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支撐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摘要在分析重新認識並定位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制約因素的基礎上,從5個方面詳細闡述了農業機械化對現代農業的支撐作用,如農業機械化改善了農業設施裝備條件;農業機械化推動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農業機械化促進了農業發展方式的快速轉變;農業機械化為培養新型農民搭建了重要平臺;農業機械化推動了農機社會服務體系建設。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現代農業;農業現代化;制約因素;支撐作用
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對於建設現代農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黨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戰略目標。這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走中國特色農機現代化道路指明瞭方向。
1重新認識並定位農業機械化
農業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對農業機械化的最初認識,是建立在田間機械作業替代部分人力和畜力作業基礎上的,而這種認識現在依然影響著人們對農業機械化的理解。一提起農業機械化,大多數人本能地認為就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田間機械作業,田間機械作業已成為農業機械化的代名詞。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時期,應重新審視農業機械化,正確理解農業機械化的科學內涵。就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規律而言,農業機械化要經歷從選擇性機械化,發展到基本機械化,再發展到全面機械化。從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過程看,農業機械化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外延逐漸擴大並呈開放之勢。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大致經歷了4個階段:一是初始起步階段***1949—1980年***。這一時期是田間機械作業快速發展的時期。隨著農業合作社制度的建立,土地相對集中經營,客觀上為中大型田間作業機械的應用創造了條件,田間作業機械從初期的以手扶拖拉機為主,快速過渡到中後期的以中大型拖拉機為主,中大型田間作業機械開始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由於當時工業發展水平低,尤其是農機工業和能源工業發展水平更低,農業機械的品種極為單一,應用範圍狹窄,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二是體制轉換階段***1981—1995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細碎化的土地承包經營限制了中大型田間機械的應用,中大型田間機械作業迅速弱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出現了暫時的低谷。同時,農民逐漸成為投資經營農業機械的主體,農機工業有了一定發展,適應分散經營的小型農機具、農用運輸車應運而生,農業機械的應用領域開始擴大,農業機械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三是市場引導階段***1996—2003年***[1-2]。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推動了農用工業的快速發展,鄉鎮企業迅速崛起,農業機械的製造和使用更具靈活性、廣泛性和適應性,涵蓋了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農機產業初步形成,農業機械的經營主體呈現多元化,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農業機械化真正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四是依法促進階段***2004年至今***。《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頒佈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開始啟動付諸實施,規模逐年擴大;支援農用工業發展,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政策法律已經出臺並全面貫徹落實,農機工業和農業機械化開始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因此,應順應科技發展潮流,著眼於建設現代農業,適應農業精準化、設施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加快開發多功能、智慧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重點在設計製造、田間作業、設施栽培、健康養殖、精深加工、儲運保鮮等環節取得新進展,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發揮支撐作用。
2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制約因素
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業機械化適應農村經濟體制的深刻變化,在改革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制約因素依然存在。
***1***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與農業機械大規模生產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客觀上形成了一家一戶分散的經營模式,“細碎化”的小規模土地不利於田間機械作業,尤其是限制了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近年來,儘管加快了小型、微型農業機械的研發、設計、製造和推廣速度,但分散經營的農戶不可能家家購買,購買了農業機械的農戶,作業時間相當有限,農機具大部分時間在閒置,導致農業機械的的普及率難以提高;儘管通過農村土地流轉推動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與農業機械大規模生產之間的矛盾,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遠遠落後於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要求,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2***勞動力素質低與農業機械操作要求高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隨著勞務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精壯勞動力都進入大中城市務工或從事二、三產業,留在農村進行農業生產的多為老年人和婦女,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能,出現了農業機械無人操作的現象,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3***科技創新動力不足與農業機械應用領域的拓展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從製造方面看,科研創新能力比較滯後,生產能力仍然不強,農業機械與農藝措施依然存在難以銜接的問題。從裝備方面看,高效能、大功率的田間作業動力機械和配套機具發展較快,但農機裝備結構依然不盡合理。從作業方面看,耕整機械、播種機械、收割機械等田間作業機械和運輸機械發展較快,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設施農業等領域的機械化水平較低,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4***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與多元化的農業機械化服務需求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國家級農機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能力有限,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發展緩慢,服務範圍不廣,農機銷售、作業、維修三大市場仍不健全,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3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不斷促進勞動過程機械化。