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校領導講話稿全文
家長是學校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石。每學期定期召開家長會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接下來我想跟各位家長共同交流大家感興趣的話題:那就是家教問題,大家都有很多困惑。目的是為了讓學校和家庭的手牽得更緊,讓老師和家長的心貼得更近。我記得上學期跟大家交流了三個問題,9個字:那就是1陪孩子,2度適當,3做榜樣。不知道我們家長有沒有這樣做?有效果沒?我把這些方法告訴了我身邊的領導、同事、朋友,大多數都感觸非常深,都有共識,或多或少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們的孩子在轉變,變得愛學習了,變得不玩或少玩電腦遊戲了,變得懂事了……所以,我建議我們家長能夠理解這9個字對孩子一生的影響,今天,借家長會的機會,我把這9個字的理解跟大家再次解讀,解決大家疑惑的兩個大問題。
一個是度的問題,到底該怎麼樣管,管到什麼程度更加合適?
一句話,就是家長怎麼樣把握自己的孩子?家長在孩子面前的身份應該是導師、是好朋友、是孩子心目中的一座燈塔。會教育孩子,並且教出了優秀而傑出孩子的家長,在我看來,他們比校長、教授還更夠校長、教授的資格,稱他們是導師也不為過。會教育孩子的家長就是社會的脊樑。中國教育一直給人這樣一種假象:基礎教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後勁不足。畢竟多年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物理、化學競賽,中國代表隊一直是冠軍,所以美國人這樣說:“中國的學生是全世界最勤奮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同年級學生比較,都是最好的。可以預見,再過20年時間,中國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地甩在後面。可是“美國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卻一直蒸蒸日上,共培養出了幾十位新的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一百多位名震全球的知識性億萬富翁。反觀同期我們中國的情況呢?結果我看也就不用說了。
各位家長我們要關注教育,關注教育改革,對自己孩子別再用應試教育的評價標準來衡量今天的學生和今天的教育了。分數固然重要,然而孩子的發展前景更重要。我們的教育就是應該教給學生一生用得著的東西。我很欣賞這幾句話:態度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認為教育也應該圍繞這幾句話來進行。作為小學生,有了好習慣才會有好人生!習慣的養成除了引導,更需要的是毅力和堅持,所以在這方面就要把握一個度的問題,你比如:早起,我們大人有幾個喜歡早起的?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我們大人又有幾個願意主動做家務的?還有做家庭作業,有幾個孩子喜歡做家庭作業的?這些習慣需要有規則,有底線!不能總讓著孩子,總為他們找理由!這不是愛,是害!尤其我要提醒我們的爺爺奶奶們,你們的過分溺愛放縱、你們總說他們還小,還不懂事。。。於是包辦代替,只能是把孩子養得脆弱不堪,“慣子如殺子”是有道理的。我們在坐的想想我們那年代,有哪個孩子沒有被老師罵過甚至揍過,有哪家的小孩沒被家長打過,甚至驅逐出家門,我們那時候即使賭氣走出了家門,哪個敢不回家?我們今天不是一樣對老師非常尊敬,哪個也比現在的小孩對父母有孝心啊,而現在的孩子呢?稍微說重一點或者父母動了他,動不動就自殺、出走、跳河,他們因為沒有經歷挫折,抗壓能力何等的脆弱啊!因此,該讓小孩完成任務就得要求他們自己完成,寬容而不縱容。嚴格而不苛求。我個人一直主張:對每個人而言,經歷是筆寶貴的財富。孩子的事,自己能完成的,父母不要代勞;自己能做主的,父母不要替孩子做主。孩子遇到困難遇到問題,不要認為是壞事情,應該是當著是好事情,因為當你的孩子遇到一個問題,並能解決了這個問題,你的孩子就提升了他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了。我們要想辦法讓孩子充滿自信,豪情萬丈,帶著“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激情,任由他們去闖蕩生活,要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逐漸學會自己獨立處理問題。
第二個是大家最頭疼的是孩子的學習沒有興趣的問題。
