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黃壽山石鑑別真假的方法有哪些
壽山石品種繁多,色彩斑斕,不同的石種從外形、色澤至肌理,都有其獨特之處。那麼對於田黃壽山石該怎麼去鑑別它的真偽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田黃壽山石鑑別真假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田黃壽山石鑑別真假的方法
***1***形狀 根據田黃石的地質形成和演變歷史,一般的田黃石都保持其天然的形狀,即鵝卵形狀,但在上板坑頭附近出產的田黃石,有時也有稜角,這是因為這裡接近溪流的源頭,田黃石缺少滾動、磨練的機會。此外,還有少部分田黃石,在埋藏地下的過程中,因地殼運動,石身裂碎,分成幾瓣,形成稜角,雖然經過泥土的長期滋養,但斷面的稜角並未被磨平,因此有時石農在挖掘發現這種斷裂性田黃石時,通常還會繼續在附近尋找它的“另一半”。
***2***石皮 除了少數田黃石外表無石皮外,一般情況下,田黃石外表都有皮層包裹,因此有無石皮是鑑定田黃石的一個重要依據。
田黃石的皮層,或極稀薄、或稍厚密,石皮顏色主要有黑、黃、白、綠,皮層有單層、雙層和三層,皮質比其它掘性壽山石的石皮質地要細結柔嫩,用刀輕刮,刀感流暢而微沉,粉粒細膩均勻。
一般情況下,單層皮的田黃石顏色有黃、白、黑、綠,色澤有濃有淡,分佈有的整體統一,有的兩面不同,還有的呈塊狀組合,質地也有優劣之分。皮色純如牙黃者,質地極為純優,稱為黃金黃田黃石;黃而灰綠者,質微硬結,色澤偏黝;黑而微綠,皮清一色者,也屬優質;皮色灰白淺淡的色澤多深沉偏黝;黑中夾有小塊黃綠或小塊灰白的,紋路粗雜,通靈度差,多為硬田黃或雜田石。有的單層皮田黃石,一面為白皮,另一面卻是黑皮,即一面為銀裹金,另一面為烏鴉皮。
雙層皮的田黃石,有的是烏鴉皮內又有一層薄黃皮,有的是烏鴉皮內又有一層半透明的白皮。這兩種雙層皮的田黃石,大部分屬枇杷黃田黃石,外層皮質細膩,內層皮厚薄分佈均勻,肌質純佳,甚至凝靈如凍。
由於田黃石有一定的遷移性,再加上田土砂層酸鹼度的變化,所以,有時還可見到三層皮田黃石。或烏鴉皮在外、黃皮居中、白皮居內;或黃皮在外、黑皮居中、黃皮在內。含多層石皮的田黃石,皮雖不透明,難以察看,但往往肌理色質極佳。
通常情況下,除部分三層皮的田黃石外,一般的田黃石,在燈光下都有良好的通透性,可以洞察其內在的肌理色質。
***3***色相 要辨識田黃石的本色,不能在燈光下觀察,而要在太陽光下觀察。善於鑑別田黃的行家,通常以色調的濃淡來形容田黃的“熟”“老”與否,藉以推測田黃在地下沉睡的長短。田黃石色澤鮮而不俗,穩而不濁,不浮不沉,其最大的特點是毫無“火氣”,並且以黃色為主。無論紅田、黑田、白田,都有一層“帝王之氣”,帶有黃味,但不同的田黃石所含的主要色素及色彩純度、濃度和肌質的通靈度是不盡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塊田黃石,其內外色澤也不是一成不變。除白田黃石以外,大都是外濃而內漸黃淡,尤其是大而寬厚的田黃石,內外一色的極少,只有形狀薄、體積小的,方能內外接近一色。
通常人們所說的銀裹金田黃,其實有兩種型別。一種是介於白田黃石和黃田黃石之間,外具白田黃石肌質,內心近似黃金黃田黃石之質。白田黃石多數帶有黃心。黃心多的,即屬銀裹金。另一種是白皮田黃石。還有一種“金裹銀”田黃石,極為罕見。
“綠田石”,世有傳聞,迄今未見。