隨著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農村金融信貸扶持政策進一步完善,土地規模化經營進一步推進,尤其是農機具購置補貼的大幅度增加,農民對農機具購置和農機化作業的需求越來越強,將為農業機械化的加快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3.1農業機械化改善了農業設施裝備條件
農業機械是農業設施裝備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農業是從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農業設施裝備,從狹義上講就是農業機械裝備,從廣義上講,涵蓋了農業機械裝備製造、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配套設施建設和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各個方面。農業機械已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領域,不僅在加快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還積極發展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進一步提高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機械化水平;不僅大力推動農作物耕種收環節機械化,還推動種子處理、灌溉、植保、烘乾、貯藏等各個生產環節的機械化,全面提高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等各領域機械化水平。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提升現代農業設施裝備水平的推動力,促進了農業集約生產、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3]。\
3.2農業機械化推動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難和科技創新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於科技體制創新滯後,農業內部缺乏科技進步的動力和源泉,缺乏有活力的科技創新主體。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科技推廣的有效載體,健全農機化技術推廣機制,加快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促進農機化科技進步,實現農藝與農機緊密的結合,是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有效途徑。現代農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業科技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又一重要標誌。堅持基礎理論研究和產品應用開發相結合,適應農業精準化、設施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加快開發多功能、智慧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集中力量開發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新型農機產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科研、製造、教學、推廣等單位緊密銜接的農機科技創新體系,探索完善多方協作、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農機化科技創新機制。積極探索農機化技術推廣方式創新,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農業機械化已成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的主體,通過引進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提高現代農業的生產技術、生產手段、生產管理和生產組織水平。
3.3農業機械化促進了農業發展方式的快速轉變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注重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打破了農業生產的季節和空間限制,使得在任何地方進行農業生產成為可能,尤其在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和開發特色優勢農產品方面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說,農業設施化是農業現代化的第3個重要標誌。設施農業推動了農業工業化的發展,對農業機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施農業的發展客觀上為農業工廠化生產、智慧化控制、機械化操作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成為廣泛應用農業機械裝備的重要平臺,各種現代化的農業機械裝備大量整合應用於設施農業。現代農業又是一體化產業,農業關聯產業通過產業化經營的利益紐帶連線為一個整體,不斷將新技術、新方法,以及工商資本注入農業,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將農業帶入現代化發展的軌道。因此,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第4個重要標誌。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首要任務就是實現農機產業化。通過農機產業化經營,鼓勵農機服務組織承包經營閒置和流轉土地,為農戶、種養大戶、農業企業提供代耕代種代收等系列化農機作業服務,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4]。
3.4農業機械化為培養新型農民搭建了重要平臺
發展現代農業,最終要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農機裝備的快速增長,相當一部分新機手缺乏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系統培訓,科技人員、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綜合素質亟待豐富和提高。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機化教育資源,結合各類培訓專案,加大對農民機手的教育和培訓;依託重大科研專案、重點學科、科研基地,加強農機化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培育農機化科研領軍人才;堅持在實踐中鍛鍊人才,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努力建設一支理論功底紮實、結構合理、業務精通、技能嫻熟、素質全面、充滿活力、開拓創新的農機化技術推廣和管理人才隊伍。
3.5農業機械化推動了農機社會服務體系建設
農機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按照完善縣一級、加強鄉一級、充實村一級的要求,建立完善國家級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國家級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機技術推廣、質量監督、安全監理和資訊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堅持“扶持、引導、規範、服務”的方針,加快農機服務組織發展。鼓勵支援農業生產經營者通過機械、土地、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聯合,創辦多種所有制形式的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不斷提高服務能力,擴大服務規模,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益,使之成為引領農機手開展農機作業服務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全面提高農民組織化、農業現代化水平。
4參考文獻
[1] 劉麗鳳,宋揚,陳紅豔,等.農業機械工程現狀與發展趨勢[J].農業裝備技術,2010***1***:4-5.
[2] 陳棟棟.我國進入減人增機發展現代農業新時代[J].現代農業裝備,2009***11***:34-35.
