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的那些故居都在哪裡
引言:康有為以其所處的時代,先行看到了國家的危機,並進行了大膽嘗試,為孫文領導的辛亥革命做了實踐上的指導。
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領袖人物,是中國共產黨出世之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先進中國人。康有為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偉大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改革家。著名的戊戌變法是一整套向西方政體模仿君主制下的民主憲政的嘗試,為中國後來的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康有為故居佛山南海丹灶鎮銀河鄉蘇村
清代民居建築,為一廳、二廊、二房佈局,硬山頂,故居面積81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清代農村住宅形式--"鑊耳屋"。"涎香老屋"始建於清代中葉,至康有為時,康氏家族已在老屋住了五代人,故康有為故居稱之為"百年舊宅"。是康有為出生及幼年生活和讀書的地方,有"涎香書屋"、"澹如樓"、"七檜園"和康有為中進士時所豎立的旗杆夾石。
康有為
康有為在這座老屋中渡過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時期。在此,他遍覽群籍,初步形成了他的維新思想體系。並攥寫了傳誦千古的《大同書》***初稿***。
康有為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又南轅北轍,妻妾成群。一共有六位太太:一、張雲珠;二、樑隨覺;三、何旃理;四、市岡鶴子;五、廖定徴;六、張光。尤在晚年,他與幾位中外妙齡女郎,譜寫了一曲曲浪漫的黃昏戀。
康有為故居北京米市衚衕43號院
原廣東南海會館,其中“七樹堂”是康有為在北京時的住所。康有為***1858—1927***,廣東南海人,清光緒年間進士,是近代改良派領袖。曾七次上書光緒皇帝,要求變法。1895年,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康有為再次上書主張變法,並邀請赴京會試的舉人聯合書名,要求拒籤合約,反對割地賠款,要求變法維新,即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車上書”。康有為變法維新運動失敗後移居日本。1984年,康有為故居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由於歷史變遷,如今這裡只是普通民居,院內住戶雜多,早已失去昔日的風采。不知是否由於年代久遠地基下沉的緣故,院落低於衚衕路面一大截,望去頗有落魄之感。宣武區是北京城的肇始之地,然而多達39處的市級、區級文保單位中,有近半數還是民居和經營場所,許多故居、會館的房屋年久失修造成安全隱患,這一問題引起了市政協委員張文華的關注。走訪宣武區部分名人故居時會發現,不少百年老屋處境岌岌可危。
康有為故居青島福山支路5號
原為德國總督初來青島市的宅第,1923年康有為來青島時購得此宅。因為清末代皇帝溥儀曾贈康有為堂名“天遊堂”,故康將此宅取名為“天遊園”。康有為雖然沒有定居青島,但每年都來此住一個時期,直至1927年病逝。
館內有介紹康有為生平及戊戌變法的歷史照片、文獻和實物,還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研究康有為的專著和文章。故居復原陳列的3個展室,分別展出康有為的遺物和隨葬品,介紹康有為在青島的生活、逝世和安葬與遷葬情況,以及康有為生前收藏的中外文物珍品、書法作品等。
康有為以其所處的時代,先行看到了國家的危機,並進行了大膽嘗試,為孫文領導的辛亥革命做了實踐上的指導。
清朝軍機處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