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讀後感
金庸是寫武俠小說的高手。那讀完讀完他的作品,都寫了哪些讀後感?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我讀金庸作品部。“金庸作品本本名著”雖不盡然,然而一半為名著,也不是誇大的。由於愛他的作品,不禁對他也敬佩起來。金庸辦《明報》成功,這是眾所周知,至於他中學時就出書供自己念大學,更令我駭然,然而我覺得他最成功之處還是小說的成就。
我有很多同學對金庸作品都愛不釋手,有的甚至著了迷。金庸作品無論男女,很多人已看過,因為他的作品大都搬上電視,有的甚至重播了好幾次,幾乎人人都認識金庸,近年似乎更受歡迎。他的作品歷幾十年風靡一時,可見他作品受歡迎的程度。至於他的作品為什麼這樣受歡迎呢?原因有二:一是故事好看;二是文學價值。前者是一般用來消遣的人認為的,後者是愛好文學的人認為的。而我屬於後者。我認為看金庸作品不要只看裡面的內容,還應細心地琢磨。所謂,要尋字中字,須得百年思。
武俠小說雖是通俗小說,但金庸作品卻在通俗中見不平凡。他的文筆新,介乎於古文與白話之間,這不但使人容易明瞭,還可以使讀者由此而奠下古文的基礎。
除此外,金庸作品的佈局結構也經一番細心思慮過,往往個故事的前因後果綿延了全本書,令人毫無夜裡捉蒼蠅--不著邊兒的感覺。因此“金庸作品自成一個武俠世界”。《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是他作品中的三部曲。《雪山飛狐外傳》又是相連的兩個故事。此外還有許多的作品如《書劍恩仇錄》、《鴛鴦刀》和《飛狐外傳》兩部又有關連。金庸的作品雖都獨立成書,但都是互有聯絡的,恰似“藕斷絲連”。因此金庸的武俠世界綿延千年。
金庸的精心傑作我們無不讚嘆,然而他的真情更動人心絃。金庸常在作品中予以自己的真情實感,由愛、恨、憎、厭而起,有憎恨,有喜愛,有同情。憎恨的是誰?是那些追名逐利,殘殺同門,為害世界的人,如嶽不群、左冷禪、任我行、東方不敗等;喜愛的是什麼?是隱逸,與世無爭,知足的人,像張無忌、令狐沖等;同情的是誰?是狄雲、是林平之、是慕容復。他的作品反映時世,描寫人性--一個爾虞我詐,互相殘殺,互相利用的武林世界。
金庸的寫作手法多變,不拘於一格,或倒敘、或插敘、或補敘、或布懸念等等,使得奇峰迭起,引人入勝,復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俠客行》中就運用了很多懸念,特別是石破天與石中玉對換角色一事,最易使人“頭暈眼花”,若非看完全書,讀者可能始終會“糊塗不醒”。?
他的作品有很多伏筆。其中最突出的是獨孤求敗,此人從未出現,不知年代,不知何人,武林中從未傳聞,但他卻佔了金庸作品一個重要的席位。在《神鵰俠侶》中,楊過所得的玄鐵劍和劍法就是間接受益於獨孤求敗,而他找到玄鐵劍時所不見的“獨孤九劍”劍譜,卻原來早已被人拿去,誰知卻到了《笑傲江湖》的風清揚那處。金庸的伏筆足見他思慮遠到,在小地方創新天地,可見非凡之功,難怪有“金學”,“金庸作品是個寶藏”這句話果然不虛。
對於那些輕視武俠小說的文人,不看金庸小說是他們的一個損失。
篇二
金庸,一共寫了15本武俠小說,它們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將它們名字的首個字提出來,金老作了個聯子,“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武俠小說的故事與人物可以說是膾炙人口,深入人心,我覺得啊,那絕對是武俠小說中絕無僅有的巔峰之作。 除了故事曲折跌宕,引人入勝,人物栩栩如生,包羅萬有外,更重要的是其中含有的人生哲理。從我的角度來看,金庸這15本書,告訴了我很多道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是,出世的思想。蕭峰致力於維持遼宋兩國的和平,最後自盡而亡;慕容復以復興燕國為己任,最後重傷而瘋;郭靖為元滅金,卻被成吉思汗追殺,後來守衛襄陽,一家殉國;楊過險喪性命,殺死蒙古皇帝蒙哥,最後南宋仍然淪亡;韋小寶為大清立功無數,一夜間卻由一人下,萬人上的韋爵爺淪為流落江湖的亡命之徒;紅花會群英浴血奮戰,反清復明,最後慘敗而歸;張無忌領導明教驅逐蒙人,最後被手下朱元璋追殺,只得容身冰火小島;李巖、袁承志竭盡全力,效忠闖王,最終被闖王猜忌,李巖自刎,袁承志遠逃中土,數日後,天下落入大清之手,這些個人要不就是英年喪命,要不就是被迫逃離,或自主或被迫地走上出世的道路。《雪山飛狐》中田歸龍及其弟子、寶樹、杜希孟等人,《連城訣》中萬震山,戚長髮,淩退思等人,為了致富天下,算盡心機,最終困死於寶藏中。