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散文教學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散文是作家對現實生活的認識積澱為審美情感後的審美創造。語言、思維、感情不可分割。因其是一種至真至情的的語言藝術,所以散文被譽為“情文”。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摘要:散文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思想,積累優美的詞句,發展語感,提高他們駕馭語言的能力;吸引他們揣摩散文的構思和藝術技巧,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能力。散文的線索教學是散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意境賞析是“畫面再現”和“寄情於境”。要積極組織學生賞析散文的語言,體會散文語言的自然美、含蓄美和音樂美。要以讀促寫,做到讀寫結合。

  關鍵詞:散文;特點;線索;語言;意境

  散文作品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散文教學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義。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能夠起到提高認識,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美感情操的重要作用;通過引導學生品味散文的語言,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彙,發展學生的語感提高他們駕馭語言的能力;通過線索與思路的分析,能夠啟發學生揣摩散文的構思和藝術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能力。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散文的教學方法是靈活多樣的。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從下面幾個方面,談談初中的散文教學。

  一、抓住散文的特點

  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素有美文之稱。它融合著自然美、詩情和哲理美,同其他文體相比,散文有自身的特點:一是“形散而神不散”,做到形散神聚,和諧統一。所謂“形散”是指選材、結構、表達方式、語言應用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神不散”是指無論形式表達怎麼自由,都必須緊緊圍繞一箇中心文章的主旨。理解這一特點,對我們把握散文的構思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白楊禮讚”,它的中心詞就是“贊”無論作者怎麼寫,形式怎麼變化最終都要歸結到“贊”來。因此,抓住散文的特點是教學的第一個環節。

  二、把握線索,理清思路

  從形式上看,散文的結構是散的。在取材上,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涉及的事情,可以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裡。凡睹物之情,思路所及都可以聯綴成篇。所以,線索對散文來說,它的作用更大。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是這樣強調線索的:“啟行之詞,逆萌中篇之意;絕筆之言,追膢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綺交,內義脈注。”因此,散文教學必須把握線索,理清思路。這樣,才有利於把握作者的構思藝術和文章的主旨。

  《騰野先生》從結構上看來,似乎是一篇很“散”的散文。文章一開頭就以冷嘲熱諷的筆觸描寫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時的種種醜態,寫了“我”從東京到煙臺學醫,人們待“我”如北京的大白菜運到浙江一樣的稀罕。但這與高度讚揚藤野先生的偉大品格有關:中國留學生醉生夢死,對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漠不關心,而作為日本人的藤野先生卻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他對中國表示出了異乎尋常的同情;一般日本人對來自弱國的“我”懷著“物以稀為貴”的奇異心理,而藤野對“我”卻是特別關切,給予不倦的教誨。這篇短文內容豐富,時間跨度20年,大小事件10多件,人物眾多“我”、藤野先生、清國留學生、日本教員、日本的“愛國青年”。作品中的記敘和抒情,都是圍繞著讚頌藤野先生的品格而設定、開展的。作者按時間的順序,以自己情感的變化為線索,將繁多的題材和生活片段串聯起來,從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線索的作用,並通過精心的提問設計啟發學生認真思考,幫助學生把握全文的結構,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這樣一來,就把握了全文的思想意義和協作特色。

  散文的結構線索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以人物為線索,如《回憶我的母親》就以母親為線索,按年代先後,寫了母親勤勞的一生;有的寄情於物,如《記一輛紡車》以紡車為線索;有的以景物的變化為線索,如《聽潮》就是以海潮的景色變化為線索;有的以時間的推移或空間的轉變為線索,如《海濱仲夏夜》就是以時間的推移為文章的線索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散文的不同寫法,把握不同散文的構思線索。這樣,散文的線索教學,自然也就成了“審美”和“取義”的重要途經。

  三、品味語言,明其特色

  散文的語言靈活多樣,參差錯落,富於變化。各種型別的散文,乃至同一種類型的散文,幾乎都有自己的語言特點。許多優秀的散文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體現出各具特色的語言風格。有的清淡自然,有的鏗鏘有力,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韻味悠然。散文教學,要善於引導學生品味散文的語言,以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茅盾的《白楊禮讚》,語言是非常優美的。寫高原,寫白楊,都能抓住其特點,運用貼切的詞語來描寫。如用“無邊無垠”寫高原的“廣”,用“坦蕩如砥”寫高原的“平”,用“黃綠錯綜”寫高原的“色”。寫白楊樹,“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參天聳立,不折不扣

  撓,對抗著西北風”。著墨不多,但把白楊樹高大、堅強、挺立、奮發向上的特徵都刻畫出來了。作者遣詞造句精煉形象,飽含著對白楊樹的讚美之情。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學習這種語言的表現力。

