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消失的村莊
炊煙消失的村莊,是我的故鄉,沒有炊煙的村莊,就是信仰流失的村莊。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即將,消失的村莊
如果說鄉村是一本書,那麼炊煙就是一首詩;一首心靈的詩。這首詩詮釋著一個鄉村,所有的清瘦、豐富、與飽滿。可如今的鄉村是憂傷而又寂寞的,年輕學子們在村莊里長硬了翅膀,遠離家鄉,追求著夢想,一去不再回來。中年人拖家帶口揹著沉重的行囊,從那棵“幾百年”守護著村莊的老槐樹下起步,滿懷憧憬地奔向遙遠而陌生的城市,去尋找他們理想的世界。那些單調而自然的田園記憶,都全部融入在他們奔忙的日子裡。然而村莊是大度的,在每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村莊都會用孤獨炊煙,向遠方的遊子表達著無盡的牽掛......
小河依然靜臥在村莊旁潺潺的流淌著,偶爾也會聽到一兩聲雞叫,村頭的那片荒蕪的田地裡雜草叢生,村裡唯一的那頭老黃牛,不知春夏和秋冬,也不知憂和愁,在哞哞的叫著。這渾厚聲音掉進了一片荷塘裡,讓村莊再次跌進失落與迷茫。因為村莊的旁邊,不知什麼時候;有了一片工廠的林立,也有零星灑落的一幢幢樓房。隨著時代的發展,那些童年記憶裡疏散的鄉村。慢慢地將要改變成城鄉一體化小區。可是還有些年紀稍大的人,依然會留念故鄉那阡陌的小路,還有那洩閘般湧出的牛羊,留念那煙雨下一幀水墨畫的村莊,回味著那灶間飄散出的土菜香味,還有那鍋鏟的叮噹的旋律,在村莊裡迴響。那些不知名的鳥兒,立在枝頭嘰嘰喳喳的唱個不停,有騎著牛背晚歸的牧童,一聲聲清脆的嗓音,在鄉間的小路上叮噹歡快的跳躍著。這自然樸實的畫面,將會永遠定格在他們的記憶裡。
我們人類;從自然中而生,所以每個人,天生都會喜歡自然的一切。鄉村是《人與自然》最貼切的方,那裡有我們喜歡的小草、野花。還有我們在城市裡,不可能享受不到的新鮮空氣。你若來到鄉村,你的渾身上下都會像鬆勁的彈簧,輕鬆而又自在,有一種迴歸自然的享受。在鄉村,你可以親手採摘最綠色的瓜果。在鄉村,你可以你可以拿起垂釣的魚竿,讓時間變的緩慢。你可以看蝴蝶飛舞的浪漫,也可以像孩子一樣的大聲呼喊!看狗尾巴草在風中搖曳,看牛兒低頭使勁地啃著路邊的青草。哦,鄉村,你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純樸與自然,怎不叫人如此的嚮往......
:消失的村莊
我沒有忘掉小李莊,就是因為它的故事還印在我的腦子裡。
其實,在肥鄉、永年、曲周三縣交界這一帶,上了點年歲的人大都知道小李莊的故事。
小李莊是一個村名,在我村與風火村之間。說是個村,那是若干年以前,現在已名不符實。
我對小李莊的印象,多半是聽來的。關於小李莊的消失,在具體情節上民間有許多傳說,但主要試試情節是因為出了敗家子。
小李莊距我村稍近些,而在地界上歸風火村。從我記事起,這裡就是一片高高的廢墟,上有幾間破瓦房,住著一李姓老漢和其一子一女,這是小李莊作為村莊的最後一代居民。這片廢墟約有五十畝,在遍是殘磚爛瓦德縫隙中生長著茂密的野草,在野草的縫隙中許多棗樹不規則地覆蓋著小李莊的上空,每年棗樹掛果時,風火村便派我姥爺來看管,我常去給老爺送飯,於是便與小李莊有了更直接的聯絡。
這情景二十多年後我仍記憶猶新:太陽偏西南,熱辣辣的光透過樹枝斑駁地落在小李莊上,在瓦房東邊的樹蔭下,姥爺和李老漢兩人靜靜地坐在馬紮上下棋。姥爺常是一手端著旱菸袋,一手拿著棋子思索,兩人常常半晌不說一句話。此時的小李莊相對靜一些,除了蟬的嘶鳴、螞蚱和一些蟲子在草叢中亂蹦、各樣的蛇亂竄。農活兒忙了,李老漢到隊裡做工,姥爺閒下來這一截樹枝,在地上慢慢划著教我識字。姥爺讀過幾天私塾,之乎者也會說許多。而我最感興趣的則是姥爺關於小李莊的故事。斷斷續續,零零散散,加上村裡一些長著在不同場合的感嘆,我對小李莊的來歷有了大致的瞭解。
現在想起來小李莊的故事也挺簡單:大概是三百多年前,有一姓李的漢子給風火村的一個大戶扛長活,為了幹活方便,眾人攛掇下,便與這長工結為一家。由於夫妻勤儉持家,死做活拼,家境漸漸好轉,草棚變成了土坯房,一間變成數間。子孫繁衍,經過幾代的努力,一家又變成數家,後來還出了一個知縣什麼的官員,此時已成為當地的富戶,居有樓房堂館,行有車馬代步,成為小李莊的鼎盛時期。再後來,由於出了幾個不肖子孫,吃喝嫖賭,揮霍成性,內部也矛盾重重,你爭我奪,家境漸敗,到清末民初,小李莊已完全分崩離析,一部分遷居風火村,大部分遷居我村。於是延續了三百年的村莊又悄然消失了。
小李莊在我心目中是神祕的。姥爺曾指著腳下的廢墟說:老輩兒人說這下邊還埋著八缸金子哩。不管金子有無,但我相信小李莊確實輝煌過。過去絕大多數都是土坯房,磚瓦房是極少的,廢墟上許許多多的磚瓦瓷片便是小李莊曾經輝煌的證明。
