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說謊如何引導
小孩子說謊是一件需要家長重視的事情,一旦養成說謊的習慣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幼兒說謊的引導方法
型別一:逃避懲罰型說慌
案例:一天早晨,有小朋友來告訴我:“西西悄悄拿老師的東西,放到書包裡了。”我叫來西西問她:“西西是不是拿了老師的東西呀?”她搖搖頭說沒有。我輕輕地撫摸著西西的頭,再次問她:“西西乖,西西是個誠實的好孩子。西西到底拿了老師的東西沒有呀?”她還是堅決地搖搖頭,眼睛裡閃著淚花。
分析:我們把這類謊言定義為逃避懲罰型說謊。因為做錯事、害怕承擔責任或者不願做某件事而說謊,這在幼兒群體中普遍存在。面對這類幼兒,教師如果不正確引導,而是直截了當地一味批評,就會形成惡性迴圈。要告訴孩子做錯事就一定要承擔責任,所以在有效維護孩子自尊心的同時也必須得清楚地告訴她:屬於我們大家的東西,不能裝入個人的書包。”
策略:為了照顧西西的自尊心,我決定開展一次尋找“小魔仙”的遊戲。於是,我對大家說:“小朋友們,我們的巴拉巴拉小魔仙不見了,芭比公主一個洋娃娃好著急,我們幫她找找吧!”於是小朋友們開始四處找起來。有的在區角里面找,有的在桌子下面找,有的在午睡室裡找,非常熱鬧。不一會兒,西西就拿著巴拉巴拉小魔棒一蹦一跳地來了,說:“老師你看,我找到啦。”我在孩子們面前表揚西西說:“西西很能幹,是老師的小幫手。”但在表揚的同時又發現西西的眼神,好似有些許高興,又好似有些許躲閃。過了一會兒,我把西西單獨拉到一邊,輕輕地問:“西西,是不是你把巴拉巴拉小魔棒放進書包了?”小傢伙看我,點了點頭。我把西西擁進自己懷裡,動情地對西西說:“西西乖,西西一直以來真的是個誠實的好孩子。我知道你非常非常想擁有巴拉巴拉小魔棒,但是它並不真正屬於你一個人,它是屬於我們大家的。屬於我們大家的東西,是不能裝入個人書包的。西西懂嗎?”西西看著我,重重地點了點頭。這次我知道西西明白了。
型別二:幻想型說謊
案例:一天,有個叫古晉的小朋友高高興興地奔到我懷裡,在我耳邊悄悄地說:“老師,我給你說個祕密,我爸爸從北京給我帶來了一個機器人,我邀請你去我家玩,好不好?”但是,據我瞭解,他父親準備去北京學習,答應回來時給他買玩具,但現在還沒有去北京,更不要說買回玩具了。
分析:我們把這類幼兒謊言定義為:幻想型說謊。幼兒認識水平處於啟蒙階段,幼兒心理髮展的突出特點是:很容易把想象表象和記憶表象混淆起來,分不清楚真實與想象的區別。幻想型說謊由此而產生。那麼,幻想型說謊是孩子說謊了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些幼兒渴望的事情,經反覆想象在頭腦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於變成似乎是記憶中的事。有時候,則是由於知識經驗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為真。事實上,這正是幼兒想象活躍的表現,我們應該重視幼兒心智的發展,拓寬其思維,但同時也要加以正確引導,採用引導談話法,幫助幼兒從虛幻的世界裡走出來,使他們的想象符合客觀實際。
策略:我在認真傾聽之後,對古晉小朋友提出了表揚:“古晉小朋友真乖,已經學會和別人分享了。”接下來運用引導談話法,“你爸爸給你帶的機器人是什麼樣子?有哪些功能呢?我什麼時間去你家?如果我今天晚上去,你準備怎麼和我一起分享?”等問題,幫助孩子一步一步推理,自己得出正確的答案,從而分清想象與現實的區別,也不妨礙孩子發揮想象力。最後我們必須清楚地告訴孩子:“你爸爸去北京一定會給你買機器人的,等你拿到後,我們再一起玩,好嗎?”
