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高考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高考作文關於知行合一應該你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範文一

  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經過無數的磨鍊和痛苦的思考之後,在貴陽文明書院喊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知行合一。千年之後,一個年輕的學子更名為陶行知,以此踐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

  生動的《三字經》卻難以掩飾孩子的刁蠻任性,國學熱潮的背後是虛無的形式主義的泛濫。何以會出現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巨大發差?根源在於“知”與“行”的割裂,人的道德思想並沒有在社會生活中得以踐行。

  將“知”置於心中,握在手中,知行合一方能寫就生命的絢麗。“非洲之子”史懷哲十八歲成為法國管風琴大師的得意門生,並被推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三十歲,他又獲得了哲學與神學博士。在大家都以為他將譜寫華麗人生的時候,他卻把目光投向了那遙遠、荒蕪的非洲,而起因竟然只是一個憂傷的非洲黑人的雕像和一篇新聞報道。一般人或許只是鞠一把同情淚,獻上一份深深的祝福。史懷哲卻以驚人的毅力棄文從醫,偕同他的夫人海倫,帶著70箱裝著醫療用品的行李,來到非洲蘭恩巴涅設立了醫院,救死扶傷,這一“行”就是50年。

  這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志願者,沒有震撼人心的言說,卻以50年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道主義的最高宗旨。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知行合一需要內心足夠澄澈和強大。當無數學者躲在象牙塔閉門造車時,當眾多高官為弄一頂院士的桂冠而抄襲論文時,袁隆平即使已經名滿天下,卻仍舊埋頭于田疇,將自己的才智傾灑於雜交水稻的培育上,為的是解數千萬人的溫飽問題。袁隆平沒有沉迷於空洞的理論研究,更沒有為了那頂院士帽而削尖了腦袋苦苦鑽營。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更是科學救國的踐行者。

  20XX年4月袁隆平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就是這個世界對這位知行合一的偉大耕耘者最好的褒獎,也是對那些空談家絕妙的嘲諷。

  還記得趙國那位“雄才大略”的趙括嗎?誇誇其談,紙上談兵,不但誤了自己的性命,還將趙國40萬精銳喪失殆盡。悲痛之餘,更需反思。趙括雖熟讀兵書,精通戰法,卻非從戰場實踐中而來,知行脫離,失敗在所難免。還記得那位隋煬帝楊廣嗎?為謀求帝位,“矯情飾行,以釣虛名”,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一旦登臨帝位,立馬原形畢露,驕奢淫逸,荼毒生靈。歷史是公正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隋煬帝為其“矯情飾行”付出的代價就是身死國滅,豈不悲哉?

  知行合一不僅是聖賢先達畢生的追求,更需芸芸眾生在社會生活中踐行。中國夢很巨集偉,卻也很細微,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與其讓孩子背誦《三字經》,不如讓孩子學會說“謝謝”;與其埋怨漫天的陰霾,不如少開一次車;與其空喊悲天憫人,不如去救助一名失學兒童;與其怨天尤人,痛心疾首,不如點亮心燈照徹黑暗。

  言為行之表,行為言之始。經世致用,方能讓孝道永駐孩子們的心田;知行合一,方能讓傳統文化之花燦然綻放於華夏大地。

  範文二

  顧名思義,即知道該怎樣做的事應該與行動相結合,才會變得完美。俗話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有了好想法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當在行動之前固然會遇到許多問題,雖然我們不知道能否在行動之前消除障礙,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動之中克服困難。別告訴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蹟發生。.....如果你真這樣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別相信世界上會有奇蹟,因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蹟,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諸行動,奇蹟也無法幫助你成功。

  我們總是在等,等一個好的時機,等一個可以百分之百確定成功所需的條件,反而陷入了永遠的等待之中,甚至連一件小事,也總要等到所有的條件都滿足之後才開始行動。我們究竟在等待什麼?真的能等到麼?等到了又能怎樣?說不定一等就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還有機會反駁麼?不,我不信,因為“成功永遠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而不是留給那些永遠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時機,恐怕我們的一生都會錯過最佳時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一輩子都幹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變現狀。

