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排毒中藥妙招和危害有哪些
是自然常見的一種現象,可是對身體來講,溼可不太好。溼氣又叫溼邪,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那麼妙招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妙招,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祛溼排毒的中藥妙招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溼、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溼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溼中藥。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藥兼之,在眾多祛溼食材中它的補虛作用較強,又能補脾肺之氣,中醫認為它能健脾補氣、養胃祛溼。體內溼氣較重時,利用五指毛桃煲湯煮水飲用,有助祛溼養生!
3、蒼朮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和北蒼朮的根莖。芳香能化溼,味苦也能化溼,故祛溼力較強,溼濁去而脾運健,故有健脾作用。適用於脾為溼困、運化失司引起的食慾不振、脘悶嘔惡、腹痛洩瀉、舌苔白膩等,常與厚朴、陳皮等同用。
4、綿茵陳
綿茵陳是廣東民間十分熟悉的祛溼類中藥,在春溼夏暑時常入藥入湯,它價格十分便宜且隨處可見,但它早在《神農本草經》時就被列為上品。中醫認為它能清溼退熱、利膽去黃,尤善治三焦溼熱,以及黃疸、肝炎、小便不利、風癢瘡疥等。
5、五加皮
五加皮為祛風溼類中藥,具有祛風溼、強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時它還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藥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餘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溼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6、白朮
白朮具有補脾益胃、燥溼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匯言》中記載,白朮“乃扶植脾胃,散溼除痺,消食除痞之要藥也”。白朮能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易洩瀉等症狀,黃疸、容易出汗、水腫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除溼、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它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溼作用更強,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來熬粥或做餡。
8、砂仁
砂仁昧辛,性溫,歸脾、胃、腎經。能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該品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其化溼醒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古人視其為醒脾調胃的、要藥。故凡溼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溼氣滯者最為適宜。
9、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溼之好材料。中醫認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胃經、小腸經,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常用於治療一些熱病,如肺熱所致煩渴、咳嗽,胃熱所致的嘔吐等;也治療一些血癥,如吐血、尿血等;同時,可治療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等。
10、薏米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在溼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薏米煮湯喝。因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11、燈芯花
燈芯花為利水滲溼類中藥,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顯著,且不會過分寒涼,味又甘淡,常為廣東民間入湯入粥入藥之用。
1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溼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溼良藥。扁豆中的紅細胞凝集素、皁素等天然毒素比較耐熱,只有將其加熱到100℃並持續一段時間後,才能破壞。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須炒熟才食。
13、木棉花
中醫認為,木棉花味甘性涼,歸脾、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溼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對於洩瀉痢疾、咳血吐血、瘡毒溼疹等症頗有療效。此外,木棉皮還有清熱、利尿、活血、消腫、解毒等功效。
14、芡實
首見於《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溼、固腎益精的功效。吃芡實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嚥,方能起到充養身體的作用。芡實與魚頭同食,還有健腦效能,可以治療神經衰弱。
能夠祛溼排毒的食物
1、薏仁
薏仁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仁又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面板光澤細膩,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面板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薏仁還有促進體內血液迴圈、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新增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2、小米
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和維生素,它不僅供食用,入藥有清熱、清渴,滋陰,補脾腎和腸胃,利小便、治水瀉等功效,又可釀酒。而且,小米不含麩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於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適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於美白。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單獨煮熬,亦可新增大棗、紅豆、紅薯、蓮子、百合等,熬成風味各異的營養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點,美味可口。小米的芽和麥芽一樣,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藥,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粥有安神之效。