型別三:表現型說謊
案例:戶外活動時,一個小朋友說:“老師你看,我能滾一個輪胎了。”另一個小朋友湊上來說:“老師我能滾兩個輪胎。”一個小朋友說:“我能提兩個大力士。”另一個小朋友馬上說:“我能提很多個大力士。”
分析:我們把這類幼兒謊言定義為表現型說謊。表現型說謊的目的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作為孩子,爭強好勝,不甘落後於其他小朋友,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青睞,於是把話說得很大,以壓倒對方來維護自己的形象,平衡自己的心理。對於這類謊言,首先要給予充分理解,如若盲目責備制止,會傷害其自尊,影響幼兒心智發展。同時要恰當引導,若一味地放任自流,不理不睬,又容易助長孩子養成愛吹牛的壞習慣。所以,既不能盲目責備也不能任其自然。我們要清楚地告訴孩子:“你現在做不了這麼多,沒關係,我們一起練,相信你一定會更棒的。”
策略:這時,我靈機一動,用事實讓孩子們自我明白不能說大話。我說:“我們來做個遊戲吧,喜歡滾輪胎的孩子,我們來一個滾輪胎比賽;喜歡提大力士的孩子,我們來一個提大力士比賽。自己選擇專案,看誰滾的多,看誰提得重。好嗎?”孩子們興趣盎然。不一會兒,結果出來了,不出所料。這時,我對孩子們說:“現在做不了這麼多,沒關係,我們一起練,我相信你們一定都會更棒的。”
幼兒為什麼說謊?事實上,說謊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 3~5歲幼兒的心智剛在啟蒙階段,分不清楚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也不明白為什麼該做為什麼不該做,懲罰不能使她知道問題錯在哪裡,大聲地責備只會讓幼兒感覺害怕和委屈。久而久之,幼兒就會越來越下意識地選擇“說謊”來平息老師的怒氣,以逃避懲罰。
幼兒時期是人成長的最重要階段,集聚了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和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的萌芽。所以,教師需要針對幼兒說謊的現象,分析說謊的型別,深入探究導致幼兒說謊的各種原因,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幫助孩子。
幼兒說謊的原因
一、幼兒在行為過失時為解脫過失感而表現的說謊
有些孩子一有過錯,家長就嚴加訓斥,甚至在孩子承認過錯後,仍責罵不休。其實,小孩子做錯了一些事,有時並非故意,向父母說出實情,父母本該表揚,只要予以提醒下次注意就可以了,施予懲罰有可能使小孩子養成說謊行為。
案例描述:有一天,突然發現白淨的牆壁上多了一塊“瘡疤”,我急忙問:“是誰用蠟筆在牆上亂塗亂畫的呀?”很多小朋友都指向了××,可是,××沒有承認。猶豫中我問道:“到底是誰畫的呀?如果你們不說真話的話,我把警察叔叔叫來,一叫來就知道是誰畫的啦。××,到底是不是你畫的呀?”一看我這麼著急,他就招了。
二、因恐懼失去信心而表現的說謊
有的幼兒害怕上學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願上學而說謊。這本質上也是說謊,但幼兒的動機並非加害夥伴,只是為使自己免受懲罰和傷害,是一種自我保護現象。
案例描述:“××,你胸口痛嗎?”剛到教室,我就關切地問他。他說:“不痛。”我又問:“那你昨天怎麼回家跟媽媽說你胸口痛呀?”他猶豫了一下點點頭說:“吃午飯的時候天天踢的。”我說:“你們倆不是一桌的,怎麼會踢到呢?”“小朋友們,你們看見天天踢××了嗎?”小朋友們都說沒有踢。我把××叫到一邊,輕聲地說:“天天說沒有踢你,你自己再想想,昨天放學的時候你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是不是那時候摔痛的?”他低頭不敢看我,最後承認是自己在說謊。
三、幼兒因為虛榮心而說謊
虛榮心在這裡指的是自尊心的不合理的表現。在幼兒期,幼兒相互吹噓自己有這有那,或者是“你有的我都有;我有的你沒有”,或者是“你有的我雖沒有,但我有的優於你有的,我的比你的好”。為了不使自己在比較中處於劣勢,幼兒有時幾乎不顧一切地去誇大事實甚至編造事實。
案例描述:笑笑哭著告訴我:“老師,我的新盒子不見了。”我掃視了一週,這時我發現××的神情有些緊張,就走到他身邊說:“你看見笑笑的盒子了嗎?”“沒……沒有。”××緊張地說。“那老師能看看你的盒子嗎?”我對××說。“我媽媽……也給我買了一個和她……一樣的盒子。”××支支吾吾地說。我說:“那老師看看可以嗎?”“嗯。”××極不情願地從書包裡拿出盒子遞到我手中。我見盒子的背面寫著“笑笑”兩個字。我問××:“這盒子是誰的?”××卻說:“盒子是媽媽買給我的。”經我再三教育,××才承認:自己很喜歡笑笑的盒子,所以偷偷地放到了自己的書包裡。
我的思考:
孩子們說謊,我們首先必須查詢幼兒說謊的原因。其次,我們必須尋找合適的教育引導方法。無論是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還是社會教育,由於幼兒期是幼兒人格形成的初期,應當給予高度重視。當說謊行為出現,最重要的不是在幼兒說謊時我們該做什麼,而是在幼兒沒說謊時我們該做什麼,這就是儘可能地清除說謊的情境,創設民主的、誠實的、賞罰分明的情境。糾正幼兒說謊行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多動腦筋想辦法,在遇到很難纏的事情時,雙方進行具體的溝通,大家一起合力,克服孩子的說謊行為,讓孩子健康地成長。
幼兒睡前短篇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