  散文的語言是很講究文采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作者多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增強表達的效果。如《海濱仲夏夜》是這樣寫霞光的:“每當一排排波浪湧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消失了。”這一比喻生動形象,貼切自然。教師應當啟發學生明確這樣寫出霞光的色彩和動態,就是要使人具體感受霞光隨著海浪搖曳、翻騰的情狀。又如《聽潮》是這樣寫海潮的:“波浪輕輕吻著岩石”,“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海熟睡了”,“遠處的鐘聲突然驚醒了海的酣夢,它惱怒似的激起波浪的興奮”,“海自己醒了,喘著氣,轉側著,打著呵欠,伸著懶腰,抹著眼睛”,“因為島嶼擋住了它的轉動,它狠狠地用腳踢著,用手推著,用牙咬著。它一刻比一刻興奮,一刻比一刻用勁”,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大海以人的靈性、資態和動作。教學時,教師要啟發學生明確這樣寫的好處是:把潮水的漲落比作是人的酣睡、甦醒、憤怒,用人的神態動作寫海潮的情態,就顯得更為生動、逼真,讀者也就會由此而感受到大海具有一種偉大的力量和一種雄壯的美。同時,作者描繪大海的不同情狀,實際上也是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這樣,就真摯地表達了作者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四、分析意境,領悟內涵

  優美的散文,其意境可以與詩比美。抒情散文,作者往往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所描繪的具體形象之中,創造深邃的意境,使人在詩情畫意中受到陶冶;敘事散文,作者往往在敘事之時,借用景物點染,將自己的獨到見解融入其中,從而構成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感染。《井岡翠竹》的意境是是這樣的:“毛主席下山去了,紅軍北上抗日去了,井岡山的毛竹,同井岡山的人一樣堅貞不屈。血雨腥風裡,毛竹青了又黃,黃了又青,不向殘暴低頭,不向敵人彎腰。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顯露著無限生機的,依然是那一望無際的青青翠竹!”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繪形繪神——寫井岡山翠竹這個自然現象,就是為了以物喻人,歌頌井岡山人們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和雄偉的戰鬥力。在這裡,竹子的“形”和井岡山人的“神”兩者兼具,“景——人——情”三者互相交錯,創造出了暫新的意境。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透過作者流露的情思和作品蘊涵的意象,去洞察生活,去領略歷史,去進一步領悟作品的深刻內涵。

  由於意境是由“意”和“境”統一構成,所以散文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分析意境。

  一是展現畫面。畫面是由客觀物象構成。如朱自清的〈〈春〉〉,展現出描寫春景的畫面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全文由“盼春”、“繪春”、“頌春”三個層次構成了三大藝術境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展示的是一幅奇妙的“冬天裡的春天”圖。在那裡,有陽光,有溫暖,有笑臉,有綠草的氣息,有白雲的藍天,有燦爛的晚晴……。作者創造出了一個恬淡明麗的“春”的藝術境界。分析這些作品所展現的畫面,就要講清畫面中各種物象的特色,同時也要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啟發聯想,引導學生進入情真意切的藝術境界,從而感受作者所寄託的情感。

  二是以情析境。即恰切分析作品中因鮮明的主體意識所形成的感情基調及所附託的客觀物象,並由此而升發出的藝術境界。如茅盾的《風景談》,表面上是談風景,實際上寫主宰風景的人。文章的感情基調就是讚美以辛勤勞動和崇高精神征服自然、改造環境振興民族的延安兒女——他們是“偉大之中最偉大者”。作者所託付的客觀物象就是所談的六個風景片斷——沙漠駝鈴、高原歸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園即景、北國晨號,除一個作為“序曲”外,其餘五個都是寫延安。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明確:作者的感情由寫沙漠風光開始,對延安的摯愛之情又由一幅幅“風景”畫面逐步加深,這樣就昇華出了精湛的藝術境界。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中淡雅的色調不僅是全文景物描寫的色調,也是作者主體意識的反映。當時作者心理頗不寧靜,他憎惡黑暗現實,但又無能為力,只有將自己的心頭的愁緒融入荷塘月色清幽美麗的境界中去。作者要與荷花為伍,與明月同光,這就是作品的深刻寓意。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明確:“荷塘月色”只是作者所託付的客觀物象,而借“花”抒懷,借“月”言志,才是作者的思想真諦。

  優秀的散文固然常常借景抒情、託物言志,但也常常在展示心裡波瀾的同時,運用點精之筆,點出文章的主旨。如楊朔的《荔枝蜜》,描寫了作者由不喜歡蜜蜂到喜歡蜜蜂,最後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小蜜蜂的思想感情變化的過程,作者在歌頌蜜蜂的同時,想到了在田裡分秧插秧的農民,說他們“正用勞動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子孫後代釀造生活的蜜。”這就是揭示文眼的點精之筆。在這裡,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文眼的作用是表露意境的深邃——作者以寫蜜蜂來寫勤勞樸實的勞動人民,歌頌他們的辛勤勞動和奉獻精神才是作者的本意。

