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新聞評論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5日

  電視新聞評論是我國電視最為重要的節目形態之一,電視新聞評論主體是電視新聞評論的主動者和實旌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論新聞評論的根本特性

  內容提要:在網路媒體迅速發展,中國與世界交往日趨頻繁的形勢下,廣大公民的民主意識、參與意識也越來越強,新聞評論作為人們直接表達自己意見的有效形式,越來越受到媒體的重視。如何定義新聞評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並根據定義提出了新聞評論的根本特性,即新聞評論依賴事實的新聞性,新聞評論傳播的時效性,新聞評論論說的理論性,新聞評論內涵的思想性,新聞評論傳播知識的有益性。

  關鍵詞:新聞評論定義 新聞評論特性

  一、新聞評論定義新解

  什麼是新聞評論的特性,一直是新聞評論研究者關注的問題。自然,從來也沒有統一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各持己見,我以為也屬正當之事。但是,瞭解其發展變化的過程,找出其中的差異,我以為是有好處的。

  新聞評論的特性是依新聞評論的定義所產生的——

  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範榮康先生認為:“新聞評論是就當天或最近報道的新聞,或者雖未見諸報端但確有新聞意義的事實,所發表的具有政治傾向的,以廣大讀者為物件的評論文章。”⑴

  1996年3月出版的《中國新聞實用大辭典》則表述為;“新聞媒體或作者個人就新近發生的事件、當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或思想傾向、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等闡述自己觀點、立場的新聞文體。”

  丁法章先生在2002年出版的新版《新聞評論教程》中給出的定義是:新聞評論,是媒體編輯部或作者對最新發生的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和有普遍意義的緊迫問題發議論、講道理,有著鮮明針對性和引導性的一種新聞文體,是現代新聞傳播工具經常採用的社論、評論、評論員文章、短評、編者按、專欄評論和述評等的總稱,屬於論說文的範疇。⑵

  時代是在發展的,特別是當網路媒體迅速發展之後,我們是否可對新聞評論作一番新的定義***“定義”實為不定之義,作為“表述”可能更準確***:所謂新聞評論是傳者借用大眾傳播工具或載體,對新近發生或發現的新聞事實、問題、現象直接表達自己意願的一種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識的論說形式。新聞評論在報紙、廣播、電視和網路上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或文字、或聲音、或音像結合、或圖文並茂,在新聞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定義是從兩個方面界定的,第一,從新聞評論的內涵著眼,即新聞評論與其他新聞形式的區別、它的生產過程、它的內容要求等;第二,是從新聞評論的外延指示,即指出新聞評論在當今時代有哪些表現形式。外延是從內涵引申而來的,但是,這種引申在新的形勢下又有特別需要強調的意義。所以,在此定義裡,這兩者是相互聯絡,共為一體的。

  提出這樣的定義是想強調以下幾方面意見:

  第一、如今的新聞評論大都是藉助於大眾傳媒來實現的,這裡的作者不僅僅是寫家,他更是一位傳播者。傳者與寫家是有很大區別的。作為一位現代傳播者,他不可能“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坐在家裡“閉門造車”,而是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學習和接受廣博的知識與資訊,同時他還需要掌握和了解大眾傳播的一般規律。只有這樣,他的生產產品才能做到“適銷對路”。這和舊時的文人已經截然不同了。本定義中特別提到“借用大眾傳播工具”,這是因為,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發表意見,但這些私下議論是不能算做新聞評論的。只有那些在大眾傳媒上公開發表的意見***通過一定的文字、聲音、音像等資訊符號表現***才算得上是我們所研究的新聞評論。這是當今傳媒時代的新要求。

  第二、新聞評論是一種傳者意願的直接表達,或代表傳媒單位,或是代表傳者個人,他的所文所言,都是一種有形意見的表達:反對什麼、批評什麼,贊成什麼、表揚什麼,都是主觀反映於客觀的一種直接的真實的思想表白。它比訊息報道更深刻,更理性,因而也更能打動人說服人。這是新聞評論的本質屬性使然。