[3] 陳昂輝,邵益民.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丘陵地區發展農業機械代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農機,2009***6***:9-11.
[4] 陳柏槐.農機化的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J].湖北農機化,2008***6***:3-4.
循化縣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思考
農村能源迴圈利用模式探討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現代農業;農業現代化;制約因素;支撐作用
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對於建設現代農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黨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戰略目標。這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走中國特色農機現代化道路指明瞭方向。
1重新認識並定位農業機械化
農業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對農業機械化的最初認識,是建立在田間機械作業替代部分人力和畜力作業基礎上的,而這種認識現在依然影響著人們對農業機械化的理解。一提起農業機械化,大多數人本能地認為就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田間機械作業,田間機械作業已成為農業機械化的代名詞。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時期,應重新審視農業機械化,正確理解農業機械化的科學內涵。就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規律而言,農業機械化要經歷從選擇性機械化,發展到基本機械化,再發展到全面機械化。從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過程看,農業機械化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外延逐漸擴大並呈開放之勢。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大致經歷了4個階段:一是初始起步階段***1949—1980年***。這一時期是田間機械作業快速發展的時期。隨著農業合作社制度的建立,土地相對集中經營,客觀上為中大型田間作業機械的應用創造了條件,田間作業機械從初期的以手扶拖拉機為主,快速過渡到中後期的以中大型拖拉機為主,中大型田間作業機械開始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由於當時工業發展水平低,尤其是農機工業和能源工業發展水平更低,農業機械的品種極為單一,應用範圍狹窄,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二是體制轉換階段***1981—1995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細碎化的土地承包經營限制了中大型田間機械的應用,中大型田間機械作業迅速弱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出現了暫時的低谷。同時,農民逐漸成為投資經營農業機械的主體,農機工業有了一定發展,適應分散經營的小型農機具、農用運輸車應運而生,農業機械的應用領域開始擴大,農業機械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三是市場引導階段***1996—2003年***[1-2]。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推動了農用工業的快速發展,鄉鎮企業迅速崛起,農業機械的製造和使用更具靈活性、廣泛性和適應性,涵蓋了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農機產業初步形成,農業機械的經營主體呈現多元化,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農業機械化真正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四是依法促進階段***2004年至今***。《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頒佈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開始啟動付諸實施,規模逐年擴大;支援農用工業發展,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政策法律已經出臺並全面貫徹落實,農機工業和農業機械化開始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因此,應順應科技發展潮流,著眼於建設現代農業,適應農業精準化、設施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加快開發多功能、智慧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重點在設計製造、田間作業、設施栽培、健康養殖、精深加工、儲運保鮮等環節取得新進展,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發揮支撐作用。
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業機械化適應農村經濟體制的深刻變化,在改革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制約因素依然存在。
***1***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與農業機械大規模生產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客觀上形成了一家一戶分散的經營模式,“細碎化”的小規模土地不利於田間機械作業,尤其是限制了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近年來,儘管加快了小型、微型農業機械的研發、設計、製造和推廣速度,但分散經營的農戶不可能家家購買,購買了農業機械的農戶,作業時間相當有限,農機具大部分時間在閒置,導致農業機械的的普及率難以提高;儘管通過農村土地流轉推動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與農業機械大規模生產之間的矛盾,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遠遠落後於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要求,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3***科技創新動力不足與農業機械應用領域的拓展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從製造方面看,科研創新能力比較滯後,生產能力仍然不強,農業機械與農藝措施依然存在難以銜接的問題。從裝備方面看,高效能、大功率的田間作業動力機械和配套機具發展較快,但農機裝備結構依然不盡合理。從作業方面看,耕整機械、播種機械、收割機械等田間作業機械和運輸機械發展較快,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設施農業等領域的機械化水平較低,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4***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與多元化的農業機械化服務需求之間存在矛盾,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國家級農機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能力有限,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發展緩慢,服務範圍不廣,農機銷售、作業、維修三大市場仍不健全,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3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不斷促進勞動過程機械化。