在講這段前,我先提個問題:在坐的家長,有誰喜歡學習?也就是,你在童年的時候就喜歡學習,現在也一直有學習慾望?我們大多數成人都不喜歡學習。現在的時代要求我們終生學習,但我們卻不喜歡學習。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裡有一個祕密。我來告訴:你之所以不喜歡學習,是你在童年時受到了學習的傷害。也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用傳統的教育方法使我們受到了學習的傷害。現在我們是大人了,我們有了孩子,我們也在用同樣的傳統教育方法傷害我們的孩子。這是你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也許你不信,現在就讓我們看看我們是怎樣傷害我們孩子的。
孩子的作業一般都要家長催促,能夠自己開心做作業的很少。家長和老師抱怨孩子不用功。細分析起來,一點點都不怪孩子。孩子的厭學情緒和我們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方法有關。在許多家庭都會出現這樣的一幕:
夜深了,媽媽和孩子在書房爭吵,為的是作業。媽媽要孩子快點做,做對了,做好了。可是孩子面對太多的作業,面對家長的威逼,心情焦躁,不能一氣做完。媽媽看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還玩,氣就不打一處來。為了讓孩子能按時完成作業,什麼著數都用了:開始是物質刺激、許諾、哄騙;這些不管用了,情急之下,有時威脅,有時罵,有時打。本來作業是孩子完成的事情,現在倒成了家長的差使。家長也無奈,作業太多,如果不看著孩子做,孩子就真的完不成作業。孩子每做完一次家庭作業,家長就像完成一次戰鬥一樣,苦不堪言。可憐孩子!可憐媽媽!!但是我在這裡還是表揚陪孩子做作業的家長!
可這又能怪誰呢?如果要怪只能怪我們家長或老師不懂輔導孩子的方法;只能怪我們的家長或老師沒有教會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這裡我們有個別老師的責任非常大,我們學校是規定了家庭作業的時間,尤其是一、二年級,我們有的老師因為為了應付抽考,有時不管學生的承受能力、年齡特徵,佈置了超過孩子完成作業的負荷,你可以細回想一下,孩子開始上學的時候,都喜歡做作業的。而是我們家長和老師不懂方法,造成孩子厭惡作業,厭惡學習。這裡邊有一個深刻的科學道理,一般不被家長和老師所知。那就是,每當我們的孩子做作業時,我們都逼孩子,罵孩子,打孩子,孩子每次做作業都生氣,哭泣,痛苦不堪。孩子今天學習痛苦,明天學習痛苦,天天學習,天天痛苦,於是在孩子的大腦裡就形成了一個神經鏈的連線,即學習——痛苦。這是我們家長“訓練”的結果。許多厭學的孩子都是這樣造成的。所以今天才有了80%的中小學生不喜歡學習的局面,也才有了中國13億人口,高階人才只有2萬的落後現狀。
因為作業的問題,幾乎苦惱了大多數家長,也傷了大多數孩子的心,更是孩子厭學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高效、快樂地做作業呢?我把一專家的觀點向各位家長彙報,僅供參考:
一放學回來先吃水果
孩子學習了一下午,大腦累了,肚子也餓了。先讓孩子邊吃水果邊休息。水果裡有果糖,吃了後很快就變成葡萄糖,即血糖。大腦神經細胞工作時需要的能量是葡萄糖,還有氧,氧在呼吸時就可以獲得。人體2/3的葡萄糖都是供應給神經系統的。也就是孩子大腦工作了一下午,他身體的葡萄糖消耗的差不多了,要及時補充。孩子休息15~20鍾,大腦有了能量,然後就可以做作業了。
二在晚飯前做作業
作業在晚飯後進行,對孩子的作業效率是不利的。人人都有這樣感覺:在飽餐一頓後,人就懶洋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吃到胃裡的食物,需要消化,消化需要血液。這時渾身大部分的血液都流到胃部來加工剛剛吃進的大量食物。這樣一來,流向大腦裡的血液也就減少了。這時,大腦處於供血不足的狀態。特別是食量大而又吃大魚大肉的孩子更遭。如果在這個時候做作業孩子不情願,孩子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大腦效率也低。因此,我提倡孩子作業在晚飯前進行。晚飯什麼時候吃,家長是可以控制的。最好在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家長做飯。如果做作業的時候做飯,孩子聽到嗅到媽媽在做飯,食慾就上來了。如果做不到晚飯前做作業,就要在吃晚飯後多休息一會再做作業。
三在好事前做作業
每個孩子都有他最喜歡的一項業餘活動。或看動畫片,或遊戲,或體育活動。比如,你的孩子最喜歡看動畫片,可以看,但必須做完作業以後看。如果以前沒有這樣的習慣,家長可以和孩子重新達成協議。假設動畫片是在6點播,孩子就要在5點開始做作業。達成協議後,寫在紙上,母子簽上字,貼在門上。孩子每天遵守協議雷打不動。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來,孩子做作業是非常辛苦的,大腦非常疲勞。有時孩子要抵抗很多不利的因素才能完成作業。在做完一件疲勞的事情,然後再讓他做他最喜歡的事情,就等於給他一個安慰,一個獎賞。孩子作業能和快樂連線起來,孩子就願意學習,也容易形成習慣,否則相反。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放學回來,找吃的,然後看電視,然後打遊戲,接著和大人吃飯,磨蹭一會,又洗澡,到了快要睡覺的時候,作業還沒有做。也就是,你的孩子把你家的所有能享受的都享受完了,才不得不做作業。這時孩子前邊沒有什麼好事等著他了,他也就沒有了做作業的勁頭了。由於過晚過多的作業,耽誤了睡覺,孩子的生活就會進入惡性迴圈。