小李莊為東西長方形,東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口很深的磚井對稱著,村裡講風水的人說,面南背北是龍身,兩口井是龍眼。井壁光滑如冰,夏天水淺時常見紅魚在井裡遊動,有人說這兩個井裡有三條腿的蛤蟆,可從來沒人見過。可就是這麼一塊風水寶地也沒有經得起幾個敗家子的折騰,最終也是龍死人散。
近幾年經濟好轉,附近村的人常從小李莊起土燒磚,高高的土堆漸漸癟了下來。前些日子回老家發現小李莊已變成了平嶄嶄的農田,青青的禾苗和周圍的農田一樣在微風中偷著生機。小李莊已痕跡全無。
滄海桑田,歷史的風塵掩埋了多少令人感嘆的故事;物換星移,若干年後,小李莊會不會在同它的故事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站在小李莊的土地上,望著廣袤的田野和周圍一個個富起來的村莊,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真的希望我們的後代還能記住這些故事,能從這故事中感悟出一點東西來,不要“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但願小李莊的故事能代代相傳下去,村莊消失了,故事不能消失。
:消失的村莊
我沒有忘掉小李莊,就是因為它的故事還印在我的腦子裡。
其實,在肥鄉、永年、曲周三縣交界這一帶,上了點年歲的人大都知道小李莊的故事。
小李莊是一個村名,在我村與風火村之間。說是個村,那是若干年以前,現在已名不符實。
我對小李莊的印象,多半是聽來的。關於小李莊的消失,在具體情節上民間有許多傳說,但主要試試情節是因為出了敗家子。
小李莊距我村稍近些,而在地界上歸風火村。從我記事起,這裡就是一片高高的廢墟,上有幾間破瓦房,住著一李姓老漢和其一子一女,這是小李莊作為村莊的最後一代居民。這片廢墟約有五十畝,在遍是殘磚爛瓦德縫隙中生長著茂密的野草,在野草的縫隙中許多棗樹不規則地覆蓋著小李莊的上空,每年棗樹掛果時,風火村便派我姥爺來看管,我常去給老爺送飯,於是便與小李莊有了更直接的聯絡。
這情景二十多年後我仍記憶猶新:太陽偏西南,熱辣辣的光透過樹枝斑駁地落在小李莊上,在瓦房東邊的樹蔭下,姥爺和李老漢兩人靜靜地坐在馬紮上下棋。姥爺常是一手端著旱菸袋,一手拿著棋子思索,兩人常常半晌不說一句話。此時的小李莊相對靜一些,除了蟬的嘶鳴、螞蚱和一些蟲子在草叢中亂蹦、各樣的蛇亂竄。農活兒忙了,李老漢到隊裡做工,姥爺閒下來這一截樹枝,在地上慢慢划著教我識字。姥爺讀過幾天私塾,之乎者也會說許多。而我最感興趣的則是姥爺關於小李莊的故事。斷斷續續,零零散散,加上村裡一些長著在不同場合的感嘆,我對小李莊的來歷有了大致的瞭解。
現在想起來小李莊的故事也挺簡單:大概是三百多年前,有一姓李的漢子給風火村的一個大戶扛長活,為了幹活方便,眾人攛掇下,便與這長工結為一家。由於夫妻勤儉持家,死做活拼,家境漸漸好轉,草棚變成了土坯房,一間變成數間。子孫繁衍,經過幾代的努力,一家又變成數家,後來還出了一個知縣什麼的官員,此時已成為當地的富戶,居有樓房堂館,行有車馬代步,成為小李莊的鼎盛時期。再後來,由於出了幾個不肖子孫,吃喝嫖賭,揮霍成性,內部也矛盾重重,你爭我奪,家境漸敗,到清末民初,小李莊已完全分崩離析,一部分遷居風火村,大部分遷居我村。於是延續了三百年的村莊又悄然消失了。
小李莊在我心目中是神祕的。姥爺曾指著腳下的廢墟說:老輩兒人說這下邊還埋著八缸金子哩。不管金子有無,但我相信小李莊確實輝煌過。過去絕大多數都是土坯房,磚瓦房是極少的,廢墟上許許多多的磚瓦瓷片便是小李莊曾經輝煌的證明。
小李莊為東西長方形,東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口很深的磚井對稱著,村裡講風水的人說,面南背北是龍身,兩口井是龍眼。井壁光滑如冰,夏天水淺時常見紅魚在井裡遊動,有人說這兩個井裡有三條腿的蛤蟆,可從來沒人見過。可就是這麼一塊風水寶地也沒有經得起幾個敗家子的折騰,最終也是龍死人散。
近幾年經濟好轉,附近村的人常從小李莊起土燒磚,高高的土堆漸漸癟了下來。前些日子回老家發現小李莊已變成了平嶄嶄的農田,青青的禾苗和周圍的農田一樣在微風中偷著生機。小李莊已痕跡全無。
滄海桑田,歷史的風塵掩埋了多少令人感嘆的故事;物換星移,若干年後,小李莊會不會在同它的故事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站在小李莊的土地上,望著廣袤的田野和周圍一個個富起來的村莊,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真的希望我們的後代還能記住這些故事,能從這故事中感悟出一點東西來,不要“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但願小李莊的故事能代代相傳下去,村莊消失了,故事不能消失。
看過的人還:
散文寂靜的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