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古代漢語的有效方法
學習古代漢語在初學時相比其他課程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掌握了就會變得簡單了,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1、歷史觀點的樹立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發展的,它隨著歷史的變遷而變化,但同時它也不可能變化得很大,因為它一方面有發展,一方面還有它的穩固性。因為有繼承,所以幾千年前的漢語和現代漢語有許多共同處,這是繼承的一方面,但它也有發展的一方面,這就是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學習漢語首先須樹立歷史觀點,知道它有相同,有不同,有繼承,有發展,這對我們學習漢語是有很大好處的。
現在就詞彙方面來談,詞彙方面也是有繼承有發展的。那末我們對語言的發展要注意什麼問題呢?如果是很大的不同,容易發現,也容易知道它不同。古代沒有的東西,現在有的,語言的表現就不同。如現代的飛機、拖拉機以及各種科學和工具,都是古代所沒有的,當然它就不同;還有些東西是古代有現在沒有的,因為古代有許多風俗習慣和工具,都是現在所沒有的,所以不可能在現代漢語中找出從前古老的詞彙來,這種大不相同的地方,大家都容易注意到。但是,有些並不是大不相同,而是大同小異,古代的和現代的看起來好象是一樣的,可是真正仔細考察起來,卻並不一樣。為什麼呢?因為現代漢語是從古代漢語發展來的,兩者不可能有很大不同。剛才說的很大的不同,只是小部分不同,大部分都是大同小異的。因為從古代來是有繼承的一面,但由於時代的不同,它也有發展的一面,所以我們學習古代漢語,特別要注意又同又不同、大同小異的地方。 從詞的意義的變化,可以看出歷史觀點的重要。我們要研究古今這些詞的意義的異同,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應該搞得很清楚。因為看古書,太深的字不怕,我們可以查字典得到解答。如“靝”字,這個字太深,但我們從《康熙字典》上可以查出這個字就是道家的“天”,一點也不難。又如“墬”字,這個字也很深,但是我們一查《辭海》,知道它就是“地”字。所以說,難字難不倒我們,容易的字,倒易迷糊。剛才舉的許多字,都是很容易的字,每人都認識它,由於太熟悉了,所以古今的不同就容易忽略,容易放過,這樣使我們讀古書讀得半懂半不懂,實際就是不懂,那就有點象我們讀日文,許多字我們認識,就是不懂它的意義。當然讀古代漢語不能與讀日文相比,但是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要以為字很熟就懂得它的意義了。所以說,我們必須要樹立歷史觀點。
2、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
我們學習古代漢語,找出一條經驗,就是要把三樣東西結合起來學習。一是古代漢語文選,二是常用詞,三是古漢語通論。我們要把常常見面的詞記熟了,學古代漢語和學外語一樣要記生字。古代漢語大概有一千到一千二百個常用詞,把它象學外文記生字那樣地記住,大有好處。不要記那些深奧難懂的字。從前教和學古代漢語的人都走錯了路,專記那些生僻的字。如那時小孩子喜歡找一個難懂的字去考老師,這樣做是沒有好處的。我們應研究那些在古書中最常見的字。那些不常見的字,你研究它有什麼好處呢?同時常用詞中,我們還要記它常用的意義,那些生僻的意義,可以不記它。比如一個字有五個常用的意義和五個生僻的意義,那我們就要去記那五個最常用的意義。所以我們要搞常用的、普遍的,不搞那些特殊的、奇怪的。同學們認為記常用詞很有用處,因為一個常用詞一般在這裡是這個意義,在別處一定也是這個意義。要不是這種情況的話,那就要另作處理了。譬如稍微的“稍”字,這個字現代和古代的意義不一樣。“稍”字在古代當做“漸漸”講。《漢書》裡有一句話:“吏稍侵凌之”,是說一個人做官很老實,連衙門裡的小官吏,都漸漸地欺他老實。這裡“稍”字就含有漸漸地、得寸進尺地去欺負他的意思。如解作“稍微”的話,就不對了,因為不能說稍微地去欺負他。直到宋代,“稍”字還是這個意思。蘇軾的詩中有“娟娟雲月稍侵軒”之句,是描寫他從一個地方回家時看見月亮慢慢升上去,漸漸侵入窗戶中的景色,是非常富於詩意的,如果說月亮“稍微”侵入窗戶時,就完全沒有詩意了。這樣我們如掌握了“稍”字這個常用字的詞義後,到處就能用“漸漸”來解釋它了。
