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的相關論文
教育的本義在於基於人性,順應人性,並以提升人性為目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論人性化教育》
【摘 要】教育的本義在於基於人性,順應人性,並以提升人性為目的。然而,在今天教育被日益技術化、理性化、功利化的情況下,倡導人性化教育是社會發展與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人性化教育的實施應以科學的人性觀為基礎,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體現人文關懷和時代精神,迴歸生活世界。
【關鍵詞】人性 人性化教育
教育,從它誕生時起就寄託著人們對它的美好期望:通過教育使人成為人!然而,從古至今,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他們從教育中所獲得的也許只能是一種“非人化”!要怎樣實現人們對教育的這種美好期望呢?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教育只有建立在合乎人性的基礎上,建立在關注人性發展的基礎上,它才能從人屬的教育變成屬人的教育,教育才能真正發揮它的育人功能,人的潛能才能充分發揮出來,社會才能獲得和諧快速的發展。
一、人性化教育的概念和內涵
所謂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性為出發點,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態度、教育理念、教育體制等均建立在合乎人性的基礎上,並按照人性化的特點進行設計,教育的實施符合人性的成長規律,以促進人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其最終目的是實現人性的完滿和諧發展。
人性化教育的內涵包括三個方面或層次:人性化教育是基於人性的教育;人性化教育是順應人性的教育;人性化教育是提升人性的教育。這三個方面是層層遞進的關係。人性化教育只有基於人性,才能順應人性;只有順應人性,才能提升人性。
1.基於人性的教育。人性化教育首先是基於人性的教育,也就是說人性化教育必須以認識人性為基礎,建立在對人性的科學的認識之上。這是人性化教育的最低層次或者說最低要求。人性包括:生性與習性;人類的共性和個性;實然性和應然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認識人性就要全面地認識人性,從不同的層面深刻地揭示人性,不能只強調人性的某一方面;要認識人性,必須以動態的眼光來看待人性,因為它是不斷生成的;認識人性,就是要認清人性成長和發展的基礎和規律。
認識人性是進行人性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礎,不認識人性而要進行人性化教育,就像是痴人說夢。不論是教育的理論研究者還是教育的實踐工作者,要倡導、實施人性化教育首先就要對人性有科學的認識,對人性的成長規律有科學的認識。否則,不但不能實現人性化教育,還可能使教育走向非人性化。因此,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首先應該對人性有科學的認識,人性化教育才能得到正確的實施,受教育者才能享受到人性化的教育。從消極的層面看,在教育實踐出現的諸多非人性的教育現象,就是與教育者不知人性的內涵、人性的尊嚴和人性的價值有關。從積極的層面看,人性化教育要得到有效的實施,必須讓廣大教育工作者從根本上澄清人性化教育之“人性”的深刻內涵,正視人性的一切優點和弱點,理解和接受人性的弱點。教師只有透徹和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兒童的天性,樹立了正確的人性觀、兒童觀,才能以更寬厚、仁慈的胸懷,理解和悅納兒童好問、調皮“搗蛋”的天性。受教育者也必須對人性有科學的認識。人性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受教育者的人性全面和諧的發展。作為自我發展的主體,受教育者不僅要認識人類的共性,還要了解自己的個性。只有這樣,個體才能遵循人性成長的規律,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才能更好地促進自己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性化教育的內容必須包含人性教育。
2.順應人性的教育。人性化教育是順應人性的教育,也就是說教育要以對人性的科學認識為依據,尊重人性,遵循人性成長與發展的規律。“順應”不是“順從”,更不是“放縱”。“順應”更多的是強調教育要遵循人性的科學認識,遵循人性成長與發展的規律。而“順從”是完全依照人性,不違背,不作改變。我們知道,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是個自然人,他除了具備預先所規定的一些社會屬性外,還具備自然屬性。而自然屬性如果不加以規範和引導,他是不會按照人們所期許的方向發展的。換句話說,如果一味地順從人的自然本性,人的社會性和精神性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另外,教育是在遵循人性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著眼於人的發展的,教育本身就是有價值取向的活動,有人們所認可的價值觀進行指導。一味地順從人的自然本性就可能違背這些價值取向,促進人性的發展就會成為空話。“順應”更不是“放縱”。放縱是對人性不進行引導,放任自流,這樣就談不上人性的良好發展。
“順應”的對立面是“壓抑”、“扭曲”。壓抑、扭曲人性的教育是非人性化的教育、反人性化的教育。這種教育理所當然是我們要反對的。然而,在教育工具性和功利化突出的今天,非人性化的教育現象仍然大量存在。對於非人性化的教育行為,我們所熟知的就是體罰,還有一種人們不易覺察的非人性化的教育行為――心罰。心罰,即心靈施暴,簡言之,就是對人的內在心理和精神世界的一種懲罰、一種摧殘,從而造成人格的扭曲。國外的研究者稱之為“看不見的災難”。具體說來,它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無視學生的人格尊嚴,無視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心理承受能力,赤裸裸地攻擊、摧殘學生自尊自愛的城堡,導致行為失控。它是以扼殺學生的人性為代價的反人性化的教育行為。
3.提升人性的教育。提升人性的教育是指,人性化教育應該在基於人性、順應人性的基礎上,促進人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人性包括實然性和應然性兩方面。人性又是不斷生成的,是在實然的基礎上,實現其應然性,從而實現人性的不斷超越。基於人性和順應人性,更多的是關注人性的實然性,而提升人性關注的是人性的應然性。因此,人性化教育,更應該是提升人性的教育。提升人性是人性化教育的目的,是人性化教育的最高層次。
