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生態環境汙染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摘要對目前新農村建設中造成環境汙染的因素進行分析,強調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秸稈焚燒、禽畜養殖、水產養殖等汙染源的危害,指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並提出相應的汙染防治措施,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生態環境;汙染源;危害;防治措施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大量政策,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農村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農業生產、鄉鎮企業等的蓬勃發展,給農村帶來巨大經濟效益,但也給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如果不重視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必然會造成環境汙染。可見,保護農村自然、社會和經濟環境,特別是保護農村自然生態環境是保護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條件。
  1農村生態環境的主要汙染來源及其危害
  1.1農藥的不合理使用
  農藥的施用是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國農藥利用率僅為30%左右,有的還不到10%,大量農藥進入大氣、土壤及水體,破壞了生態平衡,威脅生物多樣性。農藥的汙染和危害還在於連續使用可導致環境的適應性演變[1]。害蟲、土壤中的微生物、細菌、無脊椎動物等對農藥都有適應性。許多害蟲長期暴露於一種農藥中,產生遺傳變異,帶來一系列生物鏈的變化,破壞生態環境原有的動態平衡。我國是農業大國,經濟越發達,使用農藥越多,並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不少農村仍大量使用高毒、高效農藥和除草劑,造成農藥殘留、土壤汙染、水體汙染,破壞了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並存在潛在的危害,而農產品中農藥的殘留問題,對環境和人的危害也在加劇。
  1.2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目前,糧食的增產主要是依靠化肥使用,但是化肥也成為農村環境汙染的主要因素。長期使用化肥,會造成土壤酸化和物理性質惡化,土壤大幅度板結,其有機質含量、肥力逐步下降,土壤質量日趨退化[2];化肥中的氮元素進入大氣後,導致大氣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造成溫室效應;化肥的利用率較低、流失率高,通過農田徑流造成對水體的有機汙染,加劇水體富營養化。同時,化肥造成的水源汙染,還會威脅農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飲用水安全。
  1.3秸稈焚燒
  作物秸稈佔作物生物量的50%以上,是一種極其豐富並能夠直接利用的可再生有機資源。由於我國尚未在農村普及科學有效的處理和回收技術,以致大量的作物秸稈無法得到有較處理,大部分農村仍採取就地焚燒的老辦法。秸稈燃燒過程中大量的煙霧彌散在空氣中,既是一種能源的浪費,又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3]。另外,煙霧還嚴重刺激人們的眼睛和喉嚨,使人流淚、喉痛、呼吸困難,嚴重時還會導致呼吸道疾病,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1.4禽畜養殖業
  目前,只有20%的糞便汙水得到不同程度的處理,80%左右的養殖場則直接外排畜禽糞便。集約化養殖的禽畜糞亂排亂堆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嚴重汙染環境。糞便的亂堆亂放產生大量惡臭氣體,汙染了大氣環境,其中有大量的有害成分甚至威脅到人體的健康;雨水淋溶液進入地表水,會造成水體汙染和富營養化[4];不經發酵處理的糞便直接施於土壤,許多有害病菌和寄生蟲將對土壤和作物造成危害,對人類健康帶來潛在威脅。
  1.5水產養殖業
  近20年來,我國水產品的平均年增長率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增長率。集約化的水產養殖業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一方面,圍欄和網箱養殖時大量投喂外源性餌料和肥料,致使水體中N、P含量猛增,水體富營養化加重,水質惡化,赤潮頻繁發生[4]。另一方面,養殖過程中經常過量使用藥品、疫苗、水處理化合物等,經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2農村生態環境汙染的防治
  新農村建設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搞好新農村建設,前提是搞好生態建設,特別是生態脆弱的地區,改變農村生態狀況,是新農村建設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2.1推動農村生產可持續發展
  推動農村生產可持續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內容,應從光、氣、水、田、土、林、路等方面促進農村生產的持續發展。通過開展太陽能開發利用工程、農村沼氣建設工程、農作物秸稈綜合開發利用工程、改水工程、標準化農田建設工程、生態林建設工程和“村村通”建設工程,以此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並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雨養農業”、“節水農業”、“旱作農業”、“保護性耕作方式”等有效農業生產模式[3,5]。
  2.2推進農村節能減排
  在農村節能減排工作上,宣傳和推廣一批行之有效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技術,如測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蟲害、沼肥使用、生物處理禽畜糞便、農村節能保護環境等技術[5]。加強建設交通、電力、水利、土地、牧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產業發展相協調的工作機制和產業發展安排,從而形成互相銜接、互為補充、體系完整的新農村建設政策體系,有力地推動新農村農業生產的可持續全面發展。
  2.3促進農村的文明整潔工程建設
  創造整潔、舒適、文明的生活環境,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既是新農村建設的總要求,也是建設的總目標。
  2.3.1搞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新農村建設中“村容整潔”最主要的要求是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好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應從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入手,首先要著手解決農村髒、亂、差問題。突出抓好沿線公路線、鐵路線、旅遊線3線整治,深入推進農村“4清4改”***清理圍牆院落、清理垃圾糞便、清理邊溝汙泥、清理亂堆亂建和改水、改廁、改灶、改路***,加強綠化、淨化、美化、亮化建設,加快農村人畜分離步伐,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建設。通過“4個工程”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解決好民生問題,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村容村貌的進一步改觀。
  2.3.2實施鄉村清潔工程。以秸稈氣化、沼氣建設、風能和太陽能利用為重點,提高農村再生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水平。通過提高糞便、農作物秸稈、生活垃圾和汙水向肥料、燃料、飼料的資源轉化,通過整合配套推廣節水、節肥、節能等實用技術來淨化水源、田園和家園,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和諧發展。
  2.3.3實施農村安居工程。採取舊村改造、集中建村、生態移民、消滅“空殼村”和遷移居戶等方式,積極推廣新型節能建築材料,引導農民對現有磚瓦房進行改造,加快農村安居工程建設。
  2.3.4加強環境保護、文明生活的思想建設。紮實開展文明村鎮、信用村、信使用者、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和諧村鎮等建立活動,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搞好個人衛生,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農民的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
  3小結
  只有按照生態學思想,合理利用空間,建立科學的新農村人居環境,協調新農村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關係,才能真正建立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生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村。
  4參考文獻
  [1] 喻太剛.農村生態環境汙染的成因及防治[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7***2***:42-43.
  [2] 史曉慧.邯鄲市農村生態環境汙染現狀及防治對策[J].河北環境科學,2003,11***2***:21-24.
  [3] 馬井玉,劉志海.農村生態環境汙染問題及對策[J].萊陽農學院學報,1994,11***A06***:255-256.
  [4] 張炳榮.閩西農村生態環境汙染與控制[J].福建環境,1991***2***:25.
  [5] 張雪綢.我國農村環境汙染問題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519-520.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意義及形式
關於縣級農機校開展農民超前教育的思考
相關知識
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生態環境汙染分析
新農村建設中農村會計問題研究
新農村建設中農村資訊化發展的對策研究
淺談新農村建設中農村水利面臨的問題探析
淺談新農村建設中加強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對策探析
探究新農村建設中縣級圖書館的功能與服務
如何完善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物流體系
新農村建設中的政府扶持研究
淺談新農村建設中如何開發農村文化
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