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論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曹丕寫的《典論》。讀完這篇文章後,大家都有哪些心得感受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魯迅說:“曹丕的一個時代可以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典論?論文》則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的自覺的文學批評的理論代表作。在這之前,中國古代文論還處於不自覺的胚胎階段。先秦諸子的文論,多屬片言隻語。漢後諸家論文也還未從學術中分離出來。其中,個別序、贊形式的文學批評,也只是討論某一具體作家作品,限於一篇一書。直到《論文》出現,才成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巨集觀地多角度地論述文學理論問題的專著。它衝擊了漢代後期統治文壇的陳腐觀念;總結了建安文學的新特點和新經驗;開創瞭解盛極一時的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之先例。

  文章包括4部分內容:①它批評了文人相輕的陋習,提出應當“審己以度人”,才能避免此累。②評論了當時的文人亦即建安七子在文學上的才力及不足,分析了不同文體的不同寫作要求,說唯有通才才能兼備各體。③提出“文以氣為主”的命題,說明作品的風格決定於作家的氣質和個性,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風格。④論述了文學的社會功能,將它提到“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高度,又說“年壽有時而盡”,文章能傳諸無窮。

  其中,“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令我感觸至深。

  文人相輕是中國由來已久的社會現象。這種現象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非常普遍了。我們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各種學術流派紛紛興起、百家爭鳴的時期。但是,這種百家爭鳴,卻並不是在法制和相互間尊重人格、扞衛人權的前提下進行的,而明顯帶有相互詆譭、攻擊、謾罵等文人相輕的成分。比如,儒家弟子攻擊墨家“無君無父”,指責道家“疏闊無用”;道家批評儒家、墨家“背離天道”;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則乾脆將當時影響力最大的儒家當做危害國家的五蠹之首,必須予以剷除。此外,不讓齊景公重用孔子的是另一位著名的文人晏嬰;而阻止韓非為秦所用並最終致其於死地的,是法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李斯

  從某種意義上上說,文人相輕其實是窩裡鬥。正如柏楊先生寫的:“三個中國人加在一起——三條龍加在一起,就成了一隻豬,一條蟲,甚至連一條蟲都不如。明明知道這是窩裡鬥,還是要窩裡鬥。砸了鍋大家都吃不成飯,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

  中國的文人相輕現象是由中國特殊的社會環境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專制獨裁政體對文人的壓制。再者,文人相輕還和中國文人沒有獨立的政治經濟地位有關。此外,傳統道德的教育也是文人相輕的一個原因。

  文人相輕是中國社會長期止步不前的一個主要原因。應該說,文人在任何國家都是最優秀的群體。當一個社會中,最優秀的人不去想著如何剷除愚昧、抵制強權、推動社會進步,而只想如何同類相殘、互相打壓時,這個社會又如何能夠進步?因此,解決文人相輕的問題,也是中國發展進步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致於此,還是要從提高文人的政治經濟地位、增加其表現的機會入手。

  篇二

  這篇文章裡好像他不怎麼得老爸真傳,倒是很受當時的風尚“尚通脫”所影響,認認真真的批評了諸多的文學家和文學家的創作態度。曹丕這個人好像除了喜歡葡萄外並沒有什麼過分的所謂帝王嗜好。陳壽對他的評價也是不高不低,可能是因為他只當了六年的皇帝,但是也兢兢業業的做了不少事情,至少他發展了屯田制,解決了通貨膨脹問題,對百姓還是很好的。

  在《典論論文》裡,他開頭就批評文人,接著又開始批評有代表性的人物寫作的弊病,後來對當時文人的創作態度和世人對文學的態度加以批評,然後開始說寫文章是怎麼一回事情,最後十分感嘆。整個文章邏輯性比較強,論述也很嚴密,確實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只是曹丕的感嘆好像沒什麼實質的作用,因為自從他實行九品中正制後,“舉秀才,不識書”好像已經合法了,“文人”不識書,那又有什麼創作態度可言呢?拋卻這些時代的背景不看,單看這篇文章,便不難發現讀過之後受益良多。

