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保險有關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保險是千千萬萬個經濟單位和個人橫向的結合,大家共同對付風險和損失的一種風險轉移機制。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模式

  引言

  目前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主要是為農民的養老問題和社會基本福利提供一定的保障資金,因而農民輕易不會動用該筆資金,但是由於全面投資理財熱,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斷髮生著相應的改變。

  一、現階段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

  ***一***管理不規範嚴謹

  現階段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標準主要以當地政府為主,國家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並沒有制定和出臺明確的法律法規或相關政策,因此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基金管理制度不規範,管理過程不嚴謹,沒有專人對基金管理進行嚴格督查的現象。尤其是現階段在農保基金管理中還缺乏大量優秀專業的管理人員,現有的從業人員管理水平較低、管理能力較差、特別是對資訊化技術掌握程度比較低,因此導致絕大多數農民在領取或運用基金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依靠人工辦理,所需時間相當長而且過程也非常麻煩,所謂人多手雜,在此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工作失誤[1]。

  ***二***管理層次低 管理過於集中

  目前,個人賬戶機制是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主要方式,基金來源主要是通過個人繳費和一小部分的國家政策扶持下的集體補助,並且最重要的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層次過低,主要集中在縣級政府下設的機構進行管理運營,這些縣級政府條件有效,缺乏獲取及時新鮮的市場資訊的渠道,管理方法陳舊落後,尤其是地方政府經常在縣區管理基金的過程中橫加干預,這也使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在管理過程中存在被某些地方政府或者縣區官員挪用的現象,人們常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進行管理,風險度非常高,安全性也無法得到有效保障[2]。

  ***三***基金效益過低

  目前我國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主要是有兩大管理途徑,一個是存在銀行做定期,另一個就是購買國債。這兩種基金管理途徑非常安全,基本沒有任何風險,但是相對的,基金收益也非常微薄,農民的基金往往一年到頭也並沒有增值多少,隨著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刺激消費的降息政策,現在存在銀行中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連保值都相當困難。然而農民對金融市場中的其它投資方式不是十分了解,有關政府部門也沒有派專人對其進行基金投資管理指導,並且現在金融市場中有高回報的投資管理方式如股票等等都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並且經常出現波動,因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模式

  ***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自主管理模式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自主管理模式,指的就是農民個人或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將基金進行自主投資和管理。這樣拓寬了基金管理的平臺和渠道,增加了基金收益的機會,基金管理在用於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的基礎上有增添了許多其他方式,比如說將基金放置到股票市場當中,或者現階段最熱門的網上金融市場當中,例如餘額寶、借貸寶或者其他P2P融資渠道。這些資金管理平臺回報率較大、利潤較高,能夠使得現有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實現大幅度增值。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並不是十分穩定,還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雖然收益比較高,但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面臨的風險也比較大,由此可以看出自主管理模式的安全性還有待提高[3]。

  ***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銀行管理模式

  農村保險基金銀行管理模式需要與傳統的將基金存入銀行錯頂起是需要進行區別的,這裡所指的銀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業銀行,而是國家為了管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專門成立的保險基金銀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通過專門的保險基金銀行以放貸的形式進行管理,通過在放貸過程中收取一定額度的利息作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和增值的主要途徑,並且由政府全程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安全性較高、風險度較低。建立專門的保險基金銀行實際上就是將原本的管理機構進行整合,通過政府全程的管理和監督保障了基金保值增值的高透明度,防治地方官員私自挪用保險基金行為的發生,但是建立專門的保險基金銀行所花費的精力和投資相當大,並且時間較長,因此暫時還不能大規模的進行推廣。

  ***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受託管理模式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受託管理模式指的就是縣區的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將管理基金的權利委託給其他機構,主要是委託給專門的保險基金管理公司。專業保險基金管理公司與縣區管理機構相比條件較好,主要體現在管理人員專業程度方面,保險基金管理公司擁有許多專業從事基金管理行業的人才,在他們的投資指導和管理下能夠使得基金實現保值增值,但是委託給管理公司還需要支付一筆相當豐厚的委託資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成本[4]。

  三、結論

  總而言之,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對於農民來說至關重要,影響著他們後半生的幸福,因此在該方面的管理中還是應該以求穩為主,在求穩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增加養老保險資金,這不僅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其中加強監督管理的作用,更需要儘快建立起規範科學的金融市場,切實保障農民的利益。

  篇2

  淺析工傷保險與商業保險競合的處理規則

  一、目前國內關於工傷保險與商業保險賠償競合問題的處理原則

  在處理兩類保險賠付的競和問題上,目前理論上主流觀點認可“最高賠償原則”。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在勞動者先行獲得商業保險金又主張工傷保險賠償的,若商業保險賠償金低於工傷賠償金的,應在商業保賠的基礎上以工傷賠付額補足至工傷賠償金最高額。若獲得的商業保賠已高於依法應予支援的工傷賠償金的,則無需再另行支付工傷保險賠付,反之亦然。二是若勞動者先行獲得工傷保險賠付繼而主張商業保險賠償的,若商業保賠金額低於工傷賠付的,則商業保賠額應用於抵扣用工單位支付的工傷賠付;若商業保賠額高於工傷保賠額的,勞動者則應退還工傷賠付,享受賠額高的商業保險賠償金。換言之,理論界主張商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兩種賠付不能雙重累加,勞動者可按照最高額的賠償標準,擇其高者,或任選其一由後者補充。

