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券使用方法
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由國務院授權中國銀行於1980年4月1日發行,1995年1月1日止使用,那麼下面就讓小編為你們介紹一下吧。
一
外匯券的主要使用方法主要在於收藏,其收藏價值主要在於:
1、外匯券是我國改革開放這一非凡歷史時期的記錄和見證,是珍貴的一段歷史的反映。
2、外匯券紙質優良,印製精美,“中國銀行”瀟灑秀美的幾個字又出自書法大家郭沫若之手,圖案表現的都是祖國的美麗河山。
外匯券與第一、第二套人民幣相比,品種較少,價格較低,很適合中小錢幣收藏者投資參與,再加上它的圖案均以我國名勝古蹟為畫面,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和收藏價值。每種外匯券的價格都大幅度上升,少則增值五六倍,多則增值幾十倍。非凡是低面值的壹角、貳角、伍角和壹元券,由於市場價比較低,上漲空間大,具有極大的增值潛力,是外匯券中的強勢品種。
二
外匯券收藏市場趨勢
從整體發行量來比較
第三版人民幣從1962年4月開始發行,至2000年7月停止使用,歷時三十八年,大約發行了7231個冠號;其中二個羅馬數字的冠號***後面是八位阿拉伯數字,最大發行量是一億張***,有400個,其中補號15個,***因補號發行量難以統計,本文就將補號的所有發行量減除***,二羅馬的最大發行量是385億張;三個羅馬數字的冠號***後面是七位阿拉伯數字,最大發行量是一千萬張***,有6831個,其中補號54個,三羅馬的最大發行量是677億張;第三版人民幣的發行量大約是1062億張。而外匯券總共有324個冠號,79版共有318個冠號,補號11個,因79版所有冠字後面都是六位阿拉伯數字,其最大發行量只有3.1億;88版共有6個冠號,其中補號2個,最大發行量只有4億;外匯券的發行量大約是7億左右。外匯券與第三版人民幣的對比是7:1000;這個0.7 %,如果是一百幾十萬,差距也就不算太大,但到了過億的量,差距也就有天壤之別了。
從流通損耗率和回收率比較
第三版人民幣從發行到停用,使用了38年,因其在全國範圍使用,破爛損耗肯定較大,保守估計在30%左右,即殘鈔有320億張;但其停用後的回收率,可能比一、二版人民幣要低許多了。
究其因由有二個,第一,當第三版人民幣停用時,全國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巳大大提高,很多人都無意中增強了收藏意識,許多來不及使用的,都放在家裡儲存起來,留作紀念;第二,在三版人民幣停用前的1996年左右,專門經營郵票、錢幣的收藏市場,己在各地逐漸興起,並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四地,是郵票、錢幣最大集散地,經過一番的宣傳、鼓動、炒作,收藏熱迅速升溫,賺錢效應急速傳播,差點就形成了全民炒郵的局勢。
郵票價格的暴漲,也帶動了錢幣收藏熱的升溫,就拿第三版人民幣來說,貳元車工升上一百五十多元,五元鍊鋼上到八、九十元,其他幣種也有十到二十倍的升幅。
雖然價格有起有落,但總比國家按面值回收要高許多,所以,第三版人民幣有相當大的數量,直接流入收藏領域,回收率相對就減少了,估計回收率在90%左右,減去殘鈔數量,大約回收了660億張。
那麼,第三版人民幣的存世量應有80億左右。 再看外匯券方面,外匯券在公佈停止流通前,國家的整體經濟環境已得到極大的改善,外匯政策已經相當寬鬆,中國銀行也提前對外匯券的回收做準備,基本是隻收不兌***找零除外***。
因為外匯券在使用上,可以享受到許多優惠的待遇,在一定的非正式範圍內,曾以1:1.3兌換人民幣,所以,當大家得知外匯券即將停止流通,都儘量把手上的外匯券使用出去,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外匯券的高回收率。 外匯券的回收率與第一版人民幣的回收率差不多,大約在96—98%之間,即回收了6.7億張左右,減去部分殘鈔,外匯券的存世總量也就2——3千萬張了;與存世量80億張的第三版人民幣相比,外匯券的珍罕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珍稀性***存世量***比較
外匯券存世量最少的當屬79版50圓,只發行一千一百多萬張,因其受偽造品的衝擊,只使用十年,就只收不付,另發行88版50圓代替,當回收到一定數量後,即進行銷燬。
經過六、七年的回收、銷燬,其存世量應不足千分之五,大約在四、五萬張左右,全新品已是少見***中國銀行裝配大約一萬冊,發給在本行工作十年左右的職員每人一冊,作為紀念,裡面的79版伍拾、壹佰圓的紙幣,絕大多數都是經過流通的半新品***,30張連號的,已屬難得;整刀的,當屬珍品了。
這樣的存世量,雖然不能與二版的大拾圓的珍稀程度相比較,但估計與53年版的叄圓和伍圓的存世量不相伯仲,與62年版的壹角背綠水印的存世量相去不遠,肯定比60年版的壹角棗紅要少得多。
外匯管制的方法