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散文選集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豐子愷,浙江桐鄉人,生於一八九八年。一九一四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受業於名師李叔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一***

  最早聽到豐子愷這個名字還是在初中的時候,老師拿了一幅他的漫畫給我們看,畫的什麼現在不記得了,但還記得確實很幽默。所以在圖書館看見這個名字就毫不猶豫的借下來了,雖然我明白自己不是很愛看散文。印象中的散文就是描寫各種各樣的景色,高中時有一次老師佈置寫散文,我已經儘量在寫景色了,可老師還是覺得寫景色的篇幅太少,一直對只是寫景的文章比較“敬畏”。可晚上回宿舍幾篇以後才知道,原來散文可以這麼有趣!

  每一篇文章的出發點都是那麼的“小”,而由每件小事引發的感想都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或是每個人都會有共鳴的。這樣的小事有很多,比如說朋友沒有幫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太太搬東西,家裡的花貓、養過的大白鵝、有凹陷的椅子甚至是幾枝扁豆杆都可以寫進文章裡,那都是人們平日裡都能見到的東西,很平常,可在豐子愷的眼裡他們似乎都有了存在的意義,有了優缺點或是與社會上的某些現象有關。而有的東西,你只要仔細的觀察了,都會發現他有趣的地方。吃瓜子也可以寫出很長篇幅的文章來,我倒是從上面學到了一種新的吃法,不過還沒嘗試過呢!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他作為一個父親寫的關於兒女們的文章。他覺得大人們的生活和孩子們“天真、健全、活躍”的生活比起來是“變態的,病的,殘疾的”,“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們的所有物,時間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們能最明確、最完全的見到。我比起他們來,真的心眼已經被世智塵勞所矇蔽,所斫喪,是一個可憐的殘廢者了”。字裡行間都能看到他對孩子們的愛,有趣的是描寫夏天他們父子們吃西瓜的場景,每個孩子吃西瓜時的滿足感表現的都不一樣最小的孩子是笑嘻嘻搖擺著身子,一邊嚼西瓜,一邊發出像花貓偷食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引起了大一點的孩子的共鳴,於是他發表了他的詩:“瞻瞻吃西瓜,寶姐姐吃西瓜,軟軟吃西瓜,阿韋吃西瓜”,然後又引發了更大的孩子們的散文、數學的興味。想想這都是一群多麼可愛的小孩啊,也只有愛他們的父母才能如此細緻的觀察他們。都說父愛深沉,其實也是很強烈的,只是一般的沒有表現,而豐子愷在文章裡舒緩的表達著強烈的父愛。

  還有很多篇幅是用來祭奠緣緣堂的,那是豐子愷的住所,是他自己一點點設計、規劃撿起來的,付諸了很多的心血,所以當知道那裡被日本人炸了以後非常悲傷。緣緣堂在他的眼中完全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自己獨特個性的人,春夏秋冬的各有一番風景,那樣帶著感情的描寫讓向來不愛看風景描寫的我都認認真真的看下去了。還有豐子愷帶著一家老小在那個動盪的年代逃難的經歷,讓我瞭解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是那麼戰戰兢兢,他們路上也碰見了一些唯利是圖、坑害別人的人,其實他們也就只是想活下去,每個人就算他壞也是有原因的,他壞也不可能是徹底、完完全全的壞。我無法想象如果自己是個一家之主,在那麼***的年代肩負一家人的性命,要怎麼去處理所有的事情,這可能就是男人的責任吧,要有一顆多麼強大的心!

  我現在知道南方人過年真的和北方很不一樣,一樣的還是繁雜的過年程式,哪天該幹哪些事都明明白白。不過現在每年過年都越過越沒意思了,是因為我們長大了還是因為那些傳統就在我們長大的短短二十來年就消失殆盡了那麼多!

