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歷史的寓言故事的成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自從寓言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就顯出別具一格的文學意味。那麼有關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赴湯蹈火

  嵇康,字叔夜,譙國銓***今安徽宿縣西***人。他曾與山巨源***山濤***等七人一起遊于山林,被稱為“竹林七賢”,司馬氏專權後,嵇康不滿司馬氏的統治,隱居山陽,而山巨源後來在司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從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騎常侍時,想請嵇康出來代理他原來的吏部侍郎官職,遭到了嵇康的堅決拒絕。 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門人遞上的一封信。拆開一看,是嵇康給自己的一封絕交信。他迫不及待地下去。信中嵇康列舉老子、莊子、柳下惠、東方朔、孔子等先聖,說自己“志氣可託,不可奪也”。

  接著又寫到自己傾慕尚子平、臺孝威***後漢隱士***,不涉經學,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視虛偽的禮教,公然對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見有馴育服從的,大的如果羈絆、束縛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湯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馬嚼子來裝飾它,拿佳餚來餵它,它還是思念樹林、嚮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馬氏請他做官,他就會像野性難馴的麋鹿“狂顧頓纓,赴湯蹈火”。表達了堅決不在司馬氏政權中任職的決心。由於嵇康時常發表一些譏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論,司馬氏統治集團對他十分忌恨。 景元三年***262***,曾經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隸校尉鍾會,以言論放蕩、毀謗朝廷等罪名對嵇康橫加誣陷。嵇康被司馬昭下令逮捕入獄,不久便被殺害。

  學會做人,學會辨別是非善惡,比學習專門知識顯得更為重要,一個‘德盲’遠比一個文盲對社會更具負面效應。做人要有自己的一套原則,不要因為誘人的利益就輕易放棄自己的原則。

  篇二:毛遂自薦

  毛遂在平原君門下已經三年了,一直默默無聞,總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機會。

  一次,碰上秦國大舉進攻趙國,秦軍將趙國都城邯鄲團團圍住,情況十分危急,趙王只好派平原君趕緊出使楚國,向楚國求救。

  平原君到楚國去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門客商議,決定從這千餘名門客中挑選出20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謀的人隨同前往。他們挑來挑去最終只有19人合乎條件,還差一人卻怎麼挑也總覺得不滿意。

  這時,只見毛遂主動站了出來說:“我願隨平原君前往楚國,哪怕是湊個數!”

  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的毛遂,便不大以為然,只是婉轉地說:“你到我門下已經三年了,卻從未聽到有人在我面前稱讚過你,可見你並無什麼過人之處。一個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錐子裝在口袋裡,錐尖子很快就會穿破口袋鑽出來,人們很快就能發現他。而你一直未能出頭露面顯示你的本事,我怎麼能夠帶上沒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國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

  毛遂並不生氣,他心平氣和地據理力爭說:“您說的並不全對。我之所以沒有像錐子從口袋裡鑽出錐尖,是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像錐子一樣放進您的口袋裡呀。如果早就將我這把錐子放進口袋,我敢說,我不僅是錐尖子鑽出口袋的問題,我會連整個錐子都像麥穗子一樣全部露出來。”

  平原君覺得毛遂說得很有道理且氣度不凡,便答應毛遂作為自己的隨從,連夜趕往楚國。

  一到楚國,已是早晨。平原君立即拜見楚王,跟他商討出兵救趙的事情。可是這次商談很不順利,從早上一直談到了中午,還沒有一絲進展。面對這種情況,隨同前往的20個人中便有19個只知道乾著急,在臺下直跺腳、搖頭、埋怨。唯有毛遂,眼看時間不等人,機會不可錯過,只見他一手提劍,大踏步跨到臺上,面對盛氣凌人的楚王,毛遂毫不膽怯。他兩眼逼視著楚王,慷慨陳詞,申明大義,他從趙楚兩國的關係談到這次救援趙國的意義,對楚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的凜然正氣使楚王驚歎佩服;他對兩國利害關係的分析深深打動了楚王的心。通過毛遂的勸說,楚王終於被說服了,當天下午便與平原君締結盟約。很快,楚王派軍隊支援趙國,趙國於是解圍。

  事後,平原君深感愧疚地說:“毛遂原來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真抵得過百萬大軍呀!可是以前我竟沒發現他。若不是毛先生挺身而出,我可要埋沒一個人才呢!”

