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茶道的歷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北京不僅在建都之後將中國茶文化推向一個空前的高度,而且在茶文化初創之時便作出了重大貢獻。 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唐代幽州出了個茶“亞聖”

  在中國茶文化歷史上,除了“茶聖”陸羽,還有個被稱為“亞聖”的人,他就是盧仝。盧仝***約795年~835年***,號玉川子,唐代幽州范陽人。他不僅是唐代著名詩人,也是最優秀的茶人。盧仝雖屬范陽世家大族,但他這一支大約已沒落。據說他家境貧寒,但讀書卻很刻苦,年輕時曾隱居少室山,不願仕進,卻成了著名詩人。其詩風獨特,近乎散文,多鍼砭朝政,反映民生疾苦。盧仝這種清高致遠的性格,使他與茶文化相通。

  “千叟宴”把茶的禮儀推向空前

  “以茶表敬意”“以茶明倫序”和以茶會友,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內容。所以,自唐宋以來,宮庭內便常舉行茶宴。不過,最大規模的宮庭茶宴還是出現在清代的北京。滿族得天下於馬上,但人關以後便儘量效仿中原文化。特別是乾隆皇帝,雅好詩詞,到處附庸風雅,對茶這種清雅的文化自然是不能不愛的。據說,有的大臣奉迎乾隆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卻悠然接道:“君,不可一日無茶。”乾隆常組織文臣在重華宮聯句,參加者共18人,每人四句,臨場由皇帝出題限韻,詩成賞茶並賜珍物。不過,最大的茶宴還是“千叟宴”。

  “千叟宴”早在康熙朝便開始了。康熙五十二年,適逢60大壽,各地官員為拍皇帝老兒的馬屁,鼓動一些老年人入京賀壽,於是,康熙決定舉行“千叟宴”。不過,這首次的“千叟宴”並未在故宮之內,而是在暢春園舉行的。當時,有65歲以上的退休官員、文武大臣及士庶共1800餘人參加。我國對茶的評價向來比酒的地位高,有“茶在酒上”之說。所以,“千叟宴”的內容首先是要品茶,然後才進些食品。況且,這麼多的“退休老頭兒”也不勝酒力,所以更要以茶為主了。大宴開始,樂隊奏丹墀清樂,膳茶房先向皇帝、太子進茶,1000多老人們行禮,然後與宴者才能共飲。既表明臣下對皇帝“以茶表敬意”,又體現皇帝對臣庶“以茶示雨露均分”的美意。有了這次大茶宴的鼓舞,到乾隆時興致更高,於是屢屢舉行“千叟宴”。最大的一次人數多達5000人,在故宮的乾清宮內舉行。乾清宮內擺佈不下,又將壽寧富、皇極殿闢為宴席之所。這樣多的人飲茶自然很難體味茶的清雅韻味,但卻把以茶為禮儀的精神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茶宴後,飲茶器具皆賜與會者。幾千人的茶會,賞茶、賜具,也只是皇家才有的氣派。這大約是我國曆史上,也是世界各國集體茶會的冠軍之作了。

  上行下效,皇帝如此重茶,大臣、文人自然紛紛效仿,於是,京城上下,處處飲茶。宮廷內還保持北京民族的習慣,多飲奶茶;而官員與文人則多飲綠茶和花茶,講什麼“明前”“雨前”,普通百姓,雖只能買些低廉的花茶,但亦不可或缺,還稱之為“高末”。北京人是很講禮儀的,來客敬茶是普遍的習慣。當然,也有官員們製造的陋習,比如,有客來訪,主人不大歡迎,或是談得不耐煩了,便端起了茶碗,這叫“端茶送客”。但總的來說,茶在北京是禮敬、親和的象徵,雖然沒有江南茶那麼細膩、清雅,但更多了些質樸、實在。

