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山村最後的學校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在我們這山路十八灣的土家山村裡,我相對幸運,就近在家門口讀完了小學和初中。躲過了那個年代土家地區農村學校自帶糧食步行上學和艱苦的寄宿生活之苦。

我們這一屆學生初中畢業後,全縣開始撤鄉並鎮,老家由一個行政鄉變成了行政村,隨之我曾就讀的初中也合併到二十公里外的鎮中了。

前後算來,建國後的三十年間,老家那片村落都是鄉(公社)的行政機構所在地。最好的光景要數1975年那次撤區並社,老家村子變成了公社機關所在地。公社裡增設了不少辦事機構,隨之各單位職工、家屬及社員人數驟增,公社領導心血來潮拍板決定在這偏僻的土家小山村裡興辦高中學校。

我曾就讀的初中就源於公社時興辦的高中,當初為建這所學校的校舍,第一批入學的師哥師姐們吃了不少苦頭。他們那時所謂的上課,就是整天干一些挖基腳、背石頭、抬木料之類的苦力活。這些十來歲的中學生還得自備口糧,每天吃兩頓數量有限的苞谷飯和喝著映得出人影來的合渣湯。即便如此,他們卻沒少乾重活和危險活。他們在繁重的體力勞動中度過人生最寶貴的兩年青春時光時間,等這所學校建成時,便是他們畢業離校的時間了。

這所學校作為高中的時間並不長,幾年後的撤社並鄉,便把這所公社辦高中改成了一所初中。

時間到了八十年代後期我上初中時,這所學校步入最完善的時期,全校共有二十多個教職工,一百多號學生。但好景不長,這所初中很快就面臨被撤消的命運。就在我初中畢業的那年夏季,這所中學便停辦了,師弟師妹們上初中必須要到二十公里外的鎮上去了,家門口僅剩一所小學校了。從該校公社時期的高中算起,這所學校作為中學僅存在了十五年時間。

最近聽說這所小學裡的優秀教師也都被調到鎮上去了,留下了部分老弱病殘或者是即將退休的老師。小學的生源也在逐年減少,這樣下去,估計村裡的小學被撤掉也是遲早的事。

歷史有驚人的相似,地處高寒山區的老家,是個典型的邊緣地帶。歷史上教育就相對比較落後,過去的讀書人少之又少,在清朝以前,秀才都很少耳聞,不要說進士和狀元了,正如縣誌上記述的“讀書者益鮮,但能握筆記姓名輟輟業焉,人文廢墜已可想見”.

到了民國時期,老家連一所正規的小學校都沒有,只是在一孫姓地主四合大院裡開設過一段時間的私塾,當時的私塾也僅僅招收了幾個地主子弟入學,大多數貧困百姓很少讀書識字的機會。

解放後,人民政府徵用了當地的田氏宗祠,並因陋就簡在祠堂裡建起了第一所鄉級完全小學。由於缺少知識分子,舊社會的幾名端工道士都改行當起了小學老師,教育水平可想而知。現在看來,老家村子的教育水平差不多又恢復到解放初的狀況。

隨著城鎮化程序的加劇,我看更多的小鄉村難逃邊緣化的命運。

老家這所最後的小學校,一路走好!

觸碰心靈的話_觸碰心靈優美的話
最後一塊餅乾
相關知識
土家山村最後的學校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學校在哪裡
最新的學校財務安全責任書
最熱的學校門口生意推薦
美國留學費用最低的學校有哪些
中國最大的學校多少畝
最新的學校禁毒責任書
最新的學校工會目標責任書
世介面積最大的學校是哪個
最新的學校交通安全責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