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課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之我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情緒、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願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特殊 的反應方式。表現為:或高興、歡樂,或憂愁、悲傷,或讚歎、喜愛,或驚恐、厭惡。 初中生由於年齡小、知識根底淺、活潑好奇,偏愛形象思維,樂於接受教師的富於情趣的教學方式。與其它學科相比,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兩難:其一,概念、觀點較為抽象、枯燥,與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
有一定差距。其二,社會上的某些重金錢、實惠的誘惑,重經濟輕政治的傾向的影響,導致學生輕視思想政治 課。有些政治課教師也心灰意冷,抱著“你們不願學,我也懶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應付,這就造成 了惡性迴圈。思想政治課的任務,不僅是教給學生馬列主義基本知識,增強其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 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當代的中學生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整天接觸的是日新月異的現實生活和紛繁複 雜的社會問題。他們希望政治課老師能真正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度,就他們所關心的一些諸如經濟體制改 革、民主政治建設、國際形勢的變化等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給他們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過政治課學習 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政治課的課堂教學改革,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研究學 生的需求,把提高創新能力的教學目的與學生的需要結合起來。這樣,政治課教學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
一、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的前提條件,是創設能激發興趣、啟發思維教學問題情境 如果說,教學設計中確定目標和內容這一環節回答的是“教什麼和學什麼”的話,那麼,選擇合理例題的 教學方法這一環節解決的就是“怎樣教和怎樣學”的問題。這一環節的設計中,最能體現創新教育的一個途徑
的就是教學問題情境的創設,即給學生提供創新的條件、機遇和氛圍。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激發興趣和啟發思維,強調的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 神。興趣是構成學習心理的動力系統中的最活躍因素。思維是能力的核心,啟發思維是政治教學中培養能力, 發展智力,進而提高學生素質關鍵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課中創設問題情境,能使學生認知的動力系統和智力系 統處於興奮狀態,使學生的認識活動和意向活動全身心參與投入,在創設新環境中,能產生碰撞,開拓思路, 這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政治課教學中,創設情境主要通過設疑。設疑能使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產生矛盾,激發思維的慾望, 這不僅能使學生在興趣和成功的喜悅中較好地掌握新知識,還能從中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 的學習方法。 針對勞動者權利和義務與社會保障的教學,設定這樣一個情境:小王的爸爸在其化肥廠工作
,每天上班8小時,月薪700元。過了一年化肥廠被私人承包了,每天常常勞動10小時以上,雙休日也常得上班 ,而又未能及時領到工資,最終因經營不善,化肥廠倒閉,小王的爸爸下崗。但小王的爸爸掌握一技之長,會 修理自行車,便去街道擺設了一個自行車修理鋪,恰巧此時,該鎮在爭創全國衛生城,當地城管委同志與小王 爸爸發生了爭執…… 請問:(1)這一則材料從過程上來看可分解為哪幾個階段,
在不同階段中,你是如何看待小王爸爸、化 肥廠領導、城管領導三者關係的?(2)你閱讀了上述材料有何啟示? 教師放開讓大家爭論各抒己見,使大部分學生置身於思考探索的氣氛中,教師將學生作出的各種解答方案 讓全班同學評議、爭辯,最後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和小結,當一些學生看到了教材中敘述的內容與自己的看法基
本一致並有新的見解時,臉上充滿成功的笑容。這就告訴我們,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一是要向他們提 供儘可能多一些創新機遇;二是要根據所授的課題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問題,適當地暴露、 產生、激化學生認知結構上的矛盾,使整個課堂充滿積極創新的氣氛,從而激發學生向上進取的精神和創造力 。
二、重視學法指導,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認識活動的主體。只有學生積極地、能動地參與,凝聚於知識中的智力因素才能 轉化為個體的創新能力。
從學法指匯入手,強調的是“發現”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獲得結果,強調的是 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這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學法指導的設計是有層次的,以自學方法為例,第一層次是預習,給預習提綱,指導學生學會逐字逐句的 閱讀,理解其中的關鍵詞語,然後是逐段逐節的閱讀,理解並歸納其中的重點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學習閱讀方 法;第二層次是指導學生學會整理筆記、比較、歸納知識,形成知識體系;根據所要學的知識,結合社會實際 提出問題,以培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第三層次應該讓學生學會獨立獲取資訊,並且將新資訊與原有知識結 構結合,主動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問題解決的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地獲取知識是學生創新能力的 一個質的飛躍。
