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適宜的愛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給孩子適宜的愛,孩子就能快樂地成長。那麼我們該如何寫好呢?請往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最近,聽到部分家長說孩子越長越自私、任性、不會體貼人、都管不住了。我在想:是孩子生來就是這樣任性、不會關愛別人嗎?還是別的原因造就了孩子這樣的性格呢?我想不是的,是我們的家長在“無私奉獻”中,放縱、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在中國,絕大多數父母除了要求孩子學習好,就再也沒有另外要求了。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家務,父母也總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弄髒了衣服和地板、怕孩子磕著碰著等等。有些父母時常說:我只要孩子過得好,並不求他給我回報。這樣的“關愛”,這樣的“無私”,早就讓我們的孩子習慣了,無形中造就了他自私、任性唯我獨尊的性格。當我看到一則新聞說一個初中生因為媽媽身懷二胎要去跳樓自殺,媽媽不得已含淚打掉腹中已經六個多月的嬰兒時,我震驚了也憤怒了,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如此的自私,心裡如此的敏感脆弱?我們不得不思考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教育我們帶給了孩子什麼?造就了他怎樣的心理?某位專家說“在全世界的媽媽中,中國的媽媽是最偉大、最無私也是最累的媽媽……”哪個國家的媽媽都沒有中國的媽媽替孩子考慮的長遠周到,中國的媽媽不僅考慮到自己的孩子以後怎樣怎樣甚至連孫子孫女以後的路也鋪墊好了,也要為他們做選擇。中國媽媽似乎習慣了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為孩子考慮、什麼事情都為孩子選擇,在這樣的氛圍中家長無形中綁住了孩子的手腳,不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讓孩子好似木偶般任人擺佈任人支配,無形中殺死了孩子的精神生命。

  其實,愛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交流。給孩子適宜的愛,把握好愛的溫度和尺度,讓本身的孩子也來愛本身吧,從一點一滴做起:為父母獻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熱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體貼。讓渺小的體貼成為習氣,讓愛的交流成為時常,也讓本身去享受孩子的體貼。

  讓本身的孩子來體貼本身,敬服本身吧,讓這份愛也成為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因為,一個人會愛本身的父母,未來才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篇二

  現在的家長有的給孩子過度的愛,但是孩子就像種子,適宜的愛能幫助幼兒成長。孩子需要自己去自理,學習知識。如今很多家庭存在過度保護、過高期待、過於放任的現象。家長們應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理性把握愛的“溫度”和“尺度”,遵循孩子成長規律,陪伴他們快樂成長。被過度保護的孩子,事事都由家長替他們做,往往失去了自己做事的機會,容易出現動作發展不協調、語言發展遲緩等問題,還會使他的能力低下,自卑退縮。家長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發展的能力,讓他們自己獨立去嘗試,做得慢、做得不對,都不要著急。

  孩子對周圍的事物有著新鮮感,樂於去探索,過多的愛會使幼兒依賴家長,自理能力差,家長讓幼兒學習各種特長,發展幼兒的能力,對孩子施加壓力會造成孩子不健康的心理,因而,給孩子適宜的愛是很重要的,鍛鍊幼兒的獨立能力,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參加豐富的活動。

  我們要用愛走進孩子的心靈,做孩子的夥伴,做孩子的朋友,使孩子們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篇三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往往愛的過分就成了溺愛,孩子的人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愛,講究一個度。在孩子力所能及地想做一些事情時,我們卻主動替孩子做,不讓孩子自己動手,長期下來,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學會獨立?愛孩子要不過度關愛,不過度保護,讓孩子感受到愛也付出愛,懂得關心照顧別人,學會獨立生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懂得感恩,做力所能及的事,先愛小家,懂得關心其他的人,慢慢培養孩子去關愛“大家”。

  應該如何愛孩子,相信不少父母都有過迷茫,不知所措。有的成為孩子的保姆,什麼事情都替他們做;有些成為“福爾摩斯”,總是去抓孩子每個小錯誤,強行干涉糾正;有的讓孩子自己高興就好,認為是給孩子自由,有些父母將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做家長的有這幾種型別:保護過度型、放任過度型、控制過度型,我仔細對照一下,不幸的發現我在過度控制的型別中。

  發現自己是個不稱職的母親,我希望能和孩子做朋友;很多的事情卻不是按照自己想象的發展,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總覺得媽媽不是那麼好做的,經常會充滿了挫敗感,面對一個會質疑你,反駁你,用你的話反駁到你啞口無言的小孩,感覺很迷茫,不知道該怎樣和她溝通,幫她成長? 和她衝突越多,挫敗感越強,發現自己的能力微乎其微,控制力也越來越差。

  都說習慣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好的生活習慣和一個人的一生息息相關,這點相信所有的爸爸媽媽們都很清楚,但是說到容易做到難, 我希望我用的是一種柔和的方式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是一個弱勢媽媽,而不是我強行要求孩子完成的。弱勢媽媽培養能力強的孩子,強勢媽媽培養能力弱的孩子。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我的努力也許孩子長大了會感謝我,現在也記住我的不近情理和說一不二。孩子成長的任何一個環節我都不希望留下遺憾,可真的去做,才發現是兩難的。