四這樣做作業
繼續和孩子達成協議:允許孩子做一會作業,玩一會。或者規定玩的時間,玩再做作業,也就是根據你的孩子大小或者根據你孩子以往的作業持續時間,來確定做作業的時間和玩的時間。當孩子玩了一會,他身體的血液迴圈到大腦,補充了葡萄糖,孩子也就有了精神。我們要觀察,當孩子很用功地做了一會作業後,最好是在孩子疲勞前,讓孩子開始玩。玩的時間在8~10分鐘。玩的地點,要在大廳,不要在書房。書房是學習的地方。這裡要提醒的是此時孩子不能看電視或玩遊戲機。當孩子玩到時間了,再把孩子送進書房。孩子主動快樂地學一會,輕鬆快樂地玩一會。孩子每學習一次都不痛苦,而是有力量,有信心;孩子每玩一次都快樂。孩子學習一會,玩一會,玩一會,學一會。於是形成一個良性迴圈:學習一會,快樂一會,快樂一會,學習一會,於是孩子就一學習就快樂,孩子慢慢就在大腦裡形成一個神經鏈的連線,即學習——快樂。這樣發展下來,孩子就對學習感興趣了,就喜歡學習了。喜歡學習,學習效率就提高了,從而又激勵孩子更加好好學習,最後激發起孩子學習的本能,燃起孩子學習的慾望。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自然地形成了。
在這裡提示家長一下:要想讓孩子在某事上有良好的習慣,就要讓他在做這件事情上獲得快樂。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要讓孩子在學習上獲得快樂。如果在學習上不能獲得快樂,反而獲得痛苦,然後又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孩子的一天天成長,孩子學習的時間就逐漸地延長了。家長期望孩子刻苦學習的那種精神就出現了。從此,孩子會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不用大人操心,也就是孩子能獨立學習了。為了保持孩子的學習慾望,我們家長還有幾個和作業有關的常識要知道。這裡要強調的一點:孩子玩的時候,玩什麼?此時孩子不能看電視,不能打遊戲機。可以玩簡單玩具,可以看畫書,可以什麼也不幹,放鬆自己,讓孩子自由自在,哪怕是在地板上打滾。
五不要加作業
有時我們家長看到孩子很快就做完作業,於是怕孩子浪費時間,又給孩子加作業。對於小學生來說,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這是我們家長急功近利的表現。你不知道你這樣做,會把孩子做作業的感覺破壞了,最後孩子就不喜歡作業了,也就不喜歡學習了。當然,有的孩子主動提出要多做作業,家長可以考慮。但最聰明的家長此時限制他的這個多做作業的慾望才是上上策,就像好東西不要讓他吃太多一樣。你要知道,孩子學習是一生的事情,是一輩子的事情,你急什麼?如果孩子有大量的閒暇時間,可以讓孩子閱讀他感興趣的帶有彩色圖片的故事書,或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安排他看其他種類的書。
六做作業時可以播放古典音樂
如果作業比較多,孩子又喜歡音樂,可以播放古典音樂。我這裡指的是古典巴洛克時期的外國交響樂或協奏曲,並且速度在每分鐘60~70拍,如亨得爾的《水上音樂》等。孩子邊聽古典音樂,邊做作業。這樣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緩解疲勞,延長做作業時間,也會提高作業效率。
七不在書房批評孩子
本章開頭的那一幕不應該在孩子的書房發生。如果你要批評孩子,把孩子領出書房。你要讓孩子切身感覺書房是獲得快樂的地方。也就是高高興興地把孩子送進書房,高高興興把孩子領出書房。把書房當作孩子的學習聖地和獲得快樂和自信的場所。那種把書房變成訓斥、嘮叨、打罵孩子的場所是非常愚蠢的。這樣孩子以後一進書房就會痛苦。如果要批評,就先將孩子領出書房。
八形成規律
孩子放學回家,一直到睡覺,活動地點、內容和時間要固定。在孩子適應了一套作息時間後,就雷打不動。這一點對於孩子的現在和未來十分重要。那些高考狀元都有極強的生活和學習規律。
以上講的作業方法,基本符合小學普通孩子,但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家長要參考著做。特別是特殊型別的孩子,比如“小無賴型”的孩子,此方法應該有所變動。教無定法,教育方法從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視孩子的具體情況,因人而宜才行。但有一條:孩子每一項學習活動,都要和快樂連線。這一原則,要貫徹始終。這需要家長的智慧。