***4***肌理 田黃石的肌理基本上都隱有密如織網的細蘿蔔紋,而且疏密有致、條理不亂,如新出蘿蔔去皮,像鮮產橙柑剖瓤。田黃石的肌質愈細膩、色澤愈淺、愈透明,其蘿蔔紋就愈明顯,所以白田石的蘿蔔紋,往往最為好看。也有一種田黃石,蘿蔔紋極隱、極細、極不顯眼,色質也很純優,是最凝靈的田黃石之一。
***5***格裂形態 壽山界古有“無格不成田”的說法,這是因為大部分田黃石或多或少都帶有裂格。但裂格不是田黃石獨有,只是田黃的裂格,其顏色和形狀與眾不同。 田黃石的裂格,有明格和暗格。明格多呈現於表層,多呈交叉狀,如龜裂紋。坑頭田黃石、碓下田黃石等居多。格線挺直而利落的,坑頭田黃石等最常見。暗格則較多深藏於田黃石的肌理內。格粗大而深長的,石性多軟,如白田黃石、上阪田黃石等。格紋若斷若續、蜿蜒而長的田黃石,質較鬆嫩,時見之於上阪。格斜淺而短小的,質凝而嫩,中阪的居多,同時在上阪和下阪品質好的田黃石中,也較常見。田裡挖掘的田黃石類的紅格,也稱“紅筋”,多呈褐黃或赭黃色。無皮的田黃石紅格濃重。黑皮田黃石與白皮田黃石還常見其皮隨格侵入,以致雕制時難以掩飾。
***6***手感 田黃石的另一重要特徵是質地溫潤、細膩、凝嫩。各色田黃石,即使是白田黃石或黑田黃石,在光線透照下,石心皆泛黃紅之光,寶氣燦爛,雖寒冬臘月,也感溫存有情,入手可親。田黃石在握,手感脂潤,常年不上油,亦不燥不變,一經摩挲更覺油光欲滴。
***7***比重 2.6--2.65
常見的製假現象
一種是利用色澤接近田黃石、肌理似有蘿蔔紋的石材,把它整成卵石狀,並用硬器點鑿或置於硬砂中翻滾,然後沾上土或著色,再加蒸煮,使其顏色外形與無皮的田黃石相似。這種假田黃乍看之下,酷似真品,但仔細觀察,其外表鑿痕密佈,終不自然。只要透過外表悉察肌理,便知其為偽物。
第二種是假造石皮。或用顏料塗染,或用膠水調石粉塗抹其表,或泡藥水高壓加溫,再經磨製,就像緊裹著石皮的田黃石。然而,這種假石皮鬆而脆,顆粒粗大,渾濁不透,乾結如疤,難以受刀。辨認時,一經摸或加油,不久,其圖文均不見。雕刻時也只能刻制組線條景物,而不能精雕細刻。
第三種是改變別的石種色澤,使它類似田黃石,又“巧妙”地使表層肌質變換成田黃石的“裹皮”,偽造成烏鴉皮田黃石,但其皮層淺薄如紙,這種假品,因皮色過於透明,皮質也過於細柔,所以易於識別。
第四種是利用某些質地與田黃石相似的石種進行冒充。這種冒品的識別,要求鑑別者必須熟悉幾種與田黃相似的石種的特性,以便進行比較和鑑別。如掘性高山石與掘性都成坑石,通常都有蘿蔔紋,但前者石性較鬆,後者石質微堅,都不如田黃石溫潤。又如鱟箕石也屬掘性高山,質鬆性燥,且外形多不呈卵狀。再如舊洞善伯的黃色結晶體,雖可與田黃相比美,但沒有石皮與蘿蔔紋,而且肌理時有金屬砂點,有時還有“花生糕”渾點,與田黃相比,相去甚遠。此外,黃色荔枝凍石因偶有石皮和蘿蔔紋,也常被石賈製成方章,冒稱田黃凍,這種冒品要價極高,且因為沒有人工痕跡,所以若非行家,不好識別,但細察之下,還是可以發現這種荔枝凍質地過於通靈,蘿蔔紋也較粗,缺乏田黃的穩重感。
田黃的分類情況
田黃按皮色主要分為黃皮田黃,銀裹金田黃,金裹銀田黃,烏鴉皮田黃等。黃皮田黃按不同皮色又可以油黃皮田黃,土黃皮田黃,金黃皮田黃等等,烏鴉皮田黃又可分烏鴉皮田黃,蛤蟆皮田黃等
按田黃石皮厚薄可以分為厚皮田黃,正常厚度,薄皮田黃,無皮田黃等等
按田黃內部色彩可以分成白田,桂花黃田黃,雞油黃田黃,枇杷黃田黃,黃金黃田黃,桔黃田黃,橘紅田黃,紅田,綠田,灰田,黑田等等。
按質地可以分成,田黃,田黃凍,田黃晶。
按產地可以分成上阪田黃,中阪田黃,下阪田黃,溪產田黃***錐下阪田黃和其他溪阪,上阪,中阪,下阪產地壽山溪溪底下挖掘的田黃***
由於田黃從挖出到市場經過很多過程,到我們手上時基本不可以知道具體是那個產地出產的,所以命名田黃全稱多是以皮色,顏色,質地來命名,比如烏鴉皮黃金黃田黃凍,也可以按單個特徵來命名,如金裹銀田黃
紅米系列分辨真假的祕訣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