絡費和講課費等,由於實習地點較多,實際實習費用超出計劃經費,講課費偏少,實習單位不夠熱情,實習內容難以保證。由於實習經費往往滿足不了實習內容的需要,難以保證充足的實習時間、實習質量和效果。[3]
二、生產實習教學改革的建議
實行改革要符合新形式教學需要,在教學時間安排、實習基地建設、實習模式上進行改革,適應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的需要。
一正確協調理論教學與生產實習的關係
在做專業計劃時,要重新調整教學計劃,把環境工程專業的主幹專業課程教學計劃提前,一部分放在第6學期,一部分放在第7學期前半學期,生產實習和對一些選修專業課或與實習內容聯絡不太密切的放在第7學期後半學期,這樣學生才能獲得相應的專業理論技能和所必需的理論內容,具備解決實際環境問題能力。[4]實習教師和單位就能靈活安排生產實習環節,使生產實習更有針對性,從而優化生產實習效果。
最好由有一定威望,專業知識能力強的專職教師負責聯絡實習單位,做好實習計劃,實習前與實習單位事先溝通,協商好實習時間、內容、目的、要求、經費問題等。針對實習內容有目的地選擇實習指導教師,選擇所帶核心課程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在實習中遇到相關專業知識,指導教師可把書本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來進一步講解,豐富實習內容。通過生產實習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要求學生做好生產實習總結,促進理論知識的昇華。
二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對學校和企業來說是互利雙贏的,學校解決了人才培養的後顧之憂,企業提升了社會聲譽,這對雙方發展都有很大益處。實習基地建設的重點是選擇距離學校較近、實習內容和要求都符合教學計劃的環保企業簽訂協議,保持相互的利益和聯絡,建立相對穩定的關係。實習基地是學校和企業雙向選擇的結果,實習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關係。學校可為企業提供企業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供在職人員進修、攻讀學位的便利,以及進行科研實驗和開發的基地;企業提供實習基地以供學生進行生產、操作實習,提供工程技術並進行講解;簽訂實習基地協議後,企業掛牌向社會公示。與此同時,學校還應同相關未籤協議的環保企業保持經常聯絡,通過組織聯誼賽等形式加強溝通,培養校企雙方感情,在條件成熟時鑑定協議,成為穩定的實習基地。[5]
三進行多方面實習模式探討
實習教學是環境工程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增強學生工程意識和實際能力有重要作用。
1.實行校內外結合的實習方式。校外生產實習可以採用調查、參觀、跟班操作等模式,儘量爭取實現跟班操作方式,提高學生實際生產能力,掌握環境工程專業裝置、工藝操作,瞭解新工藝、原理、方法。建立校內實習環節,結合環境工程專業的特點,從校外取水、氣、固廢樣品,利用校內現有的試驗模型、教師科研專案等資源,進行測試分析,模擬模擬試驗,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節省實習費用,提高實習效果。
2.實行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實習方式。對一些帶有參觀性質的工藝較集中的環保裝置、汙染治理設施可採用集中實習的方式,節省實習時間和實習費用,也便於實習老師集中講解,提高實習效率。針對一些需要學生動手實踐的實習單位,可以採用分散實習的方式,聯絡多個實習單位,採用小分隊輪流調換實習單位的做法,讓每個學生跟班實習。這樣就不會出現實習走形式、走過場的情況。為了提高實習效果,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學校必須聯絡更多與實習內容相關的實習單位,簽訂協議並建立校企關係。學校可以根據每個實習單位的接納能力,安排實習小組進行分散實習,便於實習單位協調管理,這樣學生在實習單位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親自動手操作,有利於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3.實行多媒體專題片教學與模型結合的方式。利用以往實習拍攝的實習照片和蒐集的工藝模型結構資料,豐富學生知識。多媒體教學在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環節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因為大量的工藝模型圖片及動畫模擬對學生來說既能接收大量的知識,又能對環保工藝、原理生動的演示過程加深理解。現場生產實習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但多媒體詳細的動畫演示可以彌補實習的不足。例如,學生在現場只能看到自來水廠水處理工藝的外部形狀,如反應池、沉澱池、過濾池等表面,通過多媒體可以展示其水處理工藝構築物內部構造,演示其工作原理和生產過程,加深對工藝原理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帶隊老師可以通過每年生產實習的拍照、攝像,蒐集企業本身的宣傳、培訓資料,然後利用實習期間某個時間進行播放,與生產實習現場互為補充,達到鞏固加深實習效果的目的。
生產實習是環境工程專業重要的實踐教學課程,對學生加深汙染控制、治理裝置工藝原理的理解,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增強他們對環保專業的興趣和信心,培養他們建立工程意識具有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通過正確協調理論教學與生產實習的關係,加強實習基地建設,進行實習模式改革,提高實習教學效果,實習帶隊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不斷總結、探討更加合理的實習模式,這樣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就業和社會的需要。
生物化學工程特色開放獲取文獻資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