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哲學與人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人生的每一個言行 ,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實際上都貫穿著哲學。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哲學與人生

  我們必須認清或理解這樣的一些問題:認識你自己?你希望什麼?你的人生之路在何方?

  認識你自己,這是古希臘的一句名言。要怎樣認識自己,必須從三個方面來看——即你從哪裡來?你是誰?你將往哪裡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從哪裡來,主要從你的家庭背景來理解;你是誰,主要從你的個人情況來理解;你將往哪裡去,主要從你處的社會環境來理解。我們可以用一個圖來釐清關係,如下:

  你從哪裡來?→你是誰?→你將往哪裡去?

  ↓ ↓ ↓

  家庭背景 → 個人情況 → 社會環境

  家庭背景:每個人都有父母,都有出身的家庭背景。出身在於你的出生地在何方?你是農村戶籍,還是城鎮戶籍;你是南國之人,還是北國之人?在家庭背景中,這一切取決於你的父母親。如果你的父母是經紀人、銀行家、房地產開發商、銷售商、工程師、各類顧問、系統分析師、科學家、醫生、法律學者、出版商、編輯、廣告代理商、藝術指導、電影製片人、演藝人員、新聞工作者、電視製片人、導演、藝術家、作家、大學教授、中小學教師、政府官員、農民等各行各業的人,那麼這有可能對你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兩種因素:一是遺傳基因的影響,一是後天的生活作風的影響。當有人問你:你從哪裡來?首先你回答的是——我從什麼什麼地方來,其次可以回答你的家庭背景。這是常理的回答,其實我們可以用我們認為不合理而又合理的話來回答,那就是——我從父母那裡來。這種“你從哪裡來”是針對個人而言,如果針對整個人類而言,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哲學問題。許多偉大的哲學家一直都在追問和思考這個問題,但都是徒勞無功,即使有所答案,那也是受到懷疑的。大的複雜的哲學問題,我們也無法思考,我們要思考的是針對我們的人生哲學而言。

  個人情況:你是誰?最合理的回答是:我是我。而要怎樣把這個“我”顯示出來,我們就必須得命名——也就是說,首先得給“我”一個名字。可是,有名還得要有實,名必須與實際本人連線起來。實際本人就得看你的個人情況。這些情況包括你的姓名、年齡、籍貫、性別、政治面貌、從事的行業、婚姻狀況、健康狀況等。假如你是一名學生,你就得有學生檔案。這檔案指出了你是誰。如果你是經紀人、銀行家、房地產開發商、銷售商、工程師、各類顧問、系統分析師、科學家、醫生、法律學者、出版商、編輯、廣告代理商、藝術指導、電影製片人、演藝人員、新聞工作者、電視製片人、導演、藝術家、作家、大學教授、中小學教師、政府官員、農民等,那麼你就得有符合你身份的檔案。這個檔案已存於電腦檔案室。如果我們要想查閱某人,只要知道某人的一些資訊,比如身份證號,我們就會知道此人是誰了。這是針對個人是誰的回答。假設要對“人是誰”來思考的話,就沒有確切的答案了。關於“人是什麼”的哲學問題,那是在整個人類哲學史上的研究課題,至今還未定型。尼采說:人是尚未定型的動物。大概人就是這個樣子吧。但我們活在當下,只能用當下最確切的答案來回答。你要知道你是誰,就記住你的身份證號碼吧。這是確認你身份的最好辦法了。如果要憑空想象你是誰,這隻能陷入難以自拔的痛苦思考當中。

  社會環境:按照馬克思主義可以把人類社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而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決定了他的意識形態。馬克思說:“人類的社會存在決定了他的意識,而不是他的意識決定它的存在。”也就是說,在你所處的社會環境中,你必須根據你周圍的情況來做事,而不是從內心中產生做什麼就做什麼。假如你是一個學生,你就得遵循學校的規章制度,同時也要懂得道德規範。如果你不遵循,那麼你就違反了紀律。不管你所從事的是什麼職業,你都得要遵循你那個行業的規矩。社會環境決定了你的意識形態,這是你的出路。你一旦選上了你的社會環境,那麼你只能走下去,人生沒有回頭路。你將往哪裡去?雖然我們都知道你將去的地方是墳墓,但是,在活著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得到了我們的處所。人從出生到長大,再到死亡,這是一個過程。但是,當我們從家庭背景中走出來,慢慢地確認“我是誰”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規劃了我們將要去的地方——社會環境。我們經常說到一句話:走入社會。這個社會就是你去的地方。社會環境,我們可以把它縮小到一個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單位。這單位包括事業單位、企業單位、政府單位等。如果你去事業單位,你居士事業單的工作人員;你去企業單位,你就是企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你去政府單位,你就是政府工作人員;如果你去種地,你就是農民;你去打工,你就是工人。社會環境那麼大,總有你該去的地方。