3、紅豆
紅豆,性平偏涼,味甘,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族、鉀、鐵、磷等。紅豆能促進心臟血管的活化,利尿;有怕冷、低血壓、容易疲倦等現象的人,常吃紅豆可改善這些不適的現象。另外,紅豆還有健胃生津、祛溼益氣的作用,是良好的藥用和健康食品。
紅豆更是女性健康的好朋友,豐富的鐵質能讓人氣色紅潤。多攝取紅豆,還有補血、促進血液迴圈、強化體力、增強抵抗力的效果。哺乳期婦女多食紅豆,可促進乳汁的分泌。
4、玉米
玉米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不但可以刺激胃腸蠕動,防止便祕,還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加速腸內毒素的排出。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佔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玉米還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慾不振等症。值得關注的是,玉米含有賴氨酸、微量元素硒,有預防腫瘤的作用。玉米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煙酸等,對保護神經傳導和胃腸功能,預防腳氣病、心肌炎是有效的。
5、冬瓜
中醫認為,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熱、利水、消腫的功效。冬瓜含鈉量較低,對動脈硬化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壓、腎炎、水腫膨脹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隨息居飲食譜》:“若孕婦常食,澤胎兒毒,令兒無病。”冬瓜還有解魚毒等功能。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熱量不高,對於防止人體發胖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形體健美。冬瓜的種子和皮也可入藥,冬瓜肉及瓤有利尿、清熱、化痰、解渴等功效。亦可治療水腫、痰喘、暑熱、痔瘡等症。冬瓜如帶皮煮湯喝,可達到消腫利尿,清熱解暑作用。
6、水芹
水芹性甘,平。能夠清熱利溼,止血,降血壓。可用於感冒發熱,嘔吐腹瀉,尿路感染,崩漏,白帶,高血壓。平肝降壓鎮靜安神利尿抗癌防癌與養顏美容促進食慾,保胃祛痰,降低血糖。
芹菜是高纖維食物還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它經腸內消化作用產生一種木質素或腸內脂的物質,這類物質是一種抗氧化劑,高濃度時可抑制腸內細菌產生的致癌物質。它還可以加快糞便在腸內的運轉時間,減少致癌物與結腸粘膜的接觸,達到預防結腸癌的目的。夏季多吃點芹菜好處多多。
7、馬齒莧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馬齒莧在營養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於人和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馬齒莧還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馬齒莧的吃法有很多,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可以像豆瓣菜一樣烹食,可用來做湯或用於做沙司、蛋黃醬和燉菜。馬齒莧和碎蘿蔔或馬鈴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蔥或番茄一起烹飪,其莖和葉可用醋醃泡食用。
8、鯽魚
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有健脾利溼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鯽魚含有全面而優質的蛋白質,對肌膚的彈力纖維構成起到了良好的強化作用,尤其對壓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導致的早期皺紋,有奇特的緩解功效。而且,鯽魚還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常食用。
9、紅薯
紅薯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長壽食品”之譽。含糖量達到15%-20%。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並說海中之人食之長壽。中醫視紅薯為良藥。而且,紅薯還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等。當代《中華本草》說其:“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祕。主治脾虛水腫、瘡瘍腫毒、腸燥便祕。” 促進體內溼氣更快的排出體外。
10、扁豆
扁豆是甘淡溫和的健脾化溼藥,能健脾和巾,消暑清熱,解毒消腫,適用於脾胃虛弱、便溏腹瀉、體倦乏力、水腫、白帶異常以及夏季暑溼引起的嘔吐、腹瀉、胸悶等病症。莢果紫色表示富含生物類黃酮,具抗氧化作用,可防突變,抑癌抗癌。扁豆高鉀低鈉***鉀、鈉比為47:1***,經常食用有利於保護心腦血管,調節血壓。扁豆衣為扁豆的種皮,性味功用與扁豆類似,唯效力遜於扁豆,但毫無壅滯之弊.用於脾虛洩瀉、浮腫、清熱除溼等。扁豆花為扁豆開的花,有化溼解暑之功,主要用於夏季暑溼、發熱、心煩、胸悶、吐瀉等。
溼氣重的危害
1、傷害關節
溼氣進入關節,與“寒”相遇,會形成寒溼,是引發炎症,導致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
2、帶下病
體內溼氣過重,容易導致脾虛,使得溼氣下注,使得女性出現白帶多,白帶有異味等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炎症。
3、月經不調
經常居住在潮溼環境,或者經常讓身體受溼受潮的女人,體質會比較差,在經期前後會有四肢疲倦,低熱難退,月經量少,痛經等症狀。
4、陰道炎
陰道炎除了和感染源有關之外,還與體內溼氣有關。對於屬於溼熱體質或喜歡吃辛辣油膩等食物的人,容易造成內環境火大溼氣重,從而使誘發陰道炎或導致陰道炎反覆。這類人調理,要先從身體祛溼上下手。
5、肥胖+浮腫
溼氣入皮下,會影響面板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溼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溼的負擔,就像馬車超載一樣,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6、影響排洩
溼氣過重,會造成“溼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且有拉不乾淨的感覺。中醫說,“溼氣如裹”,溼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溼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會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采的感覺。
避孕藥女性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