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
你知道什麼是兩棲動物嗎?知道最大的兩棲動物是什麼嗎?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726 年,一個瑞士醫生Johann JacobScheuchzer發現了一個化石。這個化石被一位宗教人士視為是在聖經中所描述的大洪水期間有罪人類的遺骸,並稱之為洪水證人。1812年,化石被喬治·居維葉驗證為大鯢。
三種大鯢
全球現存最大的三種大鯢,中國大鯢身長可達1.8米,日本大鯢身長可達1.5米,隱鰓鯢身長可達0.75米。除美洲大鯢外,其餘分佈於亞洲。是3億年前與恐龍同一時代生存並延續下來的珍稀物種,被稱為“活化石”。
中國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
一般壽命50至60年,有說能生存達80至100年。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取其**像嬰兒啼哭;日本大鯢俗稱“大山椒魚”,源於其身有山椒味道。
體形扁長,四肢很短,前肢4指,後肢5趾,趾間有蹼,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屬兩棲動物,水中用鰓呼吸,水外用肺兼面板呼吸,面板只有黏膜,沒有鱗片覆蓋。
在兩棲動物中要數它體形最大,體重最重的可超百斤,外形有點類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壯扁平。心臟構造特殊,已經出現了一些爬行類的特徵,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不要被外表所迷惑
中國大鯢俗名娃娃魚、海狗魚、狗魚,主產於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它的**酷似小孩的啼哭,所以一般又稱它為娃娃魚。早在2000年前已有不少書籍提到“鯢魚有四足,如鱉而行疾、有魚之體、而似足行、聲如小兒啼”。
儘管長得圓潤呆萌,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溫良謙和的動物。其性凶猛,肉食性,白天一動不動,夜晚出來覓食。捕食昆蟲、魚、蝦、老鼠等,甚至其他兩棲動物,張口就吃,從不挑食。
它保持了泥盆紀巨大肉食性兩棲動物的特徵,仍然擁有祖先在水中的霸主地位。
雌鯢每年7~8月間產卵,卵產於岩石洞內,每尾產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撫育任務就交給了雄鯢。雄鯢把身體曲成半圓狀,將卵圍住,以免被水沖走或遭受敵害,直至2~3周後孵化出幼鯢,15—40天后,小“娃娃魚”分散生活,雄鯢才肯離去。
幾個絕活
它視力不好,卻是山間溪流的凶猛掠食者。
感官靈敏,神經元分佈眾多,藉由頭和身體知覺去偵測水壓改變來捕食獵物。身體側線的觸感極強,周圍的一切都盡在它的掌握。
善於潛伏,爆發力強。流線形的身體使它遊動起來很輕快,能迅速抓住獵物。為了便於抓到獵物,也便於躲避天敵,體色與周圍的石頭等物的顏色非常相似。
非常能忍受飢餓,在清涼的水中甚至可以長達幾個月不進食。在蝌蚪期用鰓呼吸,成年後用肺呼吸,這也使它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還能通過脫皮來適應環境,每次脫皮時間間隔10---15天。正常的脫皮跟蛇的蛻皮一樣,可以促進娃娃魚生長,也可以將老皮上的一些病菌隨皮一起脫掉。
大鯢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都面臨下面的處境,不能不讓人扼腕。
野外種群瀕臨滅絕----極危
中國大鯢主要產於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對水質、環境要求都很高,喜歡生活在清潔的溪水中,水質不好容易死亡。
長期遭到人們大量捕殺,棲息地受到汙染,分佈區成倍縮小,數量銳減,有的產地已瀕臨滅絕。短短几十年內種群數量劇減80%,被IUCN列為極危物種。倫敦動物學會把中國大鯢放在兩棲動物受威脅清單的第二位。目前,屬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與此對照的是,人們把大鯢肉作為一種珍貴的美味,養殖業空前繁榮。2011年,陝西進行了一次只針對持證養殖場的普查,調查顯示養殖場**有260萬大鯢,而此後養殖業規模爆炸式增長。
在這些養殖場,絕大多數繁殖所用的種魚要麼是直接從野外捕獲的,要麼是野外捕獲個體的第一代後代。這些捕撈**加劇野外種群的減少。若野生大鯢滅絕,養殖業也要遭殃。即使野生種群不滅絕,隨著時間的推移,養殖場的選擇性繁殖也會改變大鯢的身體和行為特徵。
為保護這一珍稀物種,在四川通江縣成立諾水河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護區,這是中國長江上游大鯢的重要分佈區,也是長江上游特有魚類巖原鯉種群在嘉陵江上游支流的集中分佈區,它的建立對於保護我國西南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水生動物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世界上最貴的錦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