  你希望什麼?作為一個會思想的人,你會有慾望、理想。希望,在這裡就是你的理想。理想是一盞明燈,在照耀著你的走路軌跡。當然,理想必須與現實聯絡起來。“你希望什麼”必須與“你能做什麼”聯絡在一起。“你希望什麼”是理想,“你能做社麼”是現實。關於理想與現實的關係,馮友蘭說:“理想並不是與現實對立,而是現實的反映。比如我們走路,我們的眼睛所看到的,總比我們的腳所走到的遠一點。即是瞎子走路,他的棍子所到之處,也要比他的腳所到之處遠一點。如我們的腳所到之處是現實,則我們的眼睛所見,即可說是理想。理想是我們的眼所見到,而腳尚未走到者,但雖未走到,而總是向這個方向走的。”理想給了你一個方向,而在現實之中,你必須在認識你自己的基礎上,在確定你能做什麼,然後沿著理想的這個方向行走。如果沒有理想指導,你盲目地走著,你就有可能會掉下懸崖。只有理想照著你,你才能分清你要走的路在何方。

  據說有一次,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泰勒斯,邊走邊思考問題,不慎跌進在一個水坑裡。一個少女嘲笑他說:“真可笑,你連身邊的事情都看不到,卻總是想那些天上的事情。”對此,泰勒斯一時竟無法反駁。事實上,泰勒斯後來用實際行動駁斥了那個庸俗的少女。它夜觀天象,直到來年的橄欖將獲豐收,事先租憑了當地全部的榨油坊。果不其然,他的知識沒有欺騙他——橄欖豐收了。於是,泰勒斯便將榨油坊高價出租,獲得了一筆巨大的利潤。泰勒斯用自己的行為證明,哲學家想發財是很容易的,可是,他的志向並不在於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理想在指引我們的人生之路,雖然在路上會受到各種挫折,但只要相信自己的理想,會到達理想頂峰的。

  理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理想是對未來事物的想象和希望多指有根據、合理的,而空想則指不切實際的想象,幻想是指沒有根據的想象。像平常我們多說一樣:我的理想是當一名教師。當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有了,你才會有這樣的理想。如果你說: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籃球英雄,而你的身高只有1米左右這是指成人身高,這就是幻想、空想。

  有理想的人,在現實中做事才會有精神。理想是你的精神支柱。如果不是這樣,斯賓諾莎就不會是斯賓諾莎了。這位《倫理學》的作者,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位日神般的智者每天都要靠打磨眼鏡片維持生計。斯賓諾莎出生於阿姆斯特丹的猶太商人家庭,他的父母親以經營進出口貿易為生,生活頗為寬裕。可是他,放著優厚的物質生活不去享受,硬是把自己變成了異教徒。1656年,他因反對猶太教教義而被開除教籍,最後不得不搬出猶太人居住區,以磨鏡片為生。1673年,有人提供他海德堡大學哲學系的教職,條件是不可提及宗教。面對如此誘人的職業,斯賓諾莎還是毅然拒絕了。因為他知道,思想絕不能被當做交換的籌碼。由於長期勞累,斯賓諾莎最終積勞成疾,年僅45歲就去世了。斯賓諾莎雖然死了,但他的哲學思想和人格精神卻永遠留在了世間。正如他談論永恆時所說:“人類的心靈不會隨著肉體的消亡而完全消亡,它的某一部分仍將永存。”這正是用永恆的形式看待瞬間事物的一部分所得出令人安寧的結論,也是斯賓諾莎本人的精神支柱。

  理想可能會讓你走向一條屬於你自己的人生之路,這種成就會讓別人看成是一種精神支柱。可是,你必須從現實出發來確定你的理想之路,否則,你的理想會陷入一片沼澤之中,不能自拔。

  你的人生之路在何方?孔子說:“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而也。”