  五、借鑑手法,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原則,散文教學也不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範文為例,幫助學生吸取思想的精華,借鑑、模仿立意謀篇、選材組材、精心策劃、遣詞造句等寫作技巧。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教師要善於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真正做到把讀寫結合起來。

  散文門類繁多,而體態風韻又各呈其秀,幾乎每篇散文都具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以朱自清的回憶散文《背影》來說,在寫法上就十分獨特。它並不同於一般的文章去描寫人物的肖像,著力於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繪,而是從父親為兒子送行時一連串細小的事情,特別是買桔子這件事中,作者抓住人物形像的一個特徵“背影”,採取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寫法,去表現“愛子親如天”的真摯感情,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在生活困頓、精神壓抑的境遇下對父親的倍加懷念之情。文章用平實質樸的語言直抒胸臆,感人至深。教學這樣的散文,就必須引導學生學習其獨到之處,並可在教後要求學生以空間為序,寫出模仿性的文章。

  回憶性散文,側重寫人的,還有《回憶我的母親》、《藤野先生》、《我的老師》等篇。《回憶我的母親》寫母親的本質特徵——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韌頑強,是按時間順序,通過一些典型事情表現出來的。《藤野先生》寫藤野先生嚴於治學,工作認真負責,真誠、正直,沒有民族偏見,是選擇幾個有關教學生的片斷來敘述的。《我的老師》也是由幾個生活片斷連綴成篇的。教學時,要使學生明確這類散文並不要求刻劃完整的人物形象,敘述完整的事件,而是集中筆力以對人物感受最深的一些典型材料,去刻劃人物思想性格的某些特徵。教後要指導學生借鑑教材,練習寫作。如可要求以時間為序,緊扣中心仿寫《我的母親》;也可要求學生圍繞自己某一方面的進步,以思想發展過程為線索,或是將幾件平時的小事用一條思想紅線聯綴起來仿寫《我的老師》。

  初中語文教材中,借物喻人的散文也不乏其例。如《荔枝蜜》、《白楊禮讚》就是如此。教學這類散文,通過闡明“借物”與“喻人”的關係問題,可概括出下面幾條重要的寫作規律:⑴借物喻人,取材廣泛。如可借蠟燭、磚、瓦等喻人寫成讚歌。⑵取其神似,喻之適宜。神似:就是共同特徵,如蜜蜂與農民的共同點就是辛勤勞動,無私奉獻。⑶寫物在前,喻人在後。⑷為了喻人,詳於寫物。⑸由物及人,過度自然。有過度段或過度句。學生把握了這些規律,習作時就會大為開竅。

  還須提及的是,散文是形象思維的產物,是一般記敘文的提高。因此,散文教學不能忽視形象思維的培養。形象思維不能離開具體的形象。這就要求我們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和體驗。所謂:“搜盡奇峰打草稿”,強調的就是觀察和體驗的積累。長期的觀察積累,會使最深刻最鮮明的印象出現在記憶之中。它所反映的往往是觀察物件最突出的特徵。老舍寫《濟南的冬天》,就是捕捉最富於濟南冬天特徵的事物來表現的,文中所描繪的“溫情、美麗、清亮”,就是作者經過長期的觀察所反映出來的濟南冬天的特點。這對學生寫作來說,是很有啟示意義的。觀察是認識的基礎,也是寫作的基礎。教師只有指導學生對周圍的事物認真的進行觀察,學生才能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學生學會觀察事物,並逐步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應當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觀察時既要注意事物外溢的風采,又要注意透視其美的內涵。這樣,習作時才能做到筆力精細入微,真實、生動地再現事物的特徵。

  教師不僅要結合範文的教學去指導學生認真地觀察事物,而且要指導學生深入地進行體驗。體驗是觀察的深化。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細心體驗,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內涵,才能不斷的豐富學生的寫作源泉。

  總之,散文教學是指導學生向範文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寫好文章;作文是讓學生仿效、借鑑範文的練習,目的是要使學生化所學範文的知識為技能。如此讀寫結合,不斷回覆往返,學生的讀寫能力就會得到顯著地提高。

  二

  一

  散文的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 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它不僅可以傳授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的文學鑑賞與寫作能力,同時由於它大多文質兼美,很能喚起學生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情感,更能激發、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審美需要,實現美學教育。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地重視之。可是現在的中學語文散文教學與寫作中卻存在著不小的誤區。

  二

  首先就是散文的形與神的關係方面。自小學而中學,我們在分析散文與指導學生寫作時最多掛在嘴邊的經典就是:形散而神不散。而中學語文寫作指導中也明白無誤地指出:“散文往往以神馭形,因形見神,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又引用了秦牧的話:“散文雖散而不亂,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統一起來,用一根思想的紅線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會遍地亂滾,這才成為整齊的珠串。”可事實真是如此嗎?下面我們不妨來解讀一些散文名作。

  例如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材第三冊《故鄉的衚衕》,作者用沉鬱的語調訴說著自己的自小及大的種種生活的感受----兒時在衚衕裡的幻想,教堂的鐘聲引發的思索,回憶自己的同學及如何學會了 “諂媚與防備” “看見了孤獨”,插隊雙腿殘疾後回城工作,如何對未來總是抱著過分的希望,又寫了母親的過世帶給自己的創痛,戀愛又如何使自己的心魂從輪椅裡站站起來。又說不是我生活在衚衕中,也許是衚衕構成了我的生命。最後又思考道”這一條條衚衕的延伸連線漫展及彎彎曲曲地隱沒,是否就可以看見命運的構造?”----真是”思接千載”,可是無不與故鄉的衚衕緊密相關.形還是那個形,卻蔓展出了那麼多的思緒.