  第三、新聞評論必須依賴於新近發生或發現的事實、問題或現象,它有別於小說家的創作和理論家的演繹。新近發生或發現的事實、問題和現象是第一性的,新聞評論是第二性的,後者是對前者的一種思想反映。新聞評論的寫作不能同於文學藝術的創作,它不能杜撰事實,也不能誇大或縮小事實,丁是丁,卯是卯,在新聞評論依賴的事實上來不得半點虛假。同時,它也不是理論家純粹的邏輯演繹和推理,僅僅研究和傳播一種理論。新聞評論需要有理論作支撐,但是,它必須反映事實反映時代,以活生生的社會生活為依託,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針對性。這是新聞評論有別於文學創作和理論研究的根本所在。

  第四、新聞評論是一種說理的傳播知識的表現形式,在現代傳媒發展的形勢下,它的表現形式也日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了。新聞評論早先是從報紙上的政論文開始的,所以很多的教科書都把新聞評論稱作“政論文”,它是一種文字的書面表達形式。一般來說,這種認識是不錯的。但是,時代發生了變化,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使新聞評論走出了報紙的版面。廣播裡有它的聲音,電視裡有它的音像,網路裡更是有眾多的網民發議論、跟帖子,新聞評論已經成為一種傳者和受眾相互交流思想、傳播知識、溝通有無的論說形式了。這種形式的廣泛多樣性變化,對從事新聞評論事業的工作者和工作部門來說,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在內容和形式、裝置和技術上作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這是時代對新聞評論發展提出的要求。

  二、什麼是新聞評論的根本特性

  由於對新聞評論的定義不同,因而對新聞評論的特性理解也就有不同—— 範榮康:“新聞評論是一種具有新聞性、政治性和群眾性等顯著特徵的評論文章。……離開了新聞性、政治性和群眾性,都不成其為新聞評論。” ⑶

  秦圭、胡文龍:“新聞評論的主要特點為:鮮明的政治性、強烈的新聞性、廣泛的群眾性和嚴格的科學性。” ⑷

  於寧、李德民:新聞評論“應該有這樣四個特點,即:鮮明的黨性、較強的時間性、明顯的指導性、廣泛的群眾性。” ⑸

  邵華澤:“黨報的新聞評論,究竟有些什麼特徵?……我想有這麼五條。第一條是導向正確,第二條是有的放矢,第三條是講究科學,第四條是平等待人,第五條是簡短生動。” ⑹

  吳庚振:“新聞評論的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新聞性、政治性、群眾性和指導性。” ⑺ 丁法章在他的新著裡將新聞評論的特性歸納為三點,即論題的新聞性,論理的思想性和論說的公眾性⑻。

  看看上面關於新聞評論特性的種種說法,我們可以發現,因受著時代的影響,因受著自身工作媒體的限制,因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認識,產生差異是很自然的事。所謂新聞評論的特性,實際上就是要找出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本質屬性上的區別或需要特別強調的地方。這種特性要從新聞評論一般的廣泛的表現形式來講,而不能只講刊登在黨委機關報上的社論或評論員文章的特性;這種特性要從新聞評論論題的廣泛性來講,而不能只舉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評論員文章。已經出版的許多新聞評論的著作,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它們更應該取名為“黨報社論、評論學”,因為,它們主要是針對黨報的評論而論述的,對於其他媒體,特別是大眾評論談及較少。而本文要強調的卻是十分廣泛的新聞評論,它既包括黨報的社論也包括其他媒體的評論,既包括代表媒體的評論,也包括大眾參與的個體評論。於是,新聞評論的特性也由此產生。

  在這些特性中,我以為有兩點是不能作為新聞評論的一般特性的,一是政治性,一是指導性。

  關於政治性。把政治性作為新聞評論的特性,是一種時代的產物,是“以階級鬥爭為綱”時代的產物。現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仍然提新聞評論的政治性,我以為是不妥當的;把政治性作為新聞評論的特性,是將新聞評論狹隘理解的表現。現在的評論不僅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且,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步入世界大家庭的行列,民眾的議題涉及越來越廣泛,除了政治、經濟外,還有更多的文化、教育、學習、生活等議題需要評論。在這些評論文章裡是很少或完全沒有政治性的;把政治性作為新聞評論的特性,是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要求與刊播評論混為一談。新聞工作者要講政治,但並非新聞工作者所做的一切都要打上政治的烙印。這也是與我們的時代所不符的。

