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的歷史典故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一鳴驚人是指一位不出名的人幹出卓越的光輝成績使世界驚異起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當時齊國的齊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卻沉迷於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汙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 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諫。 其實齊威王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于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計策,準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臣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某國有隻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生名叫,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隻什麼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亦聽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諷刺自己,像那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於是沉吟了一會兒之後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因此他對淳于髡說: “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一飛就會衝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於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政。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 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訊息以後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佔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 所以後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一鳴驚人的歷史典故成語辨析

  一舉成名和"一鳴驚人";都含有"一下子就使大家全都知道"的意思。但一舉成名錶示"出了名";其途徑僅為"做某件事";"一鳴驚人"表示"做出驚人之舉";

  其途徑不限於做某件事;也可指說話等。

  出處

  《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成語示例

  1.《韓非子·喻老》: "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

  2.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3.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馮玉祥想一鳴驚人,他來提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公式。"

  4.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篇》:"一鳴驚人,實在是出乎意外。

  啟示

  勸解要有藝術,不慢不急、不揉不剛,既要簡明扼要達到規勸的目的,又要讓對方自己考慮自身錯在哪裡。這就是語言的藝術。

  而被勸者,要懷著理智的心態看待別人對自己的規勸,不能死不認賬,黑白不分,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對自己不是壞事。

 

 的人還:

1.有關一鳴驚人的歷史典故

2.關於一鳴驚人的成語典故

3.一鳴驚人的故事

4.昭君出塞的歷史典故

5.含有歷史典故的成語有哪些

汗流浹背的歷史典故介紹
紅葉題詩的愛情故事
相關知識
一鳴驚人的歷史典故介紹
一字千金的歷史典故介紹
一鼓作氣的歷史典故介紹
一言九鼎的歷史典故介紹
一言九鼎的歷史典故介紹
一鳴驚人的成語典故
一鳴驚人的詞語接龍介紹
一鳴驚人的詞語接龍介紹
十面埋伏的歷史典故介紹
江郎才盡的歷史典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