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學會獨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問那個網忽略了孩子的獨立性,比如,幼兒園的孩子上學,家長接送,中學生上學,還由家長接送。導致許多孩子長大後沒有主見沒有獨立的能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父母教育孩子獨立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父母教育孩子獨立的方法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

  我們家長總感覺孩子還很小,需要嬌生慣養,不需要幹太多的活,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幹,孩子就缺乏動手實踐的能力,啥都不做的情況下,獨立當然很難形成。孩子在自己想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只要不是特別危險的,我們就要鼓勵孩子大膽的去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事情我們大人要看著,當他的衣服可以自己洗的時候,我們就教他們洗衣服,當他們可以學習做一些教務的時候,就讓他自己做,當他會疊被子的時候,自己的被子自己疊起來,養成好的習慣,獨立才能慢慢形成。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我們都知道,溫室裡面的東西面對真實的環境的時候,很難存活,我們人也一樣,不能總是生活在溫室裡面,我們的家長就是把孩子看的太緊,什麼都擔心,啥都不敢讓做,過分的溺愛孩子,要啥買啥。這樣,孩子怎麼會獨立呢?

  讓孩子面對挫折

  我們的孩子在學習上或者在學習一些其他的事情的時候,遇到了挫折,孩子可能會發脾氣,我們就不要去訓斥他們,讓他們自己發脾氣,然後告訴他們,你這樣可以解決問題嗎?然後引導他進行正確的面對挫折,養成好的心態。

  學會給孩子任務

  有些時候,孩子希望得到鍛鍊,但是父母不給機會,我們在做飯的時候,需要一些材料或者早上買菜 出去買一些饅頭,我們就可以教給孩子,給他們錢,讓他們自己出去買東西,學會自己面對,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性。

  允許孩子的提問與選擇

  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會有我們想不到的問題與選擇,我們不要阻撓,只要不是有危害的,我們都可以進行的,對於問題,我們要學會讓孩子藉助工具來進行解答,對於選擇,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

  共同成長

  我們和孩子一樣,都要獨立,都要成長,也許我們對於上面的方法並不認可或許感覺沒有什麼用處,不管我們怎樣面對這些事情,我們都要能夠面對,另外也要知道我們要學會堅持,培養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父母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溺愛是陷阱,是在坑害孩子的明天

  馬雅舒會和老公吵架,是女兒米雅不想上幼兒園引起的。米雅快4歲了還穿著尿不溼,不會自己脫褲子上廁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尿到了馬桶外面,溼了褲子。她不會自己吃飯,需要靠老師喂。

  學校說給兩個星期的時間,如果米雅依然學不會上廁所,就要被退學了。馬雅舒覺得讓孩子兩個星期就會上廁所,是不太現實的。用2個星期來完成,的確是不太現實。其實孩子長到1歲半,會說話的時候,就可以嘗試做入廁訓練了。

  美國兒科學會甚至寫過,要準備好1年的時間去慢慢訓練孩子,這個過程肯定會有不少親子衝突和家務麻煩,這些比天天換尿不溼的挑戰大多了。

  當媽的都知道,孩子學吃飯那會兒,桌子上慘不忍睹,光是一天三餐收拾娃和殘渣,就能讓人跪地垂淚。遲遲不教孩子自己上廁所和吃飯的父母,其實走的是一條偷懶的路。

  馬雅舒的丈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主張孩子學會獨立。馬雅舒說她已經在教了,需要一步一步來。丈夫覺得她就是在縱容,甩下一句:“還要讓米雅尿多少次褲子”,就氣得帶著兒子愛登“私奔”了。

  但馬雅舒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幾乎每個溺愛的父母都是這樣。孩子2歲前什麼都不會,怎麼包辦都不會犯錯,但孩子4歲後依然這麼做,就是有問題的。即便孩子曾經有過好奇,有過探索,有過嘗試,都會被馬雅舒式的父母阻止,他們害怕孩子受苦、受傷、受挫折,拼了命地保護好孩子。

  因為孩子受過傷,連傢俱都全部搬走,說是為了孩子可以忍個兩三年。看似馬雅舒是在保護米雅,不讓她受傷,其實是她自己內心住著一個怕“沙子”的孩子。

  孩子真的需要馬雅舒這樣做嗎?傢俱被孩子爸爸運回來之後,最為高興的就是孩子們了。他們在沙發、桌子之間穿行,玩得不亦樂乎,開心極了。

  他們鮮活的生命,明明需要的是探索,需要的是嘗試,需要的是玩耍跌倒後再爬起來。馬雅舒只給了她想給的,卻剝奪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將溺愛稱為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非常溫柔的“陷阱”。