  又如現代漢語的經典名篇<<背影>>, “表現了父親愛護兒子的深摯情感和兒子對父親關懷的感激之情”見洪宗禮主編《語文》初中第四冊第83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但在我看來,《背影》的講讀史上,始終存在著一種不大應該的簡單化定勢:將“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為父子關係一貫其樂融融,將朱自清父子之間的感情一相情願地“提純”、“淨化”。

  我們知道,《背影》是回憶性的散文,在《背影》文章與"背影"故事之間相隔了整整八年不是二年,而八年的時間可以有多少事情發生!且不說有關傳記材料裡的朱自清與父親的那些齟齬與不歡,就是在《背影》文本里,作者也照實記錄了一些,只不過把話說得簡約、含蓄,需用心讀才能破解罷了。--我指的是文章的最後一段。

  而我要說,雖然很多人注意到了文末一段的重要性,但很遺憾,迄今還是未曾見有人話講到點子上:正是在這文章的這裡,隱藏著《背影》之所以"好"的最大祕密,也蘊含著《背影》文學經典性的最重要潛質。對此,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體會。第一, 在主題內容和思想上,朱自清雖“只是寫實”,卻真切地寫出了父子這樣的血緣關係,也會有摩擦,父子這樣的親情也會有波折;揭示了“月有陰晴圓缺”,世俗複雜、人人都可能出錯的客觀現實。這樣,“父親愛護兒子的深摯情感和兒子對父親關懷的感激之情"的經典主題之外,還包含了兒子的愧疚、懺悔之情,這在作品表現的諸多情感中也是極具分量的;而且由此,《背影》便不再像一般同類作品那麼簡單、淺顯了,即或可能失去了“純情”,卻是結結實實地收穫了家庭、人生等多個角度的複合的厚重的體驗。

  同時,如果我們在更深的層面上解讀此文,我們就會體會到文中除了以上的體驗之外,還處處隱現著中國的老百姓千百年來長期一直在大而悲涼的那種社會背景之下自生自滅生存狀況,而此種狀況之下的他們只是也只能依靠家族的力量,親情的力量進行自救,而不是我們的政府。此種狀況一直到今天依舊有時若隱若現地存在。我們不妨想一想,當我們有困難時,我們有時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背影>>的這個 “形”裡,原來包容了悠長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聯絡<<故鄉的衚衕>>,我們可以發現作者無非是選擇一個特定的物象作為載體來展開自己的思緒的翅膀.幾乎是 “一顆珍珠綴滿了紅線”.

  在此,我們不妨再來解讀一篇有關我們蘇州的散文,那就是餘秋雨先生的<<白髮蘇州>>.此文把蘇州作為一個抒情的起點,先由中外對比的角度寫起,寫到每一箇中國人心底都有一個江南夢.蘇州是中國文化的寧謐的後院,是農業社會文人的精神飛地.中國文人常用山水意識來對抗王權意識.又寫自己 “反正已經老了,去學那份追隨之苦幹什麼?”---不僅是寫蘇州,其實更是寫作者自己.最後還寫到了沉靜蘇州的 “金剛怒目”的一面.對中國文化進行了反思,又提出瞭如何在保持原有風貌的前提之下發展現代化?真可以說是形不散而神散.

  因此,恰如南師的沈允文教授所說形散而神不散不過是散文的一種寫作方式而已.對此我是深以為然. 其實如果我們再去仔細地讀讀魯迅的《藤野先生》,就會發現,文中的藤野先生也僅僅是一個魯迅先生寄託自己當時心情的一個情感符號而已,在所謂的懷念、愛國、戰鬥的決心之外,更深處表達的是先生當時的孤獨與寂寞的心緒。我想,要是把“形神論”當作“放之古今而皆準”的理論,恐怕古代的許多散文大家的作品,就要被出示“紅牌”。中國是世界的散文大國,源遠流長,品類繁富,怎麼能用一個簡單的、刻板的公式把它框死呢?