  孔子給我們闡述的人生之路,用我們日常的生活來理解就是——我們從小學到大學,我們的志向在於學習,而我們學習什麼呢?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這包括科學文化知識、道德規範、法律法規、治國策略等。而學習最有成效的階段,是我們青春年少的階段。人到三十歲時,開始成家立業。三十歲以前在於修身,三十歲以後在於齊家、立業。到了四十歲時,一切要理解的東西已經呈現在我們的腦海裡,此時我們對於知識、生命都已基本瞭解,不會再像年輕時懵懂,看什麼樣的事物已經有了成熟全面的看法。到了五十歲時,人就開始知道自己的天命。天明乃是一切無可奈何事物的命名,比如:人是要死的,這就是天命。人的生老病死,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我們只有徹底地理悟這種天命,我們才能徹底地放開自己。六十歲時,我們只能順著天命行事。到了七十歲,我們不管做什麼,都是根據自己的慾望、想法。如果我們做了,那是不會逾越規矩的。這裡要求我們做的事情,必須符合孔子所說的仁、義、禮、信的原則。

  而王國維所說的路乃是我們幹事業的道路。我們在最初的時候,乃是遭受各種各樣的挫折,但是隻要我們向高處走,站得高,我們才會看得遠。這是我們的遠大理想。之後,我們就為這個理想而奮鬥。在奮鬥中是最艱苦的歲月。經過了不懈的努力奮鬥,我們似乎已經到達了理想中的地界,可是我們苦苦尋求的東西在哪裡呢?我們到處尋求,然而,我們想要的東西在於我們不經意間的一瞥。這在禪宗裡,叫做頓悟。關於頓悟,靈雲禪師有一首詩這樣寫道:“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說的是,靈雲禪師參禪參了多年卻未開悟。有一年春天,桃花開得正好的時候,他開啟山門,驀見千萬叢桃花開得如火如荼,宛如一片香火海,當下身心脫落,塵識皆消,豁現本來面目,並說了這首詩。

  關於人生之出路,我們再來看一個希臘神話故事:西西弗斯被認為是最狡猾而且詭計多端的人,甚至一度綁架了死神,讓時間沒有了死亡。最後,西西弗斯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讓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於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來,前功盡棄,於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得勞作中慢慢消耗殆盡。西西弗斯的故事暗示著人類的神存狀態:人總是通過不斷重複的行動來詮釋生命的意義。但是,人的行動又是毫無意義的。正如西西弗斯,他命中註定要永遠推著一塊巨石上山,當石塊靠近山頂時又滾下來,於是重新再推,如此迴圈不息……但是,如果有一天,巨石推上了山頂,永不再落,西西弗斯就是幸福了嗎?不,在他荒謬的存在裡,他的命運推巨石上山就是他的存在,除去他的命運,他一無所有,而他命運的解脫巨石永不再落不也就是他追尋的終結,存在韻律的中斷,期待的幻滅嗎?這樣活下去也許就更沒有意義可言了。按照加繆的說法,人們把巨石推上山任其落下,再向上推去,實際上這是激勵我們生活在一種充實的而非安逸的幸福狀態中,並且具有奮鬥能力。這並不取決於我們做出的努力和艱辛,而恰恰在於生活本身是有價值的:為了達到崇高的目標而做出的努力是正確的。與生活作對的原罪只有一個,那就是想法設法讓生活變得輕鬆、沒有困難,從而讓生活失去了它本身特有的瑰麗和悲壯。所以說,西西弗斯的神話故事,並沒有給西方人帶來悲觀。正如“逝者如斯”的生命之流沒有給中國人帶來悲觀一樣。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所以,我們每個人就要像流水一樣,不斷超越自己,自強不息。

  篇二:哲學與人生

  最近天氣不太好,很久沒打球了,缺乏了運動,但增加了看書的時間,在看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很認真得去看,但回頭想想,能記得的太少太少了。大學四年,很多得書,從《讀者》看到《思想的盛宴》,也很多名人傳記,可到離開大學時再想想,腦中一片空白,是讀的不認真還是我得右腦不夠發達?