再說“再”字在古代漢語中當兩次講。“再來”就是來兩次,“再會”就是會兩次。所有的“再”字,都當這講。古代漢語中的“五年再會”,如現代漢語來講,是說五年後再見。古代漢語則解作“五年之內會面兩次”。兩者差別多大!所以如果掌握了常用詞的詞義,就到處用得上了。
古漢語通論,就是講理論、講道理、講規律。講古代語法、語音、詞彙以及文字學的一些道理,來幫助我們深入地瞭解古代漢語。三部分中的文選是感性知識部分,古漢語通論是理性知識部分,常用詞既是感性又是理性,說它是感性,就是說它當生字來記,說它理性,就是掌握詞義後到處可用,也可說掌握它的規律。把古代漢語分為文選、常用詞、古漢語通論三部分,把理性知識與感性知識好好結合起來。此外,我們還要強調自己動腦筋,想問題。這樣的要求是比較高一些,可以提出,但不要對一般同學提出這要求。古代漢語怎樣能懂呢?把很多的文章湊起來,加以分析、概括、領悟,就能懂了。如“再”當兩次講,就是從每一篇有“再”字的文章中去領悟它的意義是否一樣,當你發現所有的“再”字當兩次講時,你就恍然大悟,知道這個“再”字當兩次講了。所以這是領悟處來的、歸納概括出來的。
3、詞彙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語言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語音,就是這幾個字怎樣念;二是語法,就是句子的結構。三、詞彙是一切事物、行為和性質的名稱。第四是文字,是語言的代表。關於古代詞彙,現在我們好象懂得,但又不一定真懂。要注意,有些詞,不要以為講得通就算對。講通了有時也會出錯。有時講起來似乎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其實不然,恰恰還有問題。剛才提到蘇東坡的詩句“娟娟雲月稍侵軒”,其中的“稍”字作“稍微”講,也能講得通,但這樣的講法不對。另外,“時不再來”這句話,出在《史記·淮陰侯列傳》,那裡說:“時乎,時不再來。”“時不再來”這四個字,大家都認識,用現在的話解釋,就是“時間不再來”,這樣講好象不難懂。其實這樣結束是不對的。“時”不作“時間”講,而是“時機”的意思。“再”是兩次,“再來”是來兩次。整句話的意思是“時機不會來兩次”。可見講通了的未必就是對的。再舉個例子,《史記·萬石張叔列傳》有“對案不食”的話,這好象容易懂,“案”是桌子,“對案不食”就是對著桌子吃不下飯。因為當時萬石君的兒子作錯了事,萬石君很傷心,吃不下飯,他兒子因此就悔過。所以這個故事中錯用了“對案不食”的話。但要知道,漢朝時候沒有桌子,古人是“席地而坐”的。“案”這裡不能當桌子講,是一種有四條腿的托盤,可以用來放飯菜。古人吃飯時,就把飯菜盛在托盤裡,因為它有四隻腳,可以平放在地上。“對案不食”,是說對著盛放著飯菜的托盤,吃不下飯去。這樣講就對了。如果這裡把“案”講成桌子,雖然也能講得通,可是在別的地方就講不通。語言是有社會性的,一個詞在這裡這樣講,能講得通,在別的句子裡講不通。“舉案齊眉”這個成語裡,把“案”講成“桌子”,那就講不通。“舉案齊眉”的故事是說從前的夫妻二人,丈夫叫梁鴻,妻子叫孟光,他們相敬相愛。孟光給她丈夫送飯,把盛飯菜的盤子舉得和眉一般齊。“案”只能解釋為“盤”,如果要講成桌子,那孟光一定舉不起來了。總而言之,對古人用詞,要有敏感,要仔細分析,要從大量的材料中進行概括,進行比較,通過自己的思考,把它弄清楚。單純地靠查字典,那是不夠的。
4、語法的學習
關於古代漢語語法,我想可以找些書看看。比較通俗的有楊伯峻的《文言語法》
常由人提到,在否定句中有個詞序問題。所謂否定句,是指含有“不”“莫”這一類字眼的句子。比如“不知道我”,古人說的時候,要把詞序顛倒過來,說成“不我知”。這就是說,在否定句中要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面去。還有“你”字,古代說成“汝”。“他”字說成“之”,“自己”說成“己”。這一類都是代詞,在否定句中,如作賓語用,一律提到動詞前面,說成“不我知”“不汝知”“不之知”“不己知”。這可以說是一條規律,用得很普遍,幾乎沒有例外的情況。
