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記憶的總原則是什麼
想要高效地記憶,就要了解高效記憶的原則,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高效記憶的總原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效記憶的總原則
“如何高效記憶”的答案:主動理解編碼-->筆記-->知識結構化-->頭腦風暴-->生活實踐及思考-->答題整理。高效的記憶方法是存在的,這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但僅僅依賴高效記憶方法是不夠的,必須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輔以主動的思考,汗水+技巧才是記憶王道,至於“高效”,就看你要速度還是效果了!
1、掌握知識是一個主動的資訊加工過程,而不是結果或產物。
學習不等於將知識強灌入腦子中,而是要當事人參與到學習過程。要想真正掌握某個知識,僅僅是被動接受結果遠遠不夠,必須要通過主動地吸收和推理,賦予知識以結構和意義,才能實現知識的真正“私有化”,也就是所謂的“記得住”。簡言之就是:主動學習+理解吸收,這也是學習記憶總原則,否則任何方法都是鏡花水月。
2、學習要“慢”。
“快速”帶來很大的壓力,且收穫不大,感覺更多的是一種完成欲主導,但對掌握知識基本沒有意義,只能說是一種先睹為快,以及心理上自欺欺人的“成長”滿足。
3、善於做摘要,撰寫學習筆記。
不做筆記,學完就忘記的差不多,如果從頭再看一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但如果邊學邊做摘要,然後系統整理成學習筆記,精華都濃縮出來了,再去學習就省時省力。但僅僅是做筆記並不夠,深入學習掌握,還需要理論聯絡實際,將日常的收穫、感想、體會不斷充實到筆記中,不僅是書本知識筆記,還融入日常體會,不斷充實豐富人性知識。
4、善於意義化、結構化知識。
能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知識,基本都是結構化的或對我們有意義的資訊。根據目錄建立知識樹,讓知識立體化,這一步非常簡單也非常有效,記住了一棵樹就基本記住了所有知識點。不過有一個問題,這樣建立的一大塊知識還是會在記憶中形成孤島,如何與其他知識、其他學科建立聯絡,這就需要後續的觸類旁通了,需要仔細的思考和相當的時間積累。
5、積極利用自我檢測和生成效應。
心理學家做過試驗,自我檢測效果要遠遠好於復讀和背誦,更加有利於知識的掌握、理解,自我檢測本身很簡單,知識需要克服一點惰性。另外,生成效應是更好的知識掌握方式,要求我們不僅要接受知識,更要對知識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語言文字就行輸出。生成效應有很多方式,比如向同學朋友講解學霸都喜歡幫人答疑,開設網路部落格寫心得體會優秀的人基本都開設部落格不是沒有原因的,目前看網路答題也是非常不錯的方式。
6、每天頭腦風暴。
每天給自己空出半個小時時間,或者散散步,或者沉思,在頭腦中對今天所學的做一個梳理、再現,在頭腦中整理出知識體系。這一點也是我最喜歡的和最大的記憶收穫,效果非常好。其實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上下班路上,睡前,早起等等。
影象記憶不只是編故事
很多學員剛開始的時候經常說,影象記憶不就是編故事,這方法我小的時候就會。很多人以為編編故事就算是學會影象記憶了。我想這裡的許多朋友也一定是這樣想的。其實完全不然。影象記憶離不開發散思維,發散思維離不開聯想串聯。
首先,影象記憶離不開影象聯想,而好多同學只是做到了聯結,卻做不到影象。
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們只是把兩個因素做了聯結,用聲音進行了聯結,相互關聯的任何一種聯結都會增加記憶能力,影象記憶並不到此就完了,真正的影象記憶應該只是在一念之間用影象的形式完成所有的聯結,因為大腦對影象的運作是快速的,而對左腦的邏輯描述卻很慢,比如一幅圖,你一眼看過去,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基調全都看到了,而把這些東西用文字描述出來,卻可能需要十頁的紙張也未必見得完成。
很多同學也還只是停留在聲音裡,難過做到完全的心像化,大腦內現不出影象,所以還是不能做到真正地影象記憶,更不用說達到影象記憶的最高境界:文字即是影象的過目不忘的境界了。做到影象記憶第一大難關,心像化。這一步說起來是最簡單的,卻至少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做得比較好。
所以,記憶力的最基礎的訓練:
一定要做好心像化,這種心像化的能力不是說想象出影象就可以,而是非常精確細緻才可以。
有哪些常見的記憶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