  除了理論界所普遍認同的處理規則,部分省規章也做出了相應的探索。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工傷保險條例》的實施意見,第十條之規定,“職工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機動車事故傷害,或者履行工作職責和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遭受意外傷害,;如第三方責任賠償低於工傷保險待遇,或因其他原因使工傷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未獲得賠償的,用人單位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按照規定補足工傷保險相關待遇。”該實施意見中的第三方責任賠償應理解為除工傷保險賠償外的任何賠償來源,包括商業保險賠償。

  二、司法判決對工傷保險與商業保險賠償競合問題的處理

  ***一***保險競合的主要範圍。第一,用工單位為勞動者同時購買工傷保險和商業保險情形下的賠償競合問題;第二,用工單位未為勞動者購買工傷保險僅購買商業保險情況下引發的保險賠償競合問題。

  ***二***司法判決中關於此類案件的具體處理規則。總體來說,司法判決對於工傷保險與商業保險賠償競合問題的處理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簡單粗暴”。判決中鮮見論理性闡釋,只是籠統回答,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系不同性質的險種,購買工傷保險是單位的強制性義務,商業保險是一種基於保險合同的自願行為。

  判決一:***2013***瀘民初字第1204號

  被告邱某系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築公司僱員。公司於2010年11月17日向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建築工程團體意外傷害險和建築工程團體意外傷害醫療險,並足額支付了保費。被告於2010年12月30日摔倒在工地的坑井中受傷。保險公司審查後已經按保險合同賠付建築工程團體意外傷害險和建築工程團體意外傷害醫療險理賠款合計170000元。本案屬於單位僅僅為勞動者購買了商業保險而未購買工傷保險的情形,雙方爭點在於:被告在獲得商業保險的賠償之外可否獲得工傷保險待遇。

  法院處理結果:原告根據法律規定為被告邱某等單位職工購買了建築企業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事故發生後,根據保險合同約定和我國保險法的規定,被告邱某系事故保險金的受益人,被告邱某應當獲得保險公司的保險理賠款。被告邱某佔有保險公司支付的保險金是基於法律規定和保險合同約定,其行為符合法律規定。

  對原告所持該保險系原告為轉移、分散公司經營風險,且由公司繳費而為職工購買的,根據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在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確定原告支付被告工傷保險待遇後,該保險金應當由公司用於抵扣其應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的請求,法院不予支援。因此,法院的判決從側面表明,在單位僅僅為勞動者購買了商業保險而未購買工傷保險的情形,被告在獲得商業保險的賠償之外可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是全額的,非補充性的。

  判決二:***2014***鄧法民初字第33號

  原告李某的丈夫尚某受僱於中鐵十五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12標專案部,從事築路工作。期間,上述專案部為其員工投保了團體意外傷害險。2013年4月16日,尚某在工作中意外身亡。事故發生後,親戚武某與專案部的工作人員多方做原告的“思想工作”,要原告本人的身份證等相關證件交到12標專案部,名義上是為了辦理尚某的善後事情及領取工傷賠償金,實則是為了冒名領取尚某的保險金。本案屬於單位在為勞動者購買了商業保險同時又購買工傷保險的情形,雙方爭點在於:被告用人單位先獲得商業保險的賠償後,可否用其支付勞動者工傷保險。

  法院處理結果,工傷保險是國家制定的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社會保障制度之一,是一種強制性、普遍性的保險,《社會保險法》及《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法定義務,這種義務是強制性的,不因任何因素而免除;社會保險也不能被任何商業保險所代替。其次,意外傷害保險屬商業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的身體權益為保險標的,以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為保險事故,當被保險事故發生時,由保險人按保險合同給付保險金的人身保險。本案中,尚某在工作中因意外事故死亡,其近親屬有權獲得工傷保險,同時,尚某作為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的被保險人之一,在保險事故發生後,其受益人有權依保險合同獲得保險金。

  三、筆者關於此類保險競合問題的處理意見

  兩個判決雖案情有所差異,但反映的問題性質是同一的,即工傷保險賠償和商業保險賠付是否可兼得。或者,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條“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專案和標準支付費用。”的規定,商業保險賠付和按照工傷保險標準的賠付是否可兼得。判決表明:此類案件,對於案件性質不做區分,一律按照不同保險的不同性質全額賠付。但是,從不同判決中很容易發現對於建築意外保險性質的認定法官存在不同理解,有的判決認為是建築行業的強行性保險,即對於建築行業來說,是保護勞動者權益的義務,它和工傷保險一樣賠付歸屬於勞動者;有的判決認為建築意外保險是商業保險,賠付歸屬於勞動者的原因是涉及人身,具有專屬性。但是殊途同歸,對於賠償的競合都主張全額賠。

  筆者認為不宜在保險賠償競合問題上推行雙重賠償。隨著經濟的發展,保險的細化和保險責任內容的完善,保險的賠償應當視具體內容加以區分。應該貫徹最高額限制原則,但是,這種最高額限制不同於前述理論中的區分原則。我認為應當以工傷保險的賠償專案為基礎,因為工傷保險是強制性的,賠償專案法定。接下來,商業保險賠付的依據是保險合同,可以根據合同中雙方約定的賠付專案與工傷保險法定的賠付專案競合的部分取最高額賠付,其他非競合的部分都要賠付。這樣,在處理案件的時候,只要確定商業保險合同的性質及內容就可以進行賠付。既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被保險人的權益,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企業分散職工風險、壓縮行業風險,降低用工單位成本的目的和為職工投保的積極性。

有關農民工工傷保險論文
有關保險類的論文
相關知識
與保險有關的論文
與保險風險有關的論文
大學與政治有關的論文
電腦科學與技術有關的論文
與保險有關的腦筋急轉彎
與哲學有關的論文
計算機網路與通訊有關的論文
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有關的論文
有關存款保險制度的論文
有關保險方面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