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講座心得3篇
教師教育政策是我國教育政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教師培訓講座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篇一:教師培訓講座心得
種種教師培訓給我感覺,似乎所有教師要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提升認知、知識、技能,才能更加適應新課改下的教學,增強教學的效能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在現實的工作中,我的體會是,不同年齡教齡的教師,由於其教學經驗和教學職能的不同,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的體驗不同,其幸福感和發展提升的動機強度各不相同。
年輕教師的自我發展動機 最強,期望接觸各種新理論和教學經驗,期望在教學實踐中學習、反思和提升,這個時期是快速成長期,也是心理變化大、不穩定的時期,常常眼高手低,心急氣 傲,特別需要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經驗相結合的培訓,需要課程分析、教材處理、課堂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案例經驗的初級學習。
青年教師的自我發展動機 也很強,一方面他們經過一兩輪的教學,對教學體系有了充分的認識,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認識感觸也比較深,有較強的動機去分析教學和嘗試改變,青年教師的需 求特點是教學實踐的問題多且細,特別關注學生學習、心理和學生管理層面的深層次問題,理解了學生的特點,自然會對其教學方式產生相應影響。
中年教師的職業倦怠感較強,中年教師教學技能趨於穩定,對教學上的事務處理基本形成自己的理解和風格,對自我提升和改變的動機不是很強,而多數還承擔著教學骨幹、備課組長、班主 任等職能和壓力,同時還有家庭的壓力,各種事務瑣碎交匯,對職業有明顯倦怠。他們有一定的經驗,而時間匆忙,對他們的培訓方式,務必講求實效,讓他們去探 索,他們未必意願;但如果是有先進、成熟經驗可供借鑑的案例,這對他們的吸引力較強。
中老年教師基本上功成名就,在學校有一定地位,學校事務、家庭事務壓力不大,而且學生桃李滿天下,其幸福感最強。沒有教學能力和成績方面的壓力,他們也樂於探索、學習和整合應用一些新的事物,他們反而有精力和動力,去利用他們的經驗和資源參與一些實質性的教改專案。
因此,無論從學校的角度,還是從專業培訓團隊的角度,分析目標人群的特點和需求,採取相應的方式或模式進行培訓,形成有效的培訓體系、人員梯隊、教研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
篇二:教師培訓講座心得
我很榮欣能有機會參加這次班主任培訓,因為這次班主任培訓給我搭建了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我珍惜這有限的時間,寶貴的機會。在這短短的一天學習期間內,聽了丁榕老師作的“做一名幸福、快樂、有成就的班主任”專題報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極大的啟發。
丁榕老師現任北京市西城區德育研究室主任,是全國優秀班主任,從她的言行舉止,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從事班主任的幸福感,同時也感染了傾聽她作報告的每一位老師。從講座中,除了學到許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我們更多的感受到丁老師那崇高的人格魅力。
丁榕老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結合自己的從教經歷,深入淺出地從四個方面給與會老師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
一、幸福,快樂,有成就五部曲***苦中有樂、樂中施愛、愛中得福***。五部曲是擇業、創業、樂業、敬業、愛業。她結合自己的從教經歷,用生動的案例講述了從事教師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的幸福感、滿足感。她說:“用心才能快樂,不求回報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樂和幸福中獲得。”
二、更新觀念----以人為本。
她從人性的角度探尋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規律;從人本的角度激發學生自覺能動性,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從人格的角度教育學生,對學生的一生髮展負責。她時時處處以學生為本,為學生著想,受到了學生尊敬和愛戴。無怪乎,她桃李滿天下,培養出那麼多的優秀人才。她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個性差異的教育教學行為值得我們研究和學習。
三、改進方法----按需施教,從瞭解學生的需要入手
學生個性千差萬別,因而作為教師的我們也應該從瞭解學生的需要入手,按需施教。丁榕老師正是這樣做的。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三條法寶是:合理的需要給予滿足;過分的需要給予引導;錯誤的需要給予糾正。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結合她對學生的深入瞭解,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學生的認可。
四、拓寬途徑----以心理教育為突破口
在這一方面,由於時間關係,丁老師講述的比較簡單。借用她的一句話作為總結:學校德育如一隻大鵬,思想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正是這隻大鵬的兩翼,它必須同時煽動,這隻大鵬才會騰空萬里,展翅翱翔,德育才會呈現出無比的生命力。
在這次培訓中,我學到了很多,也讓我對“班主任”這三個字有了更深層的理解與感悟。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調整自己工作方法才能把這項工作做的更好,更值得學校和家長!
篇三:教師培訓講座心得
在電腦中收看賈老師的課,看到那張熟悉的笑臉,一時之間恍惚了一下,彷彿又回到了十幾年前,坐在大教室裡聆聽她的教誨。
她像一位師長,更像一位心理專家,那些精闢的話語一下解開了我心中很多的困惑。
她提到學生不是用來塑造的,要順勢而為。心中開始有些釋然,班上有那麼幾個讓我又愛又惱的孩子,不正是因為他們,我的課堂才會那樣的豐富多彩,我的每一天才這麼有滋有味?
說到不要經常找家長,不然家長會“脫敏”的。這與我平時的做法不謀而合。我一直認為學生犯的一點小錯誤,是成長中不可避免的。有一位哲人不是這樣說過:人就是在不斷的犯錯,不斷的改正中才進步的。老師能解決的事不一定要驚動家長,這也算是一種包容。憑我的經驗,有時找家長不一定能幫助解決問題,有時還適得其反。在有次與班主任老師交談中,笑言,要教育好某學生,恐怕先得教育好他的家長。在實際中,其實要改變家長的某些理念確實很難很難,我們能做的是儘自己的一切力量教育和幫助孩子成長,對家長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很喜歡賈老師最後給我們推薦的雅思貝爾關於教育的名言“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一株樹搖動另一株樹,是一朵雲推著一朵雲,是一顆心喚醒另一顆心。”那麼詩意又富有哲理。在我的理解裡,這不光指教育孩子們,這也是我們整個教師群體團結互助的真實寫照。在工作中,我們互相幫助,互相啟發,為著一個共同目標而不懈的努力。
學會做優秀的自己,相信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的方向,每一粒種子都有自己的季節。
初任培訓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