  他描繪說:“這個陷阱是過分庇護孩子的父母,辛辛苦苦親手挖掘出來的。掉進陷阱裡的孩子,便失去了長大成人的機會。”

  不到4歲的米雅,的確已經習慣了媽媽馬雅舒的無所不能,在溫柔陷阱裡拒絕長大。馬雅舒嘗試在洗澡的時候教米雅自己上廁所,自己提褲子,米雅說:"我手太短了”,拒絕自己提褲子,真是讓人又氣又笑。

  愛和自由,並不等於縱容孩子

  米雅和愛登都特別喜歡吃零食,馬雅舒不拒絕甚至還主動給他們買,導致他們偏食嚴重,完全不吃水果和蔬菜。馬雅舒看到閨蜜的孩子吃飯特別香,才醒悟到不應該再買零食了。

  她寄望於學校,能讓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閨蜜很無情地回答:“你別盼著別人教,你得自己教”。閨蜜還很認真地跟她說:“不要讓孩子看見零食,家裡有都趕緊扔掉,那些膨化食品對孩子身體特別不好……”聽了閨蜜的建議,以為馬雅舒會有所頓悟,但是在隨後接受採訪時她卻說順其自然。

  只有清晰感覺到邊界的孩子,才會感受到真正的自由。沒有規矩和界限的教育,孩子永遠不知道安全的邊界在哪。她只會不斷地向媽媽試探,做出一次比一次更過分的事情,來觀察媽媽的反應,以此尋得安全感。

  米雅甚至學會了前一秒還在哭泣,後一秒就倒在地上偷看媽媽的戲碼。馬雅舒終於知道要給孩子建立規則了,可米雅一大哭,她就只會妥協。

  很多父母都受不了孩子的哭聲,因為很多時候哭聲能喚醒他們內心曾經受過的傷。他們無法覺察到這一點,只會想盡辦法止住哭聲。有的大人用家長威嚴嚇住孩子,有的像馬雅舒一樣,步步退讓。

  馬雅舒在節目裡,也承認自己這樣對孩子是過分溺愛,可是她卻把這份溺愛解讀成做媽媽的一個“天性”。明明知道是溺愛,卻從沒有想過要改變,只會沉浸在“為人母”的自我滿足,不可自拔,甚至覺得自己的付出有點偉大。

  溺愛和愛,從來都不是程度的區別

  有心理學家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他是我們對自己童年體驗的記憶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內化。

  如果我們把內在的孩子,完全投射在我們真實的孩子身上,那我們滿腦子大多會是對孩子愛的匱乏,會想用包辦、縱容,一哭就妥協等方式去填補這個可怕的黑洞。

  馬雅舒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她的心裡很有可能住著一個曾經受過很多傷,甚至有過苦難童年的孩子。分析到這,你還能說她的溺愛,是愛孩子太多嗎?

  真正對孩子的愛,是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看到孩子的真實存在,發現孩子的真實需要,幫助孩子實現他的需要,最終讓他成長為他自己。

  愛本身是沒有條件的,但對孩子的行為是有要求、有約束、有規則的。無條件的愛,是不能拿愛當作交換條件的,而應是父母出於愛、帶著愛去教育和引導孩子。愛的態度應該無條件,但愛的方法卻需要有策略的。溫柔時堅定,感性時溫柔,執行時堅定!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的方法

  1. 讓孩子玩得痛快

  小時候,孩子玩得時間和花樣越多,腦子轉得就越快。遊戲時積累的智慧會為他們今後學習打下基礎,學校生活也將變得豐富多彩。

  2. 日常生活的經驗

  去市場的時候,一定要帶上孩子。各種經驗文化體驗,少年團活動,獨自旅行都是學習的基礎。

  3.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從小時候起,就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說自己繫鞋帶、穿襪子、按時完成作業。即使是簡單、瑣碎的事情,也要訓練孩子

  讓他們自己作出判斷,自己動手,這樣到了青少年時期,孩子的自控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4. 創造環境,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力腦電訓練網認為,如果孩子在培訓班的功課過多,當然會身心疲憊,在學校裡不能集中注意力。放學後就是休息時間。孩子的體力上去了,在課堂上精力也會高度集中。

 

1.怎樣在家教育孩子的獨立性

2.如何教育孩子學會自立

3.要怎麼教育孩子獨立

4.教育孩子獨立作文

5.父母教育孩子學會分享的方法

父母教育孩子學會分享的方法
感恩節如何教育孩子
相關知識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學會獨立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要善良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才聽話
曾子認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好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好
離異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學會獨立
父母應該咋樣教育孩子好
父母應該這樣教育孩子才好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