  真的沒有想到自己能把一本散文集每篇文章都,是佩服豐子愷還是佩服自己呢!呵呵,看完一整本書就是有滿足感。看完散文集讓我覺得生活更加有趣了,就像他描寫了一隻鵝,甚至讓我有了自己也養上一隻的衝動。看完書,有時不經意的想到一兩個小細節,也會微微一笑。看來散文這東西和談戀愛一樣,也能留下美好的回憶!

  ***二***

  再讀《豐子愷散文集》,心中不自覺籠上了一層悲哀,來得如此無奈。隱隱約約中,彷彿看到了自己那些無法挽回的歲月,清楚地羅列在眼前。想抓住,卻已飄遠了。那一刻,才發現自己不復是黃金時代的人了。

  尤其偏愛豐老的《送阿寶出黃金時代》,記得他曾在文中說道:“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這確是一種悲哀!當我提筆寫下這些文字時,便是明白了這道理。於是我開始回憶我的黃金時代,卻發現無畏可愛的歲月彷彿早已離我而去。或許是我早忘了那樣的生活,便也不再去想。可這竟是多麼荒唐的事!不知不覺的幾年以來,天真、無邪漸漸淡出了我的生活。而面孔上,多了一份為重的思考。這沒什麼不好。知識與那黃金時代相比,少了心中的暢快,少了自己的真性情!我多想在此刻

  有一絲恐懼,腐住了每一根神經。我有些擔心。“眼看見兒時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孩童時代的我們只知成長如何是好,充滿羨慕地眼巴巴地望著大人的生活,急於衝破時間的牢籠,奔向下一個目的地。那一刻,我們永遠也不會明白成長的“代價”。或許“綿羊”並不是所有人的選擇,但或多或少,我們丟棄黃金時代的奔放與熱情。或多或少,帶上了世俗的氣息來應和這個世界。這樣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壓抑!無奈,只因我不再是黃金時代的人兒了,要學會“生存”。我避不開,躲不掉,只求能否放慢腳步,讓我在黃金時代的在最後末端沾回一些過往的氣息?即使是掩藏其真面目的時刻,也不至於做一隻“綿羊”。

  剎那間,彷彿覺得人生像是一場分段的冒險賽,時間像是那隻計時的秒錶。黃金時代,是這場遊戲的開始。因為你不懂遊戲規則,所以犯了錯也不會受到懲罰。只是此刻,我已具備了初學者的水平,不得不步入下一個階段。我必須學會謹慎、小心,卻步是屈服、妥協。

  出黃金時代,意味著另一個新的開始。不是不敢向前,想再次留戀過往的美好罷了。讓我們的黃金時代被烙在心底吧。

  ***三***

  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因為其變更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猶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恆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與價值,於是人生就被確實肯定,而圓滑進行了。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變衰,也全靠這“漸”的助力。“漸”的本質是“時間”。時間我覺得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猶之時間藝術的音樂比空間藝術的繪畫更為神祕。因為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定其一點。時間則全然無從把握,不可挽留,只有過去與未來在渺茫之中不絕地相追逐而已。性質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議,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為一般人對於時間的悟性,似乎只夠支配搭船、乘車的短時間;對於百年的長期間的壽命,他們不能勝任,往往迷於區域性而不能顧及全體。試看乘火車的旅客中,常有明達的人,有的寧犧牲暫時的安樂而讓其座位於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暫時的美譽***;有的見眾人爭先下車,而退在後面,或高呼:“勿要軋,總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會”或“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的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之人。

  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們能不為“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而收縮無限的時間並空間於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納須彌於芥子。中國古詩人***白居易***說:“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國詩人***Black***也說“一粒沙裡見世界,一朵花裡見天國;手掌裡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豐子愷經典散文推薦三篇
精選白落梅散文三篇
相關知識
豐子愷散文選集讀後感範文
豐子愷散文選集讀後感
關於豐子愷的散文選集讀後感受
史鐵生散文選集讀後感
老舍散文選集讀後感兩篇
李漢榮散文選集讀後感6篇
沈從文散文選集讀後感
季羨林散文選集讀後感作文
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
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