  總而言之,其實,許多的優秀的散文並不是什麼 “一根思想的紅線串起生活的珍珠”,形神之間對這些名作的解讀的寬度就是你生活的寬度、思考的寬度。短短一篇《背影》就有也可以有你自己的悠長的生活、情感乃至思想的歷史。好的文學作品不怕、甚至是非常需要這樣的解讀與移情的,對此,現代文學理論是早就言明瞭的;而且,恰恰是這些作品因為有無數讀者的反覆閱讀,所以越讀越精彩,越讀越經典。

  三

  可是,問題卻還不僅如此,我們的語文散文教學在糾纏於什麼形散神不散的 “原則”之下,卻忽視了散文學習與寫作的最重要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要求,那就是“真實”. 如果說小說可以說是對個人或群體生命狀況的起飛,那麼散文就是對之的追憶與確認. 我想無論你是寫親情、或是友情、或是愛情,也無論你寫什麼花鳥魚蟲、還是廚房書房,唯有真的才有可能是善的,美的。優秀的散文無不是抒寫作者對人生與社會的真實的感悟。也勇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時代的傷痛。如果說小說可以虛構,那麼散文是不可以的.敘事類散文必須真實的敘述,而抒情類的散文也必須抒發最真實的情感,一切矯揉造作的偽散文,偽名篇都要趕出語文教材.要知道,面對它們的可是還是那麼相對單純與幼稚的心靈啊!以下我想先就中學語文教材中的一些 “經典”談談自己的看法:

  先談談楊朔,楊朔以優美的散文著名。而楊朔最優美的散文,如收在語文教課書中的《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賦》,都寫在1961年。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些散文寫的都是一些被普遍認為美的好的東西。同時,借物抒情,他也通過描寫這些東西來表現他的感情。

  例如他寫荔枝蜜: “吃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他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他願意置身在勞動人民的隊伍裡,不做高踞於群眾頭上的精神貴族。

  他寫茶花:“如果用最濃最豔的硃砂,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麵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徵著祖國的面貌?”

  他寫浪花: “老泰山文中的一個人物恰似一點浪花,跟無數浪花集到一起,形成這個時代的浪潮,激揚飛濺,早已經把舊日的江山變了個樣兒,正在勤勤懇懇塑造著人民的江山。”

  我想,也許我們不能說他的觀點與想法、抒發的感情不對,但是如果聯絡一下當時的社會現實那麼我們就可以說此類散文至少是違反了散文的真實性原則的。那時的社會現實是如何呢?我們不妨去問一下自己的父輩。 1961年,正值大飢餓的年代。由於自然災害與當時的經濟政策的失誤,全國有幾千萬人被餓死。許多人得了浮腫病。而且不僅嚴重缺乏食物,也嚴重缺乏別的東西,比如,紙張,布匹,做飯用的鍋子,吃飯用的碗,小學生用的作業本子,全都買不到。這種災難不僅造成了生命的死亡,而且帶來了心靈上的創傷。在家庭中,人們為食品而起糾紛,在社會上,人們為了得到一些生活必須品而不惜道德上的虧損。可是在楊朔的散文中我們全看不到這些,雖說從楊朔那一時期的文章看,他常常在外國;在中國的時候,也總在旅行,住在風景區的旅館裡,比如,在廣東的從化溫泉、四季如春的昆明,北戴河。他顯然是一個有些特權的人,也許沒有餓肚子。但是我想只要他不是聾子瞎子,他一定不會不知道當時普通人民正在經受怎樣的苦難。1961年的普通人民生活裡沒有蜂蜜,飢餓與災荒中的祖國至少那時也不會太像含露乍開的茶花。

  其實,同類的問題在其實在許多的 “老經典”中其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許多的同志在文章中也曾談到過,在此我也不做過多的論述了。

  老教材是如此,那新教材又如何呢?在此我們不妨再來看看一些新教材所選的散文,如職高語文第三冊的《讀海》,教參告訴我們:“文章分成7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海的內涵”。可是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解讀的是什麼呢?先是海真藍,我想跳下去,又想為什麼不從海面上走過去;再是開車來到海邊,一直開,繼續開,我說停下吧,司機還是向海裡開;再寫在海邊如何看到 “海既對礁石戲弄,欺侮,吞噬,又對之愛得狂熱,愛得流淚,愛得矢志不已。又寫礁石是如何痴戀著海,崇拜著海,卻又拒絕著海”。又再寫自己拼命扔石塊卻扔不遠,於是感慨海真大,大的我夠不著。最後說:“大海啊,我讀懂了你啊,我明白,我明白,退下去的是成排的淚水啊”。讀到這裡,學生無不啞口無言!課餘同年級的老師談之也無不茫然。

  這裡那有什麼對大海的不同內涵的感悟,有的只是矯揉造作的無病呻吟,所謂的 “移情”也不知是移了什麼樣的情,是自己年輕時的一段絕望的愛戀?或是畸型的情感?