  有這麼一個小男孩,資質平凡,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他小時候想當班長,結果他連任三年班長;大學時,他喜歡花,終於在許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學畢業後,他想開一家公司,三年後這家公司上了電視臺;在他30多歲時,忽然想學畫畫,結果他在40幾歲時成功的舉辦了畫展。

  當別人羨慕他時,他卻說:"我很平凡,沒有什麼聰明的才智,也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結果如何,我卻認為自己沒有輸"

  他,就是我國著名的畫家餘丹青先生。

  天底下最悲哀的一句話就是:我當時真該那樣去做,卻沒有去做。

  我也曾經只是想想罷了,而沒有付出實際行動。是她,王雨寒璐,一個娟秀的女孩,人如其名,雖算不上漂亮,但是......是她讓我有了動力,知道自己絕對不可以再放縱自己,整天悠哉遊哉,我必須去做,想到就行動,不可以再等明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試問,我還有多少個明日呢?幾千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悄然逝去了。

  我為自己感到高興,因為我做到知行合一了。一開始,確實不容易,但是有這麼個讓我倍感壓力的對手,我不怕了,真誠的對你說聲謝謝~!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範文三

  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我們常常會說知行合一、行勝於言。但這些還僅僅停留在話語上,沒有化為我們切實的行動,沒有化為我們學習、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實講,這一條是中國文化的重點,也是中國教育文化的重點。《中庸》裡有一句話:“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簡單的意思是說:有一些人道理聽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卻因為氣力的原因,結果就半途而廢了,而我***孔子***卻不會停下來。

  講作文的時候,一些媽媽講: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來就好難啊!這是一個問題。在生活中、工作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廢。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思想上、意識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識上搞懂了,還僅僅是開始,如果沒有行動,思想上意識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謂: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論語》中,孔子曾經承認過,自己在識人方面有過失誤。他說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時候,是聽其言,信其行。後來糾正了這個觀點,對一個人的認識,要聽其言,觀其行。我們通常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一是喜歡聰明的人,而不太喜歡相對較笨的人。二是喜歡通過一個人的語言,來判定這個人是聰明還是愚笨。這樣識別人、斷定人,往往會造成很大的誤判。看一個人語言的表達、思想上的認識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還要看行動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證其思想、意識。不能簡單地憑一個人語言的表達,來斷定一個人的好壞智愚。

  有一些媽媽講,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來好難啊!這話跟沒說一樣。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認自己很笨,但做起來好難啊——似乎又在否認自己很聰明。反過來講,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說自己很聰明;但做起來好難啊——其實在進一步證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一個有成就的人,絕不是僅僅從思想上明白的人;一個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實施行動的人。正所謂:心動不如行動,也是這個道理。而我們往往犯的一個低階的錯誤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動上加以實施。我們在生活中知人識事,也會犯一個簡單而低階的錯誤,對別人、對外物,我們常常是聽其言,信其行;對自己呢,則常常是講其言,不去行。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就有了三個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們通常用英語講:JUSTDOIT,而不是說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說明了行動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轉換在行動上,那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正如一個不會游泳的人,無論他寫出多麼高深的游泳理論、教材,這樣的理論與教材,也是沒有用的。

  “愚公移山”這個故事,從知與行的觀點來看,愚公的愚——愚在沒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確實有理由,認為這樣的搬山行為是愚蠢的。但是反過來講,最後的結論證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為愚公聰明就聰明在行動,而智叟的愚,就表現在光是腦袋靈光、嘴皮滑溜,卻沒有行動。所以講,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識上的智,也不要僅僅是停留在嘴頭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識上、嘴頭上的智與知轉化成行動上的智。這是聰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國教育的重點。過去,在古人的學習中是要把這個思想貫穿始終的。比如《三字經》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學,不知義。親師友,習禮儀。在這一章中,一上來並沒有講如何知某數,識某文。“人不學,不知義”講的是學習的目的——要知義。怎麼知義呢?要“親師友,習禮儀。”“親師友,習禮儀”不是知識的範疇,而是行動的範疇。

