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集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教師一定要在課前充分準備教案,以達到良好的課堂生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短文兩篇

  一、學習目標

  ①理解行道樹??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②感悟並珍視人生“第一次’’的經驗。

  ③揣摩形象化的語言。

  ④瞭解以小見大和夾敘夾議的寫法。

  二、學習重難點

  ①理解兩篇課文的深刻內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三、課前準備

  ①佈置學生預習,就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列出思考題,準備討論、發言材料。

  ②列舉自己最難忘的第一次經歷,談談自己的感受。

  ③教師設定精當的思考題備案,以供學生參考。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教學《行道樹》:

  ①理解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

  ②反覆朗讀課文,體會形象化的語言。

  二、自學設計

  1、匯入

  同學們,漢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它最豐富、最準確、最鮮明、最生動。在漢語的寶典裡,有許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詞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等。這些話表面好像在寫動植物,其實是有其象徵意義的。毛澤東有一首詞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你們知道這首詞寫的是什麼嗎?你們知道它的深刻含義嗎?今天,我們來學習張曉風的短文《行道樹》,看看馬路兩旁的行道樹有什麼象徵意義。

  2、朗讀課文

  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3、識記字詞包括《第一次真好》

  4、整體感知

  ①自讀,發現問題

  讓同學們獨立閱讀,調動自己的學習經驗,歸納學習本課應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提出疑難問題,做好記錄。

  ②討論,篩選、整理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發現的問題。比較淺顯的,組內討論解決;集中疑難問題,準備課堂發言。

  ③課堂討論,確定思考題

  小組代表發言,提出問題。教師進行組織、引導和調控,將思考題逐漸集中到以下幾個方面:

  a.行道樹的形象體現了什麼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並理解:神聖的事業是什麼事業?為什麼說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行道樹的“深沉”主要表現在什麼方面?

  [有關提示]神聖的事業必須以自我犧牲為代價。從個人利益角度講,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練使奉獻者具備了以苦為樂的品質,這便是“深沉”。

  c.怎樣理解“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5、研討與賞析

  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疑難問題和值得深究的問題,進行討論。提出的問題儘量深刻一些。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寫作目的,體會這篇課文的現實意義,進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從哪些方面刻畫了行道樹的形象?

  [提示]自我犧牲、奉獻人類、心繫社會……

  ②怎樣理解“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③“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表現了行道樹怎樣的思想感情?同時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狀?

  有關提示]保護環境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④為突出行道樹的形象,作者都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提示]採用了對比手法:a.與同類的優越處境對比;b.與人類的無知行為對比。

  ⑤你認為哪些語言描寫最生動,最能突出行道樹的形象?試分析說明?

  讓學生體會形象化的語言。學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樣的,蕪雜的,教師要幫助學生突出重點,明確中心。

  6、拓寬與延伸

  鼓勵學生結合現實和自己的經歷,談學習感受。

  ①現實生活中有像行道樹一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嗎?怎樣看待他們的價值?

  ②本文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過行道樹的自白表現出來的。但有人說像在發牢騷,你怎麼看?

  提示:決非發牢騷,而是強烈的呼喚。呼喚更多的奉獻者為社會造福,為人類造福呼喚人們尊重奉獻者的辛勞,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

  ④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哪些啟發?

  7、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了很好的討論和研究,對無私奉獻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任何意義上講,我們都應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自然。讓我們像行道樹一樣,儘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的社會,也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的奉獻中大放光彩。

  8、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作業

  ②預習《第一次真好》。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教學《第一次真好》:

  ①認識人生第一次經歷的重大意義,珍視第一次經驗。

  ②學習以小見大和詳略得當的寫法。

  ③瞭解選材的典型性。

  二、自學設計

  1、匯入

  “第一次”是多麼另人難忘的經歷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紅柿的那個人嗎?你知道“第一個吃螃蟹”的重大意義嗎?第一次遠行、第一次脫險、第一次施捨、第一次求助……自從我們有意識以來,數不清的第一次,無一例外地給我們帶來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誰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奧妙呢?周素姍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

  2、整體感知

  ①集體朗讀

  感悟課文內容。要求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讀課文

  3、獨立思考。出示思考題: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裡?

  b.課文的中心意思是什麼?

  c.作者為什麼選取這兩個“第一次”詳寫?

  d.課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麼特點?好處是什麼?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無益的。本文所說的“第一次”屬於哪一種?為什麼?