  關於指導性。新聞評論的指導性,是長期以來我們新聞報道中“一面宣傳”的結果。好像報紙上刊登的文章特別是評論文章,都是黨的聲音,都是上級的批示,都是完全正確的,它是指導人們行動的“燈塔和旗幟”,受眾是絲毫不能有半點懷疑和遲鈍的。這種將受眾作為“靶子”的傳播方式是與我們的時代格格不入的。在我們的報道中,不僅需要有“一面宣傳”的文章,同時也要有“兩面宣傳”甚至是“多面宣傳”的報道。隨著網路媒體的迅速發展,資訊的多元化,受眾自主意識的增強,我們的媒體提供受眾選擇多樣資訊的可能性將會越來越多。在我們的媒體上,有很多評論,不僅沒有指導性,而且也沒有多少引導性。它只是一種意見、一種觀點、一種想法而已,它不需要任何人去遵守它遵循它,按它的旨意去思考去行動。在很多情況下,它只為受眾提供一種談資,一種想問題的思路,僅此而已。此時此刻,再提新聞評論的“指導性”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對於黨報和主流媒體的社論和評論員文章來說,還是要強調政治性和指導的,這也是不容不得置疑的。這是另外一個範疇的問題。

  綜上所述,從新聞評論涉及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生活、國內、國外等廣泛內容上看,從新聞評論傳播的報紙、廣播、電視和網路的多種形式上看,我以為,新聞評論的特性大致有以下幾點,這就是新聞評論依賴事實的新聞性,新聞評論傳播的時效性,新聞評論論說的理論性,新聞評論內涵的思想性,新聞評論傳播知識的有益性。

  範文二:探析網路新聞評論的優勢

  【論文關鍵詞】網路新聞評論 優勢特性 新聞評論

  【論文摘要】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髮展,網路新聞評論也伴隨著網路新聞的發展而顯出勃勃生機。本文分析了網路新聞評論相較傳統新聞評論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新聞評論,指的是針對新近發生的新聞事件、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發議論、講道理,做出分析和解釋的評論性意見。新聞評論是媒體的旗幟和靈魂,歷來被傳媒高度重視,報紙、電視、廣播都曾不遺餘力地開設新聞評論欄目。而網路新聞評論是指在網路上就當前的新聞事件或事態發表的評論性意見,是意見表達較為自由的媒介評論。

  根據網路新聞評論主體的不同,網路新聞評論大致可以分為網站評論、專家評論、網民新聞評論這幾類。網站評論,即代表網站立場的評論,它通常由網站或網站所依附的傳統媒體的編輯和記者,或網站的特約評論員來撰寫;專家評論,指由網站特邀的專家對某個事件發表的評論;網民評論,則是指任何方式的網民意見的自由表達,主要包括論壇中的帖子和新聞事件後面的留言。①網路新聞評論除具有傳統新聞評論所具有的理論性、思想性、有益性等特性以外,還具有傳統新聞評論所不具備許多優勢,主要有:

  首先,網路評論具有連續動態性的特點。所謂連續動態性,是相對於傳統新聞傳播的靜態而言,傳統的新聞評論由於技術、覆蓋範圍等限制,在時間和空間上有一定的間隔,網路新聞評論突破了技術等限制,消除了網路新聞評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間隔。網民製作、傳播、接受和反饋新聞評論的過程幾乎同時同步進行,這使新聞評論在巨集觀上呈現連續、動態的特性。對於傳統新聞評論而言,時效性是重要特性之一,即當新聞事件發生以後,新聞評論的寫作者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新聞評論的寫作並能夠在最快的時間裡傳播出去。較傳統媒體而言,網路媒體在時效性上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更便利的技術條件。在此基礎上將這種時效性發展成為即時性,逐漸形成連續動態性。“全天候的滾動新聞是網路媒體獨有的新聞形式,在網路上,新聞文字的時間已經細化到了幾分幾秒”,而新聞後面往往會有“我要發言”等為受眾提供新聞評論的空間,只要受眾有表達的意願,即可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之內盡情發表意見和觀點。同時,網民寫作的新聞評論越來越跳出傳統的新聞評論寫作模式,觀點愈發自由和多樣化。論點、論據、論證等都不再是必須的要素,一句話、一組詞、甚至是一個表情,只要可以表達此刻的觀點或情緒,都可以寫作、發表並形成網民的新聞評論,省去措辭的推敲和斟酌以及論點的推理論證過程,節省大量時間。評論完成後,只要點選相應按鈕,便即刻上傳和釋出,過程簡單、對專業技術要求不高。這些微觀的快捷操作最終形成了網路新聞評論連續動態的效果。

