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喜馬拉雅山是怎樣形成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喜馬拉雅山脈 ***梵語:hima alaya,意為雪域***,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喜馬拉雅山的形成吧。

  喜馬拉雅山的形成: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塊仍在以每年大於5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中,同時還處於板塊邊界碰撞型地震構造帶上。

  早在20億年前,喜馬拉雅山脈的廣大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古地中海,它經歷了整個漫長的地質時期,一直持續到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紀末期,那時這個地區的地殼運動,總的趨勢是連續下降,在下降過程中,海盆裡堆積了厚達30000米的海相沉積岩層。到早第三紀末期,地殼發生了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在地質上稱為“喜馬拉雅運動”,使這一地區逐漸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經地質考察證明,喜馬拉雅的構造運動至今尚未結束,僅在第四紀冰期之後,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還在緩緩地上升之中。

  喜馬拉雅山脈是從阿爾卑斯山脈到東南亞山脈這一連串歐亞大陸山脈的組成部分,所有這些山脈都是在過去6500萬年間由造成地殼巨大隆起的環球板塊構造力形成的。

  大約18000萬年以前,在侏羅紀,一條深深的地槽——特提斯洋與整個歐亞大陸的南緣交界,古老的貢德瓦納超級大陸開始解體。貢德瓦納的碎塊之一、形成印度次大陸的岩石圈板塊,在隨後的13000萬年間向北運動,與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印度-澳大利亞板塊逐漸將特提斯地槽侷限於自身與歐亞板塊之間的巨鉗之內。

  在其次的3000萬年間,由於特提斯洋海底被向前猛衝的印-澳板塊推動起來,它的較淺部分逐漸乾涸;形成西藏高原。在高原的南緣,邊際山脈***外喜馬拉雅山脈***成為這一地區的首要分水嶺並升高到足以成為氣候屏障。

  中國地處歐亞板塊東南部,為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所夾峙。自早第三紀以來,各個板塊相互碰撞,對中國現代地貌格局和演變發生重要影響。自始新世以來,印度洋板塊向北俯衝,產生強大的南北向擠壓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馬拉雅山地,這次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喜馬拉雅運動分早、晚兩期,早喜馬拉雅運動,印度洋板塊與亞洲大陸之間沿雅魯藏布江縫合線發生強烈碰撞。喜馬拉雅地槽封閉褶皺成陸,使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合併相連。與此同時中國東部與太平洋板塊之間則發生張裂,海盆下沉,使中國大陸東部邊緣開始進入邊緣海-島嶼發展階段。

  尤其重要的是發生於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馬拉雅運動。在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三大板塊的相互作用下,發生了強烈的差異性升降運動,中國地勢出現了大規模的高低分異。差異運動的強度自東向西由弱變強。由於印度洋不斷擴張,推動著剛硬的印度洋板塊,沿雅魯藏布江縫合線向亞洲大陸南緣俯衝擠壓,使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這種以小的傾角俯衝於亞歐板塊之下的印度洋板塊持續向北的強大擠壓力,在北部遇到固結歷史悠久的剛性地塊***塔里木、中朝、揚子***的抵抗,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力,使構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殼的重疊,上地幔物質運動的加強和深層及表層構造運動的激化,導致地殼急劇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積大幅度急劇抬升,於是形成雄偉的青藏高原,構成中國地形的第一級階梯。

  喜馬拉雅山的旅遊景區:

  岡仁波齊峰

  岡仁波齊峰岡仁波欽是岡底斯山的主峰。藏語的意思是“雪山之寶”或“雪聖”。被西藏苯教、佛教、印度教及古耆那教的信奉者尊為神靈之所在的世界中心。相傳它是佛主釋迦牟尼的道場。印度教說它是溼婆大聖的殿堂,佛教中的須彌山便指此山。岡仁波欽峰頂終年冰雪覆蓋,在陽光照耀下光芒四射,而其形狀奇特而壯美,峰形似金字塔,山尖如刺,直插雲天,四壁十分對稱,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

  獅泉河

  獅泉河獅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流經藏西北乾旱高寒區,全長430公里,流域面積2.9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7億立方米,由於地處乾旱區,獅泉河水系不甚發育,平均徑流深僅為25毫米,年徑流量約7億立方米,是西藏外流河中徑流量最小的河流。

  班公錯

  班公錯在獅泉河到多瑪的途中,有一座名為班公湖的湖泊,又稱彭公湖。藏語稱哥木克哥那喇令錯,意為“明媚而狹長的湖”。它是一個位於中國日土縣與克什米爾地區的國際性湖泊,為一構造湖,海拔4242米,西部為鹹水湖,東部為淡水湖。湖身東西長達165公里,南北窄,最窄處約40米。面積604平方公里,最深達41.3米。湖水清澈,透明度可達3~4米。每年結冰期6個月。