  人的思想剛開始就像駱駝,就被別人牽著走;然後變成獅子,開始學會自己作決定;最後成為小孩……對於最後一句我還沒理解,也許我的閱歷還不足去理解。

  沈冰講過“人一生中影響最深的是歷史書和哲學書”,歷史可以以史為鑑,哲學可以使人明智。讀歷史和哲學可以以更高的高度看待問題。活著是一回事,但要活得有意義,則是另一回事,一個人只有知道他活著的意義,才能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篇三:哲學與人生

  哲學與人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人生的每一個言行 ,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實際上都貫穿著哲學 ,沒有一個哲學家是絕對脫離實際的。哲學確實有玄虛的成分 ,不能完全離開推理、抽象的概念 ,但更是對現實的推論 ,是追問之學 ,是打破沙鍋問到底之學。一個人只要愛思考 ,他就有哲學頭腦。西方和中國的傳統哲學有兩種不同的道路。中國傳統哲學從來和實際人生是緊密聯絡的 儒家最講現實 ,儒家哲學和人生緊密相聯 ,主要從人生談人生 ,講社會政治生活、倫理道德。道家則從巨集觀的角度 ,從世界的整體 包括 自然 來探討人生 ,追問人生。西方傳統哲學是比較脫離人生的 ,將哲學看作是追問概念之學。在哲學與人生不同程度相分離的今天 ,我們應迴歸中國傳統哲學之路 ,講求哲學與人生相結合 。哲學是人生的態度之學 ,研究人對世界應該持什麼觀點 ,採取什麼態度 ,追求何種境界 ,用 比較正確與科學的態度來對待世界與人生。不同的哲學決定了不同的在世方式,不同的人生態度 、人生境界體現了不同的哲學。因此 ,要區分不同的哲學派別所追求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中,哪一個是高的 ,哪一個是低的。關於人生境界高低的劃分有各式各樣的看法。

  《理想國 》中,柏拉圖說人的靈魂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愛金錢 ,是愛錢的靈魂 第二個層次愛名譽、愛地位,是好勝的靈魂 第三個層次是愛理念的靈魂。

  在他看來,追求理念、真理的快樂比追求金錢、追求名譽的快樂更高、更值得。馮友蘭則認為 人生境界最低是 自然境界 ,就是滿足生存需要 ,第二是功利的境界 ,第三是道德的境界 ,第四是天地境界。我則把人的精神境界作這樣劃分 最低是欲求的境界 ,就是求得慾望的滿足 第二是求實的境界 ,科學是最講求秩序的 ,科學家都是這種境界 第三是道德的境界 第四是審美的境界 ,審美的追求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而美的最高境界是一種高遠的精神境界 ,這是審美的最高價值之所在。如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這可 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提高個人的精神境界 ,一是提高民族的精神境界。由於個體的差異性 ,個人的精神境界很難做一個普遍的說明 ,故我重點講如何提高民族的精神境界。這要抓住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 “萬物一體” 。人和萬物息息相通 ,仁愛之心貫穿其中。儒家和道家都談“萬物一體” 。儒家“萬物一體”的思想為我們講道德、講仁愛 ,講“一體之仁”提供了哲學理論基礎 哲學本體論依據 。我們今天提倡道德意識 ,應該發揚中國儒家傳統的“萬物一體”的思想 人和人要有同類感、同情感 人和自然也是一體的 ,人和 自然要和諧 ,不要隨意破壞 自然。我把審美的境界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老莊的“萬物一體”思想裡面 ,我們能找到中國審美意識的根源。儒家主要從道德意識的根源來論證“萬物一體” ,道家更強調審美意識。

  道家講“萬物一體”更多的是作為審美意識的理論根據。莊子講“心有無窮” 就是說人要暢遊在無窮的天地裡面 ,人和天地萬物一氣相通 ,有了這樣一種境界 ,就是最美的境界 ,最高遠的境界。中國陰陽和合的思想有助於具體分析“萬物一體”的審美境界 “在場”的“陽”和“不在場”的“陰”的東西陰陽和合 ,這就有一個整體的審美意識了。故中國人講審美 ,都講含蓄之美,越含蓄就越有意味,都是通過“在場”的“陽”的這一面讓你去體會背後所含蓄的、沒有表露出來的“陰”的那一面 ,即海德格爾晚期所講的美就是通過“在場”去體會“不在場” 。這是萬物一個整體的觀念。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無論從道德意義還是從審美意義講,我們都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核心“萬物一體”的思想和境界 ,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詩意。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柏拉圖的精神哲學
哲學與人生讀書心得
相關知識
哲學與人生的文章
哲學與人生的關係論文
哲學與人生的小論文
關於哲學與人生的大學論文
哲學與人生的相關論文
關於哲學與人生的故事
哲學與人生的名言名句
關於哲學與人生的名言
哲學與人生作文高中
有關哲學與人生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