  引導學生探究性閱讀,整體把握,篩選資訊,猜想印證,形成解釋。

  ③課堂集中討論、解答

  引導學生採用互動方式,合作交流,使問題逐漸明朗,最終明確;

  a.“第一次真好”指感覺真好: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從不同角度寫了兩件事:前者寫的是植物;後者寫的是動物。前者寫的是靜態;後者寫的是動態。前者的感覺沒有變化:只是喜悅和新奇;後者的感覺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先是驚喜,再是噁心,而後喜愛。這樣寫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現作者的個性體驗,也能與讀者產生共鳴,有典型意義。

  學生談不透,教師要予以引導、點撥。

  d.詳略得當:詳寫的是看柚子樹和看孵小鳥兩件事。略寫的有六件事,均一筆帶過。詳寫是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寫部分是對詳寫部分的補充,旨在以小見大地表現“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義,同時,使文章內容更加充實。

  e.本文寫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為所舉的每一個事例,都有益於人生的健康發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4、研讀與賞析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結合“研討與練習”,引導學生重點研讀與賞析作品的語言,以求達到對課文內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讓學生提出最感興趣或有疑難的問題,供全體同學討論。

  出示思考題:

  ①為什麼說是“一幅秋日的風情畫”,而不說是“風景畫”、“風光畫”?

  ②“雛形”與“具體而微”有什麼區別?

  ③“我喜愛他們又甚於那些老鳥”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現作者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力的讚歎。

  ④找出課文中帶有議論性的句子,試分析它的作用。

  本題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逐漸瞭解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體驗與反思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解釋課文有關內容,並從多角度提出問題,深化理解。

  ①為什麼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感覺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嘗試嗎?

  提示:感覺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應當積極嘗試。如捨己為人等。

  ②為什麼說“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憶你難忘的第一次經歷,談談它對你後來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④什麼樣的第一次不能嘗試?為什麼?

  5、小結

  同學們,現在我要告訴你們,據說西紅柿最早只是一種觀賞植物,沒人知道它可以吃,且營養豐富。我們應當感謝那個第一次吃西紅柿的人,他當時的勇氣決不亞於視死如歸。我猜想,他嘗試以後的感覺一定是新鮮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個第一次,竟使西紅柿成了我們餐桌上的佳品。

  同學們,我們要多多地嘗試有益的第一次,讓萬紫千紅的第一次,織成我們五彩斑斕的人生,給社會帶來進步。

  6、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剩餘部分。

  ②習作:寫一篇題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談談學習本文的感受。

  三、資訊反饋:

  二

  人生寓言

  一、學習目標

  ①理解寓言的含義。

  ②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③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二、學習重難點

  ①理解寓言含義。

  ②學習精美的表達。

  三、課前準備

  ①查字典、詞典,掃除字詞障礙。

  ②預習課文內容。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教學《白兔和月亮》:

  ①介紹寓言。 ②解讀寓意。

  ③引導學生自相對照,把握人生態度。

  二、自學設計

  人們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與失將會伴隨我們今生今世。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當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鏡子。 .

  1、出示課題。

  2、介紹寓言

  3、朗讀

  4、疏通文意,感受語言。

  5、整體感知

  ①感知內容

  a.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設計目的:掌握課文內容。要求學生完整地複述課文。

  b.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後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設計目的:瞭解身份的改變對於心態的影響。第一問,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相關詞語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後為什麼會患得患失?

  設計目的:理解佔有慾在作祟。

  d.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麼啟示?

  設計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問題難度不大,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略加點撥,學生可以自己完成。

  ②感知語言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

  例如,“慧心”“風韻”“閒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雲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

  除讓學生分析上述詞語的妙用之外,還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其他有關的詞句再作分析,並讓學生試著仿寫。

  6、問題研究

  ①找出故事情節中的兩次轉折。

  把握結構。

  ②白兔最終要求諸王之神撤銷決定說明了什麼?

  讓學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③這則寓言提到了人類有什麼含義?

  寓言的諷刺意義。

  辯證思維

  擁有財產就一定患得患失嗎?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自我反思

  ①我們應從白兔身上學到什麼?

  ②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麼?

  ③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

  7、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作業。

  ②預習《落難的王子》。

  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

  教學《落難的王子》: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②與《白兔與月亮》L匕較閱讀。

  二、自學設計

  1、匯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給大家講過,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握好生活中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大家,“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註定要同困難、挫折甚至災難打交道。對此,我們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它可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警示。

  2、朗讀、默讀課文

  仔細推敲課文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認真揣摩故事情節與中心的關係。

  3、整體感知

  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現實意義。教師應組織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由於學生閱歷有限,有些問題沒有直接體驗,教師要很好地引導,還是應從現實生活中找到例項,加以印證為好。

  3、討論題:

  ①這篇寓言說了個什麼故事?

  要求學生熟練地複述課文。

  ②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可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子。

  ③“我”在情節的發展中起什麼作用? ,

  提示:線索人物。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覆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有什麼意義?