  曹丕對能寫好文章是頗為看重的,直接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確,事實也如此。至於文章的思想,那是“氣”,這個只能意會,怎麼言傳倒還真是不好說。而大多數人對文學的態度,曹丕也說的很清楚:“常人貴遠賤近”。想易中天當時講三國時,一開始想說曹操是英雄,就必須說出魯迅先生如何評價曹操,然後才能說出曹操是英雄這樣的話。其實曹操是不是英雄,並不是要誰說,就像1+1等於幾?愛因斯坦說是2,小學生也說是2,那是因為之前愛因斯坦說過嗎?不是,因為事實上它就是等於2,和誰說沒有關係。人們容易看到自己的優點,而看重別人的毛病,所以以長擊短,這是對較為有名的文人更能體現,之後易老師再講“先秦諸子”時就很“瀟灑”了,首先是動作多了,言語隨和甚至是隨意了,我想這是他的真性情,但是他好像忘記了在《魯豫有約》中曾今說過:“有沒有教室很有區別”,在電視上講,就應該考慮到很多人並不喜歡老師很隨意。我們的文化不像西方,是像歌劇之類的有直觀欣賞度的文化,而多是之乎者也等很嚴肅的討論與說教。所以即然在電視上講,就應該最大限度的容納能容納的所有人,滿足更多人的求知慾,而在我個人看來,應該配合“席地而坐”的執著與“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的幽默。其實易老師講“先秦諸子”的表現,不過是一個正常人的表現罷了,因為有名了,有群眾基礎了,所以自然會有一批或多或少的忠實支持者,也就不用再過多套論先前文學家的言論而能自成一體。

  有人發出過學術應該走出象牙塔的言論,由此可見大眾的求知慾是很強的,而更多的“百姓文學”呢?可能比較厲害的就是“罵人不帶髒字”和諧音與巢狀語組織起來的葷段子而已。文章確實能流傳很久或無窮期,比如老莊、孔孟、墨翟之言,但是能去讀的又有幾人呢?能讀懂的又有幾人呢?事實上,能完整的讀出來就已經是“民間高人”了。所以,如果你對他人說孔孟言論,只要基本能說個條條框框,那你在他心目中就已經是半個聖賢了,更多的人會在你闊論之前就以太高深為由而言它,其實這也並不完全是個理由,而是個事實。難道那些書籍那麼難懂嗎?那些道理沒人讀懂嗎?連最起碼的一家之言都沒有嗎?不是,曹丕說:“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千載之功先不說。目前之務,或許是文帝自小富貴不是很瞭解,但是普羅大眾真的是深陷多苦多難不能隨己嗎?有點網齡的人基本都知道,現在身為讀書人的大學生有多少多餘的的時間無處打發,上一輩的人也多是深陷爭名逐利中,有共通的就是相互攀比、寄希望於下一代。從而開始一個“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的惡性迴圈之中。求知慾與名利慾在大眾中夾雜著而變成一個無法自拔的泥潭,而諸多的人也在這個矛盾中付出繁多的時間,終於兩樣都沒有沾邊,成為眾人在這個問題上茶餘飯後的談資。那這兩者矛盾嗎?不矛盾。一言以蔽之: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

  時間啊時間,你真的不眷顧我嗎?我或許該對它道歉,我從來沒有重視過它,現在它走了,迫不得已的走了,不再像以前那麼忠心耿耿。當“營目前之務”與“遺千載之功”不矛盾時,時間不再讓我們痛苦,那個矛盾的泥潭不再是對時間揮之不去的痛苦。更多的時間也是少的可憐的時間,將重新在我們面前閃光,我們也會在它面前輝煌。文帝曰: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篇三

  我認為,文章是重要的,是偉大的,是管理國家的大事業。文章,是能說服他人的最好工具。不管你活到多少歲,壽命總是會到頭的,你能活到200歲,但到了200歲你就死了,光榮和快樂總是短暫的、你自己的,等你死了,你的光榮會同你的肉體一同消失……只有文章,只有文章是無窮的,儘管你死了,但你的文章,如果是有價值的,它就會永久的保留,代代相傳……從以上觀點來看,文章是無窮的,文章是最有用的。

  你要從班級、從社會中脫穎而出,不能僅靠你的好朋友、老師來推薦你,你應該寫文章,拿自己的實力告訴大家:“我行,讓我上吧!”這樣,大家通過你的實力肯定了你,你就能夠脫穎而出,在社會上是一個“亮點”。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班長是怎樣評出來的?是靠他的實力評出來的。你想當班長,你就可以寫文章。在文章裡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老師和同學選你的機率會很高。

  所以說,文章很重要,幹什麼都需要文章。

 

哲理故事三百篇讀後感
有關勵志的讀後感
相關知識
典論讀後感
國學經典導論讀後感參考範文
捉不住的鼬鼠時間片論讀後感
國學經典伴讀後感
看國學經典的讀後感
傳承國學經典的讀後感
關於國學經典的讀後感
關於國學經典的讀後感三篇
國學經典誦讀後感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