  所以,如果說在此對楊朔們的批評有些過,因為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也許他只能這樣寫,但是在今天如果還把這些散文當作範文來指導學生那就大大地不應該了。而對《讀海》之類的偽美文,如果教師不加自己的判斷僅僅按照教參與閱讀指導對學生進行講授的話,還在那裡大談什麼結構之美、意境之雅那簡直有些誤導之嫌了。

  其實,失去了 “真”的散文,那裡還有什麼意境可言呢?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就對此做了非常好的論述,他認為意境不僅是景與情的結合,更應該是作者的真切的感受。如 “雲破月來花弄影” 、“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弄”與“鬧”,寫出了作者獨特的,真切的感受,這樣就“不隔”,“不隔”才有意境。而意境的不同,歸根到底應是創作主體的獨特的精神空間的物化,外化而已。如果沒有創作主體對宇宙永珍、人生的獨特的、真實的感悟,而是用一些美麗辭藻的堆砌,無病呻吟的夢囈、政治意識的物化來創造意境,那麼我想不僅無法培養學生健康的美感,如何正確地來欣賞文學之美,甚至對他們的健全的世界觀的養成都是有害無益的。

  我們必須要對此引起重視。因為有時我們老師自己在多年的教學此類散文的慣性思維的影響之下,認為散文作品與學生寫作就應該表現一種向上的時代精神。在課後的討論中,有的老師就是如此說的。對此我不敢苟同。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者在突出自己“心裡頗不寧靜”以後,先是“忽然想 起日日走過的荷塘”, 於是信步來到荷塘邊,並對“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作了一番盡情的描寫。很顯然,作者此時“忽然”想起荷塘,並不是因為他對荷塘有看特別深厚的感情,特別深厚的感情,也不是特地為了對“素雅”、“恬靜”、“朦朧”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深情的讚美,而只是想借“今晚的荷塘”來排遣內心的煩悶。當這一努力失敗後,作者又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其實這是作者為排遣內心的苦悶再次所作的努力,結果是再一次失敗了。這樣的選材,這樣的構思,深刻反映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充分體現了作者力圖尋找解脫但又無能為力的心跡。我們在感受那無邊的荷香月色之餘,不也清晰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種內心的由於現實與理想的矛盾而引起的煩悶,無奈的心緒嗎?再有郁達夫先生的名作《故都的秋》。在此文中,作者先從“清”、“靜”、“悲涼”三個方面對“故都的秋”作了歸納,接著,作者分別選取了能體現這三個方面特點的景物如“藍色、白色、粉紅色的牽牛花”、“槐樹的落蕊”、“衰弱的蟬聲”和“透著濃濃涼意的秋雨”等作了描繪。作者之所以要著力描寫故都這些帶有“清靜感”和“悲涼感”的景物,而不去描繪火一般的香山紅葉和明鏡似的昆明湖水,其主要目的恐怕正是想借此來抒發內心的苦悶、寂寞與憂思。在30年代舊中國,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讀書人也衣食無所安,居無定所。為了謀生,郁達夫輾轉千里,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他描寫自己心中的“悲涼”已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感受。這種感受在郁達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時有流露。並且這種感受在當時整個散文創作領域也是普遍的。在教學實踐中對此類作品就要求老師幫助學生來消除時代的隔閡。讓學生體會久經顛沛流離生活的郁達夫,如今終於回到故都北平的天地裡,心中的多種複雜的感受。在講讀中,使學生漸漸感悟到作者的心態意緒,進入了課文的情境。而一旦進入了這種審美境界,那麼文中作者落寞的“負面”情緒同樣會使我們有美的體驗、大的感動、深的體會。

  四

  再者,我們在中學散文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重分析輕感悟的問題。其實優秀的散文作品必須是一個活的整體,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不可分割的。在散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尤其要注意到著一點。對許多優秀的散文名作,在講授時不必作太多的支解,要努力使學生在多讀的基礎上整體的進行感悟,然後進行適當的鑑賞分析指導即可。要知道,一本《莊子》如果在閱讀時不去體驗它對生命的思考、人生的感悟,那麼無論你對之如何讀得熟、譯得準,甚至倒背如流,也最多不過就是在看一本小童話故事書而已!記得在去年準備《荷塘月色》的教案時,課本的後面引了盛詩瀾先生的一段話,使我感觸很深,不妨引在此文中與諸君共思。

  那段話是這樣的:“ 一篇<<荷塘月色>> ,多少人讀,又讀了多少年,可又有多少人真的讀懂了那片荷塘,那片月色?”甚至他又說,經老師的喋喋不休的對比喻,疊詞與通感的分析,連初讀的一點興味,感受到的一點清清淡淡的美都消失了,直到後來,經歷了人生的重大失敗的他,在一個悽鳳冷雨的夜,重讀此文,才忽然有了真正的頓悟,讀著讀著,心中的委屈,似乎被那淡淡的月色融化了.那嫋娜的荷花,別有鳳致的荷葉,搖曳在眼前,蟬聲與蛙聲也仿如小提琴的名曲,安慰著他的心靈,不由得發出感慨: “多美啊” !