  毛遂自薦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成功,除了自身的刻苦學習之外,還要有信心,善於表現自己的優點,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看。命運決定在自己的手中,有出眾的才華,就要展示自己的才華。如果沒有機會展示,就要積極地創造條件,為自己的脫穎而出做好充分的準備!加油!表現自我,充滿自信,定會成功!

  篇三:狡兔三窟

  戰國時期,齊國相國田文,號孟嘗君,門下養了三千賓客,其中有一個門客叫馮諼***xuān***,是個很有才能的人,但一直沒有受到孟嘗君的重視。一天,孟嘗君召集賓客,問道:“我在薛地放了不少債,誰能為我去收取本利?”別人還沒開口,馮諼搶著說:“我願意去。”孟嘗君點頭同意。馮諼又問道:“我收完了債,要給您買些什麼回來?”孟嘗君隨口說:“先生看我家中缺什麼,就買什麼吧。”

  馮諼帶著債券來到薛地,他召集老百姓,把債券核對後,放火燒了。他對老百姓說:“孟嘗君體諒大家的苦處,命令我將所有的債券一概免除!”借債的百姓無不感激涕零。

  馮諼見到孟嘗君後,訴說了一切,孟嘗君很不高興。一年後,齊王罷免了孟嘗君,三千賓客都跑了。馮諼勸他去薛地居住,孟嘗君的車子走到離薛地還有一百里的地方,薛地的老百姓就前來迎接。孟嘗君嘆了口氣說:“先生為我買了‘義’,我今天才算真正見到了。”馮諼說:“狡兔三窟,方能免除一死,如今只有一窟,還不能高枕而臥,讓我再為您鑿兩個窟吧。”

  馮諼來到魏國遊說,魏王派出使者帶著馬車一百輛和黃金千金,去薛地聘請孟嘗君。馮諼又勸孟嘗君拒絕他們的聘請。這樣,魏國的使者往返了三次,孟嘗君就是不肯到魏國去做相國。

  齊王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恐怕孟嘗君為別國賣力,連忙派大臣帶上千斤黃金和一柄有白玉佩帶的寶劍,到薛地去向孟嘗君謝罪,並恢復了他相國的職務。這就是馮諼為孟嘗君鑿成的第二窟。

  隨後,馮諼又要孟嘗君向齊王請賜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廟,供奉起來。宗廟建成後,派人去報告孟嘗君說:“三窟已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

  馮諼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他使用了聰明的方法試探了孟嘗君,試探過後他相信孟嘗君是真的愛惜人才,所以才決定為他做事。馮諼為了幫孟嘗君建造“狡兔三窟”,可沒少費心思,先是免了薛邑百姓的債務,讓他們對孟嘗君感激涕零,幫孟嘗君取得民心,接著在孟嘗君被革職後,說服梁惠王讓孟嘗君做丞相;最後迫使齊湣[mǐn]王又把孟嘗君請回來。孟嘗君能在齊國做幾十年的太平丞相,和馮諼“狡兔三窟”的計謀是分不開的。我們應該學習孟嘗君的寬容大度、齊湣王的知錯就改、馮諼的足智多謀。

  看過還:

來自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來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語
相關知識
出自歷史或寓言故事的成語3個
來自歷史的寓言故事的成語
歷史的寓言故事的成語
寓言故事類成語
寓言故事和成語故事
寓言故事與成語故事
來自歷史的寓言故事
出自歷史的寓言故事
歷史寓言故事的成語
歷史的寓言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