  有次女兒做錯了事,批評她以後,她小心翼翼問我,媽媽你還愛我嗎?我反問她:你覺得我還愛你嗎?她很難過的說,“不愛了。”“為什麼?”我問她,她說:“因為我犯錯誤了。”我告訴她,媽媽愛你,因為你是媽媽的女兒,做錯了,就改正,但媽媽愛你是永遠不變的,因為你是媽媽的女兒,是媽媽的寶貝。媽媽愛你,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做錯了,媽媽提醒你改正,但不是說你做錯,就不愛你了。我愛你,在任何時候。

  通過女兒的這個問題,我認識到自己在管教孩子的方面,很多的時候是錯誤的。當孩子犯錯或者做家長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時,一定要小心自己衝口而出的“你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不愛你了,不要你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愛的是她本身,事和人是分開的。讓孩子明白不管做什麼,父母都是愛她的,她內心的安全感就會加強,做事也會更有自信

  當然愛也不是放縱,愛是有責任,有規則的愛。但是,規則不是我說不行就不行。應該是尊重孩子,瞭解孩子內心的需求,根據孩子的需求來給孩子適度的愛。

  有時候孩子犯錯,心裡很清楚自己是不對的,所以一定不要以為孩子不知道自己錯了,實際上她在看你的態度。有時候孩子就是故意犯錯來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的管教,會讓孩子感覺是很在乎她,不僅不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反而會讓孩子得到安全感和歸屬感。有時孩子犯錯了,自己也知道錯了,但仍不服父母管教時,她會覺得心裡受到傷害,感覺是不愛她,這時一定不要指責孩子,說“管你是因為愛你,你不知道嗎!”這樣孩子會更逆反,與父母心的距離會拉得更大。所以管教時怎樣說是很重要的。

  我經常對女兒 說:你去把…。放好了。你去…。得不到迴應時,氣急敗壞地衝她發火。女兒每次都會不情不願的去做好,而且有時候會說:媽媽,你好好說行嗎?媽媽,你剛才說話,聲音那麼大不好聽。媽媽, 你這樣我害怕你。媽媽。你發火的樣子好醜。

  有次我訓她,她只是傻傻的看著我,眼睛裡充滿恐懼。事後我很後悔很自責,我不知道我自己當時發了多大的脾氣能把孩子嚇成這樣,總以為不動手打她,就是好家長。後來我留意到,怎樣的口氣和孩子說話,孩子就會怎樣的反饋給我。我希望她做怎樣的小孩,我就要做一個怎樣的媽媽!清楚的認識到自己錯了,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每次我都會對孩子無力的解釋說:媽媽愛你,你無論什麼樣子,媽媽都是愛你的,但媽媽不知道應該怎樣面對你這樣的做法,所以媽媽會控制不住情緒,因為愛你,媽媽才會對你這樣要求,希望你長大了會明白!

  以愛的名義犯錯,我就這樣在不斷地反省,不斷地犯錯中和孩子一起成長,沒有人教我怎麼樣去做一個合格的媽媽,甚至很多情況下,選擇家庭遺傳式的教育方法,就是我父母怎樣教育我,就怎麼去教育我的孩子,無論是否看得慣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無形中模仿著父母,逃不脫。當有一天幡然醒悟時,卻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沒辦法再回到從前,重新去做一次你想做的事想說的話。

  愛,是理解,是尊重,是用心觀察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學會關心她內心深處的需求。當孩子有情緒時,注意傾聽和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要浪費了困難或挫折帶給孩子學習的機會,引導孩子自己發現答案,學會去面對自己的內心,這樣孩子就能夠體會到被尊重,願意向父母敞開自己的心。少說話,多觀察,少建議,多傾聽,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孩子。

  愛是有質量的陪伴,不僅是和孩子在一起。我們陪孩子時,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機,根本沒有關注孩子,有品質的陪伴時是,每天設定一段時間,關掉電視,放下手機,專心,耐心地陪孩子讀書,做遊戲,分享今天不在一起的時間發生的事情!不是隻督促做作業,不是拼命讓孩子練習才藝,可以一起看看孩子感興趣的電視,交流心得,一起散步,不是簡單的陪孩子玩,而是在玩的時候,讓孩子深深體會到“愛”,享受父母的關愛陪伴、在愛與陪伴中,讓歸屬感,安全感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

  所以愛孩子,不是做孩子的保姆,也不是有求必應,更不是攀比,打造完美的小孩——沒有完美的小孩,也沒有完美的父母,愛就是因為不完美才得以體現,愛是尊重,愛是接納,愛是理解,愛是原諒,愛是在心中充滿了溫暖,讓孩子有自信和力量。

  不過度控制,不過度放任,不過度保護,雖然所謂過與不過,尺度很難拿捏。但希望我們做父母的能竭盡所能,不斷反思,不斷進步。——送給所有愛孩子的家長!

 

有關大班教育感言的隨筆
大班品德教育隨筆
相關知識
給孩子適宜的愛隨筆
給孩子適宜的愛散文
給孩子適宜的愛致家長一封信
給孩子適宜的愛
適合給孩子們講的勵志故事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愛
教育孩子適合的書具體有哪些
教育孩子適合的書籍推薦有哪些
教育孩子適合的書籍有哪些
父母寫給孩子軍訓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