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香爐的茶道鑑別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香爐是茶道必備的器具,也是華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宋代汝瓷香爐於燒製汝官瓷的所在地寶豐縣清涼寺出土。它高9釐米,爐口直徑8釐米,束頸,扁鼓腹,下附三獸形短足;爐底中心形成自然凹陷,一釐米見方。胎體厚重,胎骨堅硬,除了內壁底部有些露胎外,其餘均為滿釉;施釉肥厚、瑩潤、飽滿;釉彩呈香灰色,土氣較重,留下了明顯的被泥土侵蝕的痕跡。整個香爐造型古樸,氣韻典雅。但就是民汝香爐如此完整的也頗少見,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汝瓷香爐的歷史

  香爐起源於何時,尚未有定論,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古以蕭艾達神明而不焚香,故無香爐。今所謂香爐,皆以古人宗廟祭器為之。爵爐則古之爵,狻猊爐則古踽足豆,香球則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鑄而象古為之者。惟博山爐乃漢太子宮所用者,香爐之制始於此。”

  東漢越窯褐釉香薰,它造型生動,質樸自然,不帶托盤。這尊香薰由上下兩部分構成,可以自由開啟,上半部由三層含苞欲放的蓮花瓣圖案構成,每排蓮花有十一瓣,抽象成三角形狀,每個花瓣上刻有大小不等的花莖,十分清晰。蓋頂飾有一精美的小鳥,亭亭玉立,眺望遠方,下半部為圓柱形空心支柱。

  晉代越窯青釉提爐,已同傳統的香爐十分接近,也是三足鼎立,但有一造型優雅的把手,上面還有旋紋工,做工精巧,讓人產生無限遐想。南北朝洪州窯香爐,釉色呈青黃色,為五隻足,粗壯結實,穩穩地站立托盤上,完整無缺。

  唐三彩香爐比較少見,露胎為粉紅色,黃綠褐彩繪組合,釉自然往下流淌,五爪老虎足,顯得沉穩雄健。

  宋代貴族出身的趙氏皇帝文化素養極高,喜好復古,重視舊禮器。三足鼎式香爐是北宋復古的產物,由於先秦時期的青銅器、玉器和陶器的大量出土,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宮廷專職文物保管員呂大臨編撰《考古圖》,所收銅器210件,玉器13件。從此文物鑑定與學術研究融合一起,這在宋以前是沒有的,為後世文物研究開了先河,也為瓷器全面仿製先秦禮器奠定了基礎。

  香爐出現在大宋帝王的內庭,而一些小型香爐則成為文人把玩之物,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為後世所仿製。宋耀州窯香爐,它是受到越窯的影響發展起來的,爐脣邊較寬,釉色青潤自然,有“巧如範金,精比琢玉”的美譽。南宋龍泉書房梅子青香爐,精巧典雅,三足鼎立,爐身有三條線紋,足底有褐色。

  元代香爐不脫宋代風尚,數量與品種繁多,以中小型香爐為主。湖田窯青白釉雙耳三足香爐,爐敞口直頸,鼓腹平底豐滿,肩兩側貼塑一對長方形立耳,足根部有明顯的壓印獸面紋,通體施青白釉,胎質堅硬膩白,釉色滋潤而不透明。

  明代瓷爐大多數香爐以青花瓷為主,明嘉靖青花香爐,也出現了色彩斑斕的五彩瓷,明宣德皇帝自己本身是天分很高的藝術家,對色彩十分敏感,五彩、鬥彩瓷得到空前發展。

  明萬曆五彩人物三足香爐:萬曆五彩器製作到了鼎盛期,它的特點為胎體厚重,釉面乳白瑩潤。三幅開光圖案裝飾效果極佳,老翁身著外套顏色分別為絳紅色、淡黃色和草綠色,神情泰然,鬚眉飄逸,或埋頭讀書,或低頭沉思,或伏案揮毫。頸部有“大明萬曆年制”款。

  清代統治者入主中原後,以“孝”治天下,康熙時期祭祀風氣盛行,乾隆時期成為社會發展空前繁榮的時期。景德鎮一代名師巧匠,以其聰明才智,將瓷器製作推向歷史的高峰。清乾隆豆青釉雙耳三足爐,瓷質精細,釉色肥厚,裡外滿釉,光潤勻淨,如脂似玉,雙耳自然連結,高雅之中不失秀逸。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釉款。

  清朝光緒的御用香爐是由玉來做,非常薄,用手電筒打在裡面,外面可以看到光源。

 

汝窯茶道茶具的養護方法
儒茶文化徵文啟事
相關知識
汝瓷香爐的茶道鑑別方法
烏龍茶的茶道衝飲方法
太閣立志傳的茶道學習方法
如何辨別瓷磚的質量鑑別方法簡單
鐵觀音的茶道沖泡方法
公章的真偽鑑別方法與技巧
枸杞的真偽鑑別方法與技巧
荷蘭本土美素奶粉的真假鑑別方法
硃砂的真假鑑別方法有什麼
黃蠟石的收藏鑑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