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晉職稱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9月29日

  教師是一位溫和心細的人,對學生就像對自已的孩子一樣,讓學生感到很親切。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教師有效教學行為

  摘要:創造自己的高效課堂,離不開教師有效的教學行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機智巧妙的引導點撥藝術,親身經歷的探究過程,活而不難,易中求深的練習,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槓桿。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有效,直接關係到一節課的得失與成敗,也直接影響著新課程改革的成效。因此,用心打造自己的教學行為,我們的課堂才能精彩紛呈、魅力無窮,對新課程改革也會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字:教師;有效教學;行為

  【中圖分類號】G424.21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師又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有效的學習效果取決於教師有效的課堂教學行為,因此,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為,創造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我們每位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如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構築高效課堂的催化劑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這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麼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因此,一個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情境的作用,應創造良好的積極的課堂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使之成為傳授知識、培養情趣、啟迪智慧、提高覺悟的催化劑。一個好的情境設計,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感知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的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單調的語文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認知的起點,將語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創設生動、有趣的語文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解決問題。如探討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一文的主題前,筆者就插入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李白應召進宮時,滿以為可以為國為民大展巨集圖了,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可是,他到了宮中卻只做了一個陪皇上、權貴玩樂的“文學侍臣”,只能忍看權貴玩弄權術,於是,終日賦詩飲酒。有一次唐玄宗要他草擬答蠻書,他竟藉著酒意要高力士脫靴,楊國舅磨墨,楊貴妃拂紙,痛痛快快地戲弄了權貴們一番。不久,他便遭受讒言,以至連唐玄宗也對他不滿了。一年後,李白就被“賜金放還”。這個故事,不僅使學生興趣盎然,而且使學生理解了作者本人,為進一步點撥做好了準備,使學生能更迅速地理解本文蔑視權貴、渴望自由的主題。因此,高效課堂中的情境創設,必須講究實效、一個短小的故事、幾個有思考的問題、一次實踐活動等,都會喚起學生參與的熱情,讓學生在現實、有趣、具有針對性、思考性和探究性的有效情境中快樂的學習。我們呼喚一個“求真”的、“有效”的教學情境。

  二、機智巧妙的引導點撥,構築高效課堂的生命線

  葉聖陶曾說:“所謂教師主導作用,蓋在善於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不絕講說,學生默默聆受。”一個高明的教師,只要三言兩語就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只要做一個巧妙的暗示,就能使學生在一片黑暗中悟出光明,豁然開朗;只要在方法上略加指點,學生就會心領神會而自動騰飛。在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討論與研究問題的發展態勢給予引導。“教學是一種藝術,點撥更是一種藝術。”點撥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既充分調動了學生求知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迸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逐步樹立起創新意識。如筆者在授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高語必修四***一課中,品味賞析“亂石穿空”的“穿”,這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字,學生往往會不以為意,筆者在教學時就設計瞭如下問題來點撥:“把‘亂石穿空’中的‘穿’換成‘插’,行不行?為什麼?”這兩個問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去琢磨、比較,他們很快就明白了:用“穿”更能寫出江岸山崖的直插雲霄,顯得更雄渾有力,更能表現蘇軾的豪放風格。在此過程中,教師準確把握點撥的火候,不僅幫助學生攻克疑難,而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給予學生有效的價值引導點撥,發揮了投石激浪的作用,激起學生的思維浪花,使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之下,經過思考,而品嚐到親自摘取知識之果的快樂,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

  三、組織有效的探究活動,構築高效課堂的支撐點

  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認知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認識是一切能力、態度、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課堂的教學重在“動手做”,只有學生親自做了,親身經歷了,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組織有效的探究活動,教學中要特別重視探究的過程,而不是結論。例如,我在教授《孔雀東南飛》一課時,嘗試了課本劇表演;在《荊軻刺秦王》、《鴻門宴》教學時又採用了評書,用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的方式,打破了原有教參模式的常規教學,擴充套件和創造性地使用教參,靈活使用教案,使學生的身心與課文中的主體物件融為一體,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中找到了學習的樂趣,也完成了教參所規定的重難點突破,使教學在課堂中體現出高效。

  四、有效的練習設計,構築高效課堂的助推器

  現代教學論認為,語文教學的主要特徵,就是“以實踐為主線”的教學模式。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而導致出現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情況,一個好的練習設計,直接關係到一堂課的效率,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圍繞教學目標,從“練習的有效性”入手,有典型的訓練。例如,筆者在教授《故都的秋》一課之後,讓學生去觀察自己周圍的環境,用心去體會,用深切的感受來仿寫一篇《故鄉的秋》的散文,有同學寫到:“我的故鄉,沒有枯藤,沒有老樹,沒有昏鴉,沒有小橋,卻有海水,有人家,自在天際巨集宇邊,山水飄渺處。秋色,枯葉是衣,天涯,流浪者是情。天涯的秋沒有悲涼,悲涼只是心情。秋天的海像四季的海。有風,若有絲絲涼意,卻無法撩起海的寧靜。海在沉思,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永遠是平淡和寧靜。無論秋的悲涼,還是春的繁華,還是夏的蔥鬱,冬的蕭條。海南的秋,永遠是流浪人的秋天。”通過練習仿寫,讓他們貼近生活,接觸大自然,使他們嘗試著去了解向來不注意的文化生活,試著感悟。在接觸自然風光、文物古蹟、風俗民情等過程中,他們也會產生了許多疑惑,這就驅使他們去詢問長輩,去了解和認識。這些都將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自然、人文、歷史知識的積累。當他們試著把這一切表達出來的時候,他們的能力就得到不斷的提高。而這種有效性的練習,也真正達到了高效課堂的目的。

  總之,有效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對它博大精深內涵的認識、解讀和把握,是從教者畢生孜孜以求的目標境界,也是教師人生價值和職業意義的終極體現。只要我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精心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我們的語文課堂就一定風景這邊獨好!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教師評定職稱論文
教師高階職稱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小學教師晉職稱論文
教師晉職稱論文
小學教師評職稱論文範文
小學教師評職稱論文
小學教師進職稱論文
陝西省高中教師評職稱論文投稿
教師定職稱論文
北碚區教師評職稱論文要求
教師評職稱論文怎麼寫
教師評職稱論文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