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學習方法與讀書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3日

  由於名人的先天素質和後天環境影響不同,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也表現出了不同於他人的個性特徵。下面小編整理了名人學習方法,供你參考。

  18位名人的學習方法

  1. 科學家培根的“釀蜜法”:我們不應該像螞蟻一樣簡單隻收集,也不應該像蜘蛛一樣光會在肚裡抽絲,而應該像蜜蜂一樣採百花釀甜蜜。

  2. 理學家朱熹的“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3. 教育家孔子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 小說家巴爾扎克的“反問法”:開啟一切科學的鑰匙是問號。

  5.作家列夫 託而斯泰的“思維法”:只有靠積極思維得來的才是真正的知識。

  6. 心理學家洛克的“多少法”:學識廣博的訣竅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的東西。

  7.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循序漸進法:要想一下全知道,就意味著什麼也不會知道。

  8.文學家伏爾泰的“再讀法”:重新再讀一本舊書,就彷彿與老友重逢。

  9. 文學家歐陽修的“三上法”:馬上,枕上,廁上。

  10.歷史學家陳恆的“讀目法”:讀書先讀目錄,心中有數。

  11.學問家王盛鳴的“竭澤法”:知識如魚,目錄如網,要學會用網在書海中打撈。

  12.教育家布魯納的“興趣法”: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13.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合精法”:要善於集合相近的學科的理論精華。

  14. 國學家章學誠的“切己法”:不切己者,雖泰山而不顧。

  15.科學家巴斯德的“堅持法”:使我達到目的的奧祕是我的堅持精神。

  16. 孟軻的“獨立思考法”:盡信書不如無書。

  17.短篇小說家馬克土溫的“專注法”:只要能專注,就能取得連自己都會吃驚的成就。

  18.史學家顧炎武的“新舊法:每年用三個月複習舊知識,其餘時間學新書。

  9位名人最牛讀書法

  賈平凹:“觸一通三”法

  賈平凹認為,書之為友不能一日不交;書是財富,要逼者自己靜心地讀書。他將自己的讀書方法總結為“觸一通三”法。他認為讀書面不可狹窄,文學書要讀,政治書要讀,哲學、歷史、美學、天文、地理、醫藥、建築、美術、樂理、武術、繪畫、舞蹈……凡是能找到的書,都要讀。若讀書面窄,借鑑就不多,思路就不廣,觸一而不能通三。他甚至主張連植樹造林、做飯炒菜方面的知識都要略知一二才好。

  老舍:“印象”法

  老舍說:“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魯迅:“跳讀”法

  魯迅先生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麼無論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這種方法是對陶淵明的“不求甚解”讀書方法的進一步發揮。它的好處是可以由此節省時間,提高閱讀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體理解和最重要的內容上。

  巴金:憶書法

  巴金先生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巴金說:“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上,等候護士同志兩點鐘來量體溫。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但並沒有打瞌睡。我的腦子不肯休息。它在回憶我過去讀過的一些書,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溫故知新,能夠不斷地從已讀過的書中吸取精神力量。

  毛姆:“樂趣”讀書法

  英國作家毛姆提出“為樂趣而讀書”的主張,他說:“我也不勸你一定要讀完一本再讀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發覺同時讀五、六本書反而更合理。因為,我們無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變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內也不見得會對一本書具有同樣的熱情。

  朱熹:“二十四字”法

  宋朝的著名學者朱熹,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及自然科學,均有研究。他在讀書方法上,總結歸納“二十四字”閱讀法,該法是由“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已體察、著緊用力、須教有疑”24個字組成的方法。除此之外,他還說:“學者觀書,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曉,不若退步,卻看得審。”就是說,讀書要紮紮實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時還要頻頻回顧,以暫進的退步求得紮實的學問。

  蘇軾:“八面受敵”法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在他的《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他自己首創並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蘇軾在信中說:“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年輕人讀書,每一本好書都讀它幾遍。好書內容豐富就像知識的海洋,讀書時人的意識指向一個方面,就像打開了一扇視窗,不能使各個方面的知識進入視野,讀一遍書只是獲取了意識指向的那個方面的資訊而已。所以希望讀者每讀一遍都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

  顧炎武:“三讀”讀書法

  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很會讀書,也很講究讀書方法。他的“三讀”讀書法即“復讀法”、“抄讀法”、“遊戲法”。他給自己規定:每年春秋兩季,分別複習冬夏兩季所讀的書,即半年讀書,半年複習,把閱讀和複習交叉進行,有效地增強了記憶力。

  在每次複習時,他面前放一本書,請別人也朗讀同樣一本書,他邊聽邊默記。如果發現自己默記的同朗讀的有出入,馬上查書,立即糾正,再復讀幾遍。顧炎武讀書總是要動手抄錄的,這種學習時既動口,又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讀書效率。

  列寧:批註閱讀法

  列寧酷愛讀書,他讀書時很喜歡在書頁的空白處隨手寫下內容豐富的評論、註釋和心得體會。有時還在書的封面上標出最值得注意的觀點或材料。一旦讀到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他還在書的扉頁上或封面上寫下書目索引,特別註明書中的好見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錯誤論斷的所在頁碼。每當讀到精闢處,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機智靈活”、“妙不可言”等,讀到謬誤處,就批上“廢話!”、“莫名其妙!”等等。列寧的重要著作《哲學筆記》就是在讀哲學書籍時寫的批註和筆記彙編而成的。它被公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著作之一。

初學者薩克斯學習方法
美國學生的學習方法
相關知識
名人學習方法與讀書方法
名人學習英語的方法
名人學習英語的方法有哪些
名人學習外語的方法有哪些
名人學習方法及影響有哪些
中外名人學習方法啟迪
名人學習方法
新人學習游泳的基礎方法是什麼
學習策略與思維方法有哪些
學習技巧與考試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