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論文相關例文
新聞作為大眾傳媒的方式之一,在輿論引導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電視新聞編輯對新聞的重要作用
新聞編輯是指新聞工作人員利用相關的編輯裝置和手段,對採集到的新聞素材進行整合分析,最後形成新聞內容並傳播給受眾的工作過程。
一、新聞編輯的重要地位
1.新聞編輯是新聞資訊傳播的基礎和前提
首先,新聞資訊要想傳播必須要經過新聞編輯人員的整理與編輯,才可以被傳播的;其次,新聞編輯的水平高低會直接影響新聞資訊的質量;第三,新聞編輯還是新聞傳播前最後的一道把關稽核,決定著新聞能否得到傳播。因此,新聞編輯是新聞資訊傳播的基礎所在。
2.新聞編輯是新聞資訊價值的重要保證
新聞編輯保證了新聞資訊的各種要素齊全,保證了新聞資訊的真實性、價值性和時效性,而這正是新聞資訊被受眾接受必須具備的要素,沒有這些要素,新聞資訊就不會具備傳播的價值;通過新聞編輯,根據新聞重要性進行排序,合理地安排播出順序,能夠實現新聞資訊傳播效果的最大化。所以,新聞編輯是新聞資訊價值的重要保證。
二、新聞編輯對新聞的重要作用
1.保證了新聞及時有效與真實
通過對新聞原始素材的重新整合梳理,使其成為具備基本傳播要素的新聞資訊,保證了新聞資訊自身的時效性與真實性。在把握基本資訊的基礎上,再通過對新聞重要性的區別,將新聞資訊按照一定的順序通過各種媒介及時傳遞給受眾,保證了資訊傳遞過程的時效性,如此一來,就保證新聞資訊的時效性與真實性,達到其應起的作用。
2.維護了新聞的輿論指引功能
每一條新聞報道的傳播,都蘊含著對受眾認知方向的引導,進而會影響輿論的走向。新聞編輯正是通過對新聞素材的整理與編輯,在維持資訊真實性的基礎上,保證了新聞資訊的核心價值觀念,在傳遞給受眾之後,可以有效地指引受眾的認知,避免了由於新聞資訊要素的缺失引起的受眾誤解而產生的恐慌等問題,有利於維持社會的穩定與安全。
3.提高了受眾對新聞資訊的接受程度
從形態來看,新聞編輯是對“原始素材”的“精加工”與“深加工”。對素材進行整理和編輯時,編輯人員都是從資訊被接受能力角度出發,在維持資訊真實性、時效性等特性不變的基礎上,對資訊做出一定編輯修改,使其各要素更加清晰明確,更容易理解,進而提高了受眾的接受程度。
4.保證了新聞的價值導向作用
新聞編輯通過對資訊的過濾與篩選,保留符合社會發展的積極資訊,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對新聞資訊的需求,為公眾的價值觀念形成提供了幫助。
5.促進了新聞資訊的形象多樣化表現
原始素材基本都是簡單的文字、圖片或音訊,通過新聞編輯,合理的運用圖文結合、視訊處理、音訊配字幕等方式,對新聞資訊作出處理,使其表達的內容條理有序、表現的方式豐富多樣,更容易引起受眾的共鳴。
三、發揮新聞編輯重要作用的措施
1.加強新聞編輯的手段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新聞編輯已經無法滿足日益提高的新聞需求。所以,新聞編輯工作必須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豐富新聞基本素材,提高對新聞素材的處理能力和效率,在保證新聞資訊時效性與真實性的基礎上,擴充套件新聞資訊的表現形式與趣味性,讓新聞資訊變得更具有吸引力;同時,嚴格新聞編輯的篩選過程,不能因為新聞資訊數量的增多而降低篩選標準,在傳播中出現不良价值導向的新聞資訊。
2.提高新聞編輯人員的素質
首先,提高對編輯工作的重視,資訊的泛濫對新聞編輯造成了較大的工作壓力,但編輯人員不能就此放鬆編輯工作的質量,致使新聞資訊出現時效性不足、缺少真實性、價值導向不明等問題;其次,提高新編輯技術的使用,新的編輯技術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並使新聞資訊表現得更加直觀形象,有利於新聞編輯工作的健康發展;第三,提高基本文字駕馭能力,編輯人員需要不斷的加強學習與借鑑,在平時多進行文字訓練,在同事之間展開組稿和策劃經驗交流,提高把握新聞熱點的能力,進而實現自身文字駕馭水平的提升。
3.建立良好的內外部監督機制
通過編輯組內部的監督,對於在新聞編輯中存在的敷衍了事、新聞資訊編輯、篩選不當等現象進行監督,以便於內部出現問題及時糾正;通過社會公眾的外部監督,可以對編輯的新聞資訊的實際效果做出評估,對出現問題的新聞資訊進行有效的處理。通過內外部的監督,可以有效地保證新聞編輯工作的積極效應,發揮其對價值和輿論導向的指引作用。
四、結論
新聞編輯對新聞有著重要的作用,做好新聞編輯工作,是新聞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對新聞編輯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工作積極採取先進技術,創新編輯工作方法,加強編輯隊伍員工綜合素質培養,通過良好的內外部監督機制來促進新聞編輯的進步與發展。
篇2
淺談新聞自由與隱私權的衝突與平衡
一、新聞自由與隱私權概述
新聞自由,包括公民新聞自由和新聞媒體報道自由兩個方面,分別體現為自然人權利和法人權利。法人的新聞自由,主要指新聞媒體的採訪自由、報道自由、出版自由和發行自由等方面的權利;自然人的新聞自由,主要體現為公民個人自由蒐集和傳播新聞等方面的權利。
憲法上隱私權是指公民的私生活不受窺測、監視、公開、侵擾和干涉的權利,即公民有選擇、控制和決定自己私生活之事務、保持私生活安寧和處置私生活資訊的權利。具體而言,隱私權保護的是公民個人的姓名、肖像等私人資訊,個人活動不受監聽、監視和錄影,個人的親屬朋友關係等不受非法調查的權利。