  [提示]這句話表現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訊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後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覆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5、問題研究

  對課文的內容整體把握之後,學生的認識可能還是粗淺的。教師應再引導學生對重要情節和關鍵詞句進行深入研討,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生討論,教師備案引導:

  ①王子落難前後性格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揭示中心。

  [提示]開始很脆弱,後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②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編排情節有何用意?

  讓學生理解作者設定這樣的極端情節的典型意義。

  ③“我”是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然而,厄運也落到的“我”的頭上,這一情節說明了什麼?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於告訴讀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災難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

  ④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提示]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髮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迴圈地延續下去。只有經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⑤只有落難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辯證地來談,談透徹,讓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觀的教育。

  比較閱讀

  4、與《白兔和月亮》比較閱讀。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辨析: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麼異同。訓練學生的賞析能力。

  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①在主題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後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後的狀態。

  ②在情節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為壞事;《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於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③在表現手法上,都採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徵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④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徵。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以上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教師引導得當,還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據情況處理。

  5、體驗與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②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例項,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

  ③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6、小結

  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應當怎樣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裡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願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麵人生。

  7、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剩餘部分。

  ②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三、資訊反饋:

  三

  我的信念

  一、學習目標

  ①理解課文內容。

  ②瞭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平實而富於哲理的語言

  二、學習重難點

  ①梳理課文內容。

  ②歸納居里夫人的人格特點。

  ③品味平實且富於哲理的語言

  三、課前準備

  ①預習課文,疏通文意。

  ②蒐集居里夫人的有關資料。

  ③教師準備居里夫人的掛圖。

  四、自學設計

  1、匯入

  同學們,說起居里夫人,我們大都知道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推動了核科學的發展。但關於她的人格,也許我們知道的並不多。愛因斯坦曾說過:“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的程序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今天我們來學習居里夫人的自傳體散文《我的信念》,或許對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2、範讀課文

  3、疏通文意,品味語言,識記字詞。

  4、梳理資訊

  5、教師導學

  本文內容龐雜,頭緒紛繁,重在梳理。教師應引導學生首先按順序蒐集、篩選資訊,而後概括綱要,最後歸納整理。這樣,舉一綱而萬目張,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①默讀,蒐集、篩選資訊

  讓學生獨立默讀、思考,試著讓學生用四字短語歸納居里夫人的行為特點。

  討論歸納:

  堅忍不拔 樹立信心 執著勤奮 集中目標 獻身科學 探討真理 生活簡單 重大發現 保持安寧 不圖財富

  珍惜時間 追求自由 剋制自己 熱愛生活 沉醉 科學

  ②概括綱要,歸納整理

  全班討論,將有關資訊分門別類,從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書:

  探討真理 保持安寧 集中目標

  思想理念{不圖財富 環境需求{追求自由 工作態度{樹立信心

  沉醉科學 珍惜時間 堅忍不拔 執著勤奮

  6、重點研讀

  ①研讀內容

  指導學生重點研讀有關詞語、句子、語段,品味平實而富於哲理的語言。教師應讓學生自己找出相關內容,採用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討論解決。訓練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考題備案:

  a.“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中的“某種力量”指什麼?

  b.解釋“在科學方面我們有對事業而不是對財富的興趣”的含義。

  c.“我們都認為不能違揹我們純粹研究的觀念”中“純粹研究的觀念”指什麼?

  d.“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一句,“講究現實的人”是什麼人?“夢想家”最基本的特徵是什麼?從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這樣的“夢想家”?

  e.“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換成“希望”?為什麼?

  f.“在他猝然長逝以後,我便學會了逆來順受。”聯絡上下文,談談“逆來順受”在句中的確切意思。

  g.為什麼作者說,科學家也應當是“一個小孩兒”?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態?

  h.“我從沒把這種權益視為理所應當”中的“這種權益”指什麼?

  問題設定比較多,教師可根據需求取捨。

  ②品味語言

  a.教師指導學生體會、品味語言。理解這種樸素而平實的語言風格。不重文采,而重寫實,是傳記類作品的特點。如果學生感到有難度,教師可引導學生與文學作品語言作比較,就容易理解了。

  b.找出課文中帶有哲理性的句子,試著進行賞析。

  7、參考:

  ◆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

  ◆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

  ◆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

  8、教師小結

  讀了這篇文章,就如同與偉人對話。我們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動。如果說我們過去沒有生活目標,現在我們明確了人生;如果說我們過去一味貪圖安逸,現在我們學會了艱苦;如果說我們過去只能依賴他人,現在我們懂得了奉獻;如果說過去我們意志薄弱,現在我們擁有了信念。讓我們在居里夫人的光輝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獻給人類的進步事業。

  9、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

  ②居里夫人放棄了鐳的專利,卻兩次成為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對此,你怎麼看?寫成300字的小文章。

  10、資訊反饋: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
相關知識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集
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濟南的冬天課時特訓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古詩詞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後古詩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綜合試題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中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