二
今天,我們沒有邀請專家大師來學校為大家演講,很抱歉,只憑我的三寸不爛之舌,來和大家面對面的互動與交流,不知道能給大家帶來多少收穫。我一直熱愛黨的教育工作,從事教育工作已經有二十八年之久,之前在內地的教育工作期間也做過學校管理工作。我是2002年來到同心學校工作的,一路上,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背,風風雨雨一干就是13年之久。我一直努力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成長,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一不小心被拉進了行政隊伍。在我多年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我也或多或少積累了一點點管理工作經驗。今天在我是2002年來到同心學校工作的,一路上,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背,風風雨雨一干就是13年之久。我一直努力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成長,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一不小心被拉進了行政隊伍。在我多年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我也或多或少積累了一點點管理工作經驗。今天此,我只是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我在工作中一些想法吧!也談不上什麼經驗,就想和各位家長朋友談一談以下幾個方面的意見、要求和建議:1、大家要明確召開家長會的目的;2、家長對自己孩子要有正確的認識;3、對家長現狀的分析。4、對家長的幾點要求。5、掌握教育孩子的藝術。
一、大家要明確召開家長會的目的
1、家長對學校、教師、學生學習、教師工作的情況需要一個面對面的瞭解。
2、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如何結為一體,建立起一條“家校共育”的通道,需要大家的共同商討,並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開家長會就是學校為了收錢,這是錯誤說法。
3、對於學生的零花錢問題,應該是家長有計劃給出的,並不是孩子要多少就給多少的,甚至有些孩子強打扼要,我們說什麼都要有一個度,要教育孩子不亂花零用錢,要遠離零食。當然,還有些家庭由於教育方法不妥,造成孩子在家裡隨便拿錢的,一定要加強教育,這也是我們還需要共同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4、學生在家裡和學校裡的各方面情況,家長和任課老師有必要進行溝通交流。
5、在新課程改革大環境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學,家長應當知曉。
二、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要有正確的認識
1、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常有進退起伏的現象。面對這種現象有的家長喜出望外,有的焦急萬分,甚至不停地訓斥。其實,在今後的時間裡,誰也不可能只進不退,即使起伏大一點,家長也要冷靜旁觀,心中有數,孩子遇到困難,家長要多幫助多鼓勵,不能毫無理智,被動急躁或者衝動。告訴大家:急躁往往會讓事與願違、適得其反;衝動是魔鬼,冷靜似神仙。我們做家長的要保持陽光心態,在淡定中前行。
2、孩子喜歡玩是天生的本性。國學《三字經裡
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也告誡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不少家長埋怨自己孩子“只喜歡玩”,不能如自己所想象的好學生那樣“喜歡看書”哎。我們認為:孩子喜歡玩都是正常的,這一點家長要有思想準備,不能把好學生與喜歡玩對立起來,好學生應該是既喜歡看書,也喜歡玩。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孩子,玩耍是他們心理髮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家長的任務不是制止孩子玩耍,而是花一定的時間讓孩子既喜歡學習,又喜歡玩。實際上,這樣的孩子比只喜歡學習或只喜歡玩的孩子發展得更好。
3、孩子缺點不少。孩子上學後,家長和學校所要求的優點,孩子不可能一下子齊備,只能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所以孩子會表現出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家長對此要有思想準備,急躁粗暴,會破壞孩子的正常發展過程,欲速則不達,效果反而不好。