疑問句中的賓語,也要提前。不過這裡有的限制,賓詞必須是代詞。比如“何”字,是個代詞,它在“爾何知”這句話中作賓語用,需要提到動詞前面。如果不提前,說成“爾知何”,那不合語法。有個成語“何去何從”,意思是離開什麼,追隨什麼。這個“何”字也在動詞的前面。《孟子》中有句話:“先生將何之。”“之”者,往也,是“去”的意思。這個“何”是動詞“之”的賓語,需要提前。上古時候,“往”字不帶直接賓語,因此這句話不能改成“先生將何往”。何以見得?這可用《孟子》中另外一句話作比較說明。《孟子》中有句話說:“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這個“焉”字作“於何處”講,而“於”是介詞,所以“焉”能當“往”的間接賓語用。
學習古代漢語語法,要仔細進行分析。賓語要提前,得有條件,那就是必定在否定句、疑問句的情況下。另外,賓語必須是代詞,如果普通名詞,那就不能提前。比如說“不騎馬”,就不能說成“不馬騎”。“知我”,不能說成“我知”,因為這不是否定句。如果學習時,忘了這些條件,那就容易出錯。《論語》中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怕自己不知道人家。這句話中,“不己知”中的“己”字,提到了動詞前面,“不知人”的“人”卻沒有提前。這些地方都值得注意。語法方面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有的可研究得很細。不妨再舉個例子。“之”和“往”有分別,“之”本來是“往”的意思,但從語法上看,“之”不等於“往”,其中有差別。“之”的後面可以帶直接賓語,而“往”則不能。比如說到宋國去,可說“之宋”,到齊國去,可說“之齊”,但不能說“往宋”、“往齊”。總之是我們也要注意學習語法。
5、學習的具體措施
提到具體措施,首先是要拿出時間,慢慢地學。應當循序漸進,不能急躁,不能企圖一下子就學好。這就是所謂欲速則不達。學外國語,有所謂“俄語一月通”,一個月內學通俄語,那種學法是不會學得牢固的。學習古漢語也一樣,不能企圖一兩個月學好。我們說,學古漢語,學一二年不算多。北大學生,每週學四小時,學二年,還只能學到一般的東西,談不到學得深透。學習不能速成。我知道大家想學得快學得好,希望能講些規律,以為掌握了規律就算學好。規律是需要講的,但不能把規律看得很簡單。學習語文是個反覆的過程,快了不行。比如給古書斷句,很不簡單,常常有點錯的情況。點錯的或點不斷句的,那他一定不懂書的意思,就算是點對了,也還不能說他就一定懂。同學們常點不斷句,他們提出問題,問怎樣點才能點得對。這就涉及到掌握規律的問題。不會斷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詞彙方面的原因,有語法方面的原因,還有不瞭解古時風俗習慣的原因,等等。可見規律是很複雜的。如果只是講規律,不從感性知識方面入手,那是不行的。兩者應結合起來。剛才有人提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我想總的回答一句,就是學得多了,才能逐漸積累起來,積累多了,問題就解決了。要不然,一個一個問題解決,零星瑣碎,而且還達不到自己的願望。那麼,究竟怎麼辦呢?我看要多讀些好文章。可以讀讀《古文觀止》,這書市面上有賣的,其中一共有兩百多篇文章,不要求都讀,可以少讀些,讀三五十篇就可以。要讀,就要讀些思想性較好的或自己愛讀的文章,最好能夠背誦,至少要讀熟此外還可念些詩,讀讀《唐讀三百首》。三百首太多,不妨打個折扣,也挑選些思想性好、愛讀的詩讀讀,讀一二百篇也就可以了。要讀得熟,熟能生巧。所以學古漢語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念三五十篇古文,一二百首唐詩。寧可少些,但要學得精些。
曹操經典詩詞短歌行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