  其次,網路新聞評論具有多元化特性。網路新聞評論的多元性主要體現在寫作主體多元化、文字形式多元化、選題多元化、發表渠道多元化、編輯組織形式多元化等幾個方面。寫作主體多元化,傳統新聞評論的寫作主體以本媒體的記者、編輯為主,結合少量的特約評論員評論和專家評論,而網路新聞評論不僅包括記者、編輯、特約評論員以及專家評論,還包括數量龐大的網民評論。數以萬計的網民有著不同的來源,獨特的人生經歷及各異的學歷、年齡、社會地位等利於形成獨立的新聞人格、新聞認識、新聞情感和新聞角色,形成多元的新聞評論寫作主體;文字形式多元化,傳統的新聞評論根據自身的媒體特色和侷限分別以文字、聲音、影象為主要文字形式,網路新聞評論根據自身的技術優勢可以綜合運用這些載體進行整合傳播。同時,網路新聞評論還突破了傳統新聞評論的文字標準和規範,網友甚至可以利用單純的表情、符號、聲音等發表評論,文字形式高度自由;選題多元化,新聞評論就是新聞評論所要描述的事物、現象或是要評述的問題,它規定著評論的物件與範圍,也是寫作過程中的首要環節②。由於版面和時段的限制,傳統新聞評論選題多數集中於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重大事件和熱點問題,大多選題嚴肅、評論嚴謹。網路新聞評論從根本上突破容量的限制,為評論選題的多元化提供保證,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關注點和興趣點而對不同的事件、問題發表評論,使評論選題更豐富、視野更廣闊;釋出渠道多元化,網路新聞評論的發表渠道主要有網路新聞評論專欄評論、網路論壇評論、網民即時評論三種。網路新聞評論專欄主要發表媒體自身以及網民的評論性文章,獨立成篇、新聞評論要素較齊全,基本延續了傳統新聞評論的形式和特點。網路論壇評論主要是指網民根據各自興趣自發形成的就某個或某類話題表達意見並相互交流反饋。網民即時評論通常是指網民在閱讀相關新聞之後迅速跟帖作出的評論;編輯組織形式多元化,相對於傳統的新聞評論編輯組織方式,網路新聞評論的編輯組織方式出現了創新,如利用網路的超大容量功能,進行評論彙編,就某熱點討論製作專題,為網友製作評論文集,建立評論資料庫。③

  第三,網路新聞評論具有互動性的特點。所謂互動性,是指“後來的資訊在順序上與前面的資訊的相互關聯程度,尤其是後來的資訊對早先資訊關係敘述的程度”④。網路是雙向交流的媒介,受眾能在閱讀評論的同時參與評論,任何人都是網路空間資訊的一個結點,既接受鋪天蓋地而來的網路資訊,又對這些資訊進行處理加工同時釋出新的資訊,既是資訊的接受者也是資訊的傳播者,而這些操作對於能夠使用網路的使用者來說幾乎沒有任何技術壁壘。當下幾乎所有網站的新聞頁面都附有“評論”選項,讀者可以隨時發表評論。在這樣一個網路資訊的集散地上,讀者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資訊的傳播和反饋,相互交流和互動。技術的便利為網民的互動提供了寬廣的平臺和堅強的後盾,而網路的匿名性則為網民的暢所欲言提供了可能。網民在網路空間均呈匿名狀態,現實生活相對應的身份和責任在網路世界均隱退,網民發表意見和言論可以規避“禍從口出”的風險,不必為說過的話負責任、不受社會規範的約束、對於當下具有傾訴欲的人而言具有無法抵抗的吸引力,網民可以完全根據個人興趣參與不同的討論群,出入自由、交流平等,全然沒有後顧之憂,吸引和激發了網民的參與熱情,網民的參與又進一步推動網路資訊傳播的互動性。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講網路新聞評論看成是“互動式評論”。傳統新聞評論雖然也在不遺餘力地開展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例如報紙有讀者來信,廣播和電視有聽眾電話甚至邀請受眾進演播廳,但事實是,任何傳統媒體在互動性上都無法和網路媒體媲美,網路媒體互動的廣度和深度是傳統媒體的讀者來信和電話參與不能望其項背的。

