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之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句句押韻,讀來琅琅上口,便於我們記誦。從問世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是說:玉石不經過打磨或雕刻就不能成為有用或有價值的器具。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句話出自《三字經》。
《三字經》是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編撰的,同《論語》、《道德經》一樣,都是中華國學啟蒙教育叢書,它是我的良書益友。裡面有“孟母三遷”,有“孔融讓梨”,有“女媧補天”,有“開天闢地”等很多精彩的神話故事和歷史典故。對我教育意義最大的是“孟母三遷”和“孔融讓梨”這兩個故事。“孟母三遷”這個典故說的是孟母為了讓孟子專心致致的學習,三次搬家,看到孟子不好好學習,剪斷了織布機上的布,這個故事不但讓我懂得了學習環境對學習有很大的影響,還讓我懂得了學習要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孔融讓梨”
這個故事說的是孔融四歲時就知道了把大梨送給哥哥,把小梨留給自己,讓我懂得了尊敬長輩和尊敬兄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應該懂得的道理。
《三字經》句句押韻,讀來琅琅上口,便於我們記誦。從問世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三字經》是我們中國的國粹,它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流傳海外,為我們中國人爭了光,我們為中國驕傲,為《三字經》驕傲。
篇二
自從學習了經典名著《三字經》之後,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從前,孟母為了給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生氣地割斷織布的紗線,告訴他要好好學習。它使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也像孟母一樣,為了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又是給我買點讀機,又是給我買寫字桌,星期六星期天還送我去老師家補課。從前,我不理解爸爸媽媽的苦心,認為買給我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也不知道珍惜,當我貪玩的時候,父母說一下我,我還會不服氣,認為他們不該限制我的自由。學了《三字經》後,我終於明白父母為什麼這樣,是希望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講的是: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兄長,尊敬兄長的道理。而現在有些孩子在家大多都是小皇帝,他們惟我獨尊,想要什麼就叫父母買,沒買到就不高興。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同學之間,兄弟姐妹之間,要懂得謙讓。我們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
總之,學了《三字經》後,我的收穫真不少。
篇三
媽媽在廬山買了一套書給我。這套書的總稱是《中國古典文庫》,裡面有《三字經》、《增廣賢文》和《百家姓》。其中我最喜歡《三字經》。
《三字經》裡我最喜歡這一句三字經: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有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年輕人應該經常用這兩句話告誡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
一讀這句話,我就想起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老奶奶,你磨鐵杵做什麼呀?” 老奶奶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問:“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 老奶奶說:“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會磨成針。” 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後來成為了大詩人。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