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蘑菇的技巧
蘑菇作為頂級的綠色保健養生食品 許多人著手開始投資培養蘑菇生產。那麼有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培養料配方。
稻草、菜餅、尿素、菇樂素、過磷酸鈣、石灰.培養料採用二次發酵法,在室外堆制15天左右,其間翻堆3—4次,然後進菇房或菇棚,加溫至65℃左右保持6—8小時,後降溫至52℃保持3天,進行後發酵。
二、播種及發菌期管理。
採用二次撒播法。即先把菌種量的2/3撒於料面,然後將菌種翻入料內,再把餘下的1/3菌種撒在料層表面,用木板輕輕拍平。播種量為每平方米用麥粒種2瓶或棉殼種3瓶。播種後以緊窗發菌為主,溫度高時適當通風。
三、覆土。
當菌絲基本長到料層底部時進行覆土,覆土材料用細泥、礱糠灰或河泥、礱糠灰,龍糠灰與泥土的比例為20:1,用前噴甲醛消毒,水分掌握在捏得攏、撒得開,pH值為8左右。覆土厚度3—4釐米,每平方米噴清水2.25公斤,緊窗,土層縫隙裡有菌絲冒出時補土。
四、出菇管理。
覆土後約15天,菌絲開始扭結成原基,這時進行通風、噴水,使床面始終保持溼潤狀態,同時菇房***菇棚***內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達到85%—90%。
五、病蟲害控制。
一潮菇結束後,用敵殺死4毫升加水25公斤噴打床面,同時加大通風量,使水分不淤積於菇體而造成色變、爛斑。
蘑菇的種植方法
選擇一個帶蓋子的玻璃容器
廢舊的魚缸,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器、玻璃容器、甚至覆蓋有溼報紙的托盤都可以用來培育蘑菇。家裡有黑暗的地下室的話,容器就不需要帶蓋子了。但是要注意放置容器的地方要有一定的溫度控制能力***例如空調房***,容器要有一定的深度,大概15釐米左右深就夠了。
在容器內填上培育介質
蘑菇不像植物,不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自己製造營養物質。你需要在容器裡製造栽培蘑菇的營養床,供其生長和營養物質。混合床的物質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己動手來做。棉籽殼,玉米芯,木屑,草粉,蓮子殼等,都是良好的營養床材料。注意在襯底裡面撒少量的石灰對蘑菇的生長大有幫助,以及要注意消毒防止汙染。
種植蘑菇的孢子
蘑菇的孢子就像植物的種子,把孢子種到襯底5釐米左右深處即可。當然你可以先撒上蘑菇孢子,然後在上面堆上混合肥料。
保持室溫等待菌絲萌發
室溫保持在21攝氏度左右,溫度的調節可以用有空調的房間或者借用陽光直射來調節。大概需要3周的時間,你會看到薄薄的蛛網一般的白色菌絲出現在培養基上面。這時候就需要把室溫降到16攝氏度,並覆蓋2~3釐米的盆載土壤。
噴灑土壤表面保持微溼狀態
微溼的土壤對蘑菇的生長很有必要,你要經常噴灑土壤表面以保持溼度。尤其一些處於乾燥環境的地方。你也可以在上面蓋上一層溼布,經常噴灑溼布保持水分。
保持土壤溼度和溫度3~4周
在此期間你要留心不要被其他有毒的真菌或者病毒汙染。如果培養基上出現一些小黑點或者生長起來的蘑菇顯得特別溼濘和黏滑,你就得重新培養。
收穫蘑菇
採摘蘑菇的時間很重要,菌蓋沒有完全開啟,或是開啟後沒有破裂凋謝的才是好蘑菇,擁有最佳的味道和恰好的成熟度。注意不要把蘑菇從基地裡硬拽出來,這會使襯底鬆軟影響其他蘑菇的生長,傷害幼菇。在基地附近扭斷或者用小刀切斷它們。
蘑菇的種植要點
選地搭棚
稻田種菇是利用水稻收穫後閒置的冬水田來種植蘑菇。當水稻在散籽後,排幹稻田,開始整地作廂有:2溝3廂式,中廂1.5米,邊廂1米,廂溝寬0.3米,深0.3米,長度10~15米;3溝兩廂式,廂寬1.5米,溝寬0.3米。作廂時,將溝中的田地挖出,壘在廂邊上,形成土埂,用以擋住培養料。廂溝又作操作人員的走道和排水之用。在廂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撐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間用大竹竿連線成頂樑。用地膜覆蓋頂樑,拉直兩邊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麥草用重型夾成大毛扇靠放在頂樑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經過頂樑後,兩邊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兩頭,用草簾遮光。棚外應做好四周的排水溝。
培養料的發酵
培養料的配方與室內種菇相同。可採用一次發酵法和二次發酵法。室外二次發酵法不用燃料加溫,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溫來達到二次發酵的效果,降低了生產成本。方法是用磚、石做墊墩,高約20釐米。在熱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個床架,做成寬1.5米,長不定的基座。把經過前發酵的料堆,調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調pH值到7.8~8。然後將培養堆在基座上,預置木棒或竹成通氣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氣孔作成丁字形,當料堆好後,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內空氣交換之通道。用0.5%敵敵畏或三氯殺蟎醇噴霧料堆表面殺蟲。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個簡易的框架,離料堆20釐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貼到培養料上影響發酵。最後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嚴密封閉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陽光增溫,加上料堆中積累的發酵熱,使料堆溫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當高溫結束後,每天降溫1~2℃,通風3~4次,每次30分鐘。控溫在50℃左右,6~7天發酵結束,最後將溫度降到45℃以下時,就可把料搬進人字棚。
鋪料與播種
在料進棚前兩天,用0.5%的敵敵畏對栽培床進行全部噴霧殺蟲,作好培養料進棚的準備。培養料進棚鋪在床面時,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為宜,料pH值7~7.5,無氨味。鋪料厚度在13~17釐米,邊鋪邊拌,力度均勻。料鋪好後,應用溫度計測定料溫,若料溫在28℃以下是老謀深算可以播種。播種多使用班次粒種,每瓶種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員將手、工具和菌種瓶用0.1%的高錳酸鉀消毒。播種時,用菌種的2/3撒於培養料的表面,然後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將餘下1/3的種撒於料面,並用乾淨木板輕輕壓實。
發菌及出菇管理
播種後的3天內,緊閉人字棚,棚兩頭用草簾遮嚴,保溫保溼,以促使菌種萌發和吃料。3天后,晚上可以適當掀開棚兩頭,通風換氣。15天后,料內菌絲基本長滿,就可以覆土了。覆土採用溼土拌礱糠。分次將粗土、細土均勻覆蓋在料面上。當菌絲長上土縫時,開始噴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長大,在整個了菇期間,對水分管理,採用輕噴勤噴,保持覆土溼度即可。開春後,氣溫上升,注意增加噴水量,力爭多出春菇,4月份整個稻田種菇結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可增加稻穀產量,減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種菇,是一項開發稻田資源,引導農民致富的好途徑。
磨菇種植技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