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6篇
中國夢是全體人民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與希望的夢,那麼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如何寫?下面小編整理了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
夢,一個多麼美好的字眼!當它從我們的筆尖流淌而出,我們彷彿聽見了幽幽響起的華美樂章;當它從我們的脣齒間吐出,我們彷彿聞見了鮮花盛開的芳香;當它在我們的腦海裡閃現,我們彷彿看見了一雙雙迎風抗擊的翅膀!夢,它就是這個世界綠色的希望,它就是我們前進的力量!
當鴉片戰爭,打碎了天朝上國的迷夢,當中華民族面臨金戈鐵馬狼煙四起的山河,中華兒女就開始追逐一個夢想,一個寄託著億萬人民望眼欲穿的中國夢。而到底什麼是中國夢呢?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如果把人類的歷史放到一個平面座標系上,以今時今日為原點站立,放眼四周,無數的歷史事件星星點點地被標記在座標系中。當我們將視線定格在距離我們最近的20世紀時,有一個點非常地引人注目:改革開放。也許,對於像我這樣沒有親身經歷過改革開放的人來說是沒有評說其好壞的發言權的,但是透過那一幅幅昔日的老照片,我看到的是觸目驚心的景象。我看到舊社會閉關鎖國國人麻木的面孔,我看到舊社會封建迷信窮困無知的民眾,我看到舊社會因循舊式禮教的畸形的“三寸金蓮”,我看到舊社會重農抑商生活貧苦的農民,我看到的是民生疾苦,我看到的是貧窮落後······在那樣黑暗的社會中,我看不到一點點光明。反觀今日,崛起中的中華民族國泰民安,衣食無憂,文化興盛,一片繁榮昌盛之景象。
我是一個70後,親眼見證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聽家裡的長輩講,在過去,普通百姓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吃飯要憑糧票,穿衣要靠布票,還得自己做。如今真是趕上了好時候,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還能從中吃出文化;我們不僅有衣穿,而且還能穿出美感,穿出氣質,穿出文化。在過去,教育資源嚴重缺乏,城市裡的孩子都不能保證人人有學可上。而如今我們國家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使得身處這個國家的任何一個角落的學齡兒童都能依靠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而且農村的孩子還免除書費。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我們不由的想要感謝偉大的改革開放為普通百姓送來的實惠。再來看看交通通訊方面,過去道路狹窄,然而時過境遷,小轎車也開進了千家萬戶;過去在我國使用最廣泛和長久的通訊方式可能要數寫信了,然而寫信對於現代人來講,已是離我們逐漸遠去的通訊方式,隨著我國4G通訊技術的發展以及和國外建立的廣泛的技術交流,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體驗到了4G時代非同一般的便捷,人們傳統的通訊方式已然趨於式微。吃、穿、住、用、行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是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的今昔對比真可謂是翻天覆地!
改革開放對中國人的影響不僅廣泛,而且深遠。改革開放最初是在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來的,後來經過多年的不斷深化,我們在這條路上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
2012年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中國夢”就是民族復興夢,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中國人自我實現之夢,更是中華民族面對未來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是國家的夢,也是國人的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作為一名當代教師,我意識到身上的責任重大,我的職責不但是讓孩子們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做事做人,我希望他們懂得誠實守信;希望他們懂得付出,懂得感恩;希望他們懂得團結協作,懂得在傳統中創新。太多太多的期望,讓我感到了肩上的責任;太美太美的夢想,讓我擁有了不斷前行的力量!
是的,一滴水珠的力量是渺小的,但當無數滴水珠匯成大海,這力量就足以撼動天地!讓我們負重前行吧,把個人的夢想融入祖國的夢想,把祖國的期望轉化為攀登的力量!當我們的學子一個個成為國家棟梁,那時候,我可以驕傲地對自己說,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綻放了自己最熱烈的光芒!
這,就是我的中國夢,一位中國人民教師的夢!