三、在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與一般能力培養緊密相連 創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條件下,個體可能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它與 一般能力中具體能力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就要與培養髮現問題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和 實踐能力相結合。
(一)發現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是從外界眾多的資訊源中,發現自己所需要的有價值的問題的能 力。政治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著大量複雜的資訊,其中有些是常規性 問題,有些是創造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去鑑別、選擇有關問題。但由於以往的知識經驗、習慣、情感以及流 行的觀念與見解深刻地影響人們的認識與活動,人們通常獲取的問題往往只限於自己已有的知識範圍之內,重 視常規性問題,忽視了對創造性問題的探索。能否發現與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有關的資訊,完全取決於敏銳的洞 察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從而來發現問題。比如,在講我國農業這一問題時,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農村參觀,培養學生觀察力,從而來發現 問題。具體的做法是:(1)做好參觀前知識準備, 教師在課上講清“農業問題”的知識點,使學生了解我國 農業現狀、農村問題和黨的農村政策以及如何發展農業的途徑。(2)明確提出此次參觀的目標。 要求學生注 意觀察該村的農業投入、抗災能力、基礎設施、生產經營狀況、農業收成、農業政策、村辦企業、勞動者文化 素質等。方法是聽介紹,參觀、座談、個別訪問等,在各項活動中,都要指明觀察的重點。(3 )實地觀察中 給學生以具體的指導。(4)指導學生總結觀察結果。通過參觀, 學生獲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師要求學生 用寫觀察報告的形式總結,通過學生之間的對比發現觀察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又激發了他們熱愛社會主義新農 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積極思考。
(二)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辯證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基礎。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引導學生運用矛盾 分析方法,從聯絡和發展的觀點來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堅持邏輯與歷史統一、理論與實踐統一。政治課教 學內容中直接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為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總的看要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首先使學生了解豐富而生動的辯證法事實,通過分析、歸納 ,使學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要注意糾正學生從單一側面絕對看 問題的思維傾向。例如,在講改革開放巨大成就時,簡單的說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參加社會 調查,然後進行課堂討論,討論中,學生對改革開放中的成績和問題會產生不同看法。教師針對學生的分歧意 見引導學生從自己家鄉的變化,有的從報刊的資料事實,反覆論證觀點,經過一系列的分析綜合的思維活動, 學生對改革開放多年成就形成了比較統一的認識,其辯證思維能力也獲得很大提高。
(三)實踐能力培養。所謂實踐能力就是指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中問題的解決或對自身實踐活 動的指導的能力。政治課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實踐創新能力,如社會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調查能力、政治參與能力等。這裡的培養是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具體的社會問題和解決社會問 題的能力,其實是一種創新能力的培養。思想支配行動。實踐上的創新,先要思想上的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應與思維方法的訓練相結合,尤其要重視與創新能力密切相關的,如突破定勢思考法、發散求異思考法、放膽 猜測思考法、標新立異思考法、追奇創新思考法等的訓練,只有充分發揮各種思考方法的威力,才能使學生的 思維活動做到奇思妙計,有如泉湧,具有極大的創造性,並最終在實踐活動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總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和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我們應努 力追求創新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如何滲透情感教育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當代的中學生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整天接觸的是日新月異的現實生活和紛繁複 雜的社會問題。他們希望政治課老師能真正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度,就他們所關心的一些諸如經濟體制改 革、民主政治建設、國際形勢的變化等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給他們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過政治課學習 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政治課的課堂教學改革,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研究學 生的需求,把提高創新能力的教學目的與學生的需要結合起來。這樣,政治課教學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激發興趣和啟發思維,強調的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 神。興趣是構成學習心理的動力系統中的最活躍因素。思維是能力的核心,啟發思維是政治教學中培養能力, 發展智力,進而提高學生素質關鍵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課中創設問題情境,能使學生認知的動力系統和智力系 統處於興奮狀態,使學生的認識活動和意向活動全身心參與投入,在創設新環境中,能產生碰撞,開拓思路, 這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重視學法指導,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認識活動的主體。只有學生積極地、能動地參與,凝聚於知識中的智力因素才能 轉化為個體的創新能力。