二、新聞自由與隱私權的衝突
***一***新聞自由與隱私權衝突的本質分析
新聞自由的主體是企業化運作的新聞媒體,為了增加銷量,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新聞媒體善於挖掘他人的隱私,利用“獨家新聞”抓住觀眾心裡。新聞自由本質上是對各種資訊的公開。而隱私權強調的是對個人資訊的專有和保護,它的實現途徑就是不被外界侵入和干擾,本質上是對個人資訊的不公開。一個希望“廣為人知”,而另一個希望“不為人知”,這種本質上的對抗性,必然帶來現實生活中兩者衝突。
***二***新聞自由與隱私權衝突的現象分析
在新聞採訪過程中,為了瞭解事情的真相,新聞從業者可能隱藏記者身份、採取跟蹤竊聽等方式獲取事實,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公民的個人資訊、財產關係、婚姻關係和親朋好友關係等,雖然相關資訊尚沒有向社會大眾公佈和宣傳,但已經有可能造成採訪物件隱私資訊的洩露,並進一步給後期新聞報道階段的大範圍洩露隱私造成隱患。在新聞報道中,為了博取公眾眼球,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可能會公佈未成年違法犯罪的姓名、肖像和家庭資訊,公職人員的家庭關係和財產關係等,這些都是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行為,容易造成新聞傳播和隱私權的衝突。
三、新聞自由與隱私權的平衡
***一***新聞侵權的構成要件
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侵權行為,損害結果、因果關係和主觀過錯。由於隱私權的特殊性,一般侵權行為要求有明顯的損害結果,明顯損害結果是認定一般侵權行為的重要構成要件。但新聞侵權行為,公開的是個人隱私,會影響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狀態,甚至會影響到個人及其家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對新聞侵權的損害結果的判定,不能單純的以明顯損害結果為標準,只要侵權行為的發生與損害結果之間有明確的因果關係,就應該認定為新聞侵權行為的發生。
***二***新聞侵權的免責事由
從上面對新聞自由與隱私權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聞自由與隱私權本質上是衝突的。如果對隱私權的保護不考慮公共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事實的還原和公眾的判斷,影響新聞自由的發揮。因此,在涉及公共利益的方面,對隱私權採取相對保護的原則,儘可能的保障新聞自由。
1. 公共利益原則。所謂公共利益是不特定多數人利益的統稱,包括社會與個人利益在內,乃促進社會身心發展不可欠缺的合理秩序,應於個案就權利人的行為客觀地加以判斷。一旦涉及公共利益,就不再受到隱私權的保護,新聞媒體的報道也就不屬於侵權。
2. 相對人同意原則。隱私權是一種以支配權為核心的權利,當事人可以選擇放棄。如果當事人願意公開自己的私密資訊,這樣的報道就不屬於侵權行為。但本人的公開的隱私涉及第三方的隱私時, 應得到第三方的同意。
***三***避免新聞自由與隱私權衝突的措施
從遵循公共利益原則與相對人同意原則,有利於減少新聞自由的運作與維護個人隱私權,而在具體的實踐中,更需要從國家、媒體監管組織、新聞從業人員三方面,建立相應的制度。
1. 儘快建立《隱私保護法》,許多國家都很重視隱私權的理論研究和立法。目前我國還沒有“隱私保護法”和“個人情報資料法”等關於隱私權的法律。
2. 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對新聞輿論監督權的保護。用立法的形式規定公民知情權的保護、隱私權的保護與限制,這是新聞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也完全符合國際法制的通行慣例。
3. 加強新聞行業協會的監管力度。新聞行業協會應健全和完善新聞媒體的市場準入機制,加強對媒體的監管力量和約束機制,讓所有媒體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中健康地競爭。從根本上解決隱私權與新聞報道權之間的衝突,達到二者的協調與平衡。
四、結語
隨著微博、微信的廣泛使用,新聞傳播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在這樣時代背景下,如何在新聞自由和隱私權保護兩方面找到平衡點,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社會中的個人,我們有權利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隱私,不受非法採訪和報道,同時,我們也應該遵循法律和道德底線,不傳播不可信不屬實的報道。作為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應該堅守基本的法律底線和職業道德,在充分了解事情真相和保護相對人隱私權的基礎上報道。
關於新聞編輯方面論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