  雙湖

  雙湖地處恰其阿依特山南坡中山帶,喀納斯西岸,北西走向,呈橢圓狀。由兩個狹長和小湖串聯構成,長1200米,寬度不等,一般在300米左右,面積1.4平方公里。

  聖湖瑪旁雍錯

  聖湖瑪旁雍錯聖湖瑪旁雍錯又稱瑪法木錯。藏語意為“無能勝湖”。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聖地“世界中心”,是中國湖水透明雅最大的淡水湖,藏發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神山、聖湖周圍各教派的寺廟林立,古蹟眾多,平均海撥4500米。

  象泉河谷

  象泉河谷藏語名為朗欽藏布,自瑪旁雍錯向西北流出,河谷寬廣,自然風光獨特,為自古肥沃之地,位於阿里扎達境內的古格遺址臨河而立。

  西藏扎達土林

  西藏扎達土林扎達土林位於阿里地區扎達縣境內。扎達土林地貌在地質學上叫河湖相,成因於百萬年的地質變遷。地質學家考證,一百多萬年前,扎達到普蘭之間是個方圓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湖盆升高,水位線遞減,衝磨出“建築物”的層高,歷經風雨侵蝕,在壁立陡峭的山岩上雕琢出今日的模樣。水平岩層地貌經洪水沖刷、風化剝蝕而形成的獨特地貌,陡峭挺拔,雄偉多姿。

  雅魯藏布江源頭

  雅魯藏布江源頭世界最高的大河,雅魯藏布江是西藏第一大河。它像一條銀色蛟龍,從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中段北坡發源,由西向東奔流於西藏高原南部著名的“藏南谷地”。流到東經95°左右,它橫穿喜馬拉雅山,突然爭轉向南,形成有名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最後在喜馬拉雅東端珞渝地區的巴昔卡附近流出國境,並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經印度、孟加拉國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

  喜馬拉雅山的傳說:

  在廣泛流傳的藏族民間故事中,有這麼一個關於喜馬拉雅山區的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這裡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海濤捲起波浪,搏擊著長滿松柏、鐵杉和棕櫚的海岸,發出嘩嘩的響聲。森林之上,重山疊翠,雲霧繚繞;森林裡面長滿各種奇花異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邁著蹣跚的步伐,悠閒地在湖邊飲水;杜鵑、畫眉和百靈鳥,在樹梢頭跳來跳去歡樂地唱著動聽的歌曲;兔子無憂無慮地在嫩綠茂盛的草地上奔跑……這是一幅多麼誘人的和平、***的圖景呀!有一天,海里突然來了頭巨大的五頭毒龍,把森林搗得亂七八糟,又攪起萬丈浪花,摧毀了花草樹木。生活在這裡的飛禽走獸,都預感到災難臨頭了。

  它們往東邊跳,東邊森林傾倒、草地淹沒;它們又湧到西邊,西邊也是狂濤惡浪,打得誰也喘不過氣來,正當飛禽走獸們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飄來了五朵彩雲,變成五部慧空行母,她們來到了海邊,施展無邊法力,降服了五頭毒龍。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風平浪靜,生活在這裡的鹿、羚、猴、兔、鳥,對仙女頂禮膜拜,感謝她們救命之恩。眾空行想告辭迴天庭,怎奈眾生苦苦哀求,要求她們留在此間為眾生謀利。於是五仙女發慈悲之心,同意留下來與眾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令大海退去,於是,東邊變成茂密的森林,西邊是萬頃良田,南邊是花草茂盛的花園,北邊是無邊無際的牧場。那五位仙女,變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的五個主峰,即:祥壽仙女峰、翠顏仙女峰、貞慧仙女峰、冠詠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邊緣之上,守衛著這幸福的樂園;那為首的翠顏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瑪,她就是世界最高峰,當地人民都親熱地稱之為“神女峰”。注:西藏高原由滄海變成,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科學考察、發現所證明。但是,高源並非在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相當緩慢地變化著,只是近幾百萬年的地殼變動,才使高源隆起急劇上升。對喜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瑪峰的測定證明,高原還在不停地上升著,這個上升速度在地球歷史上是驚人的,但也不過一年上升一二公分罷了。

 

喜馬拉雅山形成介紹

青海湖是怎樣形成的
冬季養胃的方法
相關知識
請問喜馬拉雅山是怎樣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是怎樣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是怎麼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是怎麼樣形成的
撒哈拉沙漠是怎樣形成的
吉布提的火山是怎樣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是由哪兩個板塊擠壓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麼形成的喜馬拉雅山是在哪裡的
請問糖尿病是怎樣形成的
桂林石山是怎麼形成的_桂林石山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