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君士坦丁大帝是誰
君士坦丁大帝是羅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羅馬帝國唯一的統治者。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君士坦丁大帝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君士坦丁大帝的簡介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IMagnus,272—337***,又稱君士坦丁一世,是羅馬自公元前27年自封元首的屋大維後的第42代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是世界歷史上第一位尊崇基督教的羅馬皇帝,於公元313年頒佈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使基督教在其後轉變為在歐洲佔統治地位的宗教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君士坦丁在羅馬皇帝任上曾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於公元330年將羅馬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將該地改名為君士坦丁堡。特別是他頒佈的禁止佃農離開租種的土地的法令,把佃農變成了農奴,終生依附在那塊土地上。這道法令和類似的法律為奠定中世紀歐洲整個的社會結構基礎起到了關鍵作用。美國學者馬恩曾這樣評價他:“自此以往,就我們現今所知的基督教而言,創立者已不再是公元1世紀的耶穌基督,而是公元4世紀的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大帝的生平
君士坦丁大帝的生平事蹟中,影響較為深遠的貢獻可大致分為重建政治中心、改革基督教派以及制定民法,而這三大舉措中,助君士坦丁大帝評上世界第一皇帝的稱號應該要歸功於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
君士坦丁大帝重建政治中心,他大規模擴建古城,將其重新命名為君士坦丁堡,並定位首都。而這座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矗立於歷史潮流中,被賦予了更深刻的含義,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仍然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
另外君士坦丁制定的民法也有深遠的影響,他所建立的法律奠定了中世紀整個歐洲的奴隸社會結構的基礎,例如他頒佈的禁止佃農離開租種的土地的法令,就是變相的將佃農繫結在土地上,成為了農奴。
君士坦丁大帝是羅馬帝國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君主,可見他在統一宗教信仰上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君士坦丁召開會議通過了《尼西亞信經》,這本書成為了正統的基督教學說,也結束了當時關於宗教信仰的論戰。
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的影響範圍大幅度擴大,這一新興的宗教信仰成為了日後西方國家對外擴張的精神指標。而這影響的源頭便可追溯於君士坦丁大帝對基督教信仰的推廣,這一事蹟成為了君士坦丁大帝生平中影響最為深遠的舉措。
君士坦丁大帝評價
君士坦丁大帝的名字若是與凱撒、奧古斯這些對後世百年都有深遠影響的偉人相提並論,或許還未有如此傑出的成就,但在延續羅馬帝國生命的貢獻上,君士坦丁大帝也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帝王,因此君士坦丁大帝評價還是偏向正面的。
作為君士坦丁大帝最大的歷史標籤就是羅馬帝國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對基督教的興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正因為如此,教會神父以及早期基督教史學家對他的評價大都充滿了崇敬,尤其是尤西比烏斯更是直接將君士坦丁大帝描述成了一位聖人,而且在但丁的神曲裡,君士坦丁是位及天堂的。
與上述的時期相比較,尤其是羅馬帝國晚期,其他多神史學家卻對君士坦丁進行了批判,關於他的很多負面評價就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除此之外還有文藝復興時期,一大批知識分子在攻擊教會的同時,也遷累到君士坦丁,在自由主義者的筆下,塑造了一個野蠻負面的君士坦丁形象,例如亨德里克威廉房龍就稱君士坦丁是一個“野蠻的塞爾維亞人,殺死了自己所有的親戚”,而且還是個“偽基督徒,一生都相信羊骨占卜,晚年才受洗”。
帝王的評價難免有雙面性,總之這都是時代特性的反映,封建時代讚揚君士坦丁的一統帝國,而民主時代批判君士坦丁的專制。
查理大帝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