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人類學對科學心理學的超越帶來的影響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1961年,美籍華裔人類學家許烺光***Francis L.K.Hsu***出版了《心理人類學——研究文化和個性的方法》一書,提出心理人類學概念。美國又興起了小規模的心理人類學復興運動。復興者在弗洛伊德關於人類發展和心理動態學說的影響下,形成了新心理學派,其表現一是所謂“認知人類學”的出現,一是在人類學中進一步應用以心理動態學為著眼點的研究方法。目前這—學派有兩個定期刊物,成百名人類學者和心理學者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分析心理人類學對科學心理學的超越帶來的影響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分析心理人類學對科學心理學的超越帶來的影響全文如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利曾指出,自我的認識與建構需要以“他者”為參照。對***科學***心理學而言,道理亦然。整體上,心理學將經典物理學等標準自然科學作為應仿效的正面他者,藉此建立起了以自然科學模式為主流的學院心理學;但對於日常智慧、精神分析、人類學等人文領域,就經常視作應遠離的反面他者,不過諷刺的是,心理學正是通過這些所謂“科學性不足”的他者建構出了自身“足夠科學”的自我形象。實際上,心理學看待人文領域的態度是偏向、片面、自我防禦的,這不僅扭曲了他者,還會相應扭曲自我。為了全面、真實地理解自我形象,為了建構未來更加合理的自我形象,心理學應真誠瞭解並辯證吸收一些人文性質他者的智慧,而與他者作深度的整體比較研究,正是這一過程的關鍵一步。

  一、心理人類學作為科學心理學“他者”之適當性找尋心理學合適的人文他者,可求諸***社會文化***人類學。

  從學理上講,人類學具備綜合的社會文化關照和特色性的質性經驗研究方法,這是一種迥異於心理學的獨特而合理的研究正規化。從現實可行性上講,雖然語言學—符號學、文化研究、文學理論、後現代主義等領域有時比人類學更加先進,但它們經常比較極端,同時與心理學在主題和方法上相距太遠;而人類學就相對溫和,並且與心理學一致,都強調對行為進行系統的經驗研究。最後,從歷史淵源上講,馮特、韋特海默、皮亞傑、布魯納以及諸多精神分析學家、文化心理學家等都與人類學關係密切,如馮特曾倡導的人文取向的民族心理學,即是一種古典人類學材料和視角支撐下的心理研究;只是很可惜,這些對人類學的關注或借鑑未能引起心理學家充分和持續的重視。必須清醒的是,將人類學作為一個整體來談論是過於寬泛的,也並非所有取向或分支都方便與心理學比照。

  人類學中最適宜、最直接的部分無疑是“心理人類學”,因其不僅具備了人類學的整體特徵,還與心理學在主題上有了更大的相似性。心理人類學是人類學尤其是美國人類學中重要的學派或分支領域。其萌生於 20 世紀 20 年代的美國,早期被稱為文化與人格研究、文化與人格學派、心理學派,至 70 年代逐漸完成建制化。心理人類學的主要先驅是美國人類學之父博厄斯***甚至還有英國人類學鼻祖馬林諾夫斯基***,重要代表有瑪格麗特·米德、本尼迪克特、薩皮爾、克拉克洪、卡丁納、林頓、許烺光、M.斯皮羅、懷廷夫婦、米歇爾·羅薩爾多、Robert I. Levy、Catherine Lutz、Roy D’Andrade 等。

  在人類學中,心理人類學並非是高度連貫和一致的領域,也不是學科認同感很強的亞學科,而且與認知人類學、教育人類學、醫學人類學的關係較難梳理。不過當作為他者與心理學並列時,仍可大致分析出其研究領域和研究邏輯。心理人類學的傳統焦點是“文化與人格”研究,但現在已不限於此。至今,它廣泛關注過社會文化脈絡下的諸多心理行為現象:既有國民性、社會化、***文化***濡化、自我、精神失常等人格類主題,又涉及情緒情感、社會行為、角色、態度、偏見、價值觀、宇宙觀等社會性的認知,以及感知覺、思維、智力、學習、語言等狹義的認知。可見,心理人類學的研究主題與心理學甚為相近,這也成為了將二者對照比較的牢固邏輯前提。

  二、心理人類學在人的理解上對科學心理學的修正對人及其心理行為的理解是一個重要的元理論問題

  雖然心理學家通常並不公開表明立場,不過透過與心理人類學的比較,仍可總結出個體主義、生物學主義***生物學還原***和機械還原三大自然科學立場。整體而言,心理人類學以文化相對論、整體論和生態旨趣為出發點,勾勒出了截然不同於心理學的人的形象。

  1. 從個體主義到個體與社會的辯證平衡心理

  人類學將個體—社會關係的討論推向了前臺,它一般不像其他人類學取向那樣巨集觀,而是重點強調人的社會性,同時尊重並重新定義了人的個體性。心理人類學重視人的共同體生存和文化影響,因此對個體社會化和濡化的研究是其傳統領域。除此之外,許烺光還做出了重大的理論創新,他既照顧到整個人類學對人的社會性和相應整體性強調,又把個體與社會充分結合,從而提出了“心理社會均衡理論”:人是一種“心物互動的多維動態平衡體”,接下來人的直接存在現實不是個體,而是融合了個體“親密社會關係”和“親密文化規範”的“基本人際狀態”——即使強調個人主義的歐美社會也是如此。

  2. 從生物學主義到文化相對論

  斯皮羅認為,人類學界對文化的強調有多重形態,但以“描寫性的文化相對論”為最大共識,即對人的理解應更多在文化而非生物學範疇內展開。這一文化相對論,也可視為心理人類學的最低限度主張。心理學時常設定一些心理行為現象是人類普遍的,並把這種普遍性歸因於人的生物學天性。對此,心理人類學通過田野證據進行了否定,早期的經典研究有:W. H. R. 裡弗斯的視錯覺研究、母系社會的俄狄浦斯情結研究、米德的青春期研究和性別氣質研究、變態行為的不同文化界定標準等。這些研究證實了不僅人格,甚至連基礎的知覺都有著文化特異性。

  心理人類學還認為,即便存在著生物學天性,它們也是受到文化影響而存在可塑性的。當然,確有一些心理行為是人類普遍的,但心理人類學仍盡力遠離生物學理解。比如,馬林諾夫斯基和斯皮羅等人就指出,人類需要、動機普遍性的背後是人類生活遭際的普遍性。
 

數學系本科論文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相關知識
分析心理人類學對科學心理學的超越帶來的影響論文
論音樂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
分析社群保健護理對兒童早期發展帶來的影響論文
家庭環境對中小學生心理的影響論文
舞蹈藝術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
籃球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
學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
網路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論文
淺談色彩在幼兒教學中的心理影響論文
稅收對經理人股票期權激勵效應的影響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