  在課後與學生的閒談之中,許多同學告訴我,其實此種感受他們也有,可因為自小學而今十多年裡,語文的散文教學課就是這樣上的包括我自己: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或者物----人---理,不論什麼好的文章越是好的散文越是如此,不把它支解得四分五裂決不罷休。不然的話,老師自己心裡不踏實啊!學生考試考不出怎麼辦呢?!

  可是,正由於如此,才使得我們的學生對優秀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整體感悟能力嚴重欠缺。在教學中我曾經碰到過這樣的一次經歷,那是去年我在教<<故鄉的榕樹>>一文,當時我聲嘶力竭地講授著文章的結構、主題、寫作特色,講現代人如何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去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同時為了使同學進一步理解海外遊子的那種鄉愁,還補充了余光中的<<鄉愁>>一詩,可當我講解完後,同學們的茫然的眼神告訴我,他們沒什麼感受,甚至在我讀到---“到後來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土丘 母親在裡頭 我在外頭”---時,竟然還有同學在笑。當時我有些憤怒,可出離憤怒之後,我忽然感到。這能怪我們的學生嗎?他們感受過什麼是鄉愁嗎?其實,這些離家來求學的同學,他們也是有許多的思鄉情緒的。可我們老師什麼時候教他們去細細地體驗過鄉愁的滋味?其實這二者也許在深廣度上有些不同之外,本質上不是同一種情緒嗎?這樣一講,他們不就理解了嗎?

  所以,在許多時候,對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不是僅僅叫同學去死記硬背什麼中心思想、寫作特色,更重要的是要使同學感悟作者的心態意緒,進入課文的情境,進入一種美的境界,在此基礎之上來體悟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象之美,生命之美,進而根據自己生活的寬度、思考的寬度來解讀之,昇華之。當然這就需要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如果不是如此,那麼無論你講解的多麼完美,面對的將依然是那茫然的眼神!因為這裡牽涉到一個審美體驗的差異性問題。甚至這種差異在許多的時候幾乎是無法溝通的.如一個球迷在看一場精采的球賽時,他會感到如痴如醉,會體驗到巨大的美感,可同樣對於一個不喜歡足球的人來說,這90分鐘可能就是一種煎熬,而且無論你如何的向他解釋如何如何的精彩,他都是無法與你有一般的感受的。同樣,我非常喜歡莫扎特的音樂, 而且自己在欣賞之中亦頗可體驗到許多的美感.可是我知道同樣的音樂在大師的耳中那感受與我是截然不同的,那定是比我的感受要醇厚,深刻,清新,優雅的多.而且我也知道,此中微妙之處,大師們即使用最通俗,詳盡的語言來向我描述,我依然是無法體驗到大師們的高層次的審美體驗的. “道可道,非常道” 人在那一個層面之中,那他的審美體驗也就只能在那個層面上,絲毫無法勉強.

  足球,音樂如此,文學作品的鑑賞則更是如此.那 “閒敲棋子落燈花”空靈優雅的落寞,那“長煙落日孤城閉”的悲涼蕭條的壯闊,那 “斜暉脈脈水悠悠”的幽雅,也就是僅僅你自己去細細的體驗吧。

  那麼,我們是否由於如此就在教學中不要去指導學生進行美的鑑賞了呢?不,正因為有這種審美體驗的高下之分,我們才知道只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文化學識修養,不斷地去嘗試去體驗那各種不同的美,那麼美的新天地,新境界就會不斷的想你展現.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多年之後重讀好的舊文的時候,或是以新的角度或方式去體驗已閱的內容的時候,會有許多新的感受與體驗.人們不斷的發現自身,超越自我,體驗到更高的審美愉悅,那是多麼的快樂啊.佛之 “頓悟”, “ 朝聞道,夕死可也”此之謂也.

  當然,對此也要一分為二地來看待。一方面,畢竟有些散文,如《茶花賦》、《香山紅葉》、《荔枝蜜》、《秋色賦》、《獵戶》等等,本就是用物----人----理的模式製作出來的,那麼把它支解開了分析本也無所謂。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好的散文如《荷塘月色》《紅塵之上》《背影》等,我們就不可如此。如果依然把它弄的支離破碎,那麼直接的後果也許就是使學生其實同樣也包括老師的語文學習興趣與熱情消失殆盡,文學鑑賞的美感也無從談起。對普高的學生來說,有高考壓在頭上,也許問題不大,但是對我們職高來說,如果學生真的喪失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那後果也許就非常嚴重了。說句重的話,如果連語文教學中最美的散文教學都無法激起同學的學習興趣,感受不到美的體驗,那麼作為教學的指導者來說,那是一種失職!