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
夢想是什麼?在懵懂小孩的眼裡,夢想是美味的糖果,是媽媽溫暖的懷抱;在成年人的眼裡,夢想是身心快樂,是事業輝煌,是功成名就;在我的眼裡,夢想是能夠為學生們送去關心和愛護,為他們傳授知識,讓他們健康成長,讓祖國的花朵絢麗開放,逐步成長為祖國的棟樑之才。現在“小康夢”、“ 強國夢”、“ 復興夢”,個人的夢、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構成了我的“中國夢”。
通過“十二字方針”的學習,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首先,我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面對成績不好、紀律差學生,不是採用暴力或體罰等行為,而是應該用加倍的愛去幫助他們進步。教育不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只是一個教書匠的水平。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
中國夢簡單而又巨集大,它存在於我們的腳下,存在於我們的心間。中國夢應該是一種信念,就是為了孩子而付出更多的努力。用心澆灌純真的花朵,動員更多社會的力量去幫助需要我們關愛的人,實實在在做實事、做好事。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既是保持個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必要條件,更是對學生負責,對事業負責。我以好的精神狀態對待自己的教育教學,熱愛學生,盡職盡責,為中國培養更多的‘棟樑’。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夢、也是我的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民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也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我的夢既是中國夢,中國夢也是我的夢。實現中華您組民族的夢想,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將成為圓夢的中流砥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只有拿出實幹精神,以實幹為榮,以實幹為貴,“實”才能在復興之路上昂首前進,“幹”才能讓中國夢變成現實。
中國夢是每一個人的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創輝煌的夢。教師要做的事幫孩子實現他們的夢,他們的夢實現也是我們夢的實現。藉助教材,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中國夢是每個人的夢,作為教師,我覺得上好每一節課,教育好我們的學生,讓他們真正能夠健康茁壯的成才,就是每一位教師的中國夢。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先完成自己教書育人的夢想,從而用實際行動支援我們的中國夢。我看到孩子們每天有進步,每天快樂,既聽話又活潑,非常高興。教育他們怎麼做人,做一個有用的人、樂觀的人、勇敢的人。讓學生自立、自強、自尊,掌握一技之長,成為中國的復興棟樑。
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
中國夢是全體人民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與希望的夢,在講話中強調,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共享的夢,是中華民族亙古以來孜孜以求的夢,上古時代,我們純樸的祖先向往的樂土便是那全民勞動、全民共享的世界;孔夫子反思那個時代各國治理的經驗,留下了“不患寡而患不均”治國聖訓;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我們勤勞勇敢的人民為了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在不斷抗爭,“均貧富”的旗號一次又一次地出現抗爭的戰鬥中。是勞動人民創造了財富,勞動人民就有權力享有財富;一個善治的政府和社會就應該讓勞動人民共同享有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歷史的車輪也正不可阻擋地朝著人民共同享有社會經濟發展成果的道路上滾滾前行,任何阻擋這一趨勢的努力都是徒勞。
但如何讓人民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一直是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重大難題。國際上不少發展中國家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如果處理不好國家富強與人民共享之間的關係,人民不能從國家的發展中獲益,社會積累的財富若不能與人民共享,社會出問題是遲早的事。很慶幸,我們的國家一直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宗旨,堅持執政為民,堅持不斷改善民生作為執政方略。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設計中國改革發展戰略大計時就將共同富裕作為衡量改革成敗的一個重要標準,強調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為了實現共同富裕,為了社會發展成果共享的中國夢,中國共產黨人一直在探索,一直致力於民生的改善,從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落後地區的結對扶貧,從免費的義務教育到普惠的醫療保險改革,從將農村納入社保體系到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一個又一個階段性的成就,是我們在走向全民共同享有社會經濟發展成果道路上留下的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腳步,共享之路漫漫且修遠,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的黨和政府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一個全民共享的福利中國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共享的夢,是物質財富共享的夢,更是共享發展機遇的夢。比物質財富共享更能給人希望的是讓人民共享發展的機遇,創造機會讓人民共同享有與祖國一同發展、一同進步。改革開放之初,受制於現實條件,國家不得不實施讓一部分地區先發展起來的差異化發展戰略,一部分地區的優先發展,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提升了中國經濟的GDP水平和國際影響力,為民族復興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但差異化的發展戰略也使一部分地區喪失了同步發展的機遇,區域經濟差距過大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障礙也逐步顯現出來。我們今天強調共享,不僅需要給予經濟落後地區更大的物質上的幫助,更需要創造條件,讓經濟落後地區共同享有發展的機會,“援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共享發展機會才是真正的共享;也只有共享發展機會才能使經濟落後地區擺脫貧困,從輸血式的共享走向造血式的共享,最終實現真正全體人民共享的中國夢。
我們強調共享的中國夢,強調國家要將社會經濟發展成果、發展機會與人民共享,同樣也需要強調個人對於國家的責任,改革開放的經驗告訴我們,國家的富強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國家的富強所謂的共享便將成為緣木求魚的空想。因此,在我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同時仍須牢記古訓:“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對教師的高要求,寄予著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的期望。選擇教師職業就意味著要受到更多的約束,教師從事教人求真的事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就必須在道德上不斷完善,在學識上不斷提高。人們看到了科學技術直接帶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改善,卻忘記或者忽視了推動這種變化的思想觀念的作用,淡忘了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正是因為思想解放和由此推動的改革開放,才會有我國三十年的科技、經濟與社會如此快速的發展。
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