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新課程遠端培訓學習體會
總之,通過此次高中數學新課程遠端培訓,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更讓我對高中數學新課程學習有了深層次的認識體會和理解,這無疑將對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此次參加普通高中新課程國家級的遠端培訓,積極參與了網路課程線上學習,認真觀線上視訊及專題研討學習內容,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也得到了很多的啟發,感受頗深,收穫巨大。
在這次學習培訓中,讓我感受最深的莫過於新課程的變化與時代的變化的關係,新課程的改革反映了時代的要求。
一、時代的變化
電子計算機的出現,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可以說這更是數學的巨大的成就。互連網的出現,標誌著“位元時代***董光壁語***”即資訊時代的已經到來,也開始了人類自工業科技文明在向著位元資訊文明的歷史性轉變。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是短短十多年來,網路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享受著資訊生活的魅力與樂趣,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思維方式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了位元文明時代,這就是數學在促進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的結果。
縱觀數學歷史的發展與應用,特別是到了近代、現代,隨著計算機的出現,數學在各個學科領域得到了大量的應用併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數學的影響這不僅僅是數學知識層面的應用,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在自然科學還是在人文社會科學上,都正在越來越凸顯著數學思維方式的作用與應用。所以,通過學習認識瞭解數學對人類文明發展變化的時代要求,使得我們更能清楚地認識數學這門課程的地位作用與價值之所在,也使得我們能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中學數學課程的改變與時代的發展同步關係。
二、課程目標與能力要求的變化
由於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不僅需要數學知識的應用,更重要的是需要數學思維方式的應用。
現在的高中課程目標,是在過去的三維目標:“知識技能的目標,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和情感和價值觀的目標。”的基礎上制訂了6個具體的目標,將傳統的知識技能的目標,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和情感和價值觀的目標溶在6個具體的目標值之中。
主要變化體現在於:
1、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這是因為數學教育目的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發展。
2、把過程當做目標。因為學習數學真正能給我們留的住的是學習數學的過程,它可以幫助我們積累一些經驗和思維的方式,對將來的工作及在社會中發展是相當重要的,這就恰恰能夠體現出了數學思維方式的應用。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為數學教育不只是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而是要利用好這個體系幫助學生形成看待世界最重要的觀念。通過數學建模和數學探究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一些更好的發揮自己潛能的機會和平臺,使學生能夠從演繹思維到歸納思維的發展,這也是創新的前奏。
另外,在能力變化方面
把三大能力變成了五大能力,除了繼續強調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又增加了抽象概括能力,最後加上資料處理的能力。
三、課程內容的調整與結構的變化
由於課程目標的改變必然帶來課程內容與結構的調整與變化。
在知識內容上,增設了一些反映近代數學思想以及數學應用方面的內容,比如像向量的內容,像優選法、統籌等等放進了課程的內容。強調了數學的文化內涵,把數學史、數學上一些比較重要的概念也放進來,更好地體現數學所蘊含的文化的因素,使數學內容更加“豐滿”,也使學生對數學能有更完整的理解和認識。調整一些基本的內容放在選修裡面,把必修部分原來一些必唸的,比如說不等式放在裡面。這樣讓數學內容的選擇上也更具靈活性了。
在高中數學課程結構上,整個課程做了模組教學這樣的設計,一共是五個模組。第一塊就是必修的內容,選修內容有兩個系列,系列一有兩個模組,相當於過去有志於讀文科的學生選學的內容,系列二系列二有三個模組,相當於理工科這些同學,對數學要求比較高的同學選修的內容。此外還有系列三和系列四。系列三的內容,為了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性,應用方面的內容,相當於介紹一些數學思想的內容,像優選法、統籌等等。所有高中課程裡面,採用模組教學,就是為了便於選擇性。
另外,在知識層面結構上也是有階段性的。如,立體幾何的學習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立體幾何初步,一個是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立體幾何初步的學習,對於文科學生來說,就學這些立體幾何的支援就夠了。那麼,對於理科的學生要繼續學習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又如,解析幾何也分成兩個組成部分,一個是解析幾何初步,以圓和直線為載體,初步剩餘內容,請點選下方按鈕顯示。
篇2
經過為期兩個月的遠端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一是通過培訓掌握了新課程的內容。
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組組成的,各模組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絡與區別。對於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就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通過觀看視訊講座,聽取專家講解,進一步瞭解了新課程與傳統教材在內容上的不同,掌握了新課程中的增減內容與知識的分佈,清楚了新課程在講解時應把握的深度與廣度,對新課程不再緊張,不再茫然,因為心中已經有了方向。
新課程改革不僅僅是教學內容上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的改革,因此,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知識的更新與深化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求。
二是通過培訓掌握了新課程的靈魂。
傳統的數學教學以傳授知識,提高技能為主,而新課程是以人為主,讓學生更好的發展、持續的發展、終身的發展。學大眾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學數學的文化,因此,新課程是以數學內容為載體,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新課程在介紹數學史的基礎上巧妙地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在一起。大家都知道,數學源於生活而又服務於生活,它並不是孤立於書本之上,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學中應多采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使學生覺得學數學並不抽象,就在我們身邊,並能主動投入到學習之中,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是通過網路交流汲取了豐富的教學經驗。
通過網路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剖析,我充分認識到教學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要教會學生學習,也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該教會學生怎樣深入淺出地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打通數學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