人性由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三個維度構成。提升人性,就意味著提升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對於提升人的自然屬性,從先天來講,人們應該提倡優生,以提高後代的遺傳素質;從後天來講,人們應該加強營養和體育鍛煉。換句話說,提升自然屬性要注重挖掘人的身體的潛能,延伸人的本能,將人的體能向人的極限提升。武術、舞蹈、氣功和瑜珈等都是開發人的自然屬性的潛能的很好途徑。規範性是人的社會屬性的最重要特徵。道德規範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準則。在當今物質主義和拜金主義橫行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冷漠。市場經濟呼喚人的主體精神,卻導致個人主義的傾向抬頭。因此,對他人的關心和社會的責任感成為道德的重要內涵。提升人的社會屬性,就是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對他人、社會、人類的責任感。對於人的精神屬性則有更大的提升空間。教育提升人的精神屬性,就是要健全人的精神,引導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不斷實現人的自我超越。
二、人性化教育的實施
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活動,就必須以提升人性為其根本目的。要達到提升人性的目的,教育在基於人性的基礎上,要尊重人性、順應人性成長和發展的規律。由此可見,教育本身就應該是人性化的教育。在“教育”一詞之前加上“人性化”本是多餘,但在今日教育被技術化、理性化、功利化嚴重異化的情況下,這一多餘竟顯得非常必要。
1.科學的人性觀是實施人性化教育的理論基礎。人性化的教育必須以科學的人性觀為依據,這是毋庸置疑的。科學的人性觀是全面的人性觀,也就是把人性看作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的統一體;生性和習性的統一體;個性和共性的統一體;實然性和應然性的統一體。科學的人性觀是動態的人性觀。人性是不斷生成的,因此就是不斷髮展和不斷豐富的。這一過程以一定的歷史過程和個體的發展過程為依據。科學的人性觀是具體的人性觀。現實生活是人性成長和發展的基礎。具體的個體是展現人性的個性與共性的實體。要求受教育者能得到全面的階段化的不同型別的教育。
2.因材施教是實施人性化教育的根本原則。人性化教育強調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要求教育必須追求個性,促進個性自由充分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性化教育就是個性化的教育。不同的學生,由於受到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個人成長的社會環境以至生理上的發育程度、心理髮展水平、智商等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就是要求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別差異加以瞭解,是進行教學的前提和依據。如果不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不依據這些進行有差別的教學,就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力,泯滅學生的個性。這個道理每個教育者似乎都明白,然而,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因材施教卻難以落實。要實現因材施教,首先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在此基礎上制定層次性的教育目的,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使每個學生的內在生命發展不受壓抑和阻礙,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在中國,在龐大的班級中採用千篇一律的“大一統”、“齊步走”的教學模式,實際上換來的卻是少數人的發展,而它卻以犧牲大多數人的個性發展為代價。人性化教育,要求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就必須實現因材施教。
3.充滿人文關懷是實施人性化教育的核心意蘊。人文關懷不僅僅是對人的精神世界的關懷,不僅僅是對學生天性、能力和他們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的尊重,也不僅僅是學生人格的保護和尊重,而是根據時代精神的要求,對學生作為人的整個生命的尊重,以及對學生人生價值的尊重和發揮,其核心是關注學生的生活方式,關心學生的生存狀態,關懷學生的可能生活,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人性化教育要求教育對人性的尊重、關懷,充滿人情味,讓受教育者感到愛的溫馨,體驗到責任的動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給受教育者創造一個溫馨、和諧、舒適的教育環境,更利於受教育者的成長和發展。
4.迴歸生活世界是實施人性化教育的根本要求。教育要回歸受教育者的生活,是指教育要聯絡生活,重建受教育者與生活世界的意義關係。因為教育中的受教育者是需要重構與生活世界的意義關係的人。原生生活狀態中的受教育者按照他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經歷,已經建立起一種他與生活世界的意義關係。但這種意義的建構過程強烈地體現出受教育者的年齡特徵,是受教育者基於自我的理解和經驗的理解。儘管生活在經驗中表達,經驗是人的生活的經歷與生活體驗,但受教育者在原生生活狀態中建立起來的與生活世界的意義關係也並非是完全合理的,因為受教育者有著其年齡特徵決定的對生活體驗的侷限性。而作為一種具有生活意義的教育,需要對原生生活狀態進行簡化、淨化。處在教育之中的受教育者,脫離了日常生活情景,教育為其將“灌木叢”式的生活世界條理化、簡化、淨化,為其成長與發展提供了一個比日常生活更加有序的生活世界,他在教育中首先不是為了現實的生存,而是為了現實的發展而朝向新理解、新經驗、新體驗,從而過一種新的生活。這樣,受教育者在教育中就需要在自我理解和教育者的引導下,重新建構與生活世界的意義關係。
參考文獻:
[1]杜時忠.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2]郭元祥.生活與教育――迴歸生活世界的基礎教育論綱[M].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3]吳天武.尋求充滿生命活力的教育[J].教育探索,2004,4.
[4]魯潔.實然與應然的兩重性:教育學的一種人性假設[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8,4.
[5]吳天武.論人性化教育[J].教育探索,2004,1.
[6]陳雲愷.人性教育與教育人性化[J].教育評論,2003,2.
[7]萬文濤.論人性與人性化教育[J].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1.
論教育管理決策的科學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