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讀後感
課文勸學出自荀子,讀荀子過程中,大家有哪些見解?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荀子是戰國末葉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與孔子、孟子一起,被稱為是先秦儒學最重要的三個人物。荀子本名況,又號荀卿***漢代人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趙國人,生卒年代已經無考,大約在公元前298-公元前238年間。根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他五十歲來到齊國,曾在齊襄王的稷下學宮講學,三為祭酒,後因被讒,到了楚國,被春申君用為蘭陵令。春申君死後被廢,失官家居逝世,葬在蘭陵。
荀子的思想資料主要儲存在《荀子》一書中。起初,荀子的作品以單篇流傳,有三百二十三篇,西漢劉向校書的時候,將其整理校訂,編輯成書,定為三十二篇,十二卷,當時稱為《孫卿新書》。後來唐人楊驚為其作注,將其編為二十卷,才更名為《荀子》。這就是今天所看見的《荀子》。關於這本書的寫作,據劉向《敘錄》記載應該是苟子晚年在蘭陵時寫的。“孫卿卒不用於世,老於蘭陵,疾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乎巫祝,信機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滑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但其實《荀子》一書,並非全部出自苟子本人。
本書以中華書局新編諸子整合本,清人王先謙《荀子集解》為底本,在註釋翻譯過程中,參考了前人和時賢的大量集解註釋及翻譯的著作,由於體例的限制,恕不一一註明。苟子其書,錯訛難解之處頗多,脫誤不可讀處時或有之,本書在註釋和翻譯過程中,參閱、斟酌了諸家之說,儘量擇其善者而從之,個別窒礙難通之處,不敢強解,則闕如。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親臨深澗,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有多麼博大。吳國、越國、東夷、北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都是一樣的,長大後風俗習慣卻各不相同,就是教育使他們如此的。《詩經》上說:“唉,君子啊,不要老是想著安逸。恭謹地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之道。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巨大的幸福。”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的教化更大的,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的。
篇2
看完《荀子》一書,回想書中他的那些言論與思想,不禁讓我感嘆不已。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法家,同時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述充滿了哲理與唯物主義的宇宙觀和認識論,同時他還系統地論證了“人性惡”的理論,與儒家的天賦性善是相反的,而人之後能,完全是因後天學習改造的結果,也以此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他的“性惡論”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同時在政治上他認為一個國家要強盛,必須有嚴明的律令來約束人民,應依法治來治國;另一方面他也提出了獨樹一幟的民本思想,以民為本,君為舟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以此勸告君主應愛惜人民,只有愛民才可使國家存在,否則,是自取滅亡。荀子的民本思想在當時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卻被傳統的封建思想所束縛,也用等級觀念來闡釋民服於君的理由。但無可否認,荀子的大多數思想與主張是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的。
在《勸學篇》中有這樣一段話:“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在這裡荀子提出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其後又用青出於藍勝於藍與冰出於水而寒於水的例子來鼓勵我們學習。最後還用天生直立的木材在後天經木匠的製作,可以作為圓,製成車輪。之後無論怎麼曝晒也無法回覆原狀了,以此論證人的先天資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後天的經歷中是怎麼去做的。在此我們在學習上時常是遇難則止,微懂則過,這樣又怎麼會有所成就呢!看到那些身邊的人有所成就之時總是羨慕他們,但拿自己與之相比時,又總以別人的天資比自己好作為理由搪塞自己。卻不知道其實別人能有所成就並非資質天生就好,而是在後天的努力學習呀。木材由直變曲才可做車輪,金屬礦經過煉化打造磨練才可煉出寶劍,難道只因它們天生就是如此的嗎?其實都是因它們後天的際遇不同而已。
在這荀子又進一步對學習要堅持作出了深入的論證。先以積跬步致千里、積小流成江海來勸誡我們要明白積少成多的道理。隨後又以千里馬與駑馬本身資質的不同來做對比,論證出堅持不懈的重要性。最後對半途而廢的人與堅持不懈的人作出不同的比喻並評價。其實人的資質固然有高有低,但是資質高的若在後天不去學習,也猶如王安石所說的神童仲永一樣,變作普通人。資質低的若能在後天努力學習,那麼也會變高,就像蘇秦從一個曾讓妻嫂看不起,父母不認的人到最後榮極一時的連縱家一樣,靠的就是他以錐刺股來使自己努力學習的結果呀。當我們看到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木雕、石刻字時,它們都是經過一刀刀的累積而成的,絕不是一日就可達到的!所以每個有輝煌成就的人,他們亦是靠平日裡一點一滴地堅持不懈的學習才能如此的。
荀子已逝去二千多年了,但是我卻依舊隱約在他的言論中感受到他的博學善辯,他那充滿著哲學的思想精神充斥於文字之間,讓我對他更加傾慕,同時也使我在今後的日子裡有了新的認知與做法。
篇3
《荀子》全書三十二篇,而以《勸學》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勸學》又以“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開篇。學習是貫穿修道始終的。沒有正確的見地只能是盲修瞎煉。然而學習又得先有目標。
應該“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這種聖賢教育與功利教育的區別就是“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勸學》這篇最重要的就是講到了明心見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謂之性德。然而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為眾生的性德被無明給矇蔽了,無法顯示其光明清淨的妙用,反而顯示出汙濁的身心世界,令眾生枉受輪轉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淨光明顯示出來。修德就是積善,積善即是明道的資糧。善法有世出世間的不同。這種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強弱。
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並不是侷限世間的,這種理解是非常膚淺的。儒家之道行之極處也是可以出世的。當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為高超圓滿的。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這絕非凡夫之境界。眾生本來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會變成愚昧,實在是性德被障礙的緣故。因為修德而顯出性德,神明不過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曉其是自得,非從外來。“聖心備焉”,聖心即是真心,“備”者恢復也,去妄顯真。荀子所在的時代,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但絕不可說中國即無悟道者,佛經亦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荀子可謂無師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夠悟道還是因為其修學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老子孔子皆菩薩示現,則荀子之本跡我亦不敢妄測。
從《勸學》篇中我們可以明白其修學思想與佛教戒定慧三學是暗合的。荀子對道心之堅固非常重視,而曰:“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是修道最重要的,這種德操與積善的關係是密切的,是真正的戒。“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應”即是“慧”,也可以說“定”是“止”,“應”是“觀”,“能定能應”即“止觀圓融”。這時候才可謂之成人,即成就道業之人。 成就之後,荀子再談到了其境界“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天地間純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證量一二。最後荀子以“君子貴其全也”作結,勉勵後學勿得少為足,當勤精進。
讀孟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