隨著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農村金融信貸扶持政策進一步完善,土地規模化經營進一步推進,尤其是農機具購置補貼的大幅度增加,農民對農機具購置和農機化作業的需求越來越強,將為農業機械化的加快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3.1農業機械化改善了農業設施裝備條件
農業機械是農業設施裝備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農業是從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農業設施裝備,從狹義上講就是農業機械裝備,從廣義上講,涵蓋了農業機械裝備製造、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配套設施建設和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各個方面。農業機械已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領域,不僅在加快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還積極發展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進一步提高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機械化水平;不僅大力推動農作物耕種收環節機械化,還推動種子處理、灌溉、植保、烘乾、貯藏等各個生產環節的機械化,全面提高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等各領域機械化水平。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提升現代農業設施裝備水平的推動力,促進了農業集約生產、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3]。\
3.2農業機械化推動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難和科技創新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於科技體制創新滯後,農業內部缺乏科技進步的動力和源泉,缺乏有活力的科技創新主體。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科技推廣的有效載體,健全農機化技術推廣機制,加快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促進農機化科技進步,實現農藝與農機緊密的結合,是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有效途徑。現代農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業科技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又一重要標誌。堅持基礎理論研究和產品應用開發相結合,適應農業精準化、設施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加快開發多功能、智慧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集中力量開發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新型農機產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科研、製造、教學、推廣等單位緊密銜接的農機科技創新體系,探索完善多方協作、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農機化科技創新機制。積極探索農機化技術推廣方式創新,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農業機械化已成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的主體,通過引進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提高現代農業的生產技術、生產手段、生產管理和生產組織水平。
3.3農業機械化促進了農業發展方式的快速轉變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注重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打破了農業生產的季節和空間限制,使得在任何地方進行農業生產成為可能,尤其在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和開發特色優勢農產品方面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說,農業設施化是農業現代化的第3個重要標誌。設施農業推動了農業工業化的發展,對農業機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施農業的發展客觀上為農業工廠化生產、智慧化控制、機械化操作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成為廣泛應用農業機械裝備的重要平臺,各種現代化的農業機械裝備大量整合應用於設施農業。現代農業又是一體化產業,農業關聯產業通過產業化經營的利益紐帶連線為一個整體,不斷將新技術、新方法,以及工商資本注入農業,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將農業帶入現代化發展的軌道。因此,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第4個重要標誌。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首要任務就是實現農機產業化。通過農機產業化經營,鼓勵農機服務組織承包經營閒置和流轉土地,為農戶、種養大戶、農業企業提供代耕代種代收等系列化農機作業服務,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4]。
3.4農業機械化為培養新型農民搭建了重要平臺
發展現代農業,最終要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農機裝備的快速增長,相當一部分新機手缺乏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系統培訓,科技人員、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綜合素質亟待豐富和提高。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機化教育資源,結合各類培訓專案,加大對農民機手的教育和培訓;依託重大科研專案、重點學科、科研基地,加強農機化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培育農機化科研領軍人才;堅持在實踐中鍛鍊人才,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努力建設一支理論功底紮實、結構合理、業務精通、技能嫻熟、素質全面、充滿活力、開拓創新的農機化技術推廣和管理人才隊伍。
3.5農業機械化推動了農機社會服務體系建設
農機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按照完善縣一級、加強鄉一級、充實村一級的要求,建立完善國家級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國家級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機技術推廣、質量監督、安全監理和資訊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堅持“扶持、引導、規範、服務”的方針,加快農機服務組織發展。鼓勵支援農業生產經營者通過機械、土地、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聯合,創辦多種所有制形式的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不斷提高服務能力,擴大服務規模,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益,使之成為引領農機手開展農機作業服務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全面提高農民組織化、農業現代化水平。
4參考文獻
[1] 劉麗鳳,宋揚,陳紅豔,等.農業機械工程現狀與發展趨勢[J].農業裝備技術,2010***1***:4-5.
[2] 陳棟棟.我國進入減人增機發展現代農業新時代[J].現代農業裝備,2009***11***:34-35.
[3] 陳昂輝,邵益民.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丘陵地區發展農業機械代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農機,2009***6***:9-11.
[4] 陳柏槐.農機化的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J].湖北農機化,2008***6***:3-4.
農村能源迴圈利用模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