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哲學歷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早在公元前4~前3世紀,朝鮮開始使用鐵製工具,農牧業有了較大的發展,私有制和奴隸佔有制不斷擴大,促使人們產生了與這種經濟基礎相適應的哲學觀。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朝鮮哲學史經歷了幾個發展時期。

  歷史簡介

  公元前4~前3世紀,古代朝鮮人在關於世界始源問題上的哲學思維,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古代朝鮮哲學主要是圍繞著主宰天地萬物的是“神”還是“氣”的根本問題展開的。人們在生產實踐中,逐漸認識了日月星辰風雨雲雪等天體和自然現象同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絡。在認識這些天體和自然現象的本質及其變化的過程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唯物的自然觀據《三國遺事》《三國志魏書》等記載,他們認為世界是由物質的“氣”組成,並由陰陽兩氣相互作用而發展的。而奴隸主階級為維護奴隸制度、利用原始社會的宗教和迷信思想,神化國王權威,核心的思想是“敬天”。天神崇拜思想在當時佔統治地位。他們認為,主宰自然和人間的是天上的某種最高的、絕對的神。

  三國時期的朝鮮哲學

  1世紀前後,古代朝鮮奴隸制社會漸趨瓦解,高句麗、百濟、新羅等封建國家先後建立。這時,中國的儒家學說傳入朝鮮三國,成了維持和鞏固封建秩序的思想武器。儒學家以家國一致、忠孝一致的思想,把階級支配解釋為近乎血緣關係的社會現象。4世紀,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的長期爭霸,使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農民的反抗直接威脅著封建統治。為了麻痺人民,統治階級積極扶持佛教的傳播。佛教在372年首先傳入高句麗,爾後又迅速傳到百濟和新羅。6~7世紀,新羅佛教進入極盛期,出現了圓光、慈藏、勝詮、慧超、圓測、元曉、太賢、義湘等著名佛教思想家,建立了朝鮮獨特的佛教哲學思想。

  最著名的佛教思想家是元曉他根據“和淨”的邏輯方法,揚棄三論宗和唯識宗相對立的不同側面,提出了自己哲學的最高範疇“一心”,認為宇宙萬物由“一心”的存在而產生和發展。這“一心”不是人的主觀意識,而是某種構成世界始源的超自然、超社會的絕對精神。這就把佛教哲學從主觀唯心主義推向客觀唯心主義。元曉的哲學思想盡管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但包含著一些合理的辯證因素。如對“同一”和“差異”的關係,他明確指出:“差異”是對“同一”而言,“同一”是對“差異”而言的;“同一”只有在“差異”之中辨別,“差異”只有在“同一”之中才能明確。

  6~7世紀,新羅還有一種影響很大的社會思潮花郎道,即風流思想。它把儒家的忠孝,道家的無為,佛教的積善思想融合成一個有民族特色的倫理道德觀,以此培養忠君思想和陶冶愛鄉愛國情操,以適應新羅進步貴族階級對內鞏固和發展封建秩序、對外統一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的政治需要。從根本上說,花郎道是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壓迫進行辯護的封建意識形態。但它代表了進步貴族階級的利益,對新羅社會的發展和在統一三國的戰爭中起了積極作用。9世紀初,中國禪宗開始傳入新羅,逐漸形成一派。到新羅末期,教***禪宗以外的其他佛教宗派***、禪兩宗分庭抗禮,互爭勢力,佛教勢力漸衰。

  高麗時期的朝鮮哲學

  10世紀,高麗王朝建立。在貴族統治階級的保護和扶持下,佛教又漸轉盛。高麗前半期,天台宗與禪宗廣泛流傳,前者的代表是編撰高麗大藏經的義天,後者的代表是曹溪宗的創始人智訥。智訥的佛教哲學對後來朝鮮哲學史的發展有較大影響,它從禪宗的立場調和禪、教二門教義,既反對教宗的讀經主義和形式主義,又反對禪宗不立文字的“以無念為宗”的“頓門主義”,主張“禪教一致”,“定慧雙修”。這樣,智訥在改造禪宗的基礎上,建立新的佛教教義,創立了有自己特色的佛教流派曹溪宗。他認為“真心”是世界的本原,除了真心之外什麼也不存在,“真心”即世界。智訥的“真心”說,把各種佛教的超自然與超人間的神祕主義範疇溶化在人的主觀意識***心***之中,進一步把佛教哲學推向主觀唯心主義。

  13世紀,高麗王朝漸趨衰落,統治階級墮落腐敗,爭權奪利,政局動盪;大土地兼併使社會矛盾激化,農民起義接連不斷;蒙古兵和倭寇的侵擾使民族倍受蹂躪;佛教腐化墮落,日益喪失其在意識形態方面的統治地位安、白頤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從中國元朝引入朱子學***見朱熹***。到14世紀,朱子學廣泛傳播,為重整封建秩序、實現李朝取代高麗王朝提供了思想武器。李穡、鄭夢周、鄭道傳等人是此時期朱子學的代表人物。他們利用朱子學,在政治上標榜“王道”,要求維護和加強以王權為中心的封建專制體制,建立代表中小地主階級利益的新政權李氏王朝;在經濟上揭露大土地兼併的弊端,要求改革田制,廢除私田,推行科田法;在思想路線上以客觀唯心主義反對佛教主觀唯心主義。朱子學的傳播客觀上推動了當時朝鮮社會的進步。

  “抑佛揚儒”,確立和鞏固朱子學的統治地位成了當時朱子學者在思想戰線的主要任務。幾乎所有朱子學者都從道德、政治、經濟和哲學等不同角度對佛教展開了批判,其中尤以金貂樸礎和鄭道傳的排佛論為烈。鄭道傳撰文《佛氏雜辯》,全面批駁佛教教義。他以“氣之凝聚者,為形質,為神氣”的唯物觀點,說明形體關係,否定“靈魂不滅”;以天地萬物都有其發生、發展、消亡的必然過程為例,否定“定數輪迴”;以可知論反對佛教的“虛幻”說。鄭道傳的排佛思想包含了某些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因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唯物論思想的發展。

韓國泡菜怎麼吃好吃韓國泡菜的食用指南
舊唐書韓愈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朝鮮哲學歷史
怎麼看待朝鮮古代歷史
高三政治哲學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知識點總結
朝鮮東學黨起義的歷史事件介紹
中學歷史教育隨筆
大學歷史學求職信
大學生為什麼要學歷史
中學歷史教師年終工作總結
中學歷史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精選範文
中學歷史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