《射鵰英雄傳》的歐陽鋒,《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左冷禪,《俠客行》中的各派掌門,《倚天屠龍記》中的成昆、周芷若等人,不惜友情親情,甚至乎自己的健康,只為稱霸武林,最後或功敗垂成,或死於非命,或鬱郁終生。這些人與事,都告訴我,人,不能太執著於爭取出類拔萃,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胡斐,狄雲,郭靖,令狐沖,石破天,張無忌,這些人沒有刻意追求什麼,甚至乎不屑於絕世武功,最後卻自然地成為受人敬仰的俠之大者。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去發展,去生活,去做每一件事,不要太過於刻意,太過於執著,太過於苛求,不要給自己很高的目標,或許你想要的就會自然降臨,就算沒有降臨,至少你也算是活得灑脫,過得輕鬆,沒有浪費生命,否則,只會給自己帶來太大的壓力,影響情緒,狀態,甚至被壓力壓得人格扭曲,不但不能獲到所想,還會浪費大好光陰,錯過身邊太多美好,甚至自取滅亡。我說啊,人這一生,太短暫了,不是叫你貪圖享樂,好逸惡勞,但也不必要非得轟轟烈烈,顯顯赫赫,所謂的成功,不一定就需要名動一時,富甲一方,只要懂得感恩,快樂地活著,多關注身邊微小的美好,令自己開心,令自己身邊的人開心,那也就算是成功了。一個人一生能做的東西太有限,別想著改變世界,因為一個人永遠是微不足道;別總想著擁有更多,而失去已經擁有,因為上天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你去爭取其它東西的時候,那就意味著你會丟掉你現在已經擁有的,而且還不一定能拿到你想要的,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算你真的,耗盡精力,擁有很多,但時間一到,每個人所有的擁有,都隨著自身化為煙土而變成浮雲。
因此,你在金庸武俠小說裡面看到活得最開心,最瀟灑的人,絕對不是什麼王侯將相,武林盟主,而絕對是好像令狐沖這種鄙視名利,隨遇而安的人。令狐沖,可以講,是我在眾多金庸武俠小說人物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笑傲江湖》一書中,令狐沖大部分時間處於重傷快死的階段,但全書中,沒有感受到令狐沖一絲的悲哀,無論何時何地,他都積極樂觀,笑臉相迎,瀟灑不羈,真可謂是笑傲江湖。在重傷病危的令狐沖身上,看不到像楊過小龍女般受分離的悲愴,看不到像胡斐蕭峰般對報仇的執著,看不到像郭靖陳家洛般對大義的死忠,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樂觀與瀟灑,生死,仇恨,家國,名利,無一能夠給他半點的羈絆。他的生命中,未嘗有一刻收到過任何一種事物的羈絆,每一刻,他都是過得那麼的愉快與充實。我覺得,他活一天,勝人家活十年。有句話說的好,你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你生命的寬度。令狐沖就是這麼一個人。金庸書中,大部分主角,曾經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當經歷重大挫折後,不少都走上了令狐沖的道路,像狄雲、韋小寶、陳家洛、楊過、石破天、張無忌、袁承志。可以說,金庸書中過半數的主角最後是走上了令狐沖的道路-出世。沒有這樣做的,像胡斐、蕭峰、郭靖,那都是勞碌苦悶大半生,最後來個英年早逝。雖然,金老沒有明顯地說,但從他對尊儒與尊道的不同人物的不同結局安排,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他更偏向於老子的出世,無為思想。我個人認為,這是最正確的人生觀,當然,僅僅是個人主觀看法,因為讀後感觀後感這類的東西,本來就不是用來說真理的,就是用來表達主觀思想的。
感悟到這種道家出世,無為的思想,是我讀金庸作品集最大的收穫,因為這將影響我一生的航標。
篇三
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作家中的老大,他的讀者風靡全球,號稱"有自來水的地方就有人讀金庸武俠小說"。