  我們這一代,我們總是在講知。我們的下一代,對於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對於行的理念的熏習,就更加的少。我們的下一代,他們做數學、做習題都在講知,但是,他們當中又有幾個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學試驗?能認真地對待物理實驗呢?他們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背得滾瓜爛熟,可是把他往鬧市裡一丟,十有八九找不著姥姥的家門。做題能力很強,動手能力卻很差。選擇答案做得很好,創新能力卻幾近喪失。

  “四書”也好,“五經”也好,在經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們講到了《論語》中的“聽其言,觀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讀書示子聿》裡有一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們讀《戰國》,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瞭解了這些典故,對於理解這個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現在的教育,害人不淺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邊,這個危害實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樹的成長,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現在我們都只在強調“知”,而對於“行”卻幾乎忽略不計,這樣長出來的樹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經》中,為什麼一開始就要講親師友,習禮義?在“親師友,習禮儀”的基礎上,才會去知某數,識某文,講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沒有行的教育,那是一個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識在頭腦裡打轉,在眉毛間展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那是要吃虧的。說嚴重一些,那是要倒黴的。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講——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這樣的人我是不去做的。別說是光知不行,就是全知而半行,我也是不會做的。一個人的成功,絕對是做出來的。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因為我們對傳統文化薰陶的缺失,天天講、月月喊,叫破了嘴皮、喊壞了嗓子,幾人能識,幾人能知呢?知行合一,這個理念的種子,千萬千萬要從小就種在孩子們的心中。從小不種下這個種子,到大了,那就有問題了。

  現在網路裡流行一些公知。說兩個例子:一個是前不久的毒膠囊事件,居然有專家出來講,一天吃六個這樣的膠囊對人體無害。這樣的知識分子可以說喪失了做知識分子的良知,從理論上講,興許是不要緊的,但是,從“行”上來講,那是在挑戰公眾的生活常識。第二個例子,湖南有一個地方,因為洪水橋塌了,死了五六個人,而這座塌掉的橋,從內部結構看幾乎看不到什麼鋼筋。但居然,會有專家出來講,塌橋很正常,公眾不必大驚小怪。

  他們玩弄的是學識,玩弄的是數字,玩弄的是概念,玩弄的是科學,是屬於聽其言的“言”。而對於行而言,對於民眾的心理承受,對於民眾的心理關注——“行”而言,他們簡直就是白痴。這些人從根子上講,受到的都是“知”的教育,對於“行”的教育,幾乎是空白。就如三國時期的馬謖一樣,說起來頭頭是道、彬彬有“理”,實則來講,他們沒有一點社會常識,沒有一點道德常識,沒有一點倫理常識。這些光知道資料,知道科學,知道概念的人,就是危害社會的人。

  所以,我們要從根子上,真正地讓孩子們從小就有知行合一,行勝於言的意識。這個意識的樹立,要從我們在座的家長做起。不能只是簡單地說:我知道了,但我就是不做。學作文的道理也是,不能簡單地說:聽了課,老師講的道理、方法、技巧、我都知道了,但就是不親身實踐一下。知識與知道是有區別的。知識只存留在大腦的記憶裡,而知“道”是經過實踐轉化的一種能力。只知不行,是謂知識;知而行之,是謂知“道”。知而不行,天下道理千千萬,都明白了,也不管用,知而行之才能出真知!這是作文的學習方式,也是工作、生活的得“道”方式。工作中要講執行力,而學習作文如果沒有執行力,沒有行動力,也是萬萬不可的。

看了還看:

關於誠實的議論文題目優秀範文
知行合一高考滿分作文
相關知識
知行合一高考作文
知行合一高考滿分作文
黨課堅持知行合一心得範文
描寫知行合一的作文
那一抹微笑的高考作文
今年高考作文要怎麼寫才箅合格
以知足常樂為話題的高考作文4篇
高一月考作文精選
一篇關於細節決定成敗的高考作文
適合高考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