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處暑要怎麼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8月23日,就是一年一度的處暑節氣,天氣開始轉向秋涼。對於這時要怎麼養生,你知道嗎?下面小編整理二十四節氣處暑養生要點,歡迎大家的閱讀!

  二十四節氣之處暑養生知識

  飲食·滋陰潤燥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處暑時節要多吃一些能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藕、菠菜、鴨蛋、蜂蜜等,防止燥邪傷害人體陰液。另外,秋季裡有一個著名的養陰法則:少辛增酸。***增酸來收斂過旺的肺氣,少辛來減少肺氣的耗散***

  所以,處暑時節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店裡的酸梅湯是很好的選擇哦***。而像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或不吃了。“少辛”是因為味辛的東西具有發散的作用,會導致人體出汗,隨後身體變涼。所以,處暑後不宜吃辣椒、花椒等辛熱食物。

  【推薦養生粥】百合銀耳皁角米粥

  百合50克,銀耳10克,大米100克,皁角米10克冰糖適量。

  百合:清心,潤肺,寧神,對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心悸、煩躁和失眠頗有好處。

  皁角米:具有養心通脈、清肝明目等功效。

  銀耳:味甘淡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虛勞乾咳、少痰和痰中帶血絲、口燥咽乾、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

  穩固氣血 維繫不散

  由於夏日氣血外散嚴重,所以穩固氣血,持續的補充氣血是重中之重,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日系一補,日常可以每日吃紅棗桂圓湯或者直接喝蔥媽家的氣血茶都能達到很好的補氣血效果。

  起居·早臥早起

  根據陽氣收斂的特點,在起居方面氣候由熱轉涼,宜“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早臥就是大概晚上9~10點就可以入睡了,以順應陰精之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就是大概早上6~7點起床,以順應陽氣舒展,使肺氣得舒。

  處暑之後的天氣經常會中午熱,早晚涼,晝夜溫差較大。頻繁出入空調房的上班族要注意預防感冒,特別是一些晚上仍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的人群,這時可以改吹風扇,並且不要對著狂吹,以避免感冒和關節痛。看到季節變化,一些家長生怕孩子生病,於是急忙給孩子增加衣物,但這種做法不科學。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抵抗力,如果在抵抗力還沒發揮之前,就通過人為的方法制止,反而對身體不好。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可接受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鍊耐寒能力。

  運動·親近自然

  秋季本是蕭殺之季,古代素有“秋後算賬”“秋後問斬”等說。秋在五臟為肺,在五行屬“金”,金旺克木,肝屬木,肝氣容易鬱結,情緒容易低落。

  所以情志調攝上,應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多與自然親近,在空氣好的地方多做深呼吸,以宣肺氣,防止金旺克木。再者,處暑是豐收的節氣,植物果實成熟,戶外風景迷人,此時很適合外出郊遊散心。

  運動時不要劇烈出汗,汗太多會耗傷陰液,要及時補充水分。散步,體操,健身氣功,太極拳,登山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家庭保健·節氣液體灸

  處暑時節,秋燥逐漸明顯,人容易出現口鼻乾燥、咽乾脣裂的燥證,此時生津食譜***銀耳皁角米等湯料***就需要搬上日常了,還可以用艾灸調節燥虛,取穴:風池穴、足三裡、湧泉穴、委中穴。蔥媽家有第三代艾灸液直接貼即可。

  二十四節氣處暑的12個養生知識

  早睡早起

  進入秋季後,人體出汗減少,人的機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原來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緩解,腸道功能日漸正常,由此,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應,一些在夏季時潛伏的症狀就會出現,機體也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處暑時節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秋乏”。

  益腎養肝多吃鹹

  處暑節氣,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處暑過後,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飲食上宜多吃鹹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等。

  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潤的食物外,水分的攝取也不可少。建議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溫水,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甦醒過來,腸子開始蠕動,就會想上廁所,當然也就不會便祕了;但是千萬不要喝冷水,因為人的脾胃喜溫忌寒,低於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吃粥補充水分與潤燥

  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溫熱粥或藥膳粥,可說是養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虛、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補中氣。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與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生早餐。中醫提醒,老年人、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多喝蜂蜜水少吃薑

  營養學家說,季節進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薑。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那麼,人體就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水”,多喝水也就成了我們對付“秋燥”的一種必要手段。

  專家建議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

  通風透氣,早晚添衣

  處暑時節,正值初秋,暑熱尚未退盡,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新增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當然,‘秋凍’還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謝功能下降,血液迴圈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更應及時增減衣服。

  一定要確保室內通風,白天只要室內溫度不高就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風滌盪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睡覺時腹部蓋薄被,以防脾胃受涼。

  護腸養胃

  對於消化功能低下的人來說,除了及時治療、儘量不喝酒、避免冷飲冷食、避免過度刺激的辣椒等調味品、少吃傷害消化系統的藥物之外,還要消除不利於消化吸收的各種不良習慣。

  按時吃飯。烹調方法儘量採用蒸、煮、燉等,不要過於擔心加熱到軟會破壞營養素,因為即便損失一點維生素,也比吃了不消化要好。維生素可以用豐富食物品種的方法來彌補。

  精神調養

  處暑時節“宜安靜性情”,時至處暑,秋意越來越明顯,大自然逐漸出現一片肅殺的景象,此時人們容易產生悲傷的情緒,因此在精神調養上,處暑時節要注重收斂神氣,使神志安寧,使情緒安靜,切忌情緒大起大落,平常可多聽音樂、練習書法、釣魚等安神定志的課外活動。

  輕鬆運動

  飯後散步,或者飯後做點輕鬆家務,對於處暑後養生是個好習慣。剛吃完飯並不適合劇烈運動,不適合快走,但不意味著連慢悠悠的散步也不可以。出門散步的好處,很大程度上在於讓人精神放鬆。如果不散步,可能會看電視、看電腦、看雜誌等,而腦力活動更不利於消化吸收。在飯後兩小時之後,可以做些不太累的運動,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都可以。適度的運動有利於改善血液迴圈,對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幫助。

  多睡一小時

  專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時,並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可以讓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儲存能量,養精蓄銳。尤其是對於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並且堅持午睡的好習慣,即使睡不著,但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處暑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少食多餐。另外,隨著氣侯漸漸乾燥,身體裡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蔘、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或黃芪、黨蔘、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

  避免過早新增衣物

  秋季養生小常識提示說,“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同時,早晚比較涼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關於處暑節氣的詩詞有哪些
吃完飯多久可以有氧運動
相關知識
二十四節氣處暑要怎麼養生
二十四節氣大暑吃什麼養生
二十四節氣大暑吃什麼養生
二十四節氣芒種吃什麼養生
夏至吃什麼_二十四節氣夏至吃什麼養生
二十四節氣處暑的諺語
關於二十四節氣處暑的諺語精選
關於二十四節氣處暑的經典諺語
關於二十四節氣處暑的諺語彙集
二十四節氣處暑的諺語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