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散文精選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這篇《高處何所有》是張曉風的一篇哲理散文。文章有一個副標題“贈給畢業同學”,可見是為那些在攀登學問這座大山的學子們寫的。可是,文章所蘊含的深意,卻遠遠超過了做學問本身,那是一種人生的哲理,是在比較了多種人生境界後對某種至高境界的由衷讚許,是對那種看似平易卻難以抵達的真英雄境界的詮釋與破譯。

  散文作者沒有用太多語言直接闡述自己的觀點,她藉助一個故事來說明問題。奇怪的是,這個看來似曾相識的故事並沒有曲折離奇的地方,卻在平淡從容中緩緩透出一種無法迴避的魅力。那是真實的魅力,是帶著悲劇色彩的人生真諦的魅力。

  與過去讀過的三兄弟探寶,付出愈多收穫愈多,“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敘述模式相比,張曉風的故事要嚴酷得多也煞風景得多。第三個年輕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並沒有得到鮮花和掌聲,也沒有看到無限風光。他看到的,只是“高風悲旋,藍天四垂”;他感到的,只是孤獨和渺小。是的,這才是人生的真實,這才是人們到達某種人生境界後必然的感受。也許這種感受帶著濃重的悲劇意味,從來也沒有到達或接近這一境界的人意識不到這種孤獨和渺小,但並不等於孤獨和渺小不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識不到的悲哀是更加深重的悲哀。所以,明知前路的艱險,明知頂峰的荒涼,明知個體的渺小,他仍然奮力前行,為的是探究真理,尋找夢想,這,才是真英雄。

  “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傷痕,是孤單的長途,以及愈來愈真切的渺小感。”張曉風在散文的最後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正是這個觀點的真實和冷峻震撼了我們,也吸引了我們。

  做個真英雄吧,縱然高處一無所有!

  篇二

  作為一個散文家,張曉風的作品與其他人的作品有著與眾不同的味道。她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入在每一篇文章裡。看她的作品更像是去了解一個人的心靈和她的喜怒哀樂。

  在她的散文《第一幅畫》中,她對自己的家鄉進行了描寫。從寫作題材而言,這篇文章沒有什麼不同,可是當她運筆時卻超越了普通人的情感,將這個南部的小城描繪的有聲有色。之後,她逐漸深入主題寫道盡管兒時家境貧寒,她依然苦中作樂,將上鋪空間取名為“桃源居”,並在牆上掛上畫。通過這篇文章,我深刻體會到不管你所處的環境多麼的惡劣,內心都應充滿陽光,因為精神食糧是不可缺少的。

  其中,我最喜歡的《母親的羽衣》開頭描寫了女兒入睡前,摟著母親的脖子問:“媽媽你是不是仙女變的?”長場面十分溫馨感人,接下來甜蜜中有了傷感。最後就變成了滄桑。“世間每一個女子,究竟如何藏羽衣,從仙女隱忍為平凡的母親?”張曉風將這種複雜的情感描寫的活靈活現,彷彿知曉世間所有的祕密。

  張曉風聽著她的名字總讓我覺得她是一個碧玉的弱女子,但是讀了她的文章卻發現不是這樣的。比如在《釀酒的理由》中“以一生的時間去醞釀自己的濃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剎那的傾注。”字裡行間留露出一種江湖俠客的氣度。這一篇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生命它每一秒的味道都是不同的。要向生命變得精彩無比,我們只有靠自己,遇到困難時是灰色的,但當你打敗困難時,就會變得五彩繽紛了。

  張曉風獨到的眼光令人欽佩,令人信服。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中領悟到很多的人生哲理。

  篇三

  張曉風,1941年生,臺灣十大散文家之一,著作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地毯的那一端》一書獲中山文藝散文獎。張曉風的散文,總是充滿發於自我的真情實感。

  作品迷人的地方,一則在總是微笑輕柔的姿態,永遠善意的呈現事與人之間的關係,甜美中不失條理。二則擅於將身旁切近實際的經驗,由小見大,亦由雜亂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靈機與訓誡。

  她的散文意蘊豐厚,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實景所示中自由骨氣奇高,不是感性淪為軟性。沒有那種現代另行的憂鬱輕飄的文風;她的散文敘述自然,沖淡寧靜,文辭如水,一筆如舟,引領人們一步步走入一條條美麗的水域;她的散文,句法上有彈性,語彙中有聲色。

  張曉風的散文集《從你美麗的流域》收了許多寫兒女情長的篇什。從寫作題材來講,張曉風跟其他作家沒有什麼任何不同,當她起筆運筆,便完全超越了很多人的情感。《母親的羽衣》開頭描寫的是一個溫馨場面,女兒入睡前,摟著母親的脖子問:“媽媽,你是不是仙女變的?”接下來,甜蜜中有了感傷,再往下,又有了滄桑——世間每一個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從仙女變為平凡的母親?張曉風寫得極美,又極沉重。
 

張曉風散文精選讀後感大全
蒙田熱愛生命讀後感讀書心得
相關知識
張曉風散文精選讀後感3篇
張曉風散文精選讀後感大全
張曉風散文精選讀後感
張曉風散文作品讀後感
張曉風散文精選好句
張曉風散文精選
朱自清散文精選讀後感
畢淑敏散文精選讀後感_讀畢淑敏散文精選有感
畢淑敏散文精選讀後感
巴金散文精選讀後感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