通過對新課程高考試題的分析,清楚認識到新的高考越來越傾向於“重視基礎,能力立意”。“重視基礎”,意思就是從最基本的知識出發。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試題,追根求源,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謂“能力立意”,意思是說試題不是基礎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組裝,通過這種組裝,題目就給人一種新穎、陌生感。“重視基礎,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學府選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學子將來充實各種工作,研究和解決生活、社會問題的需要。因此,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通過把握課堂教學來達到以下兩個目標:一方面,通過我們的日常教學,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學繼續深造;另一方面,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新教材的安排與設計充分體現了編者的良苦用心。作為教師,應該通過自己與集體的創造,更好地為我們的學生和社會服務。
總之,通過此次培訓,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更讓我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有了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通過培訓,我感覺到肩負的歷史使命,應當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同行朋友共同致力於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之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新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到數學教學 ,使學生在新課程改革中迅速發展成為有知識有能力有修養的一代新人。
篇3
這次參加新一輪高中數學課改培訓,聽了有關的專家、學者對《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解讀和對新教材的詳細說明,使得自己對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對新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評價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同時也明白崗前培訓的重要意義,使我對新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讓我更加走近了新課程。下面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體會:
一、對新課程的認識
1、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於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並不是孤立於書本之上的,它是與生活有著緊密聯絡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於生活,並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更多的採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並能投入其中。 2、更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3、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高中數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5個模組組成,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數學內容。選修課程有4個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個模組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專題組成;每個模組2學分***36學時***,每個專題1學分***18學時***,每個專題可組成1個模組。對於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對未來發展的願望進行選擇。 4、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二、聽到了一種聲音
在培訓期間,我們無論是在報告中,還是在茶餘飯後,我們都能聽到另外一種聲音,感受到合弦的美。數學課程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顯然不是隻憑熱情和勇氣就能一蹴而就的冒險之旅。" 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改革的長期性和艱鉅性,從而,在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的同時,我們也就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熱潮中的冷思考"。對中國的傳統一定不要輕易否定與拋棄。中國自己的教學方法好在哪裡,對此一定要心中清楚。比如說,"雙基"教學是中國的特色與傳統,繼承的同時要理解與吃透它的內涵。近幾年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出現了一股"向中國學習"的熱潮。因此,面對我們自己的數學教育,有 什麼理由要失去自信,妄自菲薄呢?在充分肯定傳統教學長處的同時,我們應正視所存在的問題。其中,有的是在過去就已暴露出來而未能很好解決的問題,更多地是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和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暴露出來的諸多弊端。其主要表現在:重傳承文明甚於重創新教育,教知識而不是教創造;重結果甚於重過程,以冰冷的美麗代替火熱的思考;重標準答案甚於重個性發展,缺乏對學生情感和個性品質的關注。因此,總結好的傳統,認清存在的問題,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劉兼同志講過"我國當前數學教育中優勢與問題同樣突出。"我們應抱著"揚棄"的觀點辨證對待傳統教學,不要盲目繼承,更不要全盤否定,正視存在的問題,進行批判改正,根據新時代的要求走一條自己的路。三、體會到了課改的艱辛我在學習之餘,與各地的教師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課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難與阻力也不容忽視。若要課程改革成功,尚須方方面面的努力。這困難有來自經費方面的--經費嚴重不足或使用不當;有來自領導層面的--領導對課程改革重視不夠或只認為是教育界自己的事;有來自教育內部的--人人關心的終結評價尚未出臺,廣大教師和家長以及社會各界對最後的評價十分關切;農村教師的素質的提高問題;高中與初中的課程銜接問題,高考的問題;課程標準與教材中的問題;市場上大量充斥的濫編濫印的教輔教材問題;教師的素質水平和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以及培訓的一些問題……幾天的學習緊張而有序,研修使我們瞭解了課程改革的理念,瞭解了數學教育的方向,瞭解了教材的設計思路,瞭解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也體會到了課程改革的艱辛。四、增加了新的思考我覺得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擔子都不輕,因為進行新課程僅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比較充分的理論準備,必須要有教育觀念的更新。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下一代人的數學教育,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關注,都應思考,都應行動,都應付出,都應探索。
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數學教育的美好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參加農技培訓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