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昇華和凝華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教師只有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對於八年級物理昇華和凝華的教學反思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昇華與凝華這節課之前,感覺這節課應該簡單。

  內容大致是:一、什麼是昇華,什麼是凝華。二、生活中有關昇華凝華的例子,三、雲雨雪霧露霜現象的解釋。

  問題的解決方法:昇華概念通過碘的昇華實驗說明,凝華則通過昇華說明。接下來就是生活中的例子,方法與液化、汽化相似,找出熱氣,冷物質,隨後就是物態的變化。但是課堂中的情況卻給我潑了一盆冷水。在教學中,學生對昇華現象能夠理解***更確切的說應該是能夠相信有這麼一回事***,但是對於凝華無論如何都不可相信。我在教學凝華過程中認為學生是能夠理解的,於是直接從北方窗戶上的冰花開始,請學生說說這個冰花是怎麼形成的。此時學生沒有根據我們的課前預設,他們認為水蒸氣是先變成液體,再變成固體。這時我指出在北方天氣很冷,所以水蒸氣是直接轉變為固態的冰花的。這時問題出現了,學生怎麼也不肯相信,認為氣體不可能越過液體直接到達固體。在討論不下之時,無奈我舉出了樟腦丸的例子,學生立刻給予了認可***他們開始時就比較認可昇華***,而且非常有趣的說到:樟腦丸如果變成液態的話,衣服不就都變溼了。我追問:那麼昇華成立,凝華為什麼不能成立呢?這時還有部分的學生不相信。我又得將課本中冰條上面的霜粒來說明。直到這時學生才肯接受這個事實。

  歸結原因,這個問題源自兩個處理不好:

  1、碘昇華凝華過程學生觀察,教師分析不足。在這個實驗過程中,過於簡單的讓學生直接進行觀察,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沒有一種解決問題的心態,更多的只是在觀察一個好玩的現象。所以在這個實驗之前一定要激發學生的矛盾心理,可以提問氣態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時,可能直接變成固態嗎?讓學生在看這個實驗的過程中要思考氣體直接轉變為固態的可能性。使實驗的目的性增強。

  2、從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入手。課堂上過於高估學生實力,跳過了生活中的常見例子,一下子跑到我們不熟悉的北方,學生沒有生活經歷,難以聯絡知識。這也是造成課堂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

  引起共勉:

  運用實驗的方法,將科學研究滲透到教學中來,按照學生認知規律,分步驟,有層次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在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同時,讓學生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過程.

  教學過程

  1.聯絡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景,激發求知慾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你所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質會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哪些物質可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學生互相之間交流所見到的現象.

  2.歸納總結概念

  分組進行實驗,在試管中放少量碘,塞緊蓋子,後放入熱水中,當固態碘變成碘蒸氣又會變為固態,由此,歸納出昇華和凝華的概念.

  3.分析現象,鞏固理解

  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昇華,凝華現象,加深對現象的理解,討論昇華,凝華的區別,交流討論結果,得出結論:昇華吸熱,凝華放熱.

  教學中首先從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得出結論,這樣做有助於學生自覺構建相關的知識體系,瞭解科學發展與生活的聯絡.

  ***二***

  一、教學設計反思

  昇華和凝華是八年級第四章物態變化第四節的內容,屬於物質這個一級主題下的第一個二級主題,為九年級的關於物質的結構和屬性的學習作好準備。本節課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續,由此讓學生完整的知道物質形態的六種變化。儘管昇華和凝華並不少見,但卻不易被學生注意,且氣體不易看見,而難於直接觀察到。因此設計碘的昇華和凝華實驗讓學生探究,讓學生從實驗中理解昇華和凝華的概念,得出昇華吸熱、凝華放熱的結論。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然後再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昇華和凝華現象讓學生自己根據圖片說出各是什麼現象,不但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趁學生思維活躍的時候介紹乾冰的作用,引發學生探究舞臺上的煙霧之謎,利用探究的結論引導學生列舉出昇華吸熱在生活中的更多應用,對自然界中一些現象做出科學的有力的解釋,讓學生從感性上知道物理知識是有用的,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價值,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一節課的內容在實驗探究和對熟悉的現象的探究中掌握,再利用水的三態變化將整章的知識串在一起,使學生對物態變化這一章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避免概念的混淆。

  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安排的比較適當,知識連線的較為妥當,學生比較容易地得出了結論,對現象也能利用本節的知識作出合理的解釋,但設計時如加上人工造“雪”實驗、為加深對昇華和凝華的理解,再進行兩個有趣的活動:一是觀看“兩件衣服的對話”的動畫***冬天,兩件冰凍的衣服分別在太陽下、陰涼處***,再次明確昇華是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並沒有經過液態;二是競說昇華和凝華現象,誰說對一個,課件上就顯示出來,並有鼓勵性的評語。這樣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理解的更好。

