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福寺及小雁塔導遊詞
距離西安城大南門外不到1.5公里處的友誼西路上,車馬喧囂聲中有一清雅絕倫之地,便是關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鐘”所敲響的地方小雁塔所在地,這裡在唐代時曾是薦福寺的浮屠院。現在小雁塔以北門為正門,20世紀90年代新修的歇山式仿唐山門氣魄巨集偉,橫額上“小雁塔”三個字由已故著名書法家傅嘉義先生親筆書寫,清秀中透著剛健,像一排排迴歸的大雁。
薦福寺
進門的青磚甬道將帶您走進一個神祕的地方——一所著名的唐代皇家寺院,它就是薦福寺。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兩位帝王把這裡作為他們在藩時的坊院,這就是隋煬帝楊廣和唐中宗李顯。唐時這座寺院曾經佔地300多畝,公元684年,唐高宗死後百日,武則天為給丈夫祈福在這兒建立寺院並起名為“獻福寺”;公元690年,武則天做了皇帝以後又親自以飛白體題寫了“敕賜薦福寺”的匾額,並一直沿用至今,木匾朽壞後都由歷代的皇帝重新題寫,今天小雁塔院內還保留有一塊明英宗朱祁鎮手書的楷體匾額。
小雁塔
小雁塔坐落於一座3米高的磚砌高臺基上,塔高45米,平面呈正方形,是一座早期的密簷式磚塔。所謂的密簷式是指從外觀看起來簷數很多、簷層密集,而更多的密簷式塔簷數比層數要多很多,且每一層高度呈遞減的趨勢,明顯不同於樓閣式的大雁塔。小雁塔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當初叫薦福寺塔,塔起15層,上有塔剎,下有地宮,通體用青磚砌築,磨磚對縫。塔各層南北開有半圓形券窗,底層南北鑲以石門,石門楣及門柱上線刻有蔓草及供養天人影象,線條簡潔、遒勁有力,自6層以上急劇收剎,使整體呈現出圓合秀麗的外輪廓曲線。注目端詳,給人以苗條、俊俏、舒展的美感,恰似一位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據史料記載,這座塔的修建前後不到3年,全部由皇宮裡的人出錢集資所建。小雁塔的修築質量很高,被譽為中國早期密簷式塔的典範,比它晚100多年的雲南大理崇聖寺的千尋塔就是仿照它來修建的。
在小雁塔北門的石門楣上有一塊地震碑,記載了明嘉靖年間的朝廷命官王鶴在薦福寺居住的時候,聽到僧人講述小雁塔震合的故事深感驚奇,就寫了一篇短文記刻在這塊門楣上。碑文記載:1487年地震,小雁塔從上到下震開了一條一尺多寬的裂縫,就像開了一個大窗戶,34年後即1521年,關中又一次大地震,一夜之間小雁塔被震開的裂縫竟然又神奇地合在一起,當時人稱之為神合,皇帝把它看作是國家的祥瑞之兆。我們知道西安在歷史上是一個多地震的地區,平均不到50
年就發生一次。小雁塔被震裂、塔頂震落見於明清的史籍及碑刻記載,但它又如何被震合呢?為了搞清“神合之謎”,考古工作者對小雁塔周圍進行了考古鑽探,結果發現小雁塔地基是一個半球狀的,有地應力分散的作用,類似於不倒翁的原理,對高大建築確實有一定防震作用,但我們還是無法解釋一個磚混結構的建築如何能左右搖擺而不會碎落呢?再有,掉下來的磚又如何能夠再上去呢?通過科學分析和查閱考古資料,我們得出結論,小雁塔在地震後發生的裂縫並沒有一尺多寬,且主體沒有偏離中軸線,當時的誇張說法只是為了宣揚“君權神授”的思想。今天我們看到的渾然一體的小雁塔應歸功於1964年國家撥專款對小雁塔進行的整修,彌合裂縫、加固塔身,才使它“老當益壯”、巍然挺立,成為古城西安不可或缺的一景。
沿著小雁塔內的單旋樓梯可攀援至頂,由於塔剎被震落,頂上極開闊,從這裡俯瞅西安全景,真有登臨出世界的感覺。
從塔上下來,必須經過這個沒有選擇的“不二法門”,它上面鎊刻的“萬匯沾恩”,告訴你所有經過它的人都會受到佛的蔭福,這座石門是清代光緒年間建的。繼續往南走經過存放佛經的藏經樓,前面就是大雄寶殿了,這個由兩個大殿東西廂房組成的四合院是寺院的主體,西邊就是方丈就寢的方丈殿,薦福寺的大德高僧當年就是在這裡講經說法的,我們彷彿又聽到眾僧朗朗的誦經聲。薦福寺在古代多次成為國立譯經場,尤以唐代義淨譯場最為有名,義淨法師不畏艱險遠渡重洋,歸國後在薦福寺住持譯經工作,共譯經56部、230卷,成為唐代繼玄奘法師後又一位偉大的佛經翻譯家,唐中宗為他寫的序中稱頌他是“法門之龍象,凡宇之棟樑”。在這裡居住過的高僧還有貴為國師的法藏、神僧僧枷、詩僧靈澈、空門才子棲白大師、書法大德高閒上人及一些外國的求法僧人,印度僧人金剛智、日本僧人圓仁等。他們不僅參加這裡的佛事活動,還開譯場教徒弟。他們與這裡的許多大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薦福寺成為傳播佛教文化與中外友誼的聖地,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高僧大德,薦福寺才能夠千古流芳。