  五

  那麼,在語文散文教學中存在著的這些問題,同樣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散文寫作。在此我們不妨來看看學生寫作的現狀。一到寫作文,教室裡總是一片譁然,叫苦連天,抓耳撓腮、絞盡腦汁也無濟於事,交作文的時間總是拖得越長越好。勉強擠出來的文章也是三,四百字,塗塗改改,空話套話一大套,有時我都不知如何批改了。為了解為何同學如此怕寫作文,我做了一次民意調查,叫同學寫小紙條,上面寫自己對寫作文的體會、觀點、為何怕寫、寫不好?結果是同學寫得很好,總結起來一般有以下幾點:

  一是對生活無感悟,不知寫什麼好。“沒事可寫,生活很無聊。”“不是不想寫,沒有生活經歷,不知寫什麼 ”?

  二是即使有了想寫的題材,也缺乏嚴密的構思,寫不出優美的意境。“知識面狹窄,語文書上的課文大多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初中語文教學非常的失敗。”“缺乏聯想,不知如何下筆”。

  三,是寫的作文老是那幾個話題,想寫的不敢寫。“不是怕寫,只是不想寫,因為寫來寫去都是差不多的,沒什麼可寫的。”“範文中空話、套話太多,無聊的話題太多,寫作的限制過多,眼界太小”。----真是讓我感慨萬千,我們千萬不要太小我們的學生啊!其實許多問題他們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想多說而已啊!

  那麼面對如此種種,而作文教學在語文中又是那樣的重要,我們應如何來改變此種狀況呢?在此我不想來多談修辭,結構,修改等具體的寫作指導,僅想就上面同學所反映的現狀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想,首先對於第一種情況,老師要使學生明白,其實可寫的東西很多啊:家庭、學校、社會、世界都可能引起學生的關注,都可以成為寫作的材料,只是有時視而不見罷了!我們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自覺地將視野投向生活,主動觀察生活並進行思考,從而形成一種能力和習慣。而老師在寫作指導時也應該使我們的同學知道 作文不是政治教材,我們應該寫自己關心的話題,選自己身邊的材料。正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招生院長哈格頓先生所說:“1、作文是整個申請的主心骨,但同學們要知道,我們的作文不是寫給專業人士看的,也不是寫給招生人員看的,閱讀你的作文的物件應該是年你的親人與朋友。2、不要為寫作文而寫作文,作文應該是在講述一個你很想告訴別人的故事,反映自己的一種心情。3作文中的你應該是一個真實的你,而不是一個想象中、理想中的你。有人說應表現自己美的一面,但我認為應該表現你的兩面,但無論你想表現哪一面,都應該是符合你的實際情況的那一面 ”。對此我深以為然,如果說名作家的作品要有博大的社會使命感,站在文化的高點之上來闡述對社會生活的理解的話,那麼我們職高的同學的作文至少也不應忽視自己內心的彷徨,中考失敗的痛楚,面對即將踏上的社會的迷茫!而不是一寫作文就是“要拼搏啊”“我們要保護小青蛙啊”“小草的精神是多麼使我感動啊”“我們是祖國的希望啊”此類的多少年寫來寫去的話題。

  第二,平時要多閱讀一些課外的書籍。課外閱讀對語文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我想無論提高到什麼程度都是不過分的!我們自古就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篇,不會寫詩也會吟”等帶有真知灼見的指導性意見,現代語文教育大綱也明確要求學生要完成一定量的課外閱讀。要知道,要想寫好文章,單靠讀課本選的所謂範文是遠遠不夠的。一小卡車紅磚,可能連一座平房也築不起來,要建高樓,沒有幾十萬立方米的建材是不行的。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人沒有讀過幾十本名著,沒有讀過幾十本雜誌,沒有讀過幾十首詩歌,沒有受到過一定量的文學精品的薰陶,能夠寫出多麼精彩的文字嗎?正是基於這種認識,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儘可能地增加同學的閱讀量,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而且,如果同學可以如此做到的話,那麼我想什麼結構啊、文采啊,都難部倒你。要知道,許多優秀的散文字就不是在那裡苦思構建出來的,而是一氣呵成的啊。在教學中,就要以課文範文為基礎,儘量大地擴充套件同學們的知識面,尤其是我們職高同學絕大多數都將在不遠的將來踏上社會,語文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一些有一定文化素質的合格勞動者,不至以後發生如臺灣歌星李玟的"曹雪芹在哪,叫他也給我寫首歌"的笑話。

  因此,對於學生看一些課外書,我想只要不是淫穢與反動的,我們不僅不應該阻止,甚至還應該大大提倡!在此我想對那些動不動就在晚自習沒收同學閱讀的課外書的老師們說一聲:不要這樣了!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學生,他們還是有鑑別文學作品好壞的能力的。不然光靠語文教材上的那幾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你還能指望學生寫出什麼好文章?

  以上是我對中學語文散文教學與作文指導的一些粗淺的思考,敬請同仁批評指正。

我的童年教學設計
高中散文教學之我見3篇
相關知識
中學散文教學
中學散文教學總體目標
中學散文教學目標散文教學總體目標
中學散文教學目標
中學散文教學目標
中考散文教學教案
小學散文教學模式範文2篇
小學散文教學方法
初中散文教學方法
中學語文散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