  第四,網路新聞評論的大眾化和個性化特色也是其吸引受眾的重要魅力。首先是話語權向大眾的迴歸。傳統媒體格局之下,發表言論的權利屬於社會稀缺資源。雖然廣播、報紙、電視都致力於發展與受眾之間的良好互動,但是由於版面和時間的限制,公眾意見往往無法得到自由流暢地抒發。而網路技術提供的可能性,使任何可以接觸網路終端裝置的組織和個人可以在網路空間裡佔有一席之地,並可以根據個人意願平等而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受版面、時間的限制。話語權的迴歸使網路新聞評論真正實現了“觀點的自由市場”,真正成為有著廣大受眾參與的互動式評論。其次,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使得網民有可能使用網路技術為公眾提供的話語權。經濟的發展使網路終端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不再遙不可及,網民幾乎可以在第一時間接觸新聞事實,發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言論。這種互動式的評論,改變了傳統媒體以傳播者為中心的傳播模式,技術的突破和競爭的要求逐漸形成了以受眾為中心的傳播模式。廣泛參與的受眾從自身環境出發,選擇與自己實際生活相關或是受到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發表意見,使網路新聞評論從根源上具有平民化和鮮明的個人化印記,具體表現為個人化的選題、個人化的視角、個人化的判斷和個人化的語言。大眾化和個人化不僅是網路新聞評論的重要特性,也反映了當下關注個體、關注民生的時代精神。

  第五,網路新聞評論具有鮮明的批判性。批判是網路新聞評論發揮作用的重要方式,前提是在法律法規及政策的框架內,對某種思想、觀點或者行文進行合邏輯的分析,其分析的結果是對該思想、觀點或者行為的否定。⑤話語權由過去的被媒體精英或知識精英壟斷的格局轉變為人人都能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的去中心局面,同時網路的匿名性使人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發表個人意見,這些都決定了網路新聞評論的批判性。伴隨著網路新聞評論的產生和發展,這種批判精神更是被網民發揮到極致。龐大數量的參與主體,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和利益團體,代表著不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立場,他們幾乎是在同一時刻對某個新聞事件或事態予以關注並進行思考和發表評論。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和人生經歷去關注和分析新聞事件,形成觀點和看法。在網路這個“自由的意見市場”上,各種聲音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相互之間平等民主,這些都使網路新聞評論具有強烈的批判性。綜上所述,網路新聞評論具有連續動態性、互動性、多元性、大眾化和個性化、批判性等優勢特性,這使網路新聞評論相較於傳統新聞評論而言對受眾更有吸引力,雖然這些特性的存在不能掩蓋網路新聞媒體權威性不足等缺陷,但是網路新聞媒體可以揚長避短,根據自身優勢,為網路新聞評論拓展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參考文獻

  ①彭蘭:《網路新聞學原理與應用》,新華出版社,2003年版

  ②鄭豔,《網路新聞評論的特色》, 《新聞愛好者》,2008年12月***下半月***

  ③田秋生,《網路新聞評論的突破和創新淺析》,《新聞傳播》,2006年第9期

  ④周燦華,《網路新聞評論的特點及影響》,《現代視聽》,2008年第3期

  ⑤楊樹,《網路新聞評論的批判功能》,《雲夢學刊》,第29卷第6期

新聞傳播概論論文範文
新聞傳播與公共關係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有關新聞攝影的論文
有關新聞評論的論文
有關新聞傳播學論文發表
有關新聞編輯類論文發表
有關新聞學職稱論文投稿
有關新聞學職稱論文發表
有關新年暢想的作文範文
有關新聞編輯論文
有關新聞採訪與寫作論文
有關新聞傳播專業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