走出雁塔,一聲洪亮的鐘聲吸引我們向東面的大鐘圍了過去,這就是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佛寺擊鐘的原因、時間、方法各代不盡相同,後世多遵照《百丈清規》的章程行事。那時候薦福寺裡的僧人每日黎明時分按時敲鐘禮佛,鐘聲清悠,聲聞數十里,充滿了詩情畫意,自成一景,關中八景的創始人朱集義在詩中寫道:“噌吰初破曉來霜,落月遲遲滿大荒。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蹟總蒼茫。”“雁塔晨鐘”即由此而得名。“雁塔晨鐘”屬於“晨昏鍾”,早晚共擊打108下,佛家認為,108擊是為了破108個煩惱。
“雁塔晨鐘”之鐘本非薦福寺所有,原屬武功崇教禪院,後來因為渭河屢發洪水,河床改道,沖毀了崇教寺,巨鐘被埋在河床泥沙之下,清康熙年間被一位常在河邊洗衣服的村婦發現,挖掘出來以後被移到薦福寺,懸掛在大殿的右邊,根據鐘上的銘文得知,這口鐘鑄造於1192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這口鐘通高3.55米,重8000多公斤,鐘的表面有6個方塊,共鑄字1000多個,首款鑄“皇帝萬歲,臣佐千秋,國泰
民安,***常轉”。銘文還記載,該鐘是在陝西富縣一個叫陽務村的地方鑄造的,可以說是陝西梵鍾之最。
繼續往南走,前面有一排林立的碑樓,刻碑記事是為了表功德,薦福寺內的諸多碑刻記載了不同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維修工程及對寺院和佛塔的讚美詩詞,院內現存相關碑刻38處,儲存最早的是這方宋政和六年 ***1116年***立的《大薦福寺重修塔記》碑,真實地記載了小雁塔在當時整修時被用白堊土粉刷成了白色,碑中描寫塔通體潔白,與太陽同輝。
最東面的這通碑俗稱“聖旨碑”,因在碑的陽面正中有用楷書刻的“聖旨”二字而得名。碑文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明英宗時期有一位叫勺思吉的番僧,看到薦福寺破敗不堪,就到處化緣、節衣縮食,前後用了17年時間才將薦福寺全院大修完畢。他不僅修蓋了前後殿宇,還有周圍廊廡,這次大修,基本上奠定了明清薦福寺的佈局和基礎,工程竣工後,他親自帶著繪製好的“薦福殿堂圖”去京城向當時的皇帝明英宗邀功並請賜寺名,誰知明英宗看後竟勃然大怒,問他屋頂為何用了綠色琉璃瓦?並責令禮部調查此事,看是否違背了禮儀君規,查清楚以後回來稟報。原來琉璃瓦專為皇家御用,一般人使用就是犯上的大罪,明英宗不甚瞭解薦福寺的歷史,因而要治罪。禮部查案時勺思吉辯解說,薦福寺在唐代是一座皇家寺院,修繕時只是用了院中收集到的唐代舊瓦做的裝飾,並不敢擅自使用。禮部將勺思吉所辯回奏英宗,明英宗知其原委準了他的奏請,讓他到薦福寺去做住持,沿襲唐制,寺名不改,並親自題寫了“賴賜薦福寺”的匾額。這塊匾額今天還懸掛在小雁塔院內的慈氏閣上。
靠近路邊西側的這一通是清代重修薦福寺石碑,據碑文記載,清代有兩次大規模的整修,均發生在康熙年間。從這張“重修薦福寺殿堂圖”上可以看出,僅中軸線上的正殿就有9座,依次是:金剛殿,天王殿,慈氏閣,大雄寶殿,藏經樓、塔,白衣閣,藥王殿,地藏王殿及臥佛殿。各院落之間層層設門,各殿門敞開可一貫到底,只有皇帝來時才能開啟,普通百姓只有從側門出入。
從這些碑中可以看出薦福寺在明清時再度中興,基本上恢復了唐時的規模,並再次成為皇家寺院。值得一提的是,小雁塔內現在還儲存有明、清時的武舉題名碑15塊。我們知道,“雁塔題名”源於唐代,那時新及第的進士曲江流飲之後到大雁塔題名,白居易曾為自己是“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而自豪。到了明、清兩代,在陝西省城西安府參加文科、武科鄉試考中的舉人,仿效唐人故事,文舉人在慈恩寺大雁塔下題名,武舉人到薦福寺小雁塔下題名,形成了明、清時的雁塔題名之風。
看完了碑繼續往前走,前面就是院子的最南端山門,“最勝法門”的匾額清楚地表明薦福寺作為皇家寺院的崇高地位,這裡是寺院的正門。
值得高興的是,目前小雁塔院內西南角的西安市博物館已於2005年9月正式向遊人開放,這個專案整體上被稱為西安市博物院,它以著名的唐代建築小雁塔為中心,佔地面積約16公頃。總體佈局上由博物館區、薦福寺名勝古蹟遊覽區、旅遊休閒購物、茶藝休憩區組成。西安市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鑑賞、歷史名勝觀光、城市休閒娛樂等諸多功能於一身的新的旅遊熱點,內容豐富,在目前國內的博物館中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在博物院和小雁塔薦福寺周圍,將配以精心設計的園林景觀和仿古建築形式的亭、臺、樓、閣等建築,形成多個湖水盪漾、連廊迴繞、曲徑通幽的宜人景區。精心設計的旅遊購物區、茶藝休閒區將為遊人提供舒適的休息場所和溫馨的服務。
西安博物院建成後,將便這座千年古塔和著名寺院得到更好的保護,旅遊環境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再現古寺名剎、晨鐘暮鼓、蒼松翠柏、遊人如織的昔日盛況。
半坡遺址介紹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