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茶文化手抄報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的一套技藝;所謂茶禮,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所謂茶境,是指茶事活動的場所、環境、所謂修道,是指通過茶事活動來怡情修性、悟道體道。還有很多很多,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茶文化的手抄報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茶道

  道作為中國哲學的最高範疇,一般指宇宙法則、終極真理、事物運動的總體規律、萬物的本質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盡一致。中國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補",[隋唐]以降又趨於"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儒道佛,即使道士、佛徒,也往往是旁通儒佛、儒道。流傳最廣,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一派,便吸收了老莊孔孟的一些思想,而宋元[明清]佛教的一大特點便是融通儒道,調合三教;宋明新儒學兼收道、佛思想,有所謂"朱子道,陸子禪"之說;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竭力提倡"三教合一",其詩云:"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

 

關於茶文化的手抄報圖片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為儒家之道、可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為禪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茶道中所修之道為綜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來就是養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理想結果,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證道則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極高明而道中庸,無為而無不為。

  考察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

  茶藝是茶道的基礎,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飲茶普及,茶藝完善之後。[唐代]以前雖有飲茶,但不普遍。[東晉]雖有茶藝的雛型見杜育《荈賦》,還遠未完善。晉、宋以迄盛唐,是中國茶道的蘊釀期。

  中唐以後,中國人飲茶"殆成風俗",形成"比屋之飲","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唐朝肅宗、代宗時期,陸羽著《茶經》,奠定了中國茶道的基礎。又經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實踐、潤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時期,蔡襄著《茶錄》,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從而形成了"點茶道",[明代]中期,張源著《茶錄》,許次紓著《茶疏》,標誌著"泡茶道"的誕生。

  中國古代沒有茶道專著,有關茶道的內容散見於各種茶書及茶詩文繪畫中。下面是從古代茶書及茶詩文的東鱗西爪中,筆者所披尋出的中國茶道形成與發展的脈絡。

  一:唐宋時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於何時,陸羽《茶經》始有詳細記載。《茶經》初稿成於[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經修訂,於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經》問世,標誌著中國茶道的誕生。其後,斐汶撰《茶述》,張又新撰《煎茶水記》,溫庭筠撰《採茶錄》,皎然、盧仝作茶歌,推波助瀾,使中國煎茶道日益成熟。

  中華茶文化一 煎茶道茶藝

  煎茶道茶藝有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茶經》"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風爐含灰承、[上竹下呂]、炭撾、火[上竹下夾]、[釒復]、交床、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夾]、鹺簋揭、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統貯茶器的都籃。

  2.選水

  《茶經》"五之煮"雲:"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陸羽晚年撰《水品》一說《泉品》一書。張又新於公元825元年前後撰《煎茶水記》,書中引劉件芻評判天下之水等,陸羽評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講究水品,是中國茶道的特點。

  3.取火

  《茶經》"五之煮"雲:"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為羶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溫庭筠撰於公元860年前後的《採茶錄》"辨"條載:"李約,[氵開]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日:'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茶。"

  4.候湯

  《茶經》"五之煮"雲:"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湯是煎茶的關鍵。

  5.習茶

  習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於八世紀末的《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元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量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臨淮縣館,或言伯熊善飲茶者,李公請為之。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茶器,口通茶名,區分指點,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蹟不祥,約為陸羽同時人。他對《茶經》進行了潤色,嫻熟茶藝,是煎茶道的開拓者之一。

  陸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張又新、劉禹錫、白居易、李約、盧仝、錢起、杜牧、溫庭筠、皮日休、陸偉蒙、齊己等人對煎茶道茶藝均有貢獻。
 

關於茶文化的手抄報圖片

  中華茶文化二 茶禮

  《茶經》"五之煮"雲:"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一次煎茶少則三碗,多不過五碗。客人五位,則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則行五碗茶,缺兩碗,則以最先舀出的"雋永"來補。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雋永"補。若八人以上則兩爐,三爐同時煮,再以人數多少來確定酌分碗數。

  中華茶文化三茶境

  《茶經"九之略"章有"若鬆間石上可坐","若瞰泉臨澗","若援[上艹下三個田字]躋巖,引[糹亙]入洞",則飲茶活動可在鬆間石上,泉邊澗側,甚至山洞中。"十之圖"章又載:"用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室內飲茶,則在四壁陳掛寫有《茶經》內容的掛軸,開後世懸掛書畫條幅的先河。

  呂溫《三月三日花宴》序雲:"三月三日,上已禊飲之日,諸子議以茶酌而代焉。乃撥花砌,爰誕陰,清風逐人,日色留興。臥借青靄,坐攀花枝,聞鶯近席羽未飛,紅蕊拂衣而不散。……"鶯飛花拂,清風麗日,環境清幽。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云:"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習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翠竹搖曳,樹影橫斜,環境清雅。

  [唐代]茶道,對環境的選擇重在自然,多選在林間石上、泉邊溪畔、竹樹之下清靜、幽雅的自然環境中。或在道觀僧寮、書院會館、廳堂書齋,四壁常懸掛條幅。

  中華茶文化四修道

  《茶經》"一之源"載:"茶之為物,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飲茶利於"精行儉德",使人強身健體。

  《茶經》"四之器",其風爐的設計就應用了儒家的《易經》的"八卦"和陰陽家的"五行"思想。風爐上鑄有"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樣。[釒復]的設計為:"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正令、務遠、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茶經》不僅闡發飲茶的養生功用,已將飲茶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旨在培養儉德、正令、務遠、守中。   詩僧皎然,年長陸羽,與陸羽結成忘年交。皎然精於茶道,作茶詩二十多首。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有:"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首標"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並陸羽。他認為飲茶不僅能滌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門徑,三飲便可得道全真。

  玉川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問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經》。三碗茶,唯存道德,此與皎然"三飲便得道"義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煙消雲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流傳千古,盧仝也因此與陸羽齊名。錢起《與趙莒茶宴》詩寫主客相對飲茶,言忘而道存,洗盡塵心,遠勝煉丹服藥。

  斐汶《茶述》記:"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效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茶,性清味淡,滌煩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獨高。

  中唐以降,已經認識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滌煩、致和、全真的功用。飲茶能使人養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陸羽《茶經》,斐汶《茶述》,皎然"三飲",盧仝"七碗",高揚茶道精神,把飲茶從目常物質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

  綜上所述,八世紀下半葉,值中唐時期,煎茶茶藝完備,以茶修道思想確立,注重對飲茶環境的具備初步的飲茶禮儀,這標誌著中國茶道的正式形成。陸羽不僅是煎茶道的創始人,也是中國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中國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於中、晚唐、經[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歷時約五百年。

關於閩南文化的手抄報的圖片
中國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圖片和資料
相關知識
中華茶文化手抄報
茶文化手抄報圖片素材
茶文化手抄報圖片欣賞
日照茶文化手抄報
閩南茶文化手抄報
初中廉政文化手抄報圖畫
初中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
小學生茶文化手抄報的內容
小學生茶文化手抄報的圖片
初中傳統文化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