從學法指匯入手,強調的是“發現”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獲得結果,強調的是 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這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學法指導的設計是有層次的,以自學方法為例,第一層次是預習,給預習提綱,指導學生學會逐字逐句的 閱讀,理解其中的關鍵詞語,然後是逐段逐節的閱讀,理解並歸納其中的重點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學習閱讀方 法;第二層次是指導學生學會整理筆記、比較、歸納知識,形成知識體系;根據所要學的知識,結合社會實際 提出問題,以培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第三層次應該讓學生學會獨立獲取資訊,並且將新資訊與原有知識結 構結合,主動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問題解決的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地獲取知識是學生創新能力的 一個質的飛躍。
三、在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與一般能力培養緊密相連 創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條件下,個體可能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它與 一般能力中具體能力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就要與培養髮現問題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和 實踐能力相結合。
(一)發現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是從外界眾多的資訊源中,發現自己所需要的有價值的問題的能 力。政治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著大量複雜的資訊,其中有些是常規性 問題,有些是創造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去鑑別、選擇有關問題。但由於以往的知識經驗、習慣、情感以及流 行的觀念與見解深刻地影響人們的認識與活動,人們通常獲取的問題往往只限於自己已有的知識範圍之內,重 視常規性問題,忽視了對創造性問題的探索。能否發現與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有關的資訊,完全取決於敏銳的洞 察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從而來發現問題。比如,在講我國農業這一問題時,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農村參觀,培養學生觀察力,從而來發現 問題。具體的做法是:(1)做好參觀前知識準備, 教師在課上講清“農業問題”的知識點,使學生了解我國 農業現狀、農村問題和黨的農村政策以及如何發展農業的途徑。(2)明確提出此次參觀的目標。 要求學生注 意觀察該村的農業投入、抗災能力、基礎設施、生產經營狀況、農業收成、農業政策、村辦企業、勞動者文化 素質等。方法是聽介紹,參觀、座談、個別訪問等,在各項活動中,都要指明觀察的重點。(3 )實地觀察中 給學生以具體的指導。(4)指導學生總結觀察結果。通過參觀, 學生獲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師要求學生 用寫觀察報告的形式總結,通過學生之間的對比發現觀察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又激發了他們熱愛社會主義新農 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積極思考。
(二)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辯證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基礎。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引導學生運用矛盾 分析方法,從聯絡和發展的觀點來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堅持邏輯與歷史統一、理論與實踐統一。政治課教 學內容中直接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為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總的看要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首先使學生了解豐富而生動的辯證法事實,通過分析、歸納 ,使學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要注意糾正學生從單一側面絕對看 問題的思維傾向。例如,在講改革開放巨大成就時,簡單的說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參加社會 調查,然後進行課堂討論,討論中,學生對改革開放中的成績和問題會產生不同看法。教師針對學生的分歧意 見引導學生從自己家鄉的變化,有的從報刊的資料事實,反覆論證觀點,經過一系列的分析綜合的思維活動, 學生對改革開放多年成就形成了比較統一的認識,其辯證思維能力也獲得很大提高。
(三)實踐能力培養。所謂實踐能力就是指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中問題的解決或對自身實踐活 動的指導的能力。政治課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實踐創新能力,如社會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調查能力、政治參與能力等。這裡的培養是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具體的社會問題和解決社會問 題的能力,其實是一種創新能力的培養。思想支配行動。實踐上的創新,先要思想上的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應與思維方法的訓練相結合,尤其要重視與創新能力密切相關的,如突破定勢思考法、發散求異思考法、放膽 猜測思考法、標新立異思考法、追奇創新思考法等的訓練,只有充分發揮各種思考方法的威力,才能使學生的 思維活動做到奇思妙計,有如泉湧,具有極大的創造性,並最終在實踐活動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總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和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我們應努 力追求創新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