  二、教學過程反思

  從引課到進行新課教學到整節課結束整個環節的過渡還是很順暢。但在進行實驗時實驗要求不到位,致使有一組學生的實驗儀器炸裂,引起學生的騷動,處理事故時耽誤了一些時間致使實驗時間過長,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注意避免。討論舞臺煙霧之謎時間過長,使練習時間顯得非常緊張,思考題沒有做完,顯得教學過程不夠完整。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說得過多,應將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多說,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以上存在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避免。

  三、教學成敗

  昇華和凝華兩個內容知識量不多,教學大綱沒有做過高的要求,應該也是從觀察實驗入手,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自然現象,豐富學生的知識,認識物態變化的特點。本節課中通過碘的昇華和凝華實驗讓學生理解昇華和凝華的概念是成功的,昇華和凝華在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雖然常見但學生並不太熟悉,多舉生活中的例子,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也取得很好的效果。探究活動的安排使學生對熟悉的現象有了科學的解釋。更增加了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習題的安排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同時檢測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為習題課處理疑難問題做準備。

  四、再設計

  在今後的教學中可以設計先放一段展示自然界中雨、霧、露、霜、雪等現象的短片引入新課,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能更好一些。實驗也可加一個“雪”的形成的實驗,讓學生更好的體會霜以及霧凇的形成。

  在整節課的內容結束之後,引導學生閱讀科學世界,瞭解自然界中的一些水迴圈現象和培養節約用水的意識。體現物理與生活的聯絡。

  在今後的教學設計中也應注意應首先從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得出結論,這樣做有助於學生自覺構建相關的知識體系,瞭解科學發展與生活的聯絡運用實驗的方法,將科學研究滲透到教學中來,按照學生認知規律,分步驟,有層次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在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同時,讓學生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過程。

  ***三***

  在設計這節課時,我還是遵循學生探究為主的原則,用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分析、討論,並安排了碘的昇華、凝華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讓學生自己完成對知識的建構。上完這節課,感覺不是很滿意,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分析了一下,本節課仍存在的不足之處有:

  1、高估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對於生活中的昇華、凝華現象學生可能平時不怎麼注意。而且都是農村的孩子,學生知識面窄了些,除了對霜有印象之外,對於其它的一些例項都不是很瞭解。當問道“你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質會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哪些物質可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學生想了好久,答不上來。有些學生甚至連樟腦丸都感覺陌生。雖然拿了些樟腦丸給他們觀察,但沒用過的同學對於它的昇華還是難理解。下次應該拿用過的和沒用過的樟腦丸給他們對比,可能效果好些。在講鎢絲的昇華和凝華時,只以室內的舊燈管做例子,學生有些茫然,應該找些發黑的燈泡或廢棄的燈管的燈絲作觀察的實物。

  2、這節課的很多例子離學生太遠,如結冰的衣物也會變幹、北方在冬天出現的窗花、霧凇、以及乾冰等知識,由於沒有此類的生活經驗,學生對這些內容的接受感覺是被動的。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上看,有很多東西是難理解的,有的學生還以為霜是露水變來的。以後在課件上多找些具體且形象的圖片、資料,讓學生更形象地瞭解相關內容。

  3、課堂上,我解釋得多了點,因為見到學生對很多的例項不瞭解,只能由我講述、引導。我想,還是在課件上多下點功夫,通過形象的例項讓學生自己分析和理解。

  4、學生的分組實驗中,在試管中放少量碘,塞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碘的昇華,之後再觀察凝華。實驗中出現了一些小問題,碘多了一些,試管又小,感覺實驗效果不太好。有個別組在加熱時,碘顆粒好像還熔了,沒有達到實驗效果。查了一下相關資料,原來碘的昇華實驗不宜用火焰直接對盛碘的試管或瓶加熱。因為這樣做,有時會導致碘的熔解,而使學生誤解為是先熔解後蒸發的現象。應該把試管換做燒瓶,碘再少一點,讓酒精燈對石棉網加熱,但石棉網離開燒瓶一段距離。使石棉網上方的熱空氣上升來對燒瓶內的碘加熱,從而避免碘的熔解。如果能讓碘完全變成氣體,那是最好的。雖然以前在實驗中很少遇到這樣的情況,但既然出現了,以後還是要多加註意。

初二物理期末複習技巧
祝福物理老師的話
相關知識
八年級物理動能和勢能教學反思
八年級物理電流和電路教學反思
九年級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學反思
八年級物理運動的快慢教學反思
八年級物理光世界巡行教學反思
八年級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以及習題
八年級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九年級物理分子熱運動教學反思
初三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學反思
初二年級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