  北京的茶館文化

  北京在很早時就出現了茶館,明清時已遍佈京城。清室滅亡,宮廷茶文化衰落。而到民國以後,由於都城的南遷和軍閥戰亂,文人煮茶品茗的雅興自然也減了不少。表面看,茶文化似乎衰落了,但實際上卻深深地滲入到民間。所以,這一時期北京的茶館文化內容和形式都很豐富,有大茶館、清茶館、書茶館、貳渾鋪、紅爐館、野茶館等等,以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

  書茶館是茶與文化娛樂相結合,主要是吃茶聽評書。舊北京的書茶館主要集中於東華門和地安門外。如東華門外的“東悅軒”,地安門外的“同和軒”便是最著名的書茶館。書茶館一般分為“白天”與“晚燈”兩班。白天從下午三點至六七點,晚燈由下午七八點直至深夜。有的是藤椅藤桌,有的則是木椅木桌。真正的書茶館往往是由說書先生說大部評書,有時一部書要說上兩三個月,有《三國》《兩漢》《隋唐演義》等歷史題材,也有《包公案》等公案小說,還有《聊齋》等神怪故事。而天橋一帶的書茶館則大多為曲藝,內容也更通俗。

  清茶館的文化氣氛似乎更濃重一些。這些地方一般賣清茶,陳設雅潔簡練,夏季除室內設雅座外,還在門外或院內高搭涼棚。這些茶館裡多閒人和老人,許多人提了鳥籠子大早便出門“遛早兒”,茶館清晨5時許便開業,以迎接“遛早兒”的人。老人們在護城河兩岸打打拳,遛遛鳥,之後便進到茶館來,講茶經,談鳥道,邊喝邊談,還比賽誰的鳥叫得好聽。有的鳥經過訓練,不僅能發本聲,還能模仿老鷹、布穀、大雁等十幾套叫聲,飲茶和自然情趣得到巧妙結合。而專供客人下棋的清茶館又稱“棋茶館”,設定簡樸無華,茶客飲茗提神,專注於棋,往往終日流連其中。

  “野茶館”是季節性的,是與園林、郊遊結合的產物。北京人春天要出城“踏青”,夏季要到荷塘賞蓮,金秋則到西山觀滿山紅葉和農家的瓜棚豆架。於是,茶館老闆們往往在風景名勝之地搭起茶棚。遊客們玩兒得累了,便到野茶館來歇歇腳,品品茶。這些茶館有的在蘆蕩之側,有的在農田之間,有的在橋頭路旁,’還有的在山林古剎之中。在野茶館裡,茶人可以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暫時忘卻都市的喧囂。

  “大茶館”則是將茶與飲食結合,進行社交活動的場所,既有生意人的聚會,也有文人以茶會友。這種茶館裝置往往很講究,有頭櫃、二櫃、後櫃之分,有的還以院落前後隔開,以便在後堂接待比較尊貴的茶客。

  民國時期新興的“茶園”,實際上是戲園的前身,既賣清茶,又演戲曲。老北京人看戲,與其說是“看”,不如說是“聽”,邊飲邊聽,才能品齣戲曲的“味兒”來。

  茶道的禮法

  茶道活動是要遵照一定的禮法進行,禮既禮貌、禮節、禮儀,法即規範、法則。“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陸羽《茶經》“五之煮”***此為唐代煎茶道中的行茶規矩。

  “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曰: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茶譜》序***此為宋明點茶道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頗為謹嚴。禮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儀容、態度、語言、動作。茶道之禮有主人與客人、客人與客人之間的禮儀、禮節、禮貌。

  茶道之法是整個茶事過程中的一系列規範與法度,涉及到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一些規定,如位置、順序、動作、語言、姿態、儀表、儀容等。

  茶道的禮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損益,與時偕行。在不同的茶道流派中,禮法有不同,但有些基本的禮法內容卻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茶道用品的名稱有什麼
茶道杯架資訊
相關知識
北京茶道的歷史
說茶道的歷史起源
萬里茶道的歷史來源介紹
茶道的歷史起源是什麼
中國茶道的歷史發展
茶與茶道的歷史
中國茶道的歷史
唐朝茶道的歷史
花茶茶道的歷史
紫砂壺茶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