被他的書征服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億我讀金庸作品部。"金庸作品本本名著"雖不盡然,然而一半為名著,也不是誇大的。由於愛他的作品,不禁對他也敬佩起來。金庸辦《明報》成功,這是眾所周知,至於他中學時就出書供自己念大學,更令我駭然,然而我覺得他最成功之處還是小說的成就。我有很多同學對金庸作品都愛不釋手,有的甚至著了迷。金庸作品無論男女,很多人已看過,因為他的作品大都搬上電視,有的甚至重播了好幾次,幾乎人人都認識金庸,近年似乎更受歡迎。他的作品歷幾十年風靡一時,可見他作品受歡迎的程度。至於他的作品為什麼這樣受歡迎呢?原因有二:一是故事好看;二是文學價值。前者是一般用來消遣的人認為的,後者是愛好文學的人認為的。而我屬於後者。我認為看金庸作品不要只看裡面的內容,還應細心地琢磨。所謂,要尋字中字,須得百年思。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的多數作品,我都讀完了,於是就有了一些讀後感。現在就把這些讀後感寫下來。武俠小說雖是通俗小說,但金庸作品卻在通俗中見不平凡。
他的文筆新,介乎於古文與白話之間,這不但使人容易明瞭,還可以使讀者由此而奠下古文的基礎。除此外,金庸作品的佈局結構也經一番細心思慮過,往往個故事的前因後果綿延了全本書,令人毫無夜裡捉蒼蠅--不著邊兒的感覺。因此"金庸作品自成一個武俠世界"。《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是他作品中的三部曲。《雪山飛狐外傳》又是相連的兩個故事。此外還有許多的作品如《書劍恩仇錄》、《鴛鴦刀》和《飛狐外傳》兩部又有關連。金庸的作品雖都獨立成書,但都是互有聯絡的,恰似"藕斷絲連"。因此金庸的武俠世界綿延千年。金庸的精心傑作我們無不讚嘆,然而他的真情更動人心絃。和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一樣,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有許多優點。我在這裡列舉一些。一、巨集揚愛國主義精神。《射鵰英雄傳》中俠客們反抗金國入侵者的戰鬥,就是愛國的義舉。郭靖在襄陽城中,率領全城軍民,大戰蒙古侵略者,更是保衛祖國的壯舉。二、褒揚鋤強扶弱,見義勇為的精神。如《飛狐外傳》中,胡斐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追殺鳳天南的舉動,就是一種俠義精神。宣揚武俠精神,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主要內容。三、抒發悲天憫人的情懷。以明教經文為代表。經文是這樣說的:"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四、情節引人入勝,結果出讀者意料,讓讀者捧起就放不下,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征服數以億計的讀者的有力武器。其中的《俠客行》和《雪山飛狐》,更是在全書結束的時候,還給讀者留下一個懸疑,讓讀者回味無窮。五、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打動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心。郭靖和黃蓉、令狐沖和任盈盈、張無忌和趙敏等的愛情故事,寫得令人神往,給人以美的享受。金庸常在作品中予以自己的真情實感,由愛、恨、憎、厭而起,有憎恨,有喜愛,有同情。憎恨的是誰?是那些追名逐利,殘殺同門,為害世界的人,如嶽不群、左冷禪、任我行、東方不敗等;喜愛的是什麼?是隱逸,與世無爭,知足的人,像張無忌、令狐沖等;同情的是誰?是狄雲、是林平之、是慕容復。他的作品反映時世,描寫人性--一個爾虞我詐,互相殘殺,互相利用的武林世界。金庸的寫作手法多變,不拘於一格,或倒敘、或插敘、或補敘、或布懸念等等,使得奇峰迭起,引人入勝,復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俠客行》中就運用了很多懸念,特別是石破天與石中玉對換角色一事,最易使人"頭暈眼花",若非看完全書,讀者可能始終會"糊塗不醒"。他的作品有很多伏筆。其中最突出的是獨孤求敗,此人從未出現,不知年代,不知何人,武林中從未傳聞,但他卻佔了金庸作品一個重要的席位。在《神鵰俠侶》中,楊過所得的玄鐵劍和劍法就是間接受益於獨孤求敗,而他找到玄鐵劍時所不見的"獨孤九劍"劍譜,卻原來早已被人拿去,誰知卻到了《笑傲江湖》的風清揚那處。金庸的伏筆足見他思慮遠到,在小地方創新天地,可見非凡之功,難怪有"金學","金庸作品是個寶藏"這句話果然不虛。對於那些輕視武俠小說的文人,不看金庸小說是他們的一個損失。
郭風作品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