因此,我要提醒大家“最傷孩子的十句話,你曾經說過嗎?”:第一句“笨蛋,沒用的東西。”。就這樣給孩子貼上了“笨蛋”的標籤,讓他抬不起頭來;我認為應該在平常之中賞識您的孩子,翹起您的大拇指,簡單的一句讚歎話,或者一個豎起大拇指的小動作,也許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第二句“住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第三句“我說不行就不行”;第四句“我再也不管你了”;第五句“你若考100分,我就給你買……”;第六句“你可真行,竟做出這種事!”;第七句“你又做錯了,真笨!”;第八句“一看你就沒多大的出息,將來就撿破爛吧!”;第九句“都是一樣的孩子,你怎麼就不如別人!”;第十句“就知道玩,一提學習就沒了精神”。這“最傷孩子心的十句話,提醒父母們嘴下留情”,今後不要再用這些語言去傷孩子的心,斷送孩子的前程。同時告訴你們:平時生活中要多思考,應該對孩子說什麼,應該怎樣從正面的、積極的、健康的、亮麗的角度審視孩子、肯定孩子、表揚孩子、激勵孩子,只有這樣你才能有機會看到孩子的閃光點。記住:你的孩子永遠是最棒的,這樣的教育方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揚長教育”。所以,我常常對學生說了這樣一句話:“只要你每天進步一點點,都是好樣的,因為進步這個詞本身就是‘優秀’”。
三、家長現狀的分析
從各方面觀察和統計,總的情況是好的,大部分學生家長都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經常與學校和教師交流。但還是有些情況我們認為是不正常的。
1、認為自己很忙,沒有時間來學校瞭解孩子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家長學校,隨時歡迎你前來與老師和學校溝通交流,因為目前中國的基礎教育方式仍然是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有機結合的教育,缺一不可。
2、部分家長對教師與家長在教育孩子身上的責任沒有分清,認為一切都是學校的責任,其實教育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大家都要做好輔導教育和跟蹤管理。
3、普遍忽視甚至沒有家庭教育意識,導致當前學生放學回家期間成了三不管區域了,不管他吃喝、不管他睡覺、更不管他學習。我還發現有個別家長來學校找自己的孩子時,連孩子在學校的名字、班級和老師姓名都不知道,大家說說,這樣的家長對孩子是否真正做到關心、關愛或者關注的義務。
4、也有部分家長對孩子只重視了物質條件的投資吃、穿、消費,而忽視了對孩子情感的投入。
5、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極端化,要麼嚴格、嚴肅或者嚴厲,要麼溺愛無比,這樣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6、家長普遍對孩子的安全意識比較淡薄,甚至不關注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比如:學校的放學秩序是有規定的,接送孩子必須按照學校規定的校門接送,人、車儘量不要隨便進到校園裡來,不要穿越操場,而有些家長視而不見,強硬進來,你可否想到這樣給我們的安全管理帶來了多大的隱患。
四、對家長的幾點要求
1、家長是學生的監護人,送孩子上學,提供物質保障,負責其。
2、家長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家長與孩子交往時間遠遠多於教師,父母即是孩子第一任教師,更是孩子終身的教師,一個愛看書的家庭,孩子肯定愛看書,知識面廣;一個愛打牌的家庭,孩子的牌技今後肯定高於父母,有時還在旁邊為父母的敗局救死扶傷。家庭教育要正規化,要持之以恆。我在外出學習的時候瞭解到:國外的基礎教育主要是以家庭教育為主。而在我們外來工的家庭教育中,還出現過5+2=0的現象,這就要求家長也要多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不要一忙就是藉口了。其實,現在父母的文化素質基本還比較高。也就是說,完全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家長還真不少,就算在沒有能力輔導的情況下你也可以督促、過問。只要你養成了習慣,孩子也就形成了習慣。埋怨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家長自己“